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0日 17:38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二线干部管理调查与思考|科级干部退二线年龄

发布时间:2019-08-24 06:20:22 浏览数:

日前,区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区离任(俗称“二线”)干部工作生活情况进行一次专项调查,共收回乡镇和区直机关主要负责人填写调查问卷60份和“二线”干部所填调查问卷133份,收集意见建议50多条,通过统计分析,对目前“二线”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对下一步如何加强“二线”干部队伍的管理进行了思考。

一、“二线”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二线”干部队伍总体状况较好,大部分同志在多个岗位、多个领域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经验,有的还是某一工作领域的专家、权威。有的能够识大体、顾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保持平衡心态,尽快实现“退位”后心理上的平稳过渡。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二线”干部往往怕工作过头,担心被误认为出风头而不敢放手工作。“二线”干部自身在认识上大体存在三种心态:一是自我失落。认为过去有职有权,一呼百应,退下来后,自感有人敬而远之,因而闷闷不乐,神情忧郁。二是信心缺失。多数退居二线的同志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50多岁的人就不能从事具体工作。三是人走茶凉。认为自己是“下台”干部,会被人另眼相待。具体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是赋闲状况比较普遍。一些“二线”干部在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受思维定势制约,难以接受与自己过去不同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愿从事非领导岗位的具体工作,成为“闲人”。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参与问卷调查的133名“二线“干部中,目前仍正常上班的17人,帮办服务的25人,专业招商的6人,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6%,闲置在家的76人,其他的9人。排除一部分身体状况不好的,很大一部分“二线”干部真正退居到“二线”,“挎着菜篮子,领着小孙子”,使这笔宝贵的党政人才资源造成浪费。

二是滑坡状况日趋明显。提前进入“退休”状态,一些干部调整到“二线”后,角色转换不到位,思想陷入误区,对组织安排缺乏正确认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失。在“二线”干部中确实有些同志身体状况不好,无法上岗履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愿意上班履职,乐于清闲安乐,也有部分“二线”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后,自谋第二职业,从事经商等活动,把退“二线”等同于退休。调查显示,有20名同志不愿意从事组织上安排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占调查总数的15%,虽然只是少数同志,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部分同志的心态。有的“二线”干部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必要再去学习提高,即使参加学习也是应付了事。

三是自我约束不够严格。绝大多数“二线”干部心态较好,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等影响,有的责任意识减退,享乐意识增强;有的工作态度消极,作息由刚性变弹性,工作由带头变被动;有的组织原则性下降,联络感情多、办公事少,回避矛盾多、讲原则少。久而久之,造成部分“二线”干部自由散漫,忘记了身份,忘记了职责,逐渐放松自我约束。一些“二线”干部认为自己仕途上已告终结,处于“一不做,二不休”(即:一不做事,二不退休。)状态,工作具体表现为“二无四不”,即:无组织、无纪律,不上班、不在岗、不履职、不参加考核。

二、加强“二线”干部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难

由于缺乏对“二线”干部这一群体的刚性约束管理机制,使得一部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在管理使用上成为一个“盲区”,从而导致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一是思想认识难统一。“二线”干部所在单位在管理上主要是两种类型:一是搁置型。“二线”干部多从乡镇和县直机关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部分现任单位领导曾经做过这些同志的下属,碍于情面,不能够上纲上线进行管理。有的单位负责人不敢管,认为“二线”干部资格老,难以驾驭,管不住不如不管,干脆不闻不问。二是保姆型。部分现任领导在对“二线”干部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顾虑,担心“二线”干部干涉单位决策和具体工作,不愿发挥其作用,只要慰问好、关心好就行了,单位发挥的更多是一个保姆的作用。从调查统计情况看,“二线”干部仍上班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6%。在职领导和“二线”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误区。

二是职责考核难评定。由于“二线”干部仍在“一线”的工作较少,加上有的“二线”干部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执行力与在任领导也有区别,造成考核评定难。免职后的“二线”干部,没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不知应该担任什么角色,说什么样的话,干什么样的事,现任领导也感到棘手。无明确的职责,无明确的分工,无明确的考核标准,“二线”干部参加年度考核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年度考核结果也均处于“称职”这一大平台,职责考核无从谈起。

三是日常管理难规范。部分单位没有把“二线”干部管理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对他们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后如何发挥作用研究不多,一般以较为松散、间接管理为主。如果按在职人员管理,“二线”干部思想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包袱和的压力,加之无统一的制度和办法,导致所在单位处于两难境地。

三、加强和规范“二线”干部管理的对策思考

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是体现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环节,如何科学管理好、使用好离任领导干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是干部工作的重要方面。结合调研情况和具体实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二线”干部队伍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营造“二线”干部想干事的氛围。参与统计调查的“二线”干部中,有89人愿意从事组织提供的特定工作岗位,占调查总数的67%;60名乡镇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中,有51人愿意安排“二线”干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占调查总数的85%,由此说明,不论是“二线”干部本人,还是现任单位领导,绝大多数都希望“二线”干部能够从事一定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强化宣传教育,破除当前社会以及“二线”干部本人思想观念束缚,在全社会树立“二线”干部大有可为的观念,引导“二线”干部正确对待组织安排,珍惜退休前的工作机会,调整好心态,“不越权,不越位”,主动“传、帮、带”,继续闪光发热。要选树“二线”干部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媒体对“二线”干部中角色转换快、作用发挥好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鼓励和激发“二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单位党政领导更要转变思想观念,放手使用“二线”干部,其他同志也应尊重配合他们工作,从而使“二线”干部真正发挥作用。

2、因势利导,搭建“二线”能干事的平台。“二线”干部曾担任过领导职务,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要因势利导,合理安排,科学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结合现阶段工作实际,可按照“个人自愿、量力而行、双向选择、人岗相宜”的原则,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安排:一是参与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督查。适当安排一些年纪较轻、身体硬朗的“二线”干部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项阶段性工作以及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二是参与帮扶培养年轻干部。充分利用“二线”干部情况熟、经验足、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探索建立帮带新录用公务员的“一帮一”、“一帮几”的帮带制度,通过以老带新,助推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和成长进步。三是参与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的调研和督查。组织“二线”干部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开展调研、督查工作。为区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在“二线”干部使用上实行双向选择。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二线”干部选择岗位的类型比较多,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可实行双向选择,让“二线”干部选择城区拆迁、企业帮办服务、专业招商、信访接待、村居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岗位,充分发挥其作用。

3、建章立制,健全“二线”干部干成事的机制。把“二线”干部的管理纳入整个干部管理体制。一是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做到管有规矩、行有章法。依据《公务员法》以及干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加强“二线”干部管理工作的办法,作为党政人才资源“二次”开发的依据,对二线干部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政治生活待遇、考核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二是建立定期的交流和谈话制度。在职领导要坚持与“二线”干部“零距离”接触,经常主动与其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定期不定期地与“二线”干部交心、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三是保留领导职务待遇制度。规定“二线”干部可享受领导岗位的一些政治待遇,可以参加单位中心组学习和列席参加单位有关会议。四是实施离岗退养或提前退休制度。对部分年龄偏大或由于身体原因确实不能正常上班的同志,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由区委批准,可以为其办理提前离岗退养手续,工资及津补贴不受影响,待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正常办理退休手续;对于一部分因有“第二职业”不愿意上班的同志,劝其提前退休。五是进一步明确“二线”干部的请销假制度。督促“二线”干部自觉遵守《公务员法》规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接受组织管理,杜绝既不上班也不请假等问题。要坚决纠正对未经单位和组织批准擅自离岗外出、在外打工兼职、不过组织生活等行为。六是建立符合“二线”干部工作实际的考核制度。加强“二线”干部的考核管理,将“二线”干部置于纪律约束之内。对坚持上下班制度、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开展工作的“二线”干部,要进行评优和表彰,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不服从分配和管理、工作较差的“二线”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年终考核可以行使“否决权”,评为称职以下等次,并酌情进行调整。

推荐访问:干部管理 思考 调查 退二线干部管理办法 退居二线干部管理问题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