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3月29日 02:13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发布时间:2019-06-04 06:56:51 浏览数: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英语电影进入中国影院,加之英汉两种语言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在胡庚申教授所首倡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新视角下,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入手,对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论是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其实是译者对多种因素进行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最终整合社会、文化、商业、美感等因素而形成佳译的过程,而佳译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与选择的最终结果。
  [关键词] 适应;选择;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片名通常短小精练,但信息量大,主要概述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而来自不同囯家和文化背景的电影,其片名也成为观众了解异域文化的一个窗口。电影片名翻译表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英语影片进入影院,尤其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加快了英语影片的传播速度,对于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新视角下,从语言、交际、文化三个维度入手,对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在处理英语电影片名时的适应与选择活动进行研究,以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由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所首倡。该理论以中国生态智慧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为指导,把翻译看做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他认为,“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也是翻译过程的实质。在此过程中,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胡庚申,2004)译者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是由“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胡庚申,2004)
  电影片名是对电影内容及主题思想的浓缩概括,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激发其丰富联想。一般来说英文电影片名简洁,艺术性强,同时还兼有文化性和商业性等特点。英文电影片名通常简洁明了,人名、地名乃至表现电影主题的意象都可以成为电影片名。电影片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段的使用上,如比喻、拟人、押韵、对比、讽刺等。每种修辞手段都有其特有的形式和特点达到电影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电影片名的文化性体现在了英语成语、习语、典故及俚语的使用上,这些都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所在,是英美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电影也是一种商业行为,所以必须注重票房价值。而要在票房上成功,片名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激发观众的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因此说电影片名还有较强的商业性。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侧重语言、文化和交际“三维”之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就是说,在翻译影片名时,译者在一个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要再现原文在源语言文化中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即凸显影片内容,传达其主题信息及文化内涵,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贺莺,2001)
  二、适应选择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
  (一)语言维度下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语言维度下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很大,在翻译时要根据译者所处的整体生态环境,选择、调整词汇,转换语言的表达形式,从而产生译文。英片汉译时,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与选择主要是在如音韵、形式等方面进行的。
  电影译名的音韵美在于音韵和谐,平仄有致。(龙千红,2003)汉语是声调语言,在表达中,字分声调平仄,词有抑扬顿挫,句带音韵节奏。英语是重音语言,在音感上就没有汉语那样丰富。(王述文,2005)如美国电影Speed,片名是没有音韵节奏的单音节字,但《生死时速》作为中文片名,表现出了平仄有致,音韵和谐。生、死、时、速四字均以s音作为声母,增强了片名的音韵美和艺术感染力。
  译名的形美在于措辞造句,对仗工整,(龙千红,2003)尤其是四字习语。在英片汉译时,如能利用汉语的这一优势,在表达影片主题思想的同时,满足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并凸显出原文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意境和感染力,如《夺命狂呼》(Cream)、《壮志凌云》(Top the Gun)、《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等。The Incredibly True Adventures of Two Girls in Love这样冗长累赘的片名译为汉语也仅用了四个字:《双姝奇恋》,不但意义明确,且构型美妙,便于记忆和传播。译名的形美还体现在三字、五字乃至七字片名的均衡之美中,如《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速度与激情》(The Fast and the Furious)、《雪花飘落香杉树》(Snow Falling on Cedars)等,这些译名都保持了原片名的均衡美感。
  (二)文化维度下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翻译过程中在文化维度上进行适应与选择时,要求译者必须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要关注适应源语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然后根据译语的文化环境,向译语观众靠拢,采用译语观众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文化的内涵。
  英文电影《魂断蓝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影片英文名为Waterloo Bridge,如果直译为《滑铁卢桥》不仅听起来没有美感,而且与影片中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毫不相干。译者变通借用了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蓝桥相会的传说,(包惠南,2001)不仅用词优美,更因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令观众难以忘怀,影片成了国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作,片名的翻译功不可没。再如,美国电影Se7en(Seven)讲述了一个疯狂的杀手,按照圣经中记载的7种罪恶(贪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愤怒)杀死了7个人。“7”在《圣经》中是一个神秘的数字——上帝在7天内创造了世界,夏娃是用亚当的第7根肋骨做成的,受7头恶龙撒旦的诱惑,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从而开始了原罪。“7”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七宗罪》或改译为《连环杀人案》的片名不但交代了电影的主要内容,更点明了主题。再通过观看影片,中国观众自然会明白“七”在西方的宗教文化内涵。(管延红,2010)   (三)交际维度下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交际维度下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关注的是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与选择。也就是说,要求译者把适应、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更加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作为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交际纽带,电影片名应该与不同层次观众、不同观众群体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相顺应,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有部美国惊险间谍片North by Northwest曾被人直译为《北西北》或《西北偏北》。观众一见片名一头雾水,不知道这部影片究竟要讲什么,且译名也不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该片的另一译名《谍海疑云》不失为一个好的译名,它既给人以悬念,突出了间谍片的风格,又简洁明了,能为我国观众所接受。
  电影译名一方面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有关电影的主题内容,另一方面译名要新奇醒目,刺激观众的观看欲望。中国观众看到The Italian Job一片的直译片名《意大利工作》时,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发生在意大利的有关某人职业生涯的故事,情节可能平淡无味。译名虽忠实于原文,但“这类的直译除了大大缩小观众面外,别无他益”。(李群,2002)而影片与中国观众见面时,《偷天换日》的片名点出了影片的玄机,大大提升了其趣味性,吸引了大批观众争相观看,从而给制片商带来潜在的商机和可观的票房收入。
  翻译适应选择论所主张的语言、文化、交际的“三维”转换在翻译过程中是最主要的,但不限于此“三维”的转换。(胡庚申,2006)尤其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时,翻译不仅有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适应与选择,而且每个维度、每个层次、每个方面又都有多种相互交织、互联互动的不同内容。一部影视片是一件艺术品,片名便是艺术之艺术品。它具有宣传和导视的功能外,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王述文)所以,“艺术性”也可看成是与“三维”交叉的另一个维度。优雅别致的译片名贴近原片、切中影片主题,又能引发观众的美感共鸣,除了可以带给观众美的意境,更能唤起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审美愉悦。美国影片A Walk in the Clouds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弥漫花香的葡萄园中的动人爱情故事。译名《云中漫步》读来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云朵般纷飞的葡萄花,也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而且“译名雅得有分寸,意象美好,寓意悠长”。(何跃敏,1997)
  三、结 语
  英文电影片名虽然简短精练,但鉴于电影片名的特点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起来并非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全新的视角和途径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可以体会到译者对多种因素进行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最终整合社会、文化、商业、美感等因素而形成佳译的过程,而佳译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与选择的最终结果。所以,电影片名翻译要紧密结合翻译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等层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以形成成功的译文,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3] 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兼谈电影翻译对译者的要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3).
  [4] 王述文.影视片名的翻译及其审美意义——从《美国丽人》说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07).
  [5]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92.
  [6] 管延红.英语片名的翻译应首先考虑直译[J].电影文学,2010(22).
  [7] 李群.片名翻译对“忠实”的颠覆——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及理论根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5).
  [8] 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3).
  [9] 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04).
  [作者简介] 潘若芸(1971— ),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推荐访问:英文 片名 视角 翻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