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6日 07:23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分众传媒私有化落定] 分众传媒股票最新消息

发布时间:2019-04-24 06:55:54 浏览数:

  自2012年8月13日收到私有化要约之后,分众传媒总算赶在2012年尾将私有化方案确定下来。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0日凌晨,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已经与相关方签订了最终合并协议,分众传媒私有化要约价格从8月份对外宣布的27美元/ ADS(美国存托凭证)提升到27.5美元/ ADS。按此价格,此次私有化收购要约对分众传媒的估值约为37亿美元。
  分众传媒的这一公告意味着独立委员会与各财团、银团之间的谈判正式结束。接下来按照私有化流程,分众传媒将递交注册文件到美国SEC进行审查。之后,分众传媒将接受大小股东对私有化的投票表决,如果获得2/3以上的赞成票,分众传媒将成功实现私有化,从美国纳斯达克(NASDAQ)退市,变成一家私营企业。
  “分众传媒私有化成功的概率非常高。不出意外的话,私有化将在今年2季度前完成。”一位分众传媒内部人士透露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众传媒宣布私有化最终合并协议之前,纳斯达克市场已经先一步行动。美国时间2012年12月19日,分众传媒因“将发布重要公告”而停牌。在暂停交易前,分众传媒已经大涨7%,而且还在盘前交易中罕见地出现了17万ADS的成交量。坊间因此质疑分众传媒有信息泄露之嫌。
  鼎晖离场
  从十余家中概股成功私有化的经验来看,出资方在谈判阶段即宣布退出鲜少发生,唯一一次发生是在泰富电气私有化过程中,出资方霸菱亚洲投资基金集团(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 Group Limited)在进入私有化谈判阶段后宣布退出,继而由盘实基金顶替成为资金提供方。
  这一次,这一小概率事件发生在分众传媒身上。
  对比分众传媒2012年12月20日公告的私有化最终合并协议和同年8月13日公告的私有化要约可以看出,鼎晖投资已经退出,分众传媒的私有化将由凯雷投资集团、方源资本、中信资本和中国光大控股等四家私募基金担任联合出资方。
  在宣布参与分众传媒私有化之前,鼎晖投资其实与分众传媒已有所接触。2004年4月,鼎晖投资曾与UCI维众投资、DFJ ePlanet德丰杰基金等投资公司向分众传媒联合注资1250万美元,成为分众传媒的早期投资人。其中鼎晖投资出资600万美元,以0.24美元/股获得分众传媒9.37%股份,合计2500万B类优先股;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后,鼎晖套现退出。
  为什么鼎晖在这一次私有化过程中“临阵退?出”?
  一位接近分众传媒的消息人士称:“相对于之前鼎晖早期投资分众传媒的收益率,私有化所能获得的利益空间有限。”根据此前摩根士丹利出具的分众传媒研究报告,分众传媒当前的市盈率约为14倍。而在A股上市的传媒板块股票,市盈率通常在30倍左右。“以此计算,加入私有化对鼎晖来说回报率可能为2倍左右。考虑到国内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成本,此桩交易对鼎晖来说吸引力并不大。”
  “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愿面对小股东集体诉讼的风险。”另一位长期跟踪分众传媒的咨询业人士称,“中概股私有化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要约收购价格溢价不足而受到小股东的集体诉讼。”这一担心并非没有依据。2012年9月,离分众传媒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不到一个月时间,分众传媒的前五大流通股之一—Eastspring Investments就对分众传媒的私有化价格提出异议,认为分众传媒私有化价格至少应该为30美元/ ADS。
  2012年12月20日私有化最终合并协议靴子落下,要约价格也小幅上升,从之前公布的27美元上调为27.5美元。这一价格较8月10日(首次宣布私有化交易的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23.38美元溢价17.6%,较8月10日前30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收盘价高出36.6%。尽管收购价格有所提升,但这一溢价率在中概股私有化历史中并无明显优势—以阿里巴巴为例,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6%和60%。
  截至2012年12月24日收盘,分众传媒的股价为25.59美元。
  筹码
  据分众传媒内部人士透露,鼎晖退出的财务缺口将由凯雷投资集团、方源资本、中信资本、中国光大控股四家私募共同承担。
  “当初我们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之后,就有许多资本方要求加入;后来市场上开始有传闻鼎晖退出,也有新的投资人提出替补进入。但是分众传媒的私有化并没有考虑过接纳新投资人。一是因为投资金额对现有资本方来说并无太大负担;二是如果引入新的投资方,需要得到先到者的认可,除此之外还需进行尽职调查重新走一遍程序,时间战线会拖得更长。”在最终合并协议公告之前,上述分众传媒内部人士透露。
  “这个案子的参与方资金实力都很强,所以有人退出、其他人多投一点也没什么为难的。”另一位接近收购财团的投资界人士表示,“最初鼎晖预计投入的资金为2亿美元左右。鼎晖退出之后由剩余4家财团将这部分缺口补上,每家财团的出资额在2亿至3亿美元左右,其实影响不大。”
  分众传媒的业绩表现恐怕是财团联合体选择加入私有化队伍的原因之一。根据分众传媒2011年年报,全财年分众传媒总净营收为7.926亿美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为2.009亿美元,同比增长9%;截至2012年9月30日,分众传媒2012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62亿美元。
  “分众传媒现金流状况良好,每年能保证2亿美元的净利润。即便暂时不上市,通过分红也能给投资方可观的收益。”上述分众传媒内部人士称,而这一点在与投资方谈判时也被反复提及。2012年年初,分众传媒曾宣布实行一项持续性的分红政策,而在前三季度,分众传媒进行了三次分红:4月,发放0.0274美元/普通股(0.137美元/ADS)现金股利;7月,发放0.0272美元/普通股(0.136美元/ADS)现金股利;10月,发放0.0272美元/普通股(0.136美元/ADS)现金股利。
  原本坊间猜测分众传媒的第二大股东复星国际极有可能在此次交易中获利离场,不过最新公告显示,复星国际选择留下,并将在合并交易完成后成为母公司的实际拥有人之一。   最新美国SEC文件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9日,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持股比例为19.4%,为第一大股东;复星国际持股比例为16.7%,为第二大股东。在这场私有化交易中,复星通过订立滚动协议,不仅得以锁定先前于二级市场投资分众传媒之利润,亦可依赖私有化机会获得进一步潜在财务收益。
  如果想成功私有化,分众传媒将要通过的一关是在最后的股东大会上获得2/3以上的赞同票。当然,分众传媒方面已握有一定筹码。根据分众传媒的公告,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第二大股东复星国际以及公司高管团队已同意按自己实际所有的全部股票投票,相当于全部发行股票的36%。也就是说,分众传媒仅需从其他股东中获得30%的赞同票即可成功私有化,实现从纳斯达克退市。
  但是在私有化尚未尘埃落定之前,相关方均不愿多表态。如同上市之前的缄默期,记者在针对私有化交易问题采访分众传媒以及各参与财团时,得到的回复都是“不予置评”。只有上述分众传媒内部人士对上述“离场进场”隐讳地表示:“各家参与者追求的目标不一样,有的需要高收益,有的只要低风险。”
  杠杆
  分众传媒这次私有化获得了来自九家银行的15.25亿美元贷款,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杠杆并购交易之一。参与私有化的九家银行分别为花旗集团、瑞士信贷、星展银行、美银美林、国家开发银行、民生银行、德意志银行、工商银行和瑞银集团。而在8月份的首次公告中,只有花旗集团、瑞银集团和星展银行出现在债权融资者名单中。
  早在2012年9月时,分众传媒就开始与多家银行进行接触。多家银行曾收到分众私有化融资方案意向探寻书。而公告中宣布的15.25亿美元的贷款方式在当时已经初具模型,贷款包含三部分:五年期的定期贷款以及一年之内的债券过桥贷款和现金过桥贷款。在提供债券融资的银团中,国家开发银行为牵头行,承贷资金约2亿美元。
  “像分众传媒私有化这样的案子,无论对投资人还是银行风险都不大, 只是对投资机构来说回报比较有限。所以多家银行加入并不足为奇,而且不排除有争着来做贷款的。”上述接近收购财团的投资界人士说,“从大股东的角度来看,让银行更多地参与可以增加杠杆,也就意味着私有化完成后大股东将有更高的持股比例。”
  按照这一交易结构,在完成私有化之后江南春还将保持控股地位。
  在2012年11月的一次公开论坛上,江南春曾对行业趋势做了一次展望:“现在传媒行业不要区分‘传统电视’和‘视频’的概念,市场已经进入由传统电视、户外视频和互联网视频组成的大视频时代。”分众传媒内部人士表示,在大视频时代,移动互联和三屏之间的优化配置将成为分众传媒的发力点。
  成功私有化之后,分众传媒将成为一家私营公司。从战略发展上看,私有化之后的分众传媒面临的业务转型阻力会小很多。与此同时,主营业务转型升级、资本市场重新运作,又将会成为分众传媒重新面对的挑战。

推荐访问:私有化 落定 分众传媒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