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0日 02:12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科学是工业增长的引擎,是创新的 [打造创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9-04-24 06:55:46 浏览数:

  专场讨论1  打造创新引擎  主持人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童士豪:  我自己看待我投资的公司的成长和几位嘉宾对于创新或者2013年的展望,其实观点都类似。第一,在手机时代,一些创新应用蛮容易让用户喜欢。另外在2013年不止是移动互联网,三网合一是很自然的事情,未来用户的需求是不是比创新还重要?我一直这么认为,刚需求是最重要的,这个解决了,什么创新都好说。
  暴风影音CEO冯鑫:
  今年几乎是革命性的创新。背后的原因是用户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用户变得非常“懒惰”,他只要简单的服务。只要是一年前你想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形式,可能都得改掉,而且是颠覆式的。用户需求的变化和今天竞争的白热化是创新的一个核心的原因。
  Evernote中国区总经理谷懿:
  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超出用户的预想,在很多产品设计的环节,让用户感觉到这是很神奇的。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现在看到的可能是三个“跨”。第一是跨平台。我们可能并不能和每一个单独的平台上面的产品竞争,但是跨平台的体验上面,我们是全球第一的,这个是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面对的非常大的挑战。第二是跨品牌,跨品牌之间的合作可以帮助移动互联网应用更好地渗透到他们的用户群当中。第三是跨国家。全球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向中国公司学习的机会。中国的用户可能比美国的用户更挑剔,我们要适应用户挑剔的习惯,让自己做得更好。
  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
  创新本身不是目的,我认为最高境界的创新,是你能够把某一种产品或者说把某一项服务,做到精细化中的极致。另外创新这件事在企业里就像企业文化一样,难的是一种创新的精神支持下的创新机制,以及有效的一些创新流程,最终能够让创新成为企业里面在机制运行的基础之上,能够很好很好地融入到每一个血液里面的DNA这样的东西。
  ChinaCache首席技术官张垦:
  创新分三个方面,业务模式、应用和技术,都叫创新。我们现在推动的真正的创新,就是怎么使你的应用能提供最好的用户服务和用户体验。只要用我的网络服务,你的用户就有体验。我们把你的应用更好地展现在用户的界面,保证你的体验,这样才能保证你的成功。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
  有几个层面的创新很重要。第一是产品,怎样把产品做好,满足用户的需求,什么样的产品是用户真的需要的?第二,创新并非局限在互联网领域里面,还要跟很多核心技术联系在一起。我不认为表面上改一改界面,注重用户体验,这就叫创新了,还要关注后面的技术能力。
  专场讨论2
  2013年互联网的好模式
  主持人 《创业邦》杂志执行主编方浩:
  无论是总结2012年还是展望2013年,始终见仁见智。今年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很多传统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领域,都有很多的公司、产品、模式出现,也出现了很多颠覆性的领域。
  腾讯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彭志坚:
  2012年这一年,所有的创新都围绕着无线领域。一种是真的非常创新的模式,建立新的大平台,如微信。另一种是你在这个大平台的基础之上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非常伟大的主意,那你就完善现有的产品,服务用户,服务企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贝塔斯曼亚太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龙宇:
  谈模式,就是谈产业发展的规律,只有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我们要集中探讨的。在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的平台上,还有可能再长出数个具有数十亿级别估值的公司。互联网有巨大的冲击力量,“双十一”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消费文化。以前美国感恩节花了20年教育消费者才建立起消费的狂欢,而我们只用了3年的时间。这是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典型的例子,这上面的空间还非常大。
  金山网络CMO刘新华:
  未来一定是个人云主导的多终端共存的世界。好公司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在不同的终端下都能主导用户,或者通过你的体系、服务在不同的场景下无缝地覆盖用户。考虑到用户在不同场景当中的体验,做到极致,同时利用你统一的云来提供服务,另外要能够保证你原有的用户的基础,无缝地迁移,这是对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一个挑战。
  高通公司副总裁兼投资部中国区总经理沈劲:
  讲到了模式,我鼓励大家做一个硬件加社区加软件的模式。如果这么做了就不需要恐惧腾讯了。还有硬件的盈利模式非常容易理解,这个空间是巨大的。第二,云有多少价值?我们在这方面投资,也有了很好的收获,比如做云游戏的一家公司,一下子就突破了我们游戏传播的渠道。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
  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可能端和云的结合就是天然的结构,你离开云去看这个端,其实是很单薄的。新的公司都还在发展演变的道路上,只不过大部分是从PC这里发展的,可能这两年以后,逐步地需要结合。谈到端,去年最鲜明的是微信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用户迅速变大。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讲,这是需要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买卖宝CEO张小玮:
  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说,好模式应该问你的用户,观察他的生活、行为、变化,那才是商业的机会,才有真正的好模式。用户不管是高端还是低端,行为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用户买什么东西,消费力如何,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由于设备的改良,信息获取效率会发生变化。要能为你服务的对象选择好的商品,提供最有效率的商品,其他都是假的。
  专场讨论3
  轻资产医疗健康
  主持人 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
  总经理刘毓文:
  前面两个专场讨论都在讨论怎样快速地做出产品,我们医疗行业做得更多的是如何更准确地诊断、了解,掌握知识信息,更准确地治疗等等。其实现在有一个理论也在探讨,西方现在在往个性化治疗发展,精准地诊断每一个人,甚至某一类药只对某一种人起作用。而我们的老古董——中医,本来就是个性化治疗。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技术壁垒比较高的行业。   华医网董事长陈元鸿:
  中国医疗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乡村医生要服务于8亿农民,我们有幸能够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弥补这一块,通过远程的方式把中国最好的、最适合的教育的资源传播到乡村医生那里,来帮助农民提高健康水平。
  慈铭体检总裁韩小红:
  未来十年,我们要把体检做成深度的,全面的,系统的,真正能够解决人的生命质量,真正能够给人带来长寿的体检。今天所有的人对体检的概念还是在一个非常粗浅的阶段。我们最近创造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深度体检加健康管理加私人医生服务,再加全方位的健康养护。我相信未来的商业模式,才是能真正解决人类健康和疾病诊治问题的全解决方案。
  爱威白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骆志达:
  我们自己是一个轻资产的公司,因为我们最大的投资不是在开门诊,而是在技术上面。我们创业的时候,在医疗行业里面轻资产不容易做,因为医疗有它的特性,所以我选择了一个细分的行业口腔门诊连锁,这就是我的轻资产。
  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超宏:
  医疗领域分为医药、器械,实际上还有服务。在医疗服务这一块,中美的差距非常大,超过了器械。我认为提供更好的增值性服务也是一个竞争的亮点。医疗行业具有更快的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块能够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和医疗服务,这也是非常好的。
  生物谷创始人兼CEO张发宝:
  创业阶段,特别在生物医药可能要很大的投资。比如土地投资,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并不是非常合适,所以我们把很多所谓的很多重的市场外包出去,可以方便地去转型,包袱小拖累小,所以轻资产比较适合创业。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因为轻资产很高度地依赖少数人或个别人,这时候往往这些公司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内部的争斗,反而得不到大的发展。所以很多公司先从轻资产做起,慢慢还是要转到重资产,轻重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春雨掌上医生CEO张锐:
  在医疗这个领域,轻资产很困难,借助互联网可能有一点机会,但是所能解决的问题特别少,好的医院哪个不是重资产的?它有很多很好的尖端设备。所以轻资产对医疗领域来说是一个挺奢侈的事情。春雨现在很轻资产,但是这肯定不是我的愿望,我希望我们有一天能够做大。
  贝瑞和康CEO周代星:
  医疗行业最好的行业是以前传统的医药制药。现在有一个转机,今后10年到20年是互联网非常大的机会,我们今后10年到20年在医疗行业里面会重复互联网奇迹,这个奇迹就是把很多资源和吸引医疗领域里。比如福建农村的一个乡村医院,某个人得了感冒,想知道吃什么药治感冒最好,这种情况只要抽一管血集中到某个中心,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在3天左右的时间就知道该怎样治疗他。 你可以想像这种行业将是可集中化、可规模化的,有可能会出现甲骨文、微软这样规模的公司。
  专场讨论4
  电商的核心价值
  主持人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二海:
  电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阿里退市,淘宝一天卖了191亿,当当入驻天猫,京东说融了一笔钱,凡客说转型了,苏宁也进入电商了。小一点的企业融资比较困难,有的在裁员,把团购也放在里面,应该讲行业还是非常丰富、非常热闹的,确实现在看到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艾德思奇创始人雷鹏:
  创业者和这些企业核心的使命还是盈利。在之前资本市场比较热的时候,大家其实把盈利能力放在了第二步,第一步先抢规模,平台化。现在随着物流等各方面的建设,由之前的粗放,抢规模、抢平台,开始深入到认真冷静地思考里面去,企业本身盈利,对股东,对员工这是使命所在。
  好乐买创始人李树斌:
  到现在这个阶段,已是主流人群买主流产品,天猫也是这样的想法,需要把线下的品牌都大举引到互联网上去。未来的人在线下买什么,在线上也买什么。所以我们就卖百货商场里面卖得最多的东西,把线下的品牌转移到互联网上来,给用户提供这么一个服务。所以我们觉得我们需要做出转化。
  酒美网CEO吕意德:
  电子商务一定跟传统的卖场是一样的,一定是靠品类的扩张,靠规模的提升以后,才能成本低、效率高。跟传统卖场相比,电子商务有优势。所以说渠道类的电商将来究竟会怎么样,我的观点是一定要靠规模取胜。实际上所谓的品牌,比如凡客,包括淘宝里面的、天猫里面的淘品牌,其实已经离开了电商这个范畴,他们更多的是做品牌。
  亿玛在线创始人柯细兴:
  我们今年进入了内外兼修,不管是内部的内盈还是外部的营销。原来靠自己的能力增长,现在的想法越来越多的是去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电商是拉一个台子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只是盯着自己有没有赚钱,也是电商面临的转折,是从行业的竞争到大产业的变化。
  百分点创始人苏萌:
  最近我们看到一个趋势,淘宝一枝独大,尤其“双十一”以后很明显,终端的消费者都朝着淘宝、天猫聚集。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很多独立的电商面临生存的困境,同时在媒体这一方收入也在锐减,那如何把他们连接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即把消费者、某个媒体的行为和消费者、电商、购买行为连接起来。
  耶客创始人张志坚:
  就成本核算来看,移动互联是最赚钱的。事实上,越早拥抱移动互联网的零售商、品牌商,他们会越早地来获取移动互联网这个渠道。对于电商来说,其实我们认为移动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PC在手机上延伸这么简单,大家会改变线下消费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专场讨论5
  年轻就是力量
  主持人 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郑亚旗:
  创业第一得特别执着、有激情。第二,小公司创业不难,大公司要做所有的事,你只要做一件事就能成功。还有,不能老想着去忽悠别人的钱创业。最重要的是,创业是选择了一个跟所有人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困难都在你的头上,当你愿意选择这样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就可以创业。   聚美优品创始人、CEO陈欧:
  创业公司在初期的时候,如果你想找到一批非常非常强的人,那不太现实,那这意味着公司的权利分化,所以早期最开始找人都是自己的朋友、兄弟、信得过的人,未必是行业里面能力最强的。但是当公司逐渐成长起来,最好的人能推动社交,你要通过各种行业会议,通过自己的朋友关系认识人,而不是简单地招人,因为公司核心的业务骨干不是花钱就挖得走的,他需要成就感、安全感,而且获得期权也意味着长久的预期。
  酷盘CEO顾志诚:
  创业有一点像以短跑的速度在长跑,外观比较光鲜,其实真的很苦。我不太建议一毕业就去创业。刚开始去其他的公司,你就有一点目的性地过去看有什么资源、信息,因为你要进入这个行业。我看到很多大公司的做法,可能想得更长远一些,而且状态更稳定。其实巨头看你的时候也羡慕你的灵活性,他做的是减法,缺一个都不行;我们是加法,只要有一个人就行了。
  力美互动广告CEO舒义:
  创业不是赚多少钱。我19岁就开始创业,这8年来,特别是在成都,后来到北京,我认识的朋友要不就是在找公司,要不就转型了。这个时候你要考虑,你到底要创业,还是要买卖。我们那个时候就是做生意,谈不上创业。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还是建议工作,真的不建议去成立公司,成功概率太低了。你要认准这样的生活方式。你让我现在找一个公司,我可能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因为它是一个梦想。
  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
  小公司和大公司之间,更多的是互补。很多小团队有它的优势,可以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小公司首先可以做一些自己擅长,而且让自己和用户都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第二是尽可能依附于大的平台,微信、微博,比如在微博的利用上有的公司做得很快,很快就有数百万、上千万的用户。还有尽可能做一些不花钱,也能快速爆发的事情。
  游戏矩阵CEO徐乐:
  拣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大团队也是小团队组织起来的,它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我们专注。中国公司凭什么在海外抢饭吃?虽然我们是中国公司,但是互联网国际概念很模糊。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他们做得不够好,我们需要去颠覆这些事,这就是我们的心态。
  在聊网联合创始人徐德尘:
  我是90后,我生长的这个环境,教育的环境,整个的成长环境,让我们这一代人有更多的机会。我认识的最小的有16岁的创业者。一定要想好,你愿不愿意为了这个梦想付出?创业就是你生活的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活得很开心,这就是身为一个创业者很开心的事情。
  专场讨论6
  冷静下来的移动互联网
  主持人 友盟创始人、CEO蒋凡:
  2012年的互联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智能手机的数量增长有很大的规模。过去一年中,结合企业的发展,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创业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应用在半年多的时间达到这样千万级的用户量。这对创业团队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
  唱吧创始人陈华:
  对比去年互联网的成就,移动互联网有几个成就。第一,相比互联网来说,用户的增长真的是非常快。第二,移动互联网的空间是非常大的,还有很多很多新的方向和新的一些东西。比如对于我们来说,微信就是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我们要抓住在微信的机会,对于很多O2O的企业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
  食神摇摇联合创始人陈超仁:
  其实我们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们知道生活行业这块,像一些比较大的巨头,要通过一个产品来改变人的习惯,需要花很多时间。所以我们应该说去年这一年,是把精力大部分放在了产品的打磨上面。如果说有比较大的感触,第一是手机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参与其中,手机的发展过程是很漫长的,
  我查查副总裁陈自明:
  我个人对移动互联网商业化的进程是谨慎乐观。移动的交易本身已经开始走进大家的生活,所以这是另外一个模式的进展。现在微信上也在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然后测试上已经做出了正面的反馈,所以移动互联网它的商业模式的进展可能比当年PC的进展还要快,时间还要短,因为移动本身它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大公司赚的钱不等于我们创业者自己赚的钱,所以我们自己也是在很多领域做一些尝试。
  爱帮网CEO刘建国:
  我在2012年对LBS做出了空前的关注。移动互联网、O2O给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里面口碑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如果去做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创业,一要注意手机的一些特点,比如LBS要充分去利用,第二个是注意锐化,也就是这个产品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触到了用户的哪个痛点。
  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
  对于我们这种纯工具的客户端,还是在行业内部去盈利。我们去年和友盟合作,友盟有一个交叉的推广平台,我们第一笔收入也是来自于CPA的一种推广。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是我们不可能永远赚行业内的钱。我觉得明年品牌广告投入到移动互联网的总投入还会增加,除了CPA的方式,可以多去看一看品牌广告的收入。
  触宝科技CEO王佳梁:
  我个人觉得移动互联网可能明年要面临大面积倒闭的情景。创业最重要的还是说首先要自己能够活下去。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也不管巨头在做什么,只要做好你自己,你就是下一个巨头。
  专场讨论7
  互联网的新机会
  主持人 虎嗅网CEO李岷:
  今天这几位嘉宾有做社交的,有做旅游的,有做社区的,有做O2O的,有做移动阅读的,还有做平台的。每个人的冀望的产品和企业都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里面有相对代表性,对移动的看法也都有所不同。
  人人网战略发展副总裁杜悦:
  人人网是从PC发起的,而后拓展到移动互联。我们在无线互联网主要还是布局,取得流量,争取获得更多的真正的活跃度。人人正面临移动互联网的一场战争和三场残酷的战斗。一场战争是传统的SNS怎么继续扩大,怎么提供跟微博差异化的服务。另外三场战斗是移动游戏、网购和经纬名片通。我们希望通过一场战争和三场战斗,拿到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VIVA无线多媒体创始人、CEO韩颖:
  我们从创业开始就是做手机端的业务。终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发展让无线互联网真正能做到无时无刻。从信息服务这点来讲,怎么能够即时提供更精准和更加有个性的内容、有深度的内容,是我们在思考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三大商业模式一定会有新的内容模式,我们也在探索。
  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兼董事长洪清华:
  对移动互联网,2011年我们有一个尝试,就是把它作为一个新的渠道来做;2012年我们把它当做一个战略;明年我们会重点考核两个值,一是消费者比例值,另外一个就是流量导入的入口。另外,二维码的应用很重要,包括未来可能进行二维码支付,这方面我们都会投入。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
  我们看到移动端的发展非常快,但是使用的习惯、使用人跟传统的PC端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简单的想法,就是在PC端上有很好的用户基础,其实它不足以能够帮助我们成功的扩展到用户端去,所以目前除了安装量,我们非常关注产品,关注怎么能够去把产品改进到适合移动终端来浏览。
  丁丁网CEO 徐龙江:
  关于收入,O2O在PC端是没有戏的,因为PC端所有的收费模式都是广告,但移动端不是广告,全部按效果计费。丁丁这个平台解决了用户获取优惠券不方便的问题,在智能手机端有机器的便捷性。当这个问题被突破的时候,我想在智能手机上做优惠折扣会成为巨大的突破。我们的收费应该是在2013年中左右会开始实施。
  博远无线商务副总裁张宇:
  我们从2009年开始做公司,到2011年年底的时候用户突破了900万,速度非常快。移动领域最大的特点是渠道很少,没有什么比名字更重要的了。借助百度、新浪等已经很有名气平台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第二是内容要带有精细化的创新。第三是平台之间互相唤醒。第四是移动应用已经可以来赚钱了。
  专场讨论8
  社会化媒体与
  O2O时代来临
  主持人 时尚传媒集团战略及事业发展副总裁张扬正:
  O2O其实有很大的机会,但是怎么跨过这个障碍呢?下一步创业者思考的课题不是O and O,不是一个2的概念,而是一个and的概念,如何交叉做好,就是一个机会。
  元禾控股常务副总裁 中新创投总经理费建江:
  我觉得社会化模式一定特别成功,但未必取决于你想做的事情或业务的内情。其实更重要的是社会化与O2O完美的结合。在我们实际投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业务形态,有的是IT人往线下做,有的是线下往线上做,中间的结合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间关注的。
  天下秀CEO李檬:
  O2O对于所有的中小企业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怎么利用这种工具更好地捕捉到你的用户才是O2O本质的存在。至于社会化其实是一个趋势。其实互联网就是有三四亿人生活的一个社区,你在这个社区里面如何经营好你自己的定位,如何把社会化媒体当作一个工具,而能把这个工具用得怎么样,是取决于你企业自身核心的品牌理念。
  IDG资本合伙人李丰:
  线下的一些小众消费,线下难以上网的中小用户企业,在将来可能有更多的传播机制和复杂机制会走向社会化营销。O2O所面对的行业,不管是金融、旅游、健康、医疗、餐饮娱乐,行业本身要充分地市场化。充分市场化的好处就是这个行业里边每一家都有足够强的欲望提高效率,才有兴趣做这件事。
  飞博创始人CEO伊光旭:
  社会化媒体的作用确实值得思考。互联网的优势还是在信息的快速搜集,商业最有价值的也是一个信息。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化工具区找到客户,并且把他从线上带到线下。信息在互联网上都是免费的,你能够很好地找到这些之前很大成分没有找到的客户,就很简单了。
  拖拉网创始人兼CEO赵晔:
  有的品牌做O2O的时候会发现很高的效率,有的则发现并不是理想状态。越是在传统领域有效积累的品牌,通过O2O、社会化等渠道,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话题去讨论;当你这个产品只是一个原材料没有任何内容附加值的时候,哪怕你再便宜我也不会买。所以对我们来说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和人群索要的需求进行分层。
  专场讨论9
  消费大时代的连锁
  主持人 华威集团合伙人罗文倩:
  华威是一个1998年成立,到现在大概有超过14年历史的基金,我们其实一直都在关注国内接下来10年这个大的消费潮。接下来10年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消费升级,也会有很多新的消费品牌革命。
  瑞卡租车CEO 李春田:
  连锁服务在中国过去10年当中和整个中国经济一起快速发展。互联网是跟服务相关得比较密切的领域,未来空间非常大.我们从整个投资观点来看,一是围绕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另外是两个纬度——新兴服务和传统服务的升级,再根据衣食住行和文化和渠道的细分里面去寻找。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
  君联资本也是一个创业型企业,目前管理的规模有5支美元基金和2支人民币资金,累计投资项目超过了170个,在里面有20个项目成功上市,还有十几个项目退出。
  哎呀呀饰品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国富:
  我个人觉得,在中国除了餐饮不适合做加盟之外,其他都适合做加盟。因为中国这个消费市场,是巨大的市场;第二,这种项目非常适合创业者。我认为第一品牌建设要做好,第二个就是产品开发。既要保证公司,也要保证加盟商利益,缺一不可。品牌是守住加盟商,招到加盟商,而产品是让加盟商盈利,让消费者喜欢这个品牌,你这个品牌才能走得更远更强。
  布丁酒店创始人朱晖:
  作为特许商,首先我肯定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品牌挣到钱。第二,我希望和这个品牌共同成长。所以我们目前在选择加盟商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的标准,就是他是否愿意跟我们一起走下去,是否有和我一样的一些价值观和一些品牌理念。第三,加盟商是否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中国特许加盟立法才四年多的时间,在这方面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如果没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是无法保障我们共同前进的。所以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法则的进步,这方面会越来越好。   北京三夫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张恒:
  连锁店的业务有两个要点。第一是总结商业模式,你用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服务去服务于什么样的客户和市场需求,把这个弄清楚这就是我们一个立足的核心。第二是运营,整个运营很多细节很辛苦。三夫强在第一项,商业模式很清晰,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第二项,就是零售运营如何建立更规范的流程。
  吞云小莳CEO郑志晖:
  我们面临的挑战应该说跟大家是一样的。快速发展也是有风险的,这涉及到管理,能否找到适合跟你合作的团队等等。但做食品最主要的是食品安全,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是快餐形式,另外把可以外包出去的都进行外包——你没有这个能力,就外包给别的有能力的人去做。策略不要太复杂,操作简单就能控制风险。
  专场讨论10
  孵化未来,创新城市
  主持人 创业邦COO杨小敏:
  我们今天场上的嘉宾背景非常多元化,有我们的曾经的成功企业家、今天的新锐投资人,有我们的行业投资人,有我们的天使投资人,包括我们的政府官员,还有银行家。大家是不同的背景,但是大家共同的目标都是积极推动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需要涉及到的各种要素里面,发展环境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要素。
  天使投资人、优视网创始人李竹:
  很多在创业的中小企业缺乏导师帮他理清创业模式,应该去在国内倡导和建议创业导师这样一种模式。美国第二大的孵化器40%的项目都来自于创业导师,创业导师遍布全国,所以我们面向移动互联网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这些企业,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创业导师这样一个体制。
  创新工场合伙人郎春晖:
  实际上中国创业者蛮孤独的。创意是需要氛围的,需要大家相互提携。现在好像大家有了这种意识,不能只是闷头去拉车,我要抬头看路,要找组织,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才能帮助创业者少犯错误,少摔跟头。从创新工场来讲,我们不敢说做到多好,到现在存活率稍微高一点,可能就是得益于大家在一起抱团。
  迈普创投合伙人黄居贵:
  结合孵化平台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认为很多创业团队的核心技术人才都很缺乏;第二是在需求上,很多产品到了用户那儿还在改,这点也是导致失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三是如何进入市场,面对客户。这三块应该是创业公司最需要得到更多帮助的。
  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局局长许文清:
  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50%的创新工厂的聚集地,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我们苏州工业园区是一个创业集聚的地域。有北京的团队到苏州来自己搞了一个草根的创新工程,叫源动力孵化器,一起在苏州营造这样一个创新的孵化器,也说明了我们整个创新的环境还是通过这样来营造、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空间的。
  中新生态城商务局局长杨柳:
  天津生态城从08年成立到现在不到5年的时间,北京资源非常集中.天津本来就距离北京非常近,我可以借一点这种资源,但是生活环境要优美,要舒适,这是我们打造的一个目标。因为天津也做了好多年的创业园区了,政府要做有可能不赚钱的事,要有这样的心态,钱让企业去赚,我们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和这么多出色企业联合起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广州创新谷孵化加速器创始合伙人、天使投资人朱波:
  中国的创业环境不是钱的问题,是整个生态环境的建立条件比美国要差很多,所以导致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企业中要拼资源,如果没有资源,在路上就有可能被山寨掉。第二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有些畸形,大家都鼓励创业者上市,这会把创业者的心态整个搞坏。
  北京银行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章志勇:
  我们都知道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总体来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融资环境,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在通过银行融资解决自己融资的这一步,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这很大程度上跟政府的主导、跟相关企业对自身信用环境的重视有关,同时也得益于各项制度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充实,使我们对外融资所面临的法律环境更有支撑和保障。

推荐访问:创新 引擎 打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