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3月28日 23:05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平面构成创意图片素材【平面构成课程设置与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19 06:25:30 浏览数:

  摘要:平面构成是一门在艺术设计学科普遍开展的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对平面构成的概念分析,教学目的确定,讨论了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课程目标、课时分配、内容设定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平面构成 课程改革 课程方案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一直被作为学生最基础的设计能力训练,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笔者根据从事平面构成教学的经验,在参考各相关院校同类课程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平面构成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改革尝试,希望能够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什么是平面构成
  “如果一位将要去访察异国的旅行者,连关于他目的地的形势和旅程方向的概念都没有一个,那大概一开头就容易走错的。”(1)格罗塞在1894年发表了集中体现了他艺术观的代表作――《艺术的起源》,在这本书中他用旅行者的比喻来描述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的普通知识进行系统与全面地了解的重要性。同样道理,在我们研究平面构成课程之前,正确而全面的理解什么是平面构成,对于我们是否能从正确的方向去研究这一课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我们会不会“迷路”。
  构,构造、组合;成,就也,成就、成熟、完成的意思。如果我们从字面上解释“构成”一词,可以理解为组织构造、组装完善的意思。
  在此我们研究的平面构成,作为一种艺术设计的手法,指的是将具象或抽象的形态,如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方式。设计师通过繁殖、组合、解构、重组等手法,创造出各种特定的形态。并对这些手法的规律进行总结,形成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从而将不可靠的感觉变成科学的理性视觉法则。
  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普遍认为始于包豪斯学院,在包豪斯的课程体系里,最早把平面构成纳入到现代设计教育中去。包豪斯的教育思想深受现代艺术的影响,表现主义在包豪斯的早期设计教育中形成了支配性的影响。其后,随着像康定斯基等一批教师的陆续加入,构成主义的影响也逐步展现出来了。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家将构成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基础设计教学,使艺术设计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建立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至今,平面构成已广泛开设于各相关专业的基础教学阶段。
  2.平面构成课程的任务
  平面构成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任务也突出了其基础课程的特点。通过平面构成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在二维空间中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材料、工具、技术、知性、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
  平面构成以及其后开展的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组成的构成课程体系,不仅为学生提供造型手段训练机会,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的逻辑思想、理性思维、判断力和审美能力。
  3.平面构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是相关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然而,在现有课程教学中,还是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3.1课程目标不明确,专业针对性比较弱
  不同的专业从表现手法到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侧重点,然而,现有的平面构成课往往采用同一个模式,并不区分专业侧重。往往侧重于造型文法的训练,而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重固定的十几种造型文法的训练,而并没有真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2课时不足,难易有效完成课程任务
  由于课时有限,尤其是在综合类大学中的艺术学科,分配到平面构成的课时相对不足,加之学生设计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开课之前对设计缺乏基本知识和概念。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达到课程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4.平面构成课程方案
  围绕教学目标,鉴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试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形成以下方案:
  4.1课程方案设计的原则
  4.1.1合理安排课时
  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合理的分配课时,根据课程内容,对课时进行阶段式的分配,制定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并按阶段布置课程训练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计划
  4.1.2 专业性与基础性并重
  一方面要突出课程开设的专业特点,加强课程与专业的关联性,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并在课程中结合部分专业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到作为基础课程的特点。注重基础能力的训练,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专业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同样重要。
  4.1.3从感性向理性过渡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需要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学科,鉴于学生前期课程为素描、色彩等绘画类课程,学生习惯于感性的思维方式,平面构成课往往是学生第一门开始需要理性设计思维的课程。所以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4.2 课时分配与内容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平面构成课进行了一些调整,并在历年的教学中进一步试验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平面设计专业中所需的各种能力。
  以32课时的视觉传达专业平面构成课为例,笔者做出了以下安排:
  [阶段\&课时\&内容\&阶段任务\&第一阶段\&4\&平面构成概念;形态的创造;\&明确平面构成的概念及学习任务;通过不同工具材料的体验,学习造型、肌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掌握点、线、面以及空间等基本造型手段\&4\&点、线、面\&第二阶段\&4\&单元形与单元形的繁殖\&通过单元形的创造与繁殖,学习构成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比例与分割的学习与运用,训练理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4\&比例与分割\&第三阶段\&8\&形式美法则与造型文法\&对形式美法则进行概括与总结;熟练掌握各种造型文法\&第四阶段\&8\&空间的表现\&对通过平面手法达成空间表现的手法进行学习与研究\&]
  
  4.3 课程训练
  课程训练是教学成果落实的必须经过,也是教学情况的反馈。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布置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课程训练,是平面构成课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课程作业的布置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笔者为总共32课时的平面构成课设置了四个课题,分别对应上文四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阶段\&课题\&要求\&第一阶段\&工具和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完成6张练习。注意工具和材料的特性,结合肌理的表现,完成形态\&点、线、面\&通过表现点、线、面的不同属性,并体会这几种视觉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阶段\&单元形的配置与繁殖\&设定一个单元形做6张练习。在繁殖构成中体现单元形的配置关系,力求作品体现形象间的巧妙融合和间隙空间的构造,及整体形象的节奏感,韵律美和有秩序的穿插变化;\&比例与分割练习\&在限定的平面内做6个分割练习。基于文中所述的各种分割形式,多作各种尝试,力求体现统一或自由,单纯或复杂的各种相应的画面感觉。\&第三阶段\&造型文法练习
  \&按照形式美法则,自选元素,进行各种造型文法的基本构成练习,各一张。注意对各项构成法则的理解,注意造型元素的运用及形态关系的处理。\&第四阶段\&空间构成练习
  \&利用文中所述方法,完成一个立体感的形态表现和一个矛盾空间的形态表现。在练习过程中体会空间感形成和错视图形的方法。\&]
  通过以上调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此方案,能够使学生从构成训练的基本目的出发,并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各项构成手段,增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日]朝会直巳著.《艺术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吕清夫 译.北星图书,1993年7月,第一版
  [2]汪哲[皋],朱吉虹 编著.《平面构成》,吉林美术出版,2011年9月,第一版

推荐访问:课程设置 平面 思考 教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