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3月29日 16:29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改革开放的作用是什么_企业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19-04-12 06:35:03 浏览数:

  摘要:高职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国家级精品课—《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为例就企业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主要从课程设置与地区行业企业的紧密对接,实训基地与实训载体与企业合作建设,借鉴企业评价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课程实施与岗位技能高度融合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体现了课程改革过程中企业参与的重要性。学校中课程建设有效利用企业市场资源丰富、人才实践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经济承担能力等特点取得实质性突破,而企业的发展也可依赖学校设备采购、学生就业、教师科研能力等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为高职教育中专业建设中课程建设探索了一条校企合作双赢的模式,这才是工学结合能健康、长远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企业;校企合作;双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48-02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在专业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共享、顶岗实习等方面与企业实现了不同层面和深度的合作。同时,企业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说,高职教育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其关键是企业特性。从学校、企业、社会都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可以依赖学校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而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支撑专业建设的重要支点,其改革和建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深度。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100所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之一,最近几年陆续启动了《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本文以《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所取得的成果作一介绍。
  为了更好适应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2004年启动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训基地、考核方案、教学资源、师资团队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改革。逐步建设完成兼具地区特色性和全国普适性的课程,以该课程改革为基础,实现了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突破。并于2010年10月《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一、与地区行业发展紧密联系,课程与相应岗位紧密对接
  课程设计基于全国智能电子产品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天津尤其滨海新区产业布局,课题团队成员深入企业调研、座谈,先后多次聘请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从各种信息反馈来看,课程领域的单片机技术已经有了飞速发展,近年兴起的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方向都需要智能产品作为其核心支撑技术,而天津地区随着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从航空航天、影视产品、通信终端等重点产业更要智能产品开发技术作为其支撑。所以该课程的设置是必须的,作用是广泛的,同时考虑课程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要,设计了“一只闪烁灯→流水灯→速度可控流水灯→电子钟设计与实现→门禁系统→多路数字电压表的设计”等6个项目,课程项目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积累和渐进提升的线索。更通过课程标准与企业用人岗位标准切实融合,实现课程建设与产业产品门类发展对接。
  二、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课程灵感来源于企业也回归与企业
  课程学习的最终意义在于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能为其所用,而工作场所是企业。所以企业最能直接获知其未来的员工需要学习内容。基于此,课程团队与天大银河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乐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亿创宏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等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在前期,与企业座谈、探究课程建设思路,如何设计项目?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哪些岗位技能?等均融合了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在中期,课程学习载体选择天津市天大银河科技有限公司真实产品,如智能收费系统、门禁系统等,与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单片机实训室,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书、承担个别项目授课任务。在后期,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过程考核评价,融入企业评价体系,也有企业人员参与毕业设计课题选取与指导。遵循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与实施全程的宗旨,课程设计思路从顶层勾画企业对员工培养思路,课程实施落实企业对员工能力培养过程,课程拓展指引企业对员工继续学习方向。近年来,通过该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好迎合了企业,能用得起来的人才,与企业岗位零距离过渡。很多学生也在企业中获得了较好的提升空间。
  三、立足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借鉴企业评价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并不是劳动技能的日益复杂化,而是劳动技能的简化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和工业化所追求的岗位技能专门化、复杂化特征相反的一种趋势。也恰恰如此,课题团队多年的高职教学经历体会到,高职学生如果出现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或被企业淘汰,绝大部分不是因为所掌握知识、技能因素,而是综合职业素质因素。
  所以课程团队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立足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引入企业文化。通过项目的设计、内容的序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技能的学习要求。在项目教学中积极引入和借鉴企业评价体系,力求培养各种所需的社会和工作能力。通过教师、学生、环境形成互动情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引入团队与沟通,感受挫折、竞争、协作。比如,实施分组组织教学,引导组内合作学习、探讨,团队整体考核、组内成员互评等方式,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采用报告、项目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与人沟通、自我展示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计入过程考核结果,有效完善了学生行为能力和基本素质。课程最后阶段设置开放课题部分,学生可选择在企业完成,现在可由教师或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指导完成。从培养的结果来看,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更受企业欢迎,成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人才。
  四、课程与企业岗位技能高度融合,塑造有用之才
  高职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和普通教育划清界限;二是校企结合;三是培养敬业创新的优质人才。目前正处于如何培养敬业创新优质人才阶段,而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课程改革中提出如何培养一类胜任智能电子产品开发、调试等岗位的敬业创新优质人才问题,并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大赛、岗位技能高度融合解决了该问题。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提炼企业岗位关键技能,联系学生“可能生活”和所面向职业的工作过程,分析岗位所需技能,通过项目涵盖,引入相关知识点学习,渐进发散与拓展,随着学生能力提升,引入电子技能大赛相关流程、赛题、项目等,强化学生产品设计、焊接、调试、装配等专业能力,只需适度提炼就能胜任甚至超越岗位技能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安排开放性课题探究,课程核心从“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具有创造性技能,教育教学过程和内容无限延伸。课程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取得巨大突破。
  近年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他们学习完该课程后直接参加全国或天津市各类电子技能大赛均有较好成绩。近5年来有71人次在全国或天津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并有15人被保送本科。如,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中3人分获一、二等奖;2010年天津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电子设计项目中4人分获一、二等奖;2011年第十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3人获国家二等奖,12人获天津市一、二、三等奖;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中3人获得一等奖。上述大赛成绩足以体现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课程改革的显著成效。
  本课程除上述引入企业合作外,还作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如,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特征,课程授课任务中包括实践教学、开放课题等聘请部分企业兼职教师完成。于此同时,课程专职教师参与企业有关技术、科研项目开发,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比如参与天津乐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煤气表项目开发,为企业创造了50万价值。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载体应用、师资共享等方式与相关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通过上述论述,专业中核心课程改革离不开社会和市场,必须面向企业培养人才。所以课程改革过程中离不开企业的存在,而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决定了改革的成效。学校中课程建设有效利用企业市场资源丰富、人才实践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经济承担能力等特点取得实质性突破,而企业的发展也可依赖学校设备采购、学生就业、教师科研能力等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为高职教育中专业建设中课程建设探索了一条校企合作双赢的模式,这才是工学结合能健康、长远发展的根本。

推荐访问:重要作用 课程改革 核心 专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