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3日 21:37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中国内外资银行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发布时间:2019-04-24 06:55:39 浏览数:

  摘要:金融创新是银行获得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之一,而专利是创新成果得以有效保护的手段,专利地图是专利信息分析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从专利地图中选取指标,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中国内外资银行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资银行在那些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不大的指标具有竞争优势,而外资银行却在那些对于创新能力影响权重较大的指标具有竞争优势,从而为内资银行的专利保护和创新活动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银行业;创新能力;专利地图;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08(2012)05-0064-09
  银行创新能力是银行企业或产业内系统能力的综合,内容上包括银行的创新战略与创新文化、银行家的组织与领导的能力及其企业家精神、金融创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能力、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与流程管理能力、创新绩效评价与创新活动的控制能力等,中国银监会厦门银监局课题组在对中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滞后的科技应用、短缺的产品研发人才和不完善的产品管理架构等是中资银行产品创新的制约因素,刘思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中国银行业的开放等角度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的供给,吕宝林和张同健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信息化技术创新、信息化应用创新、信息化管理创新和信息化环境创新对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等4个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形成的微观传导效应机制,赵志宏在研究中认为,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成功要素主要是创新数据信息、创新业务功能、创新流程组件,刘红梅认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缺乏规划、人才和风险管控能力)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等,以上学者从主要内容、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等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的问题,综合以上学者研究,本文将银行创新能力界定为银行企业在现有产品基础上,研究、开发、设计或推广金融创新产品的能力,并通过创新基础、创新质量和创新竞争力3个角度去衡量该能力的大小。
  通常认为,专利是研发创新产出的主要成果,同时也是创新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专利也是研究创新有关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从专利的角度去研究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活动问题还有待加强,基于此,本文将通过专利数据统计,从专利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内外资银行的创新能力,以此挖掘出对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指标,从而为内资银行企业在今后的经营活动当中积极有效地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更重要的是使得内资银行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金融创新的重点和方向。
  此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对其评价也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因此,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因为评价方法的不同或者指标选择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文将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这种方法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然后将这些因素按照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最终确定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再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的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该方法整体上体现了人们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思维特征。
  1 专利检索与整理
  专利检索是专利地图绘制的前提,论文在专利信息的检索和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银行业的专利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专利地图指标值,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专利信息检索的检全率,论文检索了在“申请人名称”中所有包含“银行”一词的专利,为了保证专利信息检索的检准率,论文剔除了不属于金融机构的“银行”申请人所申请的专利,也剔除了属于金融机构的“银行”申请人所申请的“非银行业务专利”。
  2 综述评价指标选择与模型的构建和检验
  2.1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
  Burgelman等研究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括资源的利用与分析能力、产业发展或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一直以来,较多的学者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归纳为投入、产出和环境3类,而事实上,创新活动本身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因素、多领域的复杂过程,因此人们较难对其质量和数量进行直接的评价,而更多地使用一些替代性的指标对其进行衡量,也正因如此,理论领域所探讨的评价指标或方法都在不同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所以,在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的时候,不需要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指标来进行测算,而只需要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最能反映该特点性质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专利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几乎覆盖所有的技术领域,并从本质上揭示了技术创新的能力,史鸿研究发现,4个一级指标所包括的18个子指标当中,专利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最大,方曙研究认为,专利信息分析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主要方面或内容,正因如此,本文从专利数据中选择相关指标,对中国银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形成如图2所示的概念模型。
  作为创新成果的保护手段之一,专利直接反映了创新产出,创新产出可以通过专利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的专利活动效率是衡量创新产出质量的重要方面,通常而言,获得专利权的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创新活动的方向性越强并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本文将从创新质量角度界定专利反映创新产出的特性,专利间接地反映了创新投入,去除重复申请、垃圾专利等非常规专利,对于一个理性企业所提出对专利保护有真正需求的技术而言,企业需要通过积极的创新投入(包括研发的人员、设备和投入等各方面)才能实现有效的专利布局,才能形成坚实的创新基础,从而为进一步创新提供可能,因此,本文将从创新基础角度界定专利反映创新投入的特性,专利还间接地反映创新环境,专利信息本身具有公开性和可获取性,通过对专利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以看到特定技术领域在专利制度环境下的发展和竞争态势,因此,本文将从创新竞争力的角度界定专利信息反映创新环境的特性。   相关指标的概念界定如下:创新基础(C1)是指银行企业进行研发和设计金融创新产品的基础条件,其决定了银行企业创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通过专利总量、发明人数和申请人数进行评价;创新质量(C2)是指银行企业研发和设计金融创新产品的效率,通过人均申请量、发明专利占比和授权专利占比进行评价;创新基础和创新质量的指标主要反映了专利管理图中的核心内容,而创新竞争力(C3)是指银行企业间研发和设计金融创新产品的比较竞争力,其相关指标主要反映了专利技术图中的核心内容。
  2.2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和两两比较判断过程的控制管理
  专利信息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为专利地图,包括专利管理图和专利技术图: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专利活动的年度趋势、发明专利竞争力、申请人与发明人、法律状态等;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专利IPC与创新活动的技术构成及趋势、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存活期、同族专利等,根据专利管理图和专利技术图的内容可以看出,从专利角度去评价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的指标是多样的,每一个指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变化,而且这些指标当中,既有定性的指标,也有定量的指标,此外,指标与指标之间各自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也具有内在的主次之分,因此,除了通过专利地图各个指标的本身去对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进行单目标评价之外,本文将在专利管理地图和专利技术地图当中选择其中一些关键而重要的因素或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相互关联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2.2.1设立的目标层 综合考量专利管理图和专利技术图当中反映和影响中国银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各主要因素,对中国内外资银行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比较评价。
  2.2.2确定准则层 根据分析对象和内容的差异,本文从专利管理图和专利技术图中提取“创新基础(C1)、创新质量(C2)和创新竞争力(C3)”等3个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准则层。
  专利管理图主要说明的是银行创新活动和能力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其主要着眼点在于对过去发展过程的归纳和总结,旨在了解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的现状“是什么”;专利技术图主要反映的是银行业创新活动在技术或产品上的内容或趋势,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洞悉技术或产品的发展路径和空白点以及战略问题,旨在了解中国银行业技术和产品创新今后“怎么走”。
  2.2.3筛选并确立指标层 根据各个指标的内涵和意义以及重要性程度,本文筛选出一些能够直接反映或决定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的指标(如表1所示),从而建立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些指标可以对内外资银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2.4两两比较判断的过程控制与管理 两两比较过程中,评价矩阵的构造与调整以及各位专家评价的过程管理和共识实现是层次分析模型的关键和重点,而其他的数据计算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处理,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邀请了13位知识产权领域的学者组成专家组,他们全都属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博士,分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识产权学科较强的高等院校,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研究的方向,因此,对本研究所选取的各个指标本身的内涵以及指标背后所代表的创新信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保证了比较判断的理性和结果的可信性。
  两两比较判断的结果过程如图3所示,在每一轮的调查过程中,都附上研究的相关背景材料和基本理论、各指标的定义与内涵以及研究的目的,材料信息递交过程主要采取面谈、直接交付问卷或者E-MAIL的方式,基本的要求是专家在给出两两比较的结论时,也简单说明依据或理由,各位专家对于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通过第一轮的调查发现,他们对于指标与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方向基本上有着一致的意见,因此,通过第二轮和第三轮的深入调查,将匿名的判断结果反馈给各个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与其他专家的不同意见,并进行修改,依此即可得到两两比较的结果。
  有少数指标间两两比较的判断在专家之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此时,主要采用中位数来作结论,本文认为,专家之间关于两指标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只要没有出现“A比B重要,B比C重要,而C比A重要”的混乱判断矩阵,则通过本文而实现的两两比较判断结果即具有可信性和稳定性。
  2.3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及权向量的计算
  在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其重要性程度时,是反复地对“哪一个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有影响力,或者哪一个指标更能反映创新能力的本质”进行判断的过程,然后运用上述AHP基本原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5所示。
  创新基础和创新质量主要反映的是银行业专利活动的发展现状,是对过去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创新竞争力在反映技术竞争现状的同时,更能为银行今后发展提供方向和战略的借鉴,因此本文认为,“创新竞争力”比“创新基础”和“创新质量”更重要,而对于创新基础和创新质量而言,后者比前者更能反映评价主体的创新能力。
  与“申请人数”和“发明人数”相比,“专利总量”是创新成果最直接的反映,因此本文认为,“专利总量”比“申请人数”和“发明人数”稍重要;而对于“申请人数”和“发明人数”而言,两者都在一个侧面反映创新能力,因此,两者同样重要。
  因为专利的授权是要满足一定的审查条件的,尤其是发明专利,无论是形式上的审查,还是实质上的“三性”审查,都是具有一定的标准的,所以,得到授权的专利即意味着较高的创新质量,因此,本文认为,创新质量3个指标当中,“授权专利占比”比其他两个指标更为重要;此外,不同的专利类型,代表着不同的创新高度,因此,“发明专利占比”和“人均申请量”相比,前者比后者更能体现创新能力。
  在创新竞争力3个指标当中,核心专利是以专利存活期为标准筛选出来的,专利存活期的长短反映了该专利文献的市场价值和创新高度,因此,“核心专利占比”最能反映银行业创新能力,因为这些专利都是核心技术,他们在一定技术领域或产品领域代表着较高的创新水平以及技术领先优势;其次是“重要专利占比”,因为这些专利都是重要技术,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因此申请人十分注重这些专利技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布局。   根据表2~5的有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最终权重(见表6),如,专利总量对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的权重是0.2302×0.4272=0.0984。
  3 内外资银行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1综合评价指标描述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评价模型之后,对内外资银行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有两种方法:①通过德尔斐法,给出评语集,由专家来对内外资银行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根据专家组中赞同该指标被评为某个等级的专利比例来构造评判矩阵,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权重,最终判断内外资银行的创新能力得分;②通过计量的方法,本文所选取的指标层均为定量指标,将中国银行业的各个相关指标满分值视为“1”,或者说把中国银行业整个系统的创新能力视为一个单位整体“1”,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内外资银行各自创新能力的得分,从而可以得知在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综合系统内,内外资银行两者之间的创新能力的比较竞争力,第二种方法可以避免第一种方法因为专家知识结构、经验判断、学术偏好不同而带来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中国银行业内外资银行的各指标值及得分如表7所示。
  专利技术年龄是用该技术的专利年龄总和除以专利数,专利年龄的大小意味着该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技术演化的速度,专利年龄越小,则代表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的速度快,也代表着该专利技术竞争力和垄断能力的大小,表中计算的是发明专利的技术年龄,从表7中可以看出,内资银行的发明专利技术年龄为3.59,而外资银行发明专利的技术年龄为8.71,本文以它们各自剩余的垄断年限,即14年和11年,占两者总垄断年限25年的值作为两者在该指标的得分。
  如表7所示,从专利角度上看,中国内资银行的创新成果与外资银行相比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但是如果结合时间趋势分析则可以看出,中国内资银行的专利活动在2002年之前与外资银行相比,明显弱于外资银行,只是2002年之后,即花旗银行所申请的18项商业方法专利在中国披露之后,尤其是2008年中国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之后,才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因此可以认为,在中国银行业的专利活动当中,外资银行起步较早,而内资银行发展较快。
  此外,从表7中还可以看出,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前者的创新优势在于拥有一个较大的创新阵容,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注重并参与到创新活动当中,得到了相当数量的发明专利和授权专利;后者的创新优势在于人均专利申请数量较多,发明专利占比较大,核心专利和重要专利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和较小的专利技术年龄,说明外资银行拥有比内资银行更高的创新效率,更加注重具有更高创新程度的发明专利的研发投入,拥有比内资银行更长的技术垄断优势。
  根据表7的分值,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指标权重可以计算内外资银行准则层的得分,计算如下。
  3.2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本文界定的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当中,创新竞争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0.4484),其次是创新质量(0.3213),创新基础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为0.2302,而从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可以看出,反映“创新基础”的3个指标当中,专利总量的影响权重较大(0.4272);反映“创新质量”的3个指标当中,授权专利占比的影响权重较大(0.4452);反映“创新竞争力”的3个指标当中,核心专利占比的影响权重较大(0.4484)。
  根据指标层的原始结果(见表7),与外资银行相比,专利角度下中国内资银行创新能力的优势在于:①发明人数占比得分0.82,具有较为强大的发明阵容;②授权专利占比得分0.75,拥有相当数量的授权专利,从而为专利市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空间和可能;③专利申请总量占比得分0.74,拥有较多的创新专利成果;④发明专利占比得分0.68,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高度;⑤申请人数量占比得分0.60,反映了产业内申请人较高的创新热情,此外,如果进一步分析,授权专利的类型分布,而可以发现中国银行业所有授权专利当中,发明专利有119件,占所有授权专利的58%,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有授权专利52件和34件,占所有授权专利的25%和17%,因此可以认为,中国银行业授权专利当中,发明专利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的总授权量最多,共计授权专利61件,其次是罗烈尔银行35件,再次是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有27件和19件,因此,这些银行有可能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质量。
  与内资银行相比,专利角度下中国外资银行创新能力的优势在于:①重要专利占比得分为1,即根据本文界定的中国银行业重要专利全部都属于外资银行,因而可以看出,外资银行十分重视重要专利技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布局,而内资银行在这方面却显得非常不够;②核心专利占比得分0.88,这反映了外资银行在较长存活期专利方面具有较强优势;③人均申请量得分0.61,反映了外资银行具有较高的创新效率。
  根据层次分析模型所确定的权重和指标层的专利计量得分可知,内资银行的创新基础得分较高,最终计分0.72;其次是创新质量,最终计分0.64;而创新竞争力仅得分0.18,内资银行最终的创新能力得分为0.45,相比之下,外资银行在创新基础和创新质量方面得分并不占优势,分别计分0.28和0.35,但在创新竞争力方面却具有绝对的优势,计分0.82,外资银行最终的创新能力得分为0.54,因此可以看出:①内资银行在创新基础和创新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外资银行在创新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②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外资银行的创新能力比内资银行更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内资银行在对于创新能力影响权重不大的指标具有竞争优势,而外资银行在对于创新能力影响权重较大的指标具有竞争优势。
  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对内资银行的启示
  通过以上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截至统计分析日期,中国内资银行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有不少内资银行企业开始注意到专利保护问题的重要价值而加强了银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并通过专利制度来保护其创新成果,专利类型也是以具有较高创新程度的发明专利为主,授权专利的增加意味着内资银行创新质量的提高,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内资银行在保持和进一步发展自身在创新基础和创新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之外,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1)实现某个关键技术或银行产品的创新性突破,从表6可以看出,所有指标中,核心专利占比对银行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最大,为0.2011,根据本文的定义,核心专利为存活期达到一定年限的专利文献,专利权人之所以不惜支付不小的专利维持成本来使得这些专利文献继续生效,是因为这些专利对于权利人而言代表着较高的创新水平,对于银行市场而言代表着某一技术领域或产品的先驱或制高点,中国内资银行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要实现对银行经营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创新突破。
  (2)充分利用专利优先权制度,实施走出去战略,从表6中可以看出,重要专利占比对银行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也较大,为0.1441,根据本文的定义,重要专利为同族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基本专利文献,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内资银行在重要专利领域尚处空白,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从外资银行的重要专利来看,他们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同一主题的专利技术进行专利保护,主要反映了这些专利文献首先是权利人较重要的创新成果,其次有可能是银行业重要的技术变革或创新产品,因此,对中国内资银行创新能力而言,一方面,要实现在关键技术或创新产品领域的创新,另一方面,根据自身发展的战略,要具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专利布局的意识。
  (3)加大创新投入的同时,提高创新效率,从专利角度看,应该肯定的是,内资银行的创新基础和创新成果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但是,人均申请量较低,因此内资银行在加大创新队伍建设和投入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发明人的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有效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发明人的创新热情,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中国 外资银行 综合评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