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05:4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大学生培育国防精神的目的_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空场”

发布时间:2019-05-06 06:49:34 浏览数:

  摘要:对当下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处于建构阶段、大学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不正确认识等原因,导致当今大学生成为公共精神培育德的“空场”。这种状况必须切实加以改变,应将对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置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培育的核心与优先的位置。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空场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16—02
  目前,部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状况呈现出一定的滑坡现象,特别是公共精神的严重缺失,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探究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行为失范现象,其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对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欠缺与失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已成为公共精神培育的“空场”。分析、厘清当今大学生群体成为公共精神培育的“空场”的缘由,有助于加深对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的认识,为我们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办法提供帮助。
  一、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看
  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生活领域分化为“公共性”与“私人性”而产生的。在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拓展的现实下,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从而人们之间活动的“公共性”领域越来越多,这就必然要求人们在公共性领域活动时,要关注相关方的利益,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并采用合适的行为方式,要能够实现自身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协调,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个人的生活才能顺利。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然要求人们具备基本的公共精神。
  我国由于传统文化是以血缘关系和家族为中心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共精神培育的难度。加之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相对较晚,对公共精神问题的研究与认识也还不够发达,整个社会的公共精神状况还处于培育、建立的阶段。导致当人们在公共性领域活动时,往往会习惯性地或只能用原有的道德原则、规则规范来处理相互之间以及自身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冲突与矛盾,从而导致行为失范,呈现出道德滑坡的现象。可以说,公共性生活领域内规则规范的缺失,特别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基本公共精神的缺乏,是整个社会道德状况呈现出滑坡现象的关键根源。因而,如何培育人们的公共精神就成为急迫而现实的问题。当前,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行为失范现象,从根本来说,就是在于其基本公共精神的缺失。
  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应将之置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培育与建构的优先与核心的位置。大学生一方面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同时也更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对其进行公共精神的培育相比较而言,更为容易。更为主要的是,当大学生具备了较高的公共精神素养,对整个社会公共精神的确立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与引领作用。因为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身在公共生活领域的良好行为,为其他社会成员树立榜样,从而影响他人在公共生活领域内的行为,而且还可以向整个社会传播有关公共精神的理念、知识。加之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及未来所处的社会地位。人们也更乐于接受他们的这种影响,这些无疑对整个社会公共精神的确立、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公共精神构建的最佳引领者与促进者。
  二、从高校自身层面来看
  高等教育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就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教育,但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共精神的培育。因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工具。只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大学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人才培养职能。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一贯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应该说,这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取得理想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但是,从客观上来说,目前在高校里,德育话语权在事实上的弱化也是不争的事实。高校德育的效果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更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从学校整体来看,高等教育需要对国家承担责任,因为在现代社会,“大学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相关的拨款资助,被迫强制服从政府要求的可能性就越大”,既然“公共当局既然拿了钱,那它就必然想方设法保证经费的使用同国家的政治工作重点有效地联系起来”,因而大学就不得不满足国家的需求,承担其对国家的责任。即使某些高等学校没有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它们同样也要遵循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否则它们的合法性地位将被质疑。
  因而,在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且显著地表现为科技竞争的现实下,国家就需要大学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获得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而高校出于实现的考虑,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作为主要目标,而关于伦理道德教育等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当然包括公共精神的培育在内。同时,对学生的公共精神等伦理道德的培育,其成果无法用数量来衡量,体现不出直接的效果,在各种考核与评比中也往往是定性化的,也只能是定性化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校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包括公共精神培育)缺乏应有的热情。
  2 从教师角度来说,在目前,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科学研究任务,同时在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的情况下,教学任务也大幅增加,加之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在客观上导致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大增。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往往会导致教师“忘记”自身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同时,高校也不再是“象牙塔”,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实面前,也有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把自身变成教书的机器,将自身与学生的关系演变成一种市场交换关系。不仅专业教师忙于科研与教学,忽视自身的育人职责,“甚至连道德哲学家们最终也越来越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研究公众和个人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转向了道德语言的分析和道德理论的研究”,在如此现实下,对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是很难取得在高校整体工作体系中应有的位置的。
  三、从学生与家庭的层面看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个人与家庭仅仅是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一种投资,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以后,能够收回投资并能获得超过平均收益的收益,这是他们决定是否接受高等教育的合理解释,因为高等教育不再是义务教育,他们有权利决定自身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既然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利,那么,个人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就必然是私人收益,而不太会关注社会收益,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也不会天然地进入他们的思考范畴,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就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私人需求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承担对个人与家庭的责任,就有义务按照个人的要求而行事,优先满足个体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对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既然不是学生优先需求,高校也就“顺理成章”将之置于次要的位置。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重要的先进力量,是否具备公共精神将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关系着社会成员的整体水平。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精神养成对其自身发展的价值,确实加强对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就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所提出:“高等教育本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它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道德和精神问题。”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实现自身内在身心的和谐统一,而且要能够实现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在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等,都或多或少地是由于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认识不到维护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对其自身的意义,从而导致自身与环境产生冲突而造成的。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使之学会在公共生活领域正确处理自身与他者的关系,学会以利他的方式行事。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养成基本的公共精神,提升公共意识,增强在公共生活领域行为的能力,过好公共的生活,最终实现生活的快乐。
  因而,对当今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的培育已是刻不容缓,不仅要改变他们成为公共精神培育“空场”的现实,而且应该将对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置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培育的核心与优先的位置。

推荐访问:空场 培育 当今 精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