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22:27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可贵的反思,可喜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9-01-20 06:20:53 浏览数:

  德育课程经过20年的磨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古代名人、伟人的事例多,学生身边的事例少;说教多,尊重儿童个性和实际生活的少;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强调学科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意义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强调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忽视了学生经验的获得。
  如何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在学校开展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动有效的德育,成为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挑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个标准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充实了具有时代感的相关内容,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了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011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儿童道德教育积极而大胆的尝试。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
  几点显著变化
  
  1.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三条轴线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社会参与和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了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所以,它的基本特征在原来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
  2.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做出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则更为具体。
  3.课程增加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加之多数儿童在这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这个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儿童手脑并用,进一步突出了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
  几个变化
  
  1.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新课标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义为:“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2.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内容做出了区分度的说明。
  3.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课程目标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4.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的、不变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它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责任编辑/苗 培

推荐访问:可喜 可贵 反思 变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