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16:27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从“东北大秧歌”看东北文化_东北大秧歌曲大全mp3

发布时间:2019-01-27 06:23:32 浏览数:

  “秧歌”是农耕文化发展的产物,大多数人认为,在插秧季节,农民一边耕作一边哼唱的“田歌”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歌舞被称为“秧歌”。据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径田插秧。一者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广义的秧歌还包含迎神或赛会等活动,是百姓集中的娱乐行为。东北秧歌属于广义秧歌的一种,是代表性的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活动,俗称“东北大秧歌”,是相当受欢迎的。东北秧歌有千年的历史,有其独特的风格,既有火爆激烈的一面,又有平缓抒情的一面,从音乐到舞蹈都讲究刚柔并济,既不过于猛烈,也不过于缠绵。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地方特有的歌舞与这一地区的文化习俗以及人文精神是息息相关的。东北秧歌体现了东北人的审美观和生活习俗,也体现出了东北地域的文化特点和东北人的个性精神。下面从“东北大秧歌”出发,对东北的文化个性特征做一番探讨。
  一、东北大秧歌――“黑土地之歌”
  来到东北,人们不难发现在广场上、公园里以及居民区中,有一群和着音乐,身着艳装,自由起舞的人,有时候,这些人们还会踩着高跷,或是拿着其他道具,但多数时候,人们都会自然地围成一圈,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迈出相应的舞步,摆出特有的姿态。这个活动便是“东北大秧歌”,一种东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东北民间歌舞形式之一。虽然“秧歌”这一歌舞形式在其他地区也颇为流行,但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的秧歌在东北这一环境下,已经饱含了其独特的韵味,是纯正的“黑土地之歌”。
  东北秧歌的起源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忽必烈称帝后,为了士兵娱乐的需要,他规定一定数量的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这种形式随着时间而流传下来。康熙初年,关内人大量移居关东,山东秧歌、河北“莲花落”等多种民间歌舞也流传过来,这些民间艺术与关东当地的民族舞蹈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歌舞。到了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成为了独特的东北秧歌,此后每到节庆,老百姓都要聚在一起扭秧歌,渐渐地也就成为了民俗。就东北秧歌的起源看来,东北秧歌融合各家之长,在保持自身风格的基础上,变得更有韵味,但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人们对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作出了形象的概括,那就是“稳”、“浪”、“俏”,这是东北人民审美要求的集中体现。“稳”是稳重,即人们在跳舞时的动作和体态都要尽量做到“稳”的感觉;“浪”是美的意思,动作要像波浪一样舒展、美丽,包含着一种“扭”秧歌的劲头在其中;“俏”是俏皮,即人们要加入自己的个性在动作中,男性要稍显憨厚,女性要活泼风趣。这三个特点概括的是非常准确的,正体现了东北人民的审美观,也彰显了东北地区的文化习俗特点和东北个性精神。
  二、东北个性与文化――“黑土地之魂”
  与东北秧歌两面性的特点相同,东北个性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东北人民的个性是与其它地区人民截然不同的,相对江南儿女的似水柔情、中原人民的淳朴平实而言,东北人的性格可谓黑白分明。一方面,东北人火辣辣、剽悍刚毅,豪气直爽;另一方面,又十分重情重义,乐于助人,热情好客,所以有“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说法。这种形成强烈对比的性格让我想起了张爱玲女士说过的一句话:“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我认为,这是一种悲壮之美,是力与柔的完美结合。试想一下,如果一会儿如安塞腰鼓般轰轰烈烈,一会儿如小桥流水般温柔婉转,就如同充满神秘感的宝藏一般,让人心潮澎湃,无限神往。
  社会由人构成,人的性格与社会的属性也是密切相关的,从一些文化习俗上,我们也可以找到东北个性的影子。每到节日期间,老百姓一定会做的事就是走亲访友了,串门子、打麻将、玩牌、喝酒、回娘家,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反映了东北人热情好客、豪爽义气的性格特点。
  除了秧歌在民间颇受欢迎之外,东北二人转也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形象地概括出了二人转在老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在二人转演出中,通常气氛热烈火爆,唱腔粗犷豪放,语言诙谐幽默,带有直白的口语,甚至有一些露骨的说辞和动作,这也同样是东北人个性文化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以来,东北精神的优秀内涵在社会与文化建设中得到集中展现,宝贵的新老传统凝聚成为东北儿女的无私忘我、奋发图强的精神品格,构成了东北精神的深层资源。现代的东北人不仅承袭了先民的豪爽,而且沐浴着新时代的东北精神,加之多元的域外文化元素影响,他们崇尚自由快乐,爱恨情仇痛快淋漓。他们少有传统重负,勇于自我表达,从不掩饰自己对时尚与新潮的追求,富有艺术才情。他们大杯喝酒,大声讲话,甚至痛快吵架。他们少有功利,疏于计较,热心助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独特的精神风貌与魅力。
  东北的种种文化习俗和性格,无一例外都是扎根于广袤的黑土地上的,是黑土地的大气和胸怀孕育了这独特的“悲壮之美”,真可谓“黑土地之魂”。
  三、东北文化的成因――“黑土地之源”
  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凝固成了一种传统和一种文化精神。衣俊卿在《文化哲学》中指出:人的文化行为具有地域性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往往具有使人具有共同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文化模式可以在一个民族形成,也可以在一个地域形成。文化模式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每一个行为个体,赋予人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
  东北文化习俗与性格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因素是首要的一点。地形地貌与气候等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状态,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东北地区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一望无际;地处温带,四季分明,这样的环境特征养成了东北人直爽的个性,说话办事都会“一竿子捅到底”。东北的冬天气候严寒,漫天风雪,甚至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人们也就格外喜欢吃火锅、睡火炕。也许就是这种寒冷的气候,使得东北人民不得不用自身火辣辣的性格来抵御,对待自己和他人,都拥有火一样的激情与热心。
  文化积淀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东北平原三面环山,被大小兴安岭包围着,自古以来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就是山海关了,因此,东北文化圈是相当闭塞的,外来文化难以进入,内部文化也难以输出。很多人将东北比作蛮荒之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长期以来,只有游牧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平原上游牧狩猎,谋求生存,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也经常发生着冲突与竞争,因此,要想生存下来,人们必须有勇有谋。勇猛彪悍、粗犷豪放自然也就成了东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古往今来,历史原因也始终在起着作用。历史上,东北地区是罪犯和灾民的流放之所,从文字记载来看,夏商时期就存在这种情况了。“三藩之乱”后,清政府流放了一大批犯人至此,后 期又有山东直隶等地的灾民逃亡而来。东北还是战乱频发之地,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中国与外国之间,都存在过争夺水草、猎物的战争。所以,东北人性格中有善武好斗的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异彩纷呈,有博大浑厚兼容的中原文化、精致温婉的江浙文化、生蛮顽强的湖广文化、诡异坚韧的川陕文化等等。相对来说,东北地区无疑地处偏远,纬度高寒。历史上东北地域既有农耕民族的生存范式,又有游牧民族的文明特征,因此东北人的性格,既有农耕文明的诚实厚重,又有游牧民族的粗犷豪放和大度为怀。正如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所说的,北方人“服习于简单之思想与艰苦之生活,个子结实高大,筋强力壮,性格诚恳而忭急,喜啖大葱,不辞其臭,爱滑稽,常有天真烂漫之态”。
  从总体看,东北人虽没有江南钟灵毓秀的深厚文化积淀,却有北疆白山黑水蕴蓄的朴实无华;虽没有南方的纤细与灵动,却有北方的旷达与激情。正如徐渭在《南词叙录》所说的:“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高天厚土孕育了东北人慷慨奔放的热情和豪壮豁达的生命力,林海雪野和广袤无垠的黑土铸就了东北人重义轻利和刚毅果敢的性格。
  结语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先进新锐的思想和理念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有识之士立足建设东北,高瞻远瞩地提出振兴东北的发展思想,倡导实施一种大文化战略,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切实增强东北文化的自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东北人的文化品位和形象,用文化形象来提升整个东北的知名度,彰显东北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建设发展中具有的独特地域内涵和独有的价值。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要大力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新型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在当下,消费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我们不能无视的。东北文化与东北精神所表征的优秀内蕴与特质,在涤滤消费文化的消极影响、构建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总的来说,东北秧歌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东北民间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它的价值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从这一民间艺术人手去探究东北地区的文化,结合新时代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培育和弘扬具有东北特色的优秀文化精神。在当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千秋伟业中,东北文化应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访问:秧歌 文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