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3:3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外国雕塑发展史 中国当代雕塑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19-02-05 06:22:34 浏览数:

  摘要:中国当代雕塑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斐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当代艺术的其他形态一样,当代雕塑有其自己的发展轨迹和自身的历史,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艺术思潮的演进
  关键词:中国雕塑 文化 波普 雕塑艺术 发展
  
   中国当代雕塑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活跃时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直接产物,中国雕塑推进、融入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之中,从而赢得世界的瞩目和广泛的选誉。经历了启蒙――转型――发展的中国当代雕塑,从“观念更新”、“走出国门”、“辉煌呈现”的进程,充分展现出历史悠久的中国雕塑自身的历史性进步。其意义和影响不仅显示在中国雕塑发展的进程中,而且直指未来中国雕塑发展的走向。
   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阶段:
  中国雕塑经历了两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的“转型期”,90年代延续至今的“发展期”。发生在中国雕塑“转型”期的观念更新的前导性人物,首推以刘开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雕塑家,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及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他们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城市雕塑”的概念及发展主张。历经20余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雕塑的“开放”态势和“多元”发展无不与其相关,或找到对应的阐释,而成为事实上的启蒙。
  90年代末,中国当代雕塑呈现出一个重要变化:后现代波普形式被青年雕塑家的大量采用,像刘建华、李占洋、徐一晖等。刘建华的创作着意体现一种物质化时代的道德不确定性体验,通过沙发、女人体等物象的翻制组合成一种寓言式的语汇;李占洋的雕塑介于一种新现实主义和波普雕塑的结合,翻制记录了舞厅、卡拉OK、按摩房等新民间生活空间的现实场景;徐一晖不是雕塑系毕业的,但他在九十年代后期创作的艳俗风格的彩陶雕塑无疑是重要的后现代作品。
  在九十年末产生真正意义的后现代雕塑和波普风格的雕塑是和中国社会及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开始进入多元化时期,商业精神、物质消费和流行文化已真正变成一种日常性,这为后现代雕塑的产生提供了视觉经验和意义背景。传统雕塑概念意义的造型和彩绘的重新使用,不仅仅是现实主义反映的需要,事实上,新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的方式在九十年代末表明了当代雕塑试图回到九十年代社会文化变在视觉症候层次的道德反省和自我分析。
  波普风格的雕塑创作在雕塑的色彩和材料的使用上都有创新。90年代,当代雕塑对波普颜色风格的实践事实上要超过前卫的绘画。雕塑界大师刘建华和徐一晖将景德镇陶艺和波普风格的结合,使中国陶艺概念走向了一种真正意义的当代陶艺概念。
  中国当代雕塑的形成体现于两个基本方面:观念性和波普化。观念艺术对雕塑的影响开始于1992年前后,这期间隋建国、展望、于凡、姜杰等一批年轻的雕塑家开始把雕塑看作一种观念艺术的载体,而把雕塑性放在其次的位置。事实上,雕塑概念在形式层次的边界也得到了突破,很多被称为“雕塑”的雕塑已经接近于装置。另一个重要的现象是,1992年以后,非雕塑系毕业的许多艺术家和艺术群体开始大量从事装置艺术创作,像包泡、钱喂康、宋东、王功新、“大尾象”小组等。在1995年前后,这些雕塑系和非雕塑系毕业的艺术家还在一起做过艺术活动。这是中国当代雕塑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标志是装置艺术对综合材料和现成品的使用,观念艺术中技法和媒体地位的下降,这都对这一时期中国当代雕塑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当代雕塑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身处多元文化变革激荡的时代,当代雕塑家在更为开放的文化背景中接受了新的教育,他们的创作更加放松、表现的方式更加自由,更加具有这一代人所独有的时代性色彩。当代中国雕塑家对于自身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科学与艺术等多种环节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理解,一种融合于现代生活环境的“复合式”艺术观念应运而生。作为具有永恒性的当代雕塑艺术,真正浓缩了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理想与审美趣味,在造型、体积、材料、蕴涵等方面体现出泛世界化的雕塑艺术新特性,以与当代文化环境相呼应和对话,充分适应了社会民众的需求。艺术理论家孙振华认为:“谈公众性就不能不涉及对艺术家的认识,我们不能从精英主义出发来判断艺术家的社会角色。”艺术是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上艺术家只是一种社会分工,这就要求艺术家放下架子,为社会提供服务。在雕塑《深圳人的一天》的创作过程中,作者曾经实验性地提出了“把艺术家的作用降低到零”的口号。
   雕塑艺术发展到现阶段,雕塑艺术已经脱离了反映物象造型的记录功能,也已脱离了单纯审美或者实用的功能。从深层次上来说,当代雕塑艺术实际上是在借助“雕塑”的问题上讨论人的问题,讨论我们如何生存的问题,讨论我们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构造我们未来的问题,从而商业性孕育而生。商业与艺术本属不同的领域,由于两者的价值外延有交集,原本风马牛的行业变得亲密无间。中国雕塑艺术要走现代化,无疑要面对两方面考验:“国际化”与“商品化”。艺术的商品化之于中国,实为一柄双刃剑,它迫使中国艺术冒着灭顶之灾的险境走入当代。从艺术的角度,也许艺术家会说当艺术开始泛着铜嗅味的时候,就是艺术彻底堕落的时候。但无论如何坚持,生存是艺术家和艺术品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艺术品价值的评估,市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件雕塑作品具有艺术价值的同时,客观上自然也是具有商业价值的,虽然有的艺术家开始并不是以商业为目的。对于雕塑的艺术化与商品化的关系,这二者其实并不对立,比如国内外一些雕塑艺术作品,既是伟大的艺术品,又是昂贵的商品。

推荐访问:演变 雕塑 中国当代 发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