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4日 03:51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物质变换视阈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物质变换

发布时间:2019-04-08 10:47:12 浏览数:

  【摘 要】 物质变换是不同物种、不同经济个体间的联系纽带。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三种类型的物质变换,是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合理推进物质变换调控,通过系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在促使三类物质变换形成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完善“低消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高产出”的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物质变换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资源产出率低、物质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环境污染重、消费率偏低,对投资依赖过大①等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较强的制约。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变换缺乏科学的调控,是这些问题形成和积累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描绘了有效调控物质变换的美好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②”。社会化的人有效联合,是合理调节物质变换,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社会化的人要实现有效联合,必然涉及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领域的广泛调整,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进行的系统变革。本文运用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系统变革的角度,探索物质变换调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1. 物质变换的内涵
  “物质变换”这一概念源于近代自然科学对物质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作为自然界的一条基本定律,物质不灭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对物质变换结果的一种描述。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将整个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赋予物质变换概念以农业化学和生理学的内涵,用这个概念解释自然界中无机物质和有机生命物质中的物质交换及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和统一。在借鉴吸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将物质变换看作是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的物质及能量交换, 实现物质循环往复、不断地被利用的过程,并用“物质变换”描述自然对人类的先在性,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起点,而“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③”;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 。④”物质变换积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依靠自然界而存在,依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⑤”。人来源于自然, 最终又会回归自然,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是人类经济社会系统运动和自然生态系统运动必须和谐共生的客观基础。借助于对“物质变换”的剖析,马克思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自给自足的手工劳动和小生产方式的破坏,以及资本主义机器化、现代化生产方式同自然界客观生态规律的对立和异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对物质生产资料进行统一的社会管理做出了预测和设想。
  2.物质变换的类型
  物质变换是一种物质运动现象,也是描述物质运动的一种方式。马克思用“物质变换”这一范畴架起联系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桥梁,寻找到一种把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运动规律的途径和方法。依据承载物质变换的系统的差异,物质变换分为两类共三种形态:一是在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自然生态系统内,由单纯的自然力驱动的物质变换,二是在有人参与的“人-地”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内,人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物质变换过程和物质变换结果的物质变换。这些类物质变换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1自然生态系统内没有人类主动参与的物质变换
  自然生态系统内包含无机物质和有机生命物质两类具体物质。无机物质在单纯的自然力作用下的物质变换过程,是其遵循物理化学规律进行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造成自身形态结构的演变和功能的演进过程,如“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⑥ ”。在单纯的自然力作用下,自然生态系统内的有机生命体会按照特定的生理规律与无机物质之间发生物质变换,“生命,即通过摄食和排泄来实现的新陈代谢⑦”,构成了生物维持生命和不断进化的基本条件。在没有人的作用的自然生态系统内,物质变换的动力“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⑧”,而具体的物质变换运动的发生都是没有预期目的。
  没有人类的主动参与,自然力作用下的物质变换发生在原子、分子及受特定规律左右的有机生命体等层面,它是自然的进化过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又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生产形成约束。在没有人类主动参与的物质变换中,一些物质变换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形成制约,一些物质变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和环境庇护,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人的物质变换外化为该系统的生态生产力发展。尽管这些物质变换虽然没有人的直接、主动参与,但人类活动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间接影响。经济社会系统内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调整,既要利用这种间接影响抑制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物质变换,又要促进有利于人的物质变换。人类对这种间接影响的认识能力,掌控能力,完全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2.2“人-地”系统内的物质变换
  “人-地”系统内的物质变换主要发生在劳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它是具备能动特征的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将自然物质转变为可以被人类利用、支配或占有的并具备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社会性物质。这个过程将自然与社会联系起来,是联系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的纽带。自然进化是社会进化的客观基础,社会进化反过来又影响自然进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促进社会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简单而抽象地看,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物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⑨”。在此过程中,劳动者“不仅使自然物形式发生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自己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⑩”。   “人-地”系统内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外化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在丰富人类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因生产作为有目的的一种劳动,总是在“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⑾”,这势必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⑿”,对未来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形成制约,进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一方面需要调整生产力发展目标,以竭力缩减物质变换裂缝,并提高修复物质变换裂缝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生产关系调整,形成缩减物质变换裂缝,提高修复物质变换裂缝能力的良好环境和社会动力。
  2.3人类社会系统内的物质变换
  人类社会系统内物质变换主要是以商品交换、商品消费、商品流通的形式出现。商品“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⒀”,是“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⒁ 。商品交换拓展了物质变换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凸显了人的社会性。“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⒂”商品消费就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这不仅是特定物质(能量)循环运动的终结,如“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将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⒃”,进而形成物质变换裂缝;而且还会产生消费排泄物,即“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 ⒄”。这些消费排泄物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科学处理,不仅直接形成物质变换裂缝,而且还会对其他的物质变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商品流通中的物质变换是与推动商品发生空间位移的能量消耗相伴而生的,商品运输方式、商品运输的组织方式都会对商品运输中的物质变换施加影响。
  三种物质变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第一种物质变换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无法正常进行。第二种物质变换是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也会破坏第一种物质变换。第三种物质变换是商品流通,它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不适当的流通也会破坏第一种物质变换,进而破坏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只有在当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形成和维护了三种物质变换间的动态平衡,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与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是关于发展的理念、发展成果的获取及分配等的综合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成果的获取状况,发展成果的分配直接体现在社会生产关系上,发展理念既影响生产关系的变迁,也影响发展成果获取方式的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三种类型的物质变换,是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只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通过系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来实现。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发展理念转变、发展道路转变、发展环境转变等方面的内容。转变发展理念,要求将经济增长导向下的“快”字优先,在保证“快”的前提下追求“好”的理念转变为“好”字优先,在保证“好”的基础和前提下追求“快”。从发展发展成果及其分配看,“好而快”的发展理念要求生产力发展从实现产出(GDP)规模的最大化向物质财富增量最大化转变,要求财富增量分配要有利于形成理性的消费社会。科学的发展理念需要用生产关系加以固化,并借助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导发展道路选择、发展环境改善。转变发展道路,要求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扭转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的局面。转变发展环境,要从依据经济发展目标确定资源开发的总量和进度转向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被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转向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渐增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⒅。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分别从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保障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⒆。需求结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所形成的社财富分配结构,产业结构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所体现的社会财富生产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结构。生产力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理性消费能力,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社会投资所形成的社会财富生产能力是要支撑消费社会的形成,支撑社会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出口是为了更好地进口,以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生产能力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实现较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⒇。
  4. 物质变换调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物质变换的效率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效率,社会生产关系的变迁引发物质变换方式的变迁,引发三类物质变换动态平衡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涉及生产力发展成果获取途径、获取方式的转变,也涉及以社会生产关系为载体的生产力发展成果分配方式的转变。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纽带,物质变换方式的转变、三类物质变换动态平衡的跃迁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表征。从提高物质变换效率的角度,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需要形成完善提高提高物质变换效率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障,二是推进三种物质变换平衡模式的转变,以理性消费引导物质变换,以消费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1形成和完善提高物质变换效率的保障体系
  着力提高物质变换效率,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物质变换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紧密相连,以化解物质变换效率提高的技术难题和和制度制约为中心,强化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合作,形成和完善旨在提高物质变换效率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产业链本质是物质变换链,但物质变换链又不仅限于产业链。形成和完善提高物质变换效率的技术保障,既要依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技术提出的新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攻关,克服制约物质变换效率提高的技术难题;又要从理顺、延伸物质变换链的角度,加强物质变换的基础研究,以物质变换技术的突破实现产业技术、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突破。形成和完善提高物质变换效率的制度保障,既要深化科研制度的改革,全面激发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着力提高科研投入的效率;又要围绕化解物质变换及物质变换动态平衡跃迁的社会制约,完善相应的经济社会制度。
  4.2推进三种物质变换平衡模式的转变
  三种类型的物质变换同时存在,只有当它们形成良性的平衡,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才能真正和谐共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总是试图在同一空间单元内去求得三种物质变换的平衡,这具体表现为简单地把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试图用单一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去解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自觉或不自觉地仍然以“人类中心主义”去建设生态环境、改变生态环境,结果形成大量的生态环境项目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的局面。推动物质变换平衡模式的转变,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不生态、生态发展不经济”难题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力求通过不同类型的物质变换的空间分工,让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专注于第一种类型的物质变换,对限制开发区内进行的第二种物质变换的规模进行限制,对重点开发区内第二种物质变换的方式进行规范,对优化开发区第三种物质变换的方式进行优化提升,以实现三类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如何引导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物资、技术、制度的保障,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审慎解决的问题。
  4.3以理性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消费活动是物质变换链的重要节点,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规模都对物质变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只有立足于满足消费需求,以消费为动力,经济增长才能形成合理结构、良性循环,才具有可持续性;消费还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只有确立消费的主导地位,才能有充分的竞争,才能有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消费还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而创新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满足消费需求则是创新的动力,是检验创新成败的标尺(21)。着力构建理性的消费社会,增强消费对物质变换的引导和调控功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个体的理性消费具有适度不铺张浪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特征,社会的理性消费具有绿色、低碳等特征。构建理性的消费社会,一是需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个体的消费能力,以民众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增强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二是要优化消费环境,挖掘消费品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着力发展同消费社会的整个机制相融合的消费文化;三是需要搭建消费信息和生产信息充分展示、交融的平台,真正建立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交流体系,形成和完善“以消定产”的企业联动机制。
  注释:
  ① 马建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4-9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928-929页.
  ③ 马克思.资本论[M]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01.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版201-20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第9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第207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第90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卷,第302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第208-209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第202页.
  ⑾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第552页.
  ⑿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916页.
  ⒀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923页.
  ⒁ 方发龙:《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9期.
  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⒃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第552页.
  ⒄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16页.
  ⒅ 杜黎明:《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⒆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⒇ 陈建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人民日报2008-04-04.
  (21) 马宏伟:《建设消费社会》,《人民日报》、 2011年08月25日、 07 版.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 、23 、25、42卷) [M]人民出版社,1972版.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5] 陈建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人民日报2008-04-04.
  [6] 马宏伟:《建设消费社会》,[N]人民日报, 2011-08-25.
  [7] 毛新:《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J]《学术探索》,2010年第5期.
  [8] 方发龙:《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9期.
  [9] 杜黎明:《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杜黎明(1973-),男,四川达县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推荐访问:变换 经济发展 物质 方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