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21:41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李炷烽的“蓝图”]蓝图

发布时间:2019-04-26 06:46:35 浏览数:

  2006年是李炷烽连任金门县县长的第二个年头。这年11月,他在金门县“议会”上首次提出要将金门建成“一国两制”试验区的构想,并将其命名为“金厦特区”  厦门后花园之梦
  2006年是李炷烽连任金门县县长的第二个年头。这年11月,他在金门县“议会”上首次提出要将金门建成“一国两制”试验区的构想,并将其命名为“金厦特区”。
  当时“厦金直航”的政策已经初步打开了金门和厦门之间的“贸易之门”,金门民众对“直航”的态度也从排斥到接纳;在此之前,福建省在2004年初提出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彼时李炷烽提出“金厦特区”的构想,看上去是“顺势而为”。
  在两任县长期间,李炷烽前往大陆参观、访问、交流达49次,在台湾政界被称作“麻辣人物”。
  “金门作为台湾的一个窗口,厦门是大陆的一个窗口,两门相望,金厦是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成立‘金厦经贸特区’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它不仅攸关金门的前途,也攸关两岸的发展,还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定”,李炷烽在办公室挂着两幅地图:一幅台湾地区地图,一幅祖国大陆地图。
  此后他一直奔波在构建金门和厦门经贸特区的路上,然而直到2009年卸下他任职8年的金门县县长时,他仍然没有看到所期待的模样。
  李炷烽的梦想是把金门建成“厦门的后花园”。“我们不讳言,这是由于难以抵抗厦门乃至大陆的‘吸金效应’,希望能够借地利之便”,即将卸任时他对媒体说。
  项目一直没有得到台湾当局的批复,尽管厦门市政府同样在极力促进厦金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却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学者的论证和民间的呼声上。
  在连任金门县县长竞选时,李柱峰向金门百姓承诺,建一座“金厦大桥”,推动金门和厦门的贸易、交流;并通过大桥在金门引入祖国大陆的水电,“进一步发展金门的产业”。
  这座大桥甚至一度呼之欲出。
  2009年12月,李柱峰的连任期即将期满时,关于“金厦大桥”的具体的技术评估已经在进行,海底勘测也基本完成。金门县县政府花费了几千万新台币,试图打通“大嶝、小嶝、五龙山”这条路线。他连大桥的长度都算好了,“8—11.4公里左右,开车只需20分钟”。
  “金门绝大多数百姓都对建设大桥充满了期待,只有少部分金门人因为政治态度而反对,但他们其实也很清楚,金门需要这座桥。”
  而时任台湾地区“行政院院长”的吴敦义认为,“金厦大桥”让台湾和祖国大陆的“首度接壤”会引发政治联想,“目前并不适宜”。李柱峰把这种不同的政见解读为“视野短,格局小”。
  接任李柱峰的金门县新县长李沃士同样对金厦的贸易合作充满期待,“我们认为,金门可以在两岸融合交流发展过程中起先试先行的角色作用。在‘行政院长’陈冲来时,我们报告提出,金门定位两岸经济发展先试先行的经济示范区,需要政策支持。”
  尽管马英九曾多次表现对“金厦大桥”的热情,这一项目最终还是停滞在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评估阶段;一起被搁置的,还包括离炷烽的“厦门后花园”之梦。
  看得见的“推动”
  金门和厦门互通贸易的构想,事实上在2000年左右已经兴起。
  2000年3月21日,台湾地区“立法院”通过《离岛建设条例》,计划对金门、马祖等离台湾本岛较远的地区实施开放性的开发建设;同年12月,台湾当局批准《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 。
  这连续的两岸关系缓和政策当时被两岸专家学者们解读为释放“开放自由贸易”的信号,他们纷纷开始论证金门和厦门之间的各种贸易模式,但都不会脱离一个思路:经贸合作。
  早先在国民党中常会提案要在金门设立“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是国民党中常委、台湾土地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复生。
  邱复生的思路并不复杂:在金门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跨国企业投资,带动离岛经济,彻底落实“贸易自由化”。
  邱复生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还透露:两岸签署ECFA后,台湾经济正快步迈入自由开放的时代,而两岸十一月份签服务贸易协议,明年六月签商品贸易协议,意味着中国大陆商品可以到台湾,台湾商品可以进中国大陆。
  台湾竞争力论坛也一直在关注金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竞争力论坛谢明辉认为,2008年马英九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缓和,台湾和厦门的专家学者就势提出金厦自由经贸区的构想,以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模式,“金夏特区”的概念成为了一个焦点。人们普遍认为,有机会让金厦特区的一小步,迈出两岸发展的一大步,“要构成金厦生活圈,势必要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甚至连绿营智库“台湾智库政策研究中心”,也在其政策评析报告中建议将金门、马祖建设为两岸“黄金之门”,并参考港澳模式,让两岸在金马达成双元货币并行、交通工具互驶等事务。
  在实际操作的进程中,台湾地区“立法委员”杨应雄在“立法会”提出要求给予厦门人免签证,“起码应该给予手续简便的便利,让厦门人如金门人一样可以来去方便。加上金门的海鲜便宜,等两地的跨海大桥盖好,金厦往来比京津来往都方便。到时,厦门人到金门办酒席也不是梦,我们希望厦门也能成为中国大陆最幸福的城市”。
  台湾“立法委员”、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曾提议:成立“金厦和平特区”先行先试,以避免因台湾本岛冗长的讨论及不同党派的抵制与反弹而错失契机。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台湾大学教授许振明也认为发展两岸金融业合作要先于“金厦特区”内建立一个“区域金融中心”或“海峡金融中心”。
  “—事实上,这几年金门与厦门、泉州、漳州政府的交流日趋频繁,我们县政府官员习惯每半年要与厦门的官员共同探讨彼此发展的议题,包括未来的发展、城市间的合作分工。如未来桥梁衔接,机场的共同合作开发,如水资源的互助利用等,两地政府间建构了很好的互动合作,作了相关的准备,就等待中央政府最后决定。”李沃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从21世纪最初时候的构想到如今,金门和厦门的民间贸易发展了十余年,进行得悄然有序,不管在官方还是民间,这种意愿显然得到了重视,却至今未能得到台湾地区当局的批复。
  隐形的阻碍
  在李柱峰看来,自由贸易区之所以现在做得“不顺畅”,是因为“台湾没有实施的诚意,大陆对我们的了解也有限”。
  李炷烽对当前台湾地区当局显得很失望,“两岸政策的主导权仍死死地掌握在‘中央政府(指台湾当局)’手里;地方政府虽说有建议权,但多数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尽管对马英九上台后为两岸关系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李炷烽仍然认为“金门的未来发展不应沦为蓝绿意识形态对峙下的替罪羊”。
  福建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也向《新商务周刊》表现了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自由贸易区如何构想,不少专家学者都在探讨,他们想怎么说都没问题,但是现在台湾对此态度有所迟疑。
  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青峰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协商,如果达成了统一的共识和蓝图的话,那再做这个就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双赢的。”
  郑金沐在任厦门市计委副主任时,曾经提出一个“金厦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方案的报告,考虑到具体实施时,却仍然绕不过政治因素。“尽管我们和台湾经贸合作在发展,但还受制于政治,就想搞个自由贸易区,可以突破两岸政治方面的约束,进一步破除交往与合作的障碍”,郑金沐告诉《新商务周刊》记者,台湾现在高雄做自由经济示范岛,“他们的想法太大了,想把到祖国大陆的游客吸引过去”。
  作为较早提出“金厦自由贸易区”概念的学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困扰。“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中央政府和台湾当局协商达成共识。”

推荐访问:蓝图 李炷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