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19:20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_企业环境管理

发布时间:2019-05-04 06:40:42 浏览数:

  摘要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的动因,并对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显示,2000-2010年期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按相对管理绩效水平排序依次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其中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最高,且绩效指数年均增长率最快;2005-2010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仍然最高,而山东省绩效指数年均增长最快。研究表明,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受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淮河;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流域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2-0032-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2.006
  流域水环境管理不仅与流域各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更事关流域社会公众的生存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把解决关系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水环境安全问题作为流域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通过将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水污染防治等管理理念渗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管理高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新形势下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剖析水环境管理体制的不足,完善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水污染防治等管理政策,提高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
  1 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开展了较多研究,包括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各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与环境绩效评价相关的环境评估与发展研究[1-2]。国内学者们提出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3]、多指标层次分析法[4-5]、数据包络分析法[6-7]、以及投影寻踪模型[8]等。彭婷[9]以符合性、财务绩效、利害相关者、环境管理系统之实施为准则,建立了环境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曹颖等[10]在广泛借鉴国外开展环境绩效评估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和环境现状与特点,初步构建了针对全国和省级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张明明等[11]构建了以目标渐近法、熵权赋值法、加权综合计算法、雷达图法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浙江省 11 个地级市 2006 年环境绩效指数的差异性;王金南等[12]在建立地方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将环境绩效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增强评价结果对地方环保导向性作用,以强化环境绩效评价制度保障。
  但是关于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很少。在已有的文献中,宋国君等[13-14]从社会经济、水资源保护、水质、水污染防治行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水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管理方面,首次对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估;李传奇等[15]把环境绩效评价应用到水源地保护,从环境状况、操作绩效以及管理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了水源地保护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马涛等[16]建立了由职能指标、效益指标、潜力指标构成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上海和杭州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评估。目前我国各大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往往融合在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中,尚缺乏独立全面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同时,缺乏定量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研究。
  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例,确定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三个维度,构建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的层次递阶结构,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并开发了相应的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进行定量的动态评价。通过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流域各地区水环境管理政策,提升水环境管理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2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 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目标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是指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维度构建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并将评价目标具体指标化,对沿淮各区地方政府不同时期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水环境管理效果进行综合度量评价,全面体现不同时期沿淮各区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综合绩效。通过加强沿淮所辖区域之间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横向比较,从而基于绩效动态评价结果,揭示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完善淮河流域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改进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内涵,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可概括为:
  (1)社会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质量控制、水污染防治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以及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工业废污水排放达标率,以满足水质的资源属性。其中,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强调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与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水污染防治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与氨氮(NH3-N)排放总量、提高工业废污水排放达标率。   (2)经济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耗水量与排污量,提高节水灌溉率,从而在保护流域水环境的同时,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水环境利用效率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废污水排放量与水污染物排放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耗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生态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生态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污水和污泥垃圾的集中处理,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与生态环境的用水比例,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强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其中,水环境治理目标主要强调提高污水的集中处理能力与再生利用水平;水资源保护目标主要强调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
  2.2 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的指标化过程,可以明确并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是开展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前提。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四大原则:①综合性原则。即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反映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的内涵、方向性与目标性,合理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效益;②代表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反映水环境各要素的状态、不同社会和经济活动对水环境的压力,便于进行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比较;③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计算及其涵义的解释应规范,保证指标的可靠真实以及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水环境管理目标的实际测算。
  基于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绩效评价目标,采用文献阅读法、频度统计法、成果借鉴法、专家咨询法以及理论分析法等理论方法,基于AHP的层次递阶结构,建立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3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模型
  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AHP、线性加权法以及改进的理想解法,对沿淮四省不同时期的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进行测算,并对沿淮四省之间的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一方面,基于改进的AHP与线性加权法,确定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基于改进的理想解法,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
  3.1 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
  在确定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过程中,由于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既涉及定量指标,同时包括定性指标,因此,采用改进的三标度AHP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法,确定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
  (1)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改进的AHP,设在同一层次上有n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目标元素,参评者通过指标的两两重要性比较,即当由甲乙两元素比较时,若甲比乙重要,则用2表示;若甲与乙同等重要,则用1表示;若甲没有乙重要则用0表示。三标度比较矩阵C的一般形式见公式(1)。
  C=c11c12…c1m
  c21c22…c2m
  
  cm1cm2…cmm
  =(cij)m×m(1)
  其中cij=2 第i个元素比第j个元素重要1 第i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同等重要
  0 第i个元素没有第j个元素重要且有cij=1,即元素自身比较重要性相同。
  将三标度比较矩阵变换成具有AHP性质的判断矩阵,即AHP间接判断矩阵。可用式(2)给出各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即判断矩阵的元素R=rij。
  rij=ki-kjkmax-kmin
  (bm-1)+1 (ki>kj)
  kj-kikmax-kmin
  (bm-1)+1-1 (ki[17],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该特征向量就是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将其归一化即得各指标权重w=[w1,w2,…,wm]。
  (2)确定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在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法,确定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WEPIj(t),可用公式表示为公式(3)。
  WEPIj(t)=∑mi=1(wi·xji(t))
  xji(t)=
  aji(t)maxt=1,…,n{aji(t)}+
  mint=1,…,n{aji(t)} aji为效益型指标
  1-
  aji(t)maxt=1,…,n{aji(t)}+
  mint=1,…,n{aji(t)} aji为成本型指标式(3)中,WEPIj(t)为第t时期淮河流域第j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wi为第t时期第j地区第i指标的权重,xji(t)为第t时期流域第j地区第i指标经无量纲化的指标值。aji(t)表示第t时期第j地区第i指标值;   maxt=1,…,n{aji(t)}
  表示第j地区第i指标值的最优值,
  mint=1,…,n{aji(t)}
  表示第j地区第i指标值的最劣值。
  3.2 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分析
  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之后,可以算出淮河流域各个地区各指标的加权指标值,这些加权指标值的时间序列构成矩阵(4)。
  WEPI=
  WEPI1(1)WEPI2(1)…WEPIg(1)
  WEPI1(2)WEPI2(2)…WEPIg(2)
  
  WEPI1(n)WEPI2(n)…WEPIg(n)
  =(WEPIj(t))g×n(4)
  式(4)中,WEPIj(t)为淮河流域第j地区在第t时期的绩效指数。
  在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优劣对比分析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绩效指数的优劣,而且要考虑绩效指数的增长变化趋势,因此,令增长矩阵Hj(t)=
  WEPIj(t)-WEPIj(t-1)WEPIj(t-1)(t=1,2,…,n),表示第j地区的绩效指数从(t-1)期到t期的增长变化趋势。其中t=1时,取Hj(t)=0,表示第j地区的基期绩效指数不发生增长变化。
  则构造的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矩阵Z=(zj(1),zj(2),…,zj(n))。
  zj(t)=α·WEPIj(t)+β·Hj(t)(5)
  α+β=1
  式(5)中,Z为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矩阵,既体现了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优劣差异,又体现了绩效指数的增长变化趋势,α为流域第j地区在第t时期的绩效指数WEPIj(t)的相对重要程度,β为第j地区在第t时期的绩效指数增长变化趋势Hj(t)的相对重要程度,α和β取值可通过专家咨询予以确定。其中,当α=1,β=0,表示只考虑绩效指数的优劣,没有考虑绩效指数的增长变化趋势;当α=0,β=1表示不考虑绩效指数的优劣,只考虑绩效指数的增长变化趋势;通常情况下,取α=0.5,β=0.5,即绩效指数的优劣和增长变化趋势同等重要。
  基于改进的理想解法,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按照理想解法,用欧式范数作为距离的程度,淮河流域各地区第t时期的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值zj(t)到理想点maxzji(t)的距离S+j与负理想点minzji(t)的距离为S-j。
  S+j=∑nt=1λt(zj(t)-Z+(t))2
  S-j=∑nt=1λt(zj(t)-Z-(t))2
  Z+(t)=max{(zj(t)|j=1,2,…,g)}
  Z-(t)=min{(zj(t)|j=1,2,…,g)}
  ∑nt=1λt=1
  λt+1=λt+Δλ(6)
  式(6)中,Z+(t)表示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正理想解集合矩阵,Z-(t)表示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负理想解集合矩阵。λt为对应的不同时期的时间权重,由于距离现在越近,各地区的水环境管理能力相对更好,因此,应赋予其更大的权重,可采用等差数列赋权方法确定时间未定的权重,Δλ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则淮河流域第J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Cj可表示为公式(7)。
  Cj=S-j/(S+j+S-j)(7)
  最终,基于改进的理想解模型,根据式(1)-(7),可对淮河流域各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优劣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4 实证分析
  4.1 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
  选择淮河流域2000-2010年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指标数据来源于淮河流域水利委员会门户网站,淮河流域四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以及淮河流域四省环保厅门户网站。
  研究采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指标权重评价数据,根据淮河水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改进的AHP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收集方式采用专家集中会议方式现场完成。问卷对象分为两组,组别一为专家组,共发放问卷12份,回收调查问卷12份,有效问卷12份,专家对象包括相关部委高层管理人员、淮河水利委员会高层管理人员、环境规划院高层管理人员及研究员、沿淮四省环科院高层管理人员、某环保企业高层领导、高校及科研机构教授及研究员。组别二为对照组,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调查问卷23份,其中有效问卷22份,对象以相关部委企业基层人员、科研单位基层研究人员为主。由于节水灌溉率、垃圾处理情况等方面的指标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在淮河流域实际调研过程中这些指标能够获取的数据具有不连贯性,因此为保障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在实证分析中未将这些指标计量在内,仅选取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COD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 COD排放量、万元GDP用水量、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用水比例等指标数据进行动态评价,并采用等比例扩大同一级指标权重。根据改进的AHP,最终确定指标权重矩阵W=[0.318 5,0.212 3,0.106 2,0.064 6,0.064 6,0.086 1,0.043 0,0.052 4,0.052 4]T。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见表1。 
  根据表1可知,在国家、淮河流域管理机构以及沿淮四省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作用下,沿淮四省的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尽管2000-2005年期间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从这一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变化来看(见表2),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江苏省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9.8%,安徽省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为0.6%。   “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加快推进实施水环境管理责任追究制,沿淮四省签订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沿淮四省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处于不断好转的局势。从2005-2010年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变化来看,江苏省的年均增长率为4.0%,在沿淮四省中相对较低,但是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仍然保持最高水平(见图2)。此外,安徽省的年均增长率有所提升,达到5.8%。山东省的年均增长率最高,达到13.2%,其主要原因是山东省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不断提高,同时相对其他三省,其COD、氨氮排放量为最少。
  根据表2和图2,从2000-2010年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变化来看,山东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提升幅度最大,年均增长率达到7.7%,其次为江苏省,年均增长率为6.9%,但是其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在沿淮四省中一直为最高水平。河南省与安徽省的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其中,安徽省的增长率为沿淮四省中相对最低,年均为3.2%,其主要原因是安徽省的COD排放量与氨氮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未得到合理的控制。
  4.2 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分析
  参照表2结果,根据改进的理想解模型,对沿淮四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之间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进行横向对比,可得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之间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的评价结果(见表3)。
  从2000-2005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来看,与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增长率变化保持一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表现最好。从2005-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来看,山东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一度超越了江苏省,其主要原因是山东省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不断提高,同时相对其他三省,其COD、氨氮排放量最少。尽管江苏省的水环境管理绩效增长率2005年以来趋缓,但其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仍远高于河南省与安徽省。总体而言,从2000-2010年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来看,与图2中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相对应,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和安徽省。
  “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治污效率不高、基层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淮河流域城镇化速度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污染问题将更加尖锐。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健全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问责制,推进实施水环境管理责任追究制,保障问责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可供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问责制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5 结 语
  目前我国各大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往往融合在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中,尚缺乏独立全面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同时,缺乏定量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研究。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运用AHP的层次递阶结构,结合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三个维度,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基于改进的AHP、线性加权法与改进的理想解法,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的动因,并对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进行对比分析,为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提供新的定量分析工具。
  本文评价表明,2000-2010年期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按相对管理绩效水平排序依次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其中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最高,且绩效指数提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9.8%;2005-2010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仍然最高,而山东省绩效指数提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13.2%。从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来看,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受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的影响较大。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uzicka I.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PA) System for GMS Countries[C]. Nation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Strategic Environment Framework Phase II,2003.
  [2]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CIESIN.2008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R].2007.
  [3]孙薇.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环境绩效评价研究[J].商城现代化,2008,31:133.[Sun Wei.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uzzy Clustering[J]. Market Modernization,2008,31:133.]
  [4]刘琳.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和闵行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Liu Lin.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 Case Study of Shanghai and Minhang[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8.]   [5]田金玉.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环境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1,(1):112-116.[ Tian Jinyu. Applied in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ith FuzzyAHP[J].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2011,(1):112-116.]
  [6]卞亦文. 基于DEA 的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拓展方向[J].商业时代,2009,(6):64-65.[ Bian Yiwen.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Expanding Direc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ith DEA Model[J]. Commercial Times, 2009,(6):64-65.]
  [7]孙立成,周德群,李群.基于非径向DEA模型的区域环境绩效评价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7):67-71.[ Sun Licheng, Zhou Dequn, Li Qun. Study o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Based on NonRadial DEA Model[J].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09,24(7):67-71.]
  [8]李娟,李适宇,林高松.基于投影寻踪的广东省资源环境绩效评估与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24(1):14-17.[ Li Juan, Li Shiyu, Lin Gaoso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for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Project Pursuit Method[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11,24(1):14-17.]
  [9]彭婷,姜佩华.层次分析法在环境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07,(1):13-14.[ Peng Ting, Jiang Peihua. Applied in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with AHP Method[J]. Energy and Environment, 2007,(1):13-14.]
  [10]宋国君,谭炳卿.中国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Song Guojun, Tan Bingqing. China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olicy Evaluation in HuaiHe River[M]. Beijing: Chinese Renmin University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11]张明明,李焕承,蒋雯,等.浙江省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估方法初步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6):594-599.[Zhang Mingming, Li Huancheng, Jiang Wen, 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Ecology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29(6):594-599.]
  [12]王金南,曹东,曹颖,等.环境绩效评估:考量地方环保实绩[J].环境保护,2009,(16):23-24.[Wang Jinnan, Cao Dong, Cao Ying, 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quity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9,(16):23-24.]
  [13]宋国君,金书秦.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30(4):78-82.[Song Guojun, Jin Shuqin. Evaluation on the Policies for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Huai River Basi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2008,30(4):78-82.]
  [14]曹颖,曹东.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J].环境保护,2008,(14):36-38.[Cao Ying, Cao Dong.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8,(14):36-38.]
  [15]李传奇,李向富.水源地保护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9): 979-981.[Li Chuanqi, Li Xiangfu. Indicator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n Water Source Protection[J].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10,16(9): 979-981.]   [16]马涛,翁晨艳.城市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1,(6):24-26.[Ma Tao, Weng Chenyan. An Empirical Study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6):24-26.]
  [17]吴旭,王绪本,阚瑷珂,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流域生态决策评价系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2):127-131.[Wu Xu, Wang Xuben, Kan Aike, et al. Watershed Ecological Assessment System of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AHP Method[J].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2011,38(2):127-131.]
  Dyna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Management in Huaihe River
  WANG Yahua WU Dan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pot investigation, the index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dynamic evaluation model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Huaihe River Basin is designed rationality, based on the socialeconomy development objectives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is model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changing trend of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2000-2010, to reveal the causes of its dynamic changing trend, and the superiority and inferiority of performance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of the four provinces in Huaihe River Basin was improved at different levels during 2000-2010, the order from high to low is Shandong, Jiangsu, Henan and Anhui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rate, and the order of relativ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from high to low is Jiangsu, Shandong, Henan and Anhui. During 2000-2005, Shandong has the highes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the fastest growth rate of performance index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During 2005-2010, Shandong still has the highes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while Shandong has the fastest growth rate of performance index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water quality standard, COD and NH3N.
  Key words Huaihe;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river basin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2-08-23
  作者简介:王亚华,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政策与管理、中国国情等。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项目“水环境管理责任机制设计与试点研究”(编号:2009ZX07632-00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973064)。

推荐访问:淮河 流域 绩效 水环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