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3:36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9-05-08 06:41:45 浏览数:

  每一位教师都会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书生涯的座右铭,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预设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就越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拾一块石头
  (一)论教材
  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是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当然也是课程的实践者。
  (二)论学生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及丰富的创造潜力,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令人钦佩的活力。正是这种富有生机的活力与创造力,才使课堂教学连续生成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和新的经验。
  (三)论优势
  小班使教师的认知负荷减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人数少,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等问题,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关注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同时,小班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教师更易于带着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待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积极性普遍提高。
  小班化教育带来的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独立存在的价值,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
  (四)论概念
  “动态生成”是指课堂中不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使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以及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提升。
  (五)论依据
  教学理念:从“为教”走向“为学”。课堂中的每句话,每个环节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或激发需要,或指向学习。
  教学设计:从“线性”走向“板块”。从“刚性”走向“弹性”。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简洁性和教学功能的厚度。
  教学策略:从“有痕”走向“无痕”。从“无招”走向“有招”走向“无招”。
  教学状态:从“问答”走向“对话”。从“枯燥的思维状态”走向“丰富的精神状态”。把问题当作对话的主题。
  课堂调控:从“无机”走向“有机”。
  (六)论方法
  1.有效资源的生成和利用
  (1)活化课程资源创造生成的可能
  (2)注重教案到具体教学中的生成
  (3)充分的预设教学流程环节
  (4)综合课堂资源合理利用生成空间
  2.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
  (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环境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给学生留一片学习的自由空间
  (2)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加强有效的小组学习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教学研究中师师的互动
  ◆互帮互助 和谐教研
  ◆理念支撑 共同探究
  同年级教师之间要“互动教研”,本着“预设+生成=教学效果”的理念。互动教研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同年级教师互动听课、评课共同参与课堂设计、预设教学策略、观察学生动态生成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教研组教研氛围,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充分的预设,为课堂生成埋下伏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生成也需要预设,精彩的课堂生成离不开匠心的预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
  1.目标预设,使教学方向更明确
  每一堂课的预设,教师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这个目标包括小目标和大目标。小目标即是这节课要让学生学懂什么内容,体会什么情感,形成什么技能,以及用什么形式教和学;而大目标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认知水平,尤其是结合学科特点,思考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侧重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掌握技能还是学习方法的获取……方向明确了,其它的预设才能紧紧围绕它而展开。
  2.学情预设,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教学过程来看,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面对小班学生,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往往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全体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所必需的认知基础?那些学生的基础还比较欠缺?欠缺的是什么?
  (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
  (3)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学生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4)对于预设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差异?
  (5)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思考方向及操作上学生又会有怎样的差异?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估计,从而预设配套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3.流程预设,注重课堂的弹性灵活
  ◆教学结构——由“刚性的线型设计”转变为“弹性的块状预设”
  “教学思路清晰,学习头绪繁杂”是“刚性的线型设计”的课堂教学特点之一,而“弹性的块状预设”,不但要有宏观的整合思想,而且要有微观的弹性设计,教学板块既简约又厚实,既有开放的空间,又有深化的“支点”。基本模式为:最佳导入——最有效的整体感知——有重点深入探究。   ◆板块教学——抓好三个关键要素:
  导入的角度与导入语言。
  把握重点难点的提升点。
  抓住重要的习题训练点。
  ◆问题设计:课堂提问由“单纯的思维性”转变为“多维的感悟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催化剂,是激活思维的金钥匙,是引发情感的导火索。课堂提问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维度、学习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问题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指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研究两类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语言设计,使课堂闪耀出思维火花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导语的引导角度、语言的冲击力、表达的动情度;其次,要用教学语言阐释文本、感化学生,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动情心动的心理环境,使课堂闪耀出思维、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5.作业预设,突出学生差异性发展
  预设课内外作业是教学方案中的重要内容,究竟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学生喜欢的作业呢?在小班化教学中,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呢?我们进行了“分层预设作业”的尝试,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把“关注个体,阳光普照”的小班化教育理念落在实处。
  ◆分层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不同的需求,我们在作业预设中首先明确以下要求:
  对C层学生:低起点,重基础,带着走,多鼓励;
  对B层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
  对A层学生:重能力,有综合,主动走,多拓展。
  ◆分层布置。作业的预设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我们用“A、B、C级”或是用“星级”符号对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进行标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练习,既让暂时后进的孩子能够完成作业,体验成功;又让中等成绩的孩子巩固强化,积极思考;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层评价。以体验成功为目的,以各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基础,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中努力体现及时性、差异性和鼓励性。分层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强调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尽显生成的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要通过随机评价的手段,“适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实践研究在以下五种情况下的最佳评价调控。
  1.当学生认识肤浅时,抓“肤浅”促生成
  由于受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上,难免会有所肤浅。如果我们把这种状况视为一种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以学生的“肤浅”作为教学起点,运用“调控——生成”策略,引导学生浅入深出。
  2.当学生对话精彩时,抓“精彩”促生成
  学生答问精彩时,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3.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抓“争论”促生成
  在互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这种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
  4.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抓“错误”促生成
  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诘归谬,即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
  小班化教育带来的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学生心灵。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也正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变得更爱学习了,表现欲望特别强烈,一有机会,就希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他们不时迸出精彩的发言,展现出自己潜在的才能,并流露出成功的欣喜眼神。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文科专辑)[C].2006年
  [2]王玫.中学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方俊.语文教学,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课堂教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推荐访问:激起 千层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