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08:13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老师如何培养批判思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发布时间:2019-05-30 06:41:10 浏览数:

  摘要:思想品德课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起学生兴趣,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保障,树立“开放型”作业观,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扩大空间。三要鼓励学生质疑诘问: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正面回应学生的提问。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品德课;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91-02
  21世纪,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和素质。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比其他学科更有时间和条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一些体会。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实的思想品德课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制约,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师生之间普遍体现的是操纵——依附的关系。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专制者,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学生自然沦为客体与附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和无奈。这种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活动,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人格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首先要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始。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结合实际,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1.激起学生兴趣,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内驱力。一些研究中发现,在学生熟悉的主题中,学生最容易获得批判性思维技能,这是因为学生对熟悉的东西易能发现问题,也易产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小栏目,如“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讨论”等。这些小栏目大部分贴近社会生活,着眼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具有时代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此外,还可以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的时事演讲评议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时事热点进行评议、预测。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保障。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每位教师要努力挖掘和利用教材所蕴藏着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利因素,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上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可以让学生在图书馆、电子书库、网络等搜寻信息,使他们对于某些概念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规律有自己的见解。《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一框“世界文化之旅”中,要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等等。通过学生的自寻资料、自学,然后到课堂上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的知识,激起了他们思维的兴趣。同时,也发现在自学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钻”劲,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
  3.树立“开放型”作业观,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扩大空间。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究、研究。先提出问题,再思考问题,然后再尝试解决问题。教师要经常布置一些开放型的作业。例如,按要求让学生拟订一份活动计划或做一份调查报告,分组准备每一单元的“主题探究”等。这些作业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都是各抒己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是要求学生自我封闭进行思维,而是作为交流的一个前奏,独立思考是为了更好地与别人交流,提高交流质量。
  三、鼓励学生质疑诘问
  对已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是采取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而求异,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质疑诘问即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尽早实施。
  1.用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如果说问题意识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那么强烈的好奇心则把学生引向问题意识的起点。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方设法从课堂内容、组织手段、教学习惯等多方面加以优化,用心创设问题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讲“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时,笔者先呈现了一篇“自卑毁了他”的文章,接着,又呈现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追求优越”及他自己的故事。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教材中没有的东西,小声议论开来,进而提出了“自卑真的可怕吗?”、“应该如何正视自卑?”等等,很有价值的问题,也给那些有自卑的同学一个很宽松的环境,达到说教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类问题情境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此外,还可以激发学生不要满足现有的结论或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满足教材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建设性问题,作新的探索,补充新的见解。如“假如你面对这一问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除了教材中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吗?”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现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特别是对自我的批判能力。
  2.正面回应学生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面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要敷衍,不要现出不耐烦,更不能讥讽训斥,而是要鼓励欢迎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在讲“关爱集体”时,教材给了一段材料:李泽群特关心集体……,一次,李泽群要求值日生重新打扫教室,值日生气呼呼地冲他大嚷:“你是卫生委员吗?真是多管闲事!”李泽群当然不是多管闲事,这毫无疑问。可有一位同学马上举手站起来说,他有不同理解。原来,他发现李泽群说话太“冲”,同学不能接受,那位值日生并不是真的想说他多管闲事。笔者立即问同学们,有没有道理。在得到肯定回答后,集体鼓掌,谢谢他带给我们的新视角——关爱集体,要讲究方式,要团结友爱。学生的质疑意识由此激发。
  总之,培养批判性思维,首先要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始。我们还要结合实际,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鼓励学生采取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而求异,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

推荐访问:批判性 在教 培养学生 学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