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4日 16:09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汉语语调教学现状及其具体分析 汉语语调

发布时间:2019-06-02 06:42:20 浏览数:

  【摘要】目前我们国家的语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上研究的不够以外,教师和学习者本身对语音教学的不重视也是一个大问题。语调是衡量汉语普通话标准与否的重要特征,语调也是汉语语音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语调的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学生为本位,选择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的知识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关键词】 语调教学;汉语;对外汉语;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3
  一
  语调是衡量汉语普通话标准与否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语调也是汉语语音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句子的停顿、重音、句调等。而无论是在实际的汉语教学过程中还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调的教学都相对受到忽视。
  目前我们国家的语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上研究的不够以外,教师和学习者本身对语音教学的不重视也是一个大问题。大多数教师认为正音纠音只是读写课的任务,在口语课、听力课等课型中就忽视语音的教学与训练,比如有教师认为教授给学生大量生活常用词汇和表达形式才是口语课的主要任务。然而,没有一个好的语音基础,所谓的语言交际能力怎么可能存在呢?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两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从整体来说是基本一致的。想要踏实的打好发音基础就要从音素教学入手,将音位根据汉语音位系统的特征加以排列,可以让学生系统、规律的进行语音学习,非常有利于学生较快的掌握发音。而音素教学的缺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学习的内容较为单调和枯燥。所以虽并不适合于难音的学习,但是想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并让学习者较快的掌握会话,就要从语流教学入手。鉴于人类表达自己思想的最小单位不是音节而是句子,有人提出语音教学的重心应该在于句子表达的训练而不是单个音节,语音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正确地并且自然流畅地说话表达。总之,进行单项的语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通过实践学习语音更有意义,毕竟声、韵、调是一个整体。
  如果单纯的进行音素方面的练习,学习者进行语流学习时语音方面的出错几率会显著升高;可即使很接近自然的语音表达,如果仅仅进行语流范围的语音训练,学习者听辨语音和发音的能力又会受到影响。所以可以尝试将诗歌、民谣、绕口令等韵文材料加入到这两个阶段之间来弥补两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运用韵文材料的好处是,它既能够通过其自身特征来纠正学习者的发音,又可以把每一个音节放于相对易把握的有规律性变化的语流之中。
  然而,如果教师总在言语实践中打断学生进行纠音正音,则语流就不成其语流了。没有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能达到"正确而流畅地用所学语言说话"的目的的。语流中音素和单词的发音与独立音素和单词的发音相比有差异,有学者认为学生在语流中总体感受到的句子的语音语调比孤立感受到的音素和单词重要。但是"孤立感知"和"整体感知"的关系,也不是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难易度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外国学生在汉语的双、多音节和句子中出现的听辨错误要远远超出单音节的听辨错误,即便是"孤立感知"较好的学习者在进入"整体感知"阶段也会错误百出,甚至同时会遗忘先前"孤立感知"的内容。所谓"差异",指的是语音学上的"语流音变",比如三声变调、"一、不"的变调等,遗忘使得学习者对声、韵母及声调的感知会变得更为模糊。虽然在有些情况下进行语流训练有助于单音的发音,但是某些难以掌握的发音仍然需要大量的练习,比如连一些中国南方人都掌握不好的"zh、ch、sh、r、n、l"等音,所以并不能因为语流音变的存在而忽略单音节本身音调的教学。
  二
  郭锦桴先生曾指出:"在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和语调教学之所以比较薄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我们一直缺乏一部实用性强的以汉语声调和语调为中心的语言教材。然而,这种教材却是十分需要的,它也是突出汉语特色的基础教材。"无论是汉语普通话的教学还是对外汉语的教学,学生学习语调的手段较为单一,大多是靠模仿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有科学的指导,突出难点和重点。汉语普通话的难点在于语音。通常情况下在学习语音的开始阶段外国学生总会表现出缺乏学习的目的性。此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为学习者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习者着眼于语音系统本身,分析其母语和汉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利用其规律认识、记录较难音字词的同时掌握准确其发音的关键;想要使发音的准确、语调的自然和说话的通畅三者同时流畅运转,必须把单字的练习与词语、语句、语段的练习融合起来,这些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汉语的学习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在实践中运用并在运用中提高。
  语音问题是人开口说话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成语"南腔北调"就形象描述了各个地区的语言差异。从汉语的情况来看,不同地方的差异巨大,有时已经大到不能交流的地步了。因而通过推广汉语普通话和进行汉语普通话教学非常重要。
  而语调是汉语语音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教学具体内容主要为句调、停顿和重音等。而在教学过程中,声母、韵母、声调是重点,语调则是难点。当然,也不是说要教师大讲语调的理论知识,而是注意强化语调在实际运用中的练习。
  在学习了声母、韵母之后,就要拼读最简单的句子,进行最为基础的语调训练,例如陈述句的降调与疑问句的升调。之后引领学生在大量练习中感知汉语语调。在汉语普通话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掌握规律,循序渐进;2.实践性原则,教师注意精讲多练;3.对比性原则,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4.直观性原则,辅助手段的使用;5.趣味性原则,将机械性的练习和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在语调的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学生为本位,选择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的知识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话题最好是能够贴近生活,让学生学完之后受益匪浅,最后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内容新颖,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且短小精悍,便于学生学习和操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极其重要,而它与教学内容的意义性、趣味性密不可分。   语调教学课程,是一门要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课程,对情绪和情感的感受要求非常敏锐,这种敏锐程度极大的影响着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效果,从而进一步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
  从2004年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至今,已经有322所孔子学院及369个孔子课堂被建立,它们分布在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而来到中国实地进行汉语学习的人数也是逐年增长,可以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突出,"汉语热"也在持续不断的升温。因此,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也步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到底如何?有学者认为近些年来汉语学习者的人数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汉语普通话说得很标准的人数却在下降,有很多汉语学习者存在着语音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汉语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和讲普通话的中国人没有太大障碍的较为流畅的对话,就可以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以能否与中国人进行一般交流为标准。当然,如果以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眼光作为标准,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方面确实仍有着诸多问题。
  赵元任先生曾说习得外语就是要培养一套特殊的习惯,他强调的是习惯而不是方法。而这个特别的习惯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的,虽然语音中声、韵、调的学习容易让学生厌倦,但是语音的基础必须打好。因此无论哪种教材、哪种教法的选择,不仅仅要遵循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原则,还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重视学习者的个人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一开始就养成勤开口的习惯。
  在对外汉语的初级教学阶段,更应该加强学生对于语调信号的接收能力。汉语的四个声调具有的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语调的学习,多是靠模仿和记忆。但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有几个难点:1.学生母语系统的干扰。2.学习者将汉语声调与语调完全混淆。3.汉语语音被母语的语音所替代。这是较为常见的问题,比如有的外国学习者就将"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汉语语音直接用英语标注出来,读音变作"shall by two and dolphin long"。
  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在对学生进行语调训练的时候应该尽快从单音节进行到多音节然后到句子。这样做不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因为学生在语调学习中的最大难题是在语流(即把词组成句子连贯地说出来)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说起一个音节的四声来往往是比较准的,可是一到语流中就把握不住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种言语现象已经建立了音和意的联系,它的语音形式不是词与词的语音形式的简单加相加,同时还包括了音变、语调、句调。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较为奇怪的腔调,是因为学生会习惯性的受到其母语语调的牵制如果其感到无法准确把握汉语语调。笔者认为,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所说的"汉语的声调很难",就是指这种语音形式的声调变化,其中是包含了语调的变化。
  因此,笔者认为语音教学应该从声调出发,在大量的语流中练习声调从而带动语音训练,在语流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调教学。而这种语流的训练,其实就是声调和语调的同步训练,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语调难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文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
  2、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
  3、 毛世桢:《对外汉语语言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周奕:《略论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频现"原则》,《语言文字运用》2006年第6期。

推荐访问:汉语 语调 现状 教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