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6:33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伊斯特伍德_本·阿弗莱克,第二个伊斯特伍德?

发布时间:2019-06-04 06:56:49 浏览数:

  人们似乎都不再问阿弗莱克那个问题“你是怎么想起来去做导演的”?而是愿意踏踏实实坐下来听他聊一聊剧本、人物和创作初衷,甚至是政治。好莱坞仿佛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导演,看惯成名捷径套路的人们起初并未接受。当年,他的导演处女作《失踪宝贝》的成功看上去是个侥幸,人们只能称赞他的勇气;到了第二部《城中大盗》时,人们觉得他是个聪明而善于学习的年轻人,他保持了上一部片子的导演水准,并确立了一种阴郁而强有力的叙事风格,人们那会儿承认他的才气;但是,到了他的第三部电影《逃离德黑兰》,整个好莱坞爆发出多年难得一见的惊喜,人们发现,真的需要为这个高个子男演员——一个差点被视为青春偶像的家伙——在著名导演席间提前摆上一个座儿了。
  现在,好莱坞从他深邃的“人中鼻翼线”(据好莱坞占星家所云,演而优则导的成功男演员都有细长深邃的人中鼻翼线,比如伊斯特伍德、梅尔·吉布森和罗伯特·雷德福)中发现了他未来之路的蛛丝马迹——同样的身高,同样充满雄性气息的个人风格,尽管演技差点,但他出道时可是拿过奥斯卡最佳编剧的才子,因此,本·阿弗莱克会不会是第二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逃离的不是德黑兰,而是真实的谎言
  “有些离奇的道路上,真实永远走在虚构前方五十米。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愿意看到自己想看的,而并不是眼前正在发生的,因此所有的事件如果从一个宏观或者特定的角度来看,崇高都会变成可笑。《逃离德黑兰》正是如此。”这可能就是阿弗莱克的创作灵感来源。影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79年伊朗扣留美国人质的国际性危机中,CIA传奇特工托尼·门德兹(本·阿弗莱克饰)为营救人质,伪造了一部好莱坞电影《阿尔戈号》(Argo)作为幌子,为了效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托尼杜撰了包含台词剧本在内的一切细节,他还组建了一群加拿大国籍的剧组成员,包括制片人,甚至还有一名化妆师。他让救出的人质伪装成正在筹划拍摄、选取地点的电影人,在伊朗警察的鼻孔下,托尼带领人质逃离了德黑兰。
  “刚拿到剧本时我觉得这故事太扯了,但随手网上搜索一下,发现这竟然是真事。我马上给华纳兄弟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一定要做这部电影。三个月以后,我们开始了。”本·阿弗莱克回忆起影片的缘起仍然笑得直咧嘴。
  “简单来说,一开始是CIA部分,我一直在想着《水门事件》里的那种戏剧式纪实腔调,中间是好莱坞部分,负责自嘲,会有点像卡索维茨的《谋杀地下老板》的暗黑风格,我是他的影迷……最后是比科斯塔·加夫拉斯更有那种硬朗政治黑幕风格的伊朗部分。”明眼人都看出来阿弗莱克先生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这三个顺理成章的短片糅合成一个精彩又不失紧凑的整体,事实证明,他做的很好。
  在号称“奥斯卡预言之夜”的多伦多电影节,《逃离德黑兰》首映顺利举行,评论界近乎一致的高声赞美,让影片的商业价值持续走高。另外,在如今美国大政治氛围下,《逃离德黑兰》很对奥斯卡的口味。
  请叫我“本·伊斯特伍德”
  当他与多年老友马特·达蒙一起因《心灵捕手》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时候,才25岁。“我们的文化总是对那些走了捷径的人过分在意,年少成名,一夜爆红,拉丁女神,金酸梅……”本刻薄地说,当时如果没有八卦杂志,这位具有一张不温不火的扑克脸、闷骚系的高富帅很有可能在艺术成就上一无是处。小他两岁的马特也因在《心灵捕手》中的出色表现斩获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奥斯卡影帝的提名。两位执着于电影事业的文艺男青年从此改写了命运。来自波士顿的达蒙一夜之间成为各大奖项名单上的常客,但他却因追求更高的评价在选择影片和角色上慎之又慎。本则来者不拒,走着“混搭”路线而造就成名的神话——《世界末日》、《珍珠港》、《惊天核网》以及《超胆侠》,当然,还有《鸳鸯绑匪》。这些作品都只能让本在类型片硬汉的固定角色中来回徘徊,仿佛进入自己的冷战时代。虽然《寻找艾米》和《好莱坞庄园》挽回了些颜面,但在这个演艺章节的末尾,本滑至人生的谷底,而好兄弟达蒙却成为如日中天的新星。
  峰回路转,2007年一部精心布局的惊悚片《失踪宝贝》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影片老辣沉稳地置观众于一个几乎窒息的道德拷问困境,伴随着挥之不去的阴郁氛围,或多或少透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与觉悟。谁都没想到,这竟是那位半红不黑的长脸小生自编自导处女作。接下来,影迷又再次为阿弗莱克集导演、编剧和主演于一身的《城中大盗》所倾倒,影片紧张且不失情怀,既没落入传统动作片的俗套,又摆脱了文艺片的沉闷,同时神奇的结合了两类电影的优点。如果不是因为R级涉及暴力粗口,它起码会获得奥斯卡编导方面的两项提名。本在片中几乎本色演出,又将道德的利剑逼向每一个人的眉心,压抑无从释放。这个健身教练一样的男子,用齐刷刷的好评将有胸肌无大脑的人物设定妥妥地投进了碎纸机。在演而优则导并坚持自己独特镜像风格这件事上,大家似乎在阿弗莱克身上看到了伊斯特伍德的影子。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一位杰出的导演……我的意思是,当他做演员的时候他是如此的讽刺冷峻和不可思议,例如《西部执法者》、《吊人索》等等,而当他成为导演,进入一个更为严肃的创作阶段,他会尽心尽力地成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不带任何感情的讲述者,精心于故事本身,并执着于返璞归真的讲述方式。”本承认他从老伍德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失踪宝贝》和《城市大盗》中,本已将老伍德树立的旁观者的讲述视点手法拿捏到位,但是这种冷处理却并不适用于《逃离德黑兰》。导演是要树立自己的风格,但也要同时能够掌控不同类型影片最适合的基调与节奏。影片涉及特殊年代的特殊政治事件,如何化大为小,化异为同,如何塑造精彩立体的人物,同时又不会陷入太深……而幸运的是,这些难题一旦破解后,破解者几乎就得到了通向导演巨匠大师殿堂的入场卷。
  当《城中大盗》上映后,达蒙也许是最先预言本将会成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第二的人:“看到老伍德的第二次事业高峰,我真的觉得那将是本要选择的道路。他们一样能编能导还能演,并都是那么出色。”言语中无不透露着对老友的敬佩。与伊斯特伍德长期合作的华纳兄弟早已将本抬到老伍德的位置,承包了他作为导演的所有作品,并对他的前景做好了充分乐观的预估与部署——他是否会获得奥斯卡的青睐并不重要,毕竟在用文艺手段来拍摄充满雄性故事这个领域内,没有同龄人比本更出色,这样的干才,一直是好莱坞的紧俏货。   上帝说,这是你最好的时光
  本·阿弗莱克从未曾打消过他对从政的热情,他对中东和国际局势张口就来。2000年,他还曾与作为忠实的民主党派,参与了戈尔的竞选筹备活动。而如今当再被问到他是否还梦想着入住华盛顿的时候,他大笑着回答:“肯尼迪曾经说过,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总统,却不希望他成为政客。我很惭愧我当时参与了为候选人募捐的活动,我想我自己不会再去做这样的事情。”
  相比从政,本更愿意花时间经营正在从事的演艺事业。他曾与许多演员、导演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渴望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好的观点。“我非常幸运,我遇到过很多优秀导演,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心灵捕手》的格斯·范·桑特教会我要为自己的表演承担起足够的责任,凯文·史密斯让我重拾对电影毫无杂质的热爱,《莎翁情史》的约翰·麦登告诉我学会尊重剧本,让文本成为一种承载工具,带领人们主动地在剧情中找寻出口。而泰伦斯·马力克则教会我如何控制和释放情绪,把自己隐藏在角色背后,让剧情的氛围真实地打动你。这些经验对我来说,十分难得,如获珍宝。”
  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本,似乎对年龄也非常恐惧,他曾鲁莽地冲到摩根·弗里曼面前抱怨自己已经是个奔四的人,而后者以他在《冒牌天神》中饰演的上帝的口吻睿智回应道:“小子,这才是你最好的时光。”
  阿弗莱克七个值得一提的演出
  《年少轻狂》 Dazed and Confused 1993年
  挥舞着板球拍子打新生屁股,青涩消瘦的本刻意地成为一个招摇的恶棍。那种青春期独有的无所事事,还有熟悉的对现实的置疑和对前途的迷惘,让本扮演的欧拜恩离我们很近。
  《心灵捕手》Good Willing Hunting 1997年
  虽然达蒙是此片的主演,但是没有那个成天穿着棒球服憨直的阿弗莱克,我们的男主角不会有最后出色的情感迸发表现。
  《绿灯计划》PROJECT GREENLIGHT 2001年
  此片是阿弗莱克和达蒙一起合作的真人秀,获得了艾美奖真人秀提名。
  《好莱坞庄园》HOLLYWOODLAND 2006年
  阿弗莱克会演戏了?!本与生俱来的忧郁恰是电视版“超人”乔治·里夫斯所具有的气质,此片他拿下金球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毫无争议。
  《失踪宝贝》GONE BABY GONE 2007年
  阿弗莱克当导演了?!作为一部有保证的处女作,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惊悚片,但又不失优雅并充满质感。
  《我在干本·阿弗莱克》I’M FUCKING BEN AFFLECK 2008年
  为了回应莎拉·西尔弗曼拍摄的《我在干马特·达蒙》的系列讽刺短剧,本玩票性质的拍摄了一个短片,他扮演吉米·坎摩尔的小情人,并穿着紫色紧身裤尽情撒尿。
  《城中大盗》The Town 2010年
  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主义的背景下的类型电影,在探讨人类道德课题的同时兼顾了观众偏食热血肌肉男的不良习惯。这件以波士顿为背景的抢劫案件背后,透着阿弗莱克发扬反英雄主义的决心。

推荐访问:第二个 阿弗莱克 伊斯特伍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