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00:40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双减”下如何提升初中体育课后锻炼设计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2-09-27 12:25:07 浏览数:

吴玲萍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轻松的教育,让他们能在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高效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综合素质的发展。受传统教育影响,我国体育教学的处境始终较为尴尬,尤其是在初中教育中,学校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中考升学率,压缩了体育教学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但是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学校及时转换了教育观念,以保证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为目标,给予体育教学高度重视,不仅要求教師探索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内教学策略,还要求他们对课后锻炼进行多元化设计,以此为学生提供良好成长空间,实现理想化教育目标。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学校逐渐重视对体育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求教师明确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此组织更具针对性、更轻松、有活力的课堂活动,同时将在课内外教学之间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课后锻炼的机会,保证他们身心舒展,消除学习压力,尽快调整学习状态。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改革活动,各学科教师都应该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视为最终教育目标,并积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而在此期间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都受到了中小学校的广泛关注,在初中这一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师需要肩负自身责任,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真正做到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并设计多元化趣味训练活动,通过科学、丰富的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能以坚定的意志品质面临学习、生活中困难和挑战,最终得到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在“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学也起到了调节学生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睡眠质量的作用,体育锻炼的增加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奥秘,体育教学的优化与创新让学生能在紧张的文化知识学习中得到身心的放松,自然调整精神状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课后锻炼设计的意义

“双减”政策是指学校应该通过转换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等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解决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以及校外培训压力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能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得到健康成长,不仅能有效掌握课内所学知识,还能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体育本质上就是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机会的学科,“双减”政策下,教师更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让他们能在课内外正常锻炼、休息、娱乐,尤其是多元化趣味性课后锻炼活动的设计,成功放松学生身心,为他们减轻学习负担,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外负担失控、失管的问题,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双减”政策下提升初中体育课后锻炼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一)竞赛引领,延续学生体育锻炼状态

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愿意主动探索、去尝试,从而在不断自主探究中实现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双减”政策引领下教师更是要借助简单、轻松的游戏活动构建初中体育课堂,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课堂核心地位,同时增加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以“竞赛”为核心为学生组织课后锻炼活动,既做好教学延续工作,也能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保证所有人都能真正在全心投入各类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得到意志品质的发展,在积极运动中得到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对学校课外体育办赛工作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与社会各界体育部门合作互助,紧密融合组织多元化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身心放松地参与球类活动、体育文化节、多元化文化项目,调动全体同学的锻炼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所有人都能更好地参与其中,尽最大可能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融合多元化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此期间还应该充分发挥班级内体育特长生的优势,关注他们的发展变化,让他们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起到引领的作用,使课外竞赛更加有效地举行,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考核导向,多方协同共促体育锻炼

为保证初中体育课后锻炼的有效展开,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还应该主动承担联系学校、社会组织、政府、家长的责任,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机制,将课内教学效果与课后锻炼成果结合,真正做到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全面覆盖,在多方的协同合作下制订更具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因情施策,在明确学生发展变化趋势及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同时满足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让学生能在课内外都得到身心的放松,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学习效率,保证整体教育质量。

学校方面将体育与健康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课内外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打分,并且对每一项活动都制定针对性评价标准,这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外实践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同样家长也能与教师默契配合,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担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责任,多方合作交流后将学生训练信息、成果整合,并将其纳入学习评价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方案进行细化和针对性的细化调整,提升课后锻炼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针对导向性,发挥体育学科的全部优势,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以生为本,灵活设计多元体育活动

“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及时转换自身的教育理念,明确“以生为本”观点的重要价值,并且在课内设计丰富的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他们在身心放松的前提下完成训练任务,得到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还应该积极在课外设计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各项运动的技巧,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学习生活,最大程度上减轻初中生的负担,让所有人都能快乐学习、积极实践,在充分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11B917FC-A0D8-4929-ABB6-B8E4C46FF6D0

在进行课后锻炼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转换教学思路,让他们能以最科学、正确的方式完成体育训练,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同时针对性的活动还能极大程度上发展初中生的个性,让他们可以在运动中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不仅要形成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还能端正学习及生活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在体育活动中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而活动的类型也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将不同的运动项目整合,从而汇聚成有趣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他们也能在不同领域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确保所有人都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与成长,最终通过自主练习、积极进取,在课后锻炼活动中得到身心的放松,也得到人文素养的发展。

(四)贴合生活,激发学生自主锻炼意识

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初中这一转折时期,学生的思想也逐渐成熟,他们愿意主动思考问题,也想要拥有独立自主发展的空间,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更是要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进一步优化课内教学模式,尽可能在课内对知识进行清晰、全方位的讲解,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功将所学内化,进而更加主动地进行自主复习,成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质量。生活化的体育锻炼能真正让学生产生代入感,自主意识逐渐增高,他们能呈现自己特有的活力,在轻松、快乐地完成任务后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起到了放松学生身心的重要作用,教师也要积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组织课后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尽可能将活动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丰富活动形式,并且充分利用好不同的户外环境,在不同天气状态下设置不同的实践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将体育锻炼生活常态化,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各类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也能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不将课后锻炼视为任务,而是将他们视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真正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生活化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很好地满足了“双减”政策的需求,学生在活动中能展现有朝气、有活力的精神面貌,他们能充分展示自我,爱上体育运动,实现身体素质与心理素养的同时发展。

(五)趣味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课后体育活动的组织一定要坚持趣味性原则,教师应该事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个人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们在当前阶段的学习需求、思想状态、发展愿望等,以此为基础制订更具针对性、更加完善的教学计划,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不再将学习视为一种生活负担,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全体学生在课内保持身心投入状态,学习效率逐渐提升,课内学习有效性增強,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后复习难度,减弱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双减”政策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目标。

而体质健康关系到每一名学生的未来,初中体育教师更应该将体育视为基础性教学工程,积极组织课后锻炼活动,在有效利用课后时间的前提下维持他们身心放松的状态,让所有人都能通过积极、主动的运动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课后锻炼的趣味性,增添丰富的趣味元素,如体育小故事、团队竞争、合作游戏、模拟情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各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保证他们的课后有效锻炼时间,实现强基固本的目标,为全体中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课后训练对各类趣味元素的应用也能起到锻炼学生综合思维品质、人文素养的作用,他们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形成灵活的思维,这样一来不仅能在体育学习中得到更有效的锻炼,还能在文化知识探索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内涵,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知识探究压力,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六)课后交流,使体育锻炼生活常态化

高效的体育课后活动的组织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必须实时掌握学生的运动状态,并且在发现他们运动问题的前提下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此保证学生健康运动、快乐成长,还能让他们自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方面在组织课后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教师可以采取视频交流、线上检验等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始终保持温和、平等的态度,带给学生如沐春风之感,让他们能愿意主动锻炼,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在身心舒适的前提下获得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友善、有效的指导也能坚定他们的运动自信心,从而愿意主动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健康的体质,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现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他们未来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七)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德育是当前教育改革阶段的重点话题,各学科教师在授课期间不仅要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还应该注重对德育因素的渗透,让学生能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不断自我反思中端正意志品质,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最终获取精神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师除优化课内教学、丰富活动形式外还应该渗透正向的德育,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获取人文素养的发展。课后活动中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起合作关系,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思想道德内容的渗透,如在课后锻炼中由家长自然讲述体育项目相关的运动员的励志故事,或结合实际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类运动突发状况时的反应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学生能明白运动不仅仅是运动,他们能在实践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最终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不仅处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更要积极落实国家、政府提出的“双减”政策,真正做到将促进学生个体健康成长视为重要教学目标,以此对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与创新,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充分利用好课内时间,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在此形势下体育学科受到了广泛关注,教师不仅要在课内为学生提供正确、科学的运动方案,课后也应该为他们组织多元化锻炼活动,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

(邱瑞玲)11B917FC-A0D8-4929-ABB6-B8E4C46FF6D0

猜你喜欢 身心双减体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21年3期)2021-05-24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身心告急,回家充电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36期)2020-10-20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2019年2期)2019-05-08我们的“体育梦”学苑创造·A版(2016年9期)2016-10-10给身心降个温小资CHIC!ELEGANCE(2016年15期)2016-07-26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新校园·阅读(2009年8期)2009-10-23体育一家人中国体育(2004年5期)2004-11-17

推荐访问:课后 有效性 锻炼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