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6日 20:33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04 08:10:05 浏览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篇1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课题

研 究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明确主张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他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提出:“教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国外,许多教育家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19世纪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当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该尽量多些”。著名的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的更重要的多”。可见,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国内许多学者对学法指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方法。但只是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理论和经验,而且有些经验、方法已经不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物理学科关于学法指导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指导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的学法指导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教师学法指导意识淡薄,学法指导能力差;
二是强调教法设计,忽视学法设计;
三是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探究性学习;
四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五是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法的指导训练。从而造成学生不会学习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其表现是:不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没有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出现学习多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另外,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新课程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难点。

鉴于以上背景和认识,确定了“学法指导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假设、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原则

(一)指导思想

本课题将探索研究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更新学习理念,变革学习方式,为新课程实施中学法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研 究 假 设

本 课 题 研 究 的 基 本 设 想 是 :
抓 好 教 、 学 、 管 并 使 之 有 机 地 结 合 为 一 个 整 体 , 发 挥 系 统的整 体 功 能 , 这是 “ 学 法 指 导 ” 这 一 课 题 取 得 成 效 的 关 键 。

激 发 学 生 的 自 觉 性 、 主 动 性 , 培 养 学 生 的 兴 趣 和 习 惯 ,这 是 学 法 指 导 的 前 提 条 件 。

学 法 指 导 要 有 整 体 教 改 观 , 要 把 改 进 教 法 与 指 导 学 法 融 为 一 体 。要解决 好四个 问 题 , 即 转 变 观 念 、 提 高 能 力 、学 会 指 导 、探索策略,这 是 推 行 学 法 指 导 的 必 备 条 件 。

进 行 两 个 方 面 的 研 究 :
一 是 初 中 物 理 学 法 指 导 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二 是 研 究 学 法 指 导 的理论和实践策略。

实 践 具 体 的 形 式 是 举 行 学 法 指 导 研究课 , 以 期 积 累 经 验 , 逐 步 推 行 。

总 结 , 定 期 对 学 法 研 究 和 学 法 指 导 的 进 展 情 况 进 行 总 结 , 分 析 情 况 , 找 出 不 足 之 处 , 采 取 必 要 的 措 施 , 力 求 不 断 推 进 , 从而完成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研究目标

1、探索研究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

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动机、兴趣、习惯、毅力、情绪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指导。

2、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复习、思考、作业等环节的指导。二是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四是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如等效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五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作笔记的方法等。

3、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具备良好的临场心理素质。按照“读清题—审清题—答对题—查对题”的程序和要求解答试题。

5、学习方法评价的指导。在学法指导中,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反思、分析、评价自己学习方法的优劣,及时矫正、迁移、巩固学习方法,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

3、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4、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评价。

5、如何指导学生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变革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研究原则

课题研究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物理学法指导是一个由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

2、分层性原则。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的原则。学生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类,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类,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类,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不同。对第一类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选择运用学习方法;
对第二类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
对第三类主要解决方法问题;
对第四类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4、实用性原则。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正不良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所以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

5、主体性原则。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主体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6、矫正性原则。在学法指导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方法,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索,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这一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教学同等重要。

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安排学习计划、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学生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实现。

3、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观点。柳斌说:“基础教育阶段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其中“学会求知”是素质教育对学生明确提出的目标之一。当代知识激增,更新过程加快,教师不可能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

5、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理论。他认为:教学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把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掌握学习能力。

6、目标教学关于学法指导的理论。

学法指导就是教学生“会学”。“会学”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知识。就是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方面的科学知识;
二是技能、技巧。就是学习所需要的技能、技巧;
三是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如:深钻、多思、善问等。解决“会学”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传授学法知识,训练学习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的内容可以从二个角度来划分:

(1)从心理学、信息论的角度来划分,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学习者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及指导;
二是吸收知识信息的方法及指导;
三是总结反馈学习过程的方法及指导。

(2)从教育学、教学观的角度来划分,它主要有学习思想的指导和方法的指导两部分。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本课题研究从2002年9月始至2005年2月至,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时间为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本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组建课题组,培训实验教师。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素材,研究了学生在认知上、习惯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困难与障碍。

2、召开了教师座谈会,摸清了教师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教师学法指导意识淡薄,学法指导能力差;
二是强调教法设计,忽视学法设计;
三是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探究性学习;
四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五是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法的指导训练。

3、进行了学生调查问卷。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长、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有关个体学习的状况。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统计人数 :100人 问卷时间:2002.12

针对以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不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二是没有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
三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四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差;
五是没有掌握物理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六是学习责任感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
七是不会总结、评价、矫正学习方法。

4、举办学法指导培训班。为了改变教师学法指导的现状,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提高学法指导的能力。在学法指导研究过程中,定期举办学法指导培训班,通过学习学法指导理论,开设学法指导课、研究课,举办学法指导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请专家现场指导,送出去培训学习等方式,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5、开设了物理学法指导课。学法指导课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物理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
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
精讲物理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式。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时间为2003年3月--2004年8月。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是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研究。

在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和原则的基础上,我们重点研究了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学法指导的总体策略是:学习思想的指导——学习品质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指导——学习评价的指导——学习矫正的指导。

1、学习思想的指导

通过召开学法改革动员会,举办学法专题讲座,加强学习思想的指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是学习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中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这是继续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探究、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成果获得的重要条件。要用实例使学生认识科学成果的获得常与方法的突破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使学生认识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科学世界观的体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是辩证唯物世界观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对自己学习效果和未来成才都是极为重要的。

2、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

学习品质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良好的学习品质,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因此,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放在首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物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采用以下十种指导方法:一是选用生动、新奇、趣味事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是发挥演示实验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实验的主体作用;
三是重视小实验、小制作,满足学生的好玩、好动、新奇的心理;
四是利用阅读材料、讲述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再认识;
五是设计难度较大的趣味习题,激发学生攻克难关的兴趣;
六是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觉得学物理很有用;
七是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动手实验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八是物理教学中多联系实际,举例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九是组织趣味性物理实验兴趣小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十是开展物理科普讲座和物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物理教学中要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科学探究和物理实践活动,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探究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是反复训练,持之以恒;
三是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
四是评价表扬,鼓励发展;
五是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六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3、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主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是掌握观察的方法。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意观察,并养成综合分析的观察习惯。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善于根据观察的目的发现现象的特征,这才是有意观察,然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意观察。测试表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中能够有意观察实验现象的约占10%—15%。可见有意观察是需要培养训练的。每次观察实验现象均要求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有意观察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全过程,不仅看结果,还要注意观察现象如何随时间变化,注意现象出现的条件,边看边想,养成综合分析的观察习惯。

二是掌握实验的方法,提高实验的技能技巧。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可分为物理量测量和规律的探索与验证两类。无论对科学家做过的但现在不能再现的探索性实验,还是现在可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在教学中都注意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以便加强对学生进行设计思路和方法的训练。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独立设计实验,上好实验设计方案讨论答辩课。在分组实验中,注意总结有独到见解和实验操作巧妙的学生的经验,用以启发提高其他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

三是掌握理想模型法。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中最本质具有共性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其理想化、模型化,略去其次要因素和条件,研究其基本规律,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如:教学中通过“光线”、“磁感线”等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物理模型法的研究方法。

四是掌握物理研究的科学方法。物理学充满着物理方法,而且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发展其它自然科学,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所以,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进行物理科学方法的指导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理理论建立(也就是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事例——分析、处理和研究资料和事实(或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应用。在学习物理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沿着这样途径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二是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初中物理教材中普遍应用的观察、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用比例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类比法,等效替换法,推理、概括等等。

总之,对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4、学习能力内化的指导

学习活动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思考、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金桥。一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物理教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
三是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培养物理学习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多训练的方式进行;
四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促进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解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研究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指导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指导方法:

①首先教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解题程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一是教师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明确各种题型规范、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是教师要给学生做规范、正确的解题示范,教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是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规范要求,并经常地严格训练,发现解题不规范,及时反馈矫正。

②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具体措施:一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倒推法和网络法。二是重视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思路,如:转换方位分析法、变换角度分析法、追踪分析法(链式分析法)、举数分析法。三是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分析技巧,如:整体法、夸大法、虚设法、添补法。四是训练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主要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变式训练,教给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

③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这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解题能力提高的“升华”阶段。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培养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是:

①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宽松的教学环境、生活活泼的学习氛围,能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呈开放状态,为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

②注重创新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些都离不开创新方法的掌握。

一是培养良好的创新品质。主要培养学生求异质疑、问题意识、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创新品质,

二是发挥主体、发展个性。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分析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创新机会,在实施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要因人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和独立的个性。

三是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主要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模型、归纳、分类、转换、类比、替代、假说等物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四是科学探究的指导。科学探究不仅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探究,创设探究情景,创造条件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指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是加强实验创新的指导。实验所具有的实践性、真实性是任何媒体所无法代替的,实验过程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锻炼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一是变演示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探索教学两种模式是:“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和“问题——实验事实——假设论证——结论——应用”。二是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③提高的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精神是动力,创新思维是关键。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多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多向学生提一些不同唯一答案的问题,对于这些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回答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呈放射性状态向四面八方扩散,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还应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一种很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引导。

⑤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活动

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主阵地是第二课堂活动。因此,要拓宽创新教育渠道,就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创新活动,改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构建一个课内外,校内外,学校与社会广泛所组成的开发的教学空间。根据物理实验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应适当增加活动课程,多开展课外活动。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好新、好动),尽力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习动机,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教师工作应尽力体现在情景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通过导趣、导思、导法,使学生多讲、多动、多猜想、多发现、多“创造”,要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5、学习方法自我评价的指导

准确的自我评价,可以不断增强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有明显作用。

(1)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指导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单元检测后总结的良好习惯,组织学生召开学法研讨会、学法总结交流会等。对学生提出正确了解评价自己学习方法的标准和要求,指导学生经常反思、评价、总结学习方法,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吸取教训,矫正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2)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善于在自己生活的集体中找到评价的参照物。如让学生回答下面问题:①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兴趣、意志力、心理承受力、心理调节能力)如何?②知识掌握程度(了解、理解、还是掌握?自己属于哪一层?有何障碍?)如何?③能力(观察、思维、探究、实践能力)如何?

6、学习方法矫正的指导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同时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自我矫正,从而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课题研究后期,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课程改革中这个难点问题,我们在总结、完善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索研究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撰写了研究论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策略的研究》。

总之,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了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内容和原则;
二是研究了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三是研究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策略。关于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内容和原则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延伸和拓展。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时间为2004年9月--2005年2月。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是: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表现、能力测试等方式,考查学生经过学法指导,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检验学法指导策略的科学性、实效性。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教育统计分析,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与结论

(一)通过研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表一:学习品质、学习方法问卷调查前后对照表

表二:学生学习能力测试对照表

1、学习品质、学习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学生预习、复习、看书、听课、观察、实验、思考、探究等可以看出,学生学习习惯有显著的变化,而且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意志力、责任感有明显提高(见表一),由此可以说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从学生学会了观察和实验;
学会了设计实验方案;
学会了合作、探究等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另外,从平时课堂观察、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单元检测分析会等可以看出,学生基本学会了学习方法的评价和矫正。但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评价还不够全面,矫正还不够及时、到位。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和矫正的重要性和效果认识还不到位。

2、学生学习能力测试结果及分析。在初中物理学习能力测试中,我们分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进行,笔试从分析类试题、探究性实验题、能力性实验题、设计性实验题、开放性实验、学科综合试题、研究性试题七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从表二的数据和试卷的分析、评价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其它班。另外,通过平时的观察、课堂表现、考试、作业、实验操作、科学探究、物理实践活动等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比较差,还没有达到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其原因是科学探究是物理新课程新增加的内容和目标,难度大,要求高。而我校新课程的实施才半年,课题组成员对科学探究的实践和研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虽然探索出了科学探究的指导过程和方法,但实践成果还不够明显。

3、物理学法指导的实践促进了学生各学科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由于各学科的学习方法有相同之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有互相辐射、互相促进的作用。学生物理学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习能力,对其它学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平时与实验班各学科的教师交流中可以证实,各学科的教师普遍反映:由于物理学科加强了学法指导,学生各学科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改观,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2004年初中升学会考中,惠农二中实验班的各科成绩都居原惠农县榜首。在2004年全国初中物理、数学、化学竟赛中惠农二中实验班有10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在2005年1月惠农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中,惠农二中九年级实验班的物理均分、合格率比其它班高10.2分、20.5%。而且实验班各学科总体成绩明显高于其它班。

(二)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

在三年的研究中,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亲身体验了成功和失败、喜悦和痛苦,课题组成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教科研意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对学法指导的内容、原则、方法、途径、策略等有了新的认识,对教科研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着,还应是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只是一个教学问题,还是教育教学十分重要的目的和任务。从研究和实验中,课题组成员深刻的认识到:知识的传授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全部目的。由于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以达到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无论是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学会学习,都得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否则的话,不仅是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难以解决,学会学习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是教和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此认识使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改革,在教学上形成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指导“目标上有要求,内容上有安排,方法上有设计、能力上有指导”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是课题研究的本身,促进了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激发了他们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研究和实践,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和获得成果的喜悦。同时认识到,积极开展教科研,在教科研中求发展,向教科研要质量,是办好教育的立足之本,也是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高素质转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指导方法,需要教师通过在实践中去探索,它对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业务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具有很高的要求。在研究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课题组成员王少宁在2004年青年教师物理优质课大赛中获得原惠农县第一名和石嘴山市二等奖,王红安获得学校一等奖。曹彦红被评为自治区级第二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王少宁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三)研究结论

总之,教师增强了学法指导的意识,学会了学法指导的方法,提高了学法指导的能力。教师只要依据学法指导的理论,围绕学法指导的内容,遵循学法指导的原则,按照学法指导的策略:“学习思想的指导——学习品质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指导——学习评价的指导——学习矫正的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一)由于我校新课程的实施才刚刚半年,所以,在课题研究中,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指导策略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科学探究既是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学习目标,又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分层性原则,实施分层指导。但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这个问题的研究只是浅层次的,将在下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三)在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物理、研究物理。加强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个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空白,将在下一步进行研究。

(四)多元智能理论在本课题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空白。在学法指导实践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如何指导学生发挥强项智能,祢补弱项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于这个问题将在下一步进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论》 主编:赖志奎

2、《目标教学操作艺术》 主编:张映雄

3、《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主编:卢铁峰

4、《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主编:蔡国英

5、《目标教学新探》 主编:武镇北

6、《认知心理》 主编:高玉祥

7、《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主编:柳菊兴

2005年2月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篇2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研究》

课题结项研究报告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规律,调动感官,实现理性认识。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获得教育教学效果,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探索。

我们课题组于2015年3月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研究》为题向驻马店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申报,2015年5月被正式立项。接到立项通知后,课题组就召开会议,明确成员分工,探讨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实施一年多来,研究进程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思维进一步得到开发。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县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经历、体验和探索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是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如此,我们以往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为了更系统的、更有效地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展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我们确立“动手操作,发展数学思维”的研究课题,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发展需要。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因此,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手操作帮助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调活动,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
另一方面是手与脑的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隐性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操作时,儿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对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小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情况。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即使使用教具,也是老师演示学生看,这对小学生来说,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自觉主动的精神,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不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很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根据我校教学实际以及以前县级课题研究的状况,要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动手操作活动。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探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其研究,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科学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获得教育教学效果,成为学习的主人。

动手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自己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泛指制作学具、感知体验(看、摸、拉、摆、分等)、实物测量、画统计图统计表、设计游戏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本领域研究现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实践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操作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国内本领域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的课堂学具操作过程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流于形式。其实,学生的学具操作活动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做一做”,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课堂操作活动无目的的现象。学具操作活动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最适当的时机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急待解决,又苦于没有解决的方法,产生操作学具的需要时,再让学生操作,并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探讨,最终找到正确答案。最后,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学具操作形式单一的现象,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灵活设计操作方案,做到个人操作、集体操作相结合,课内操作与课外操作相结合。

四、本课题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之中所采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目前,国内外就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特别是国内一些小学数学专家基于“动手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有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就小学阶段“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然而,目前对这个问题只是停留在提出部分的实践措施,一味的提出这些活动的优越性,实际上在众多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动手实践仅仅是走过场,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充当“指挥官”。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动手实践活动乱而杂,因此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拖堂的现象时有发生。

3、操作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或缺乏合作性,学生兴致不高。

4、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形式机械单一,范围不够广泛。

动手实践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小学生刚开始面临问题时,并不知道选择何种解题策略,即使想“动手实践”也常苦于不知道怎么做;
而且做也不是万能的,做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产生偏差。还有一些课,虽然教师着力让学生参与操作、探究,但操作效果并不理想,貌似热闹、自主的操作,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一堂课热闹之后什么也没留下。久而久之,既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又使教师对操作活动失去信心,重新使用传统教法。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有意识地结合具体内容,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方法,从他们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并经常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时刻关注学生“实践”的过程,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及时认清实践中出现的假象,校正出现的误差,从而少走弯路解决问题。随着动手经验的积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发展,他们应该也完全可以主动运用类比、推理等策略解决问题,以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其研究,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科学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的目标:

数学离不开生活,本次研究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扩大数学教学时空,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制作和应用学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1、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利用操作材料、操作活动的特点,变“教数学”为“做数学”,使以往“一人演示众人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人人动手实验的主动探索式学习。运用课堂操作实践,将凝结于数学知识及其体系中的活动过程展开,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从感知到内化,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和经验,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更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乐学、善学。

2、优化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思维。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化静为动,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3、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操作去获取知识,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手、口、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协同作战,从中品尝“学习劳动的成功”,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从而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通过课题研究,创设善于研究、乐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研究氛围,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科研教师队伍,实现我校“科研兴校”的目标。

研究的内容: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是在形象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考虑的问题。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因为这样做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1、动手实践操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有关动手操作的教学实践案例、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去发现在教学中的运用动手操作存在的问题。如认识上的迷失和操作上的盲目主要有哪些表现?

2、动手实践操作的基本模式

动手实践操作模式作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子模式,从属于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研究中探索“动手实践操作”课的教学流程基本实践操作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研究如何选择不同的实践操作方式以及各种实践操作方式的基本实践操作流程(如:启发性实践操作、示范性实践操作、应用性实践操作、探究性实践操作等)?如何做到实践操作有效,避免低效和无效?教师如何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来设计问题情景与实践操作内容,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中,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有效运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本策略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会浪费掉好多时间,直接影响实践操作的进程和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手让学生实践操作?对动手实践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如何进行合理灵活的处理?使实践操作不流于形式,让实践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实践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实践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实践操作中萌发。

4、动手实践操作发展思维的基本策略

动手实践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会暴露学习的思维过程。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而且学生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强……动手实践操作与发展思维之间的桥梁需要教师去搭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来发展数学思维很值得我们研究。

(1)通过实践操作,形成数学概念,发展抽象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观提出,儿童关于现实的概念不只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发明”,这意味着“概念”既不预成于内,也不预成于外,儿童必须自己去构造“概念”。而数学本身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矛盾,真正的动手实践操作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有些概念是很难理解的,但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真正的实践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很快“从不懂到懂”。因此,学生对数学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必须借助形象、直观和实物实践操作,形成表象,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2)利用实践操作,找出数学规律,发展逻辑思维。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如果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经常提供给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加强体验,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便于学生理解,找出数学规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①注重实践操作,理清数量关系。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理清数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而教学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能使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人脑,形成表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方法,逐步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认识结构。

②运用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方法。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约占数学总课时的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侧重于学生记住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这也就是说我们在 的课时里,失去了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机会。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在实践操作中积极思维,获取知识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实践操作,是符合儿童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研究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树立实践操作实践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实践活动的习惯。

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践活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3、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实践活动学会学习,学会求知,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培养教师对实践过程全面有效的调控能力,增强实践操作的实效性。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能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七、课题研究过程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的安排,我们将本课题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014年9月——12月):成立课题组,我们重点进行了理论学习,资料收集,制订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实验对象的状况有了深入了解。

第二阶段为“立项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月):

本阶段分三个小阶段进行:

(1)2015年1月——2015年4月为“实施阶段”的第一小阶段,本阶段我们初步进行研究课题的探讨,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课题,同时申请相关上级科研部门对此课题进行立项。拟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计划,并选择了小学各年级为研究对象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2)2015年5月——2015年6月为“实施阶段”的第二小阶段,对“动手实践操作”课的教学流程基本实践操作模式重点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出“动手实践操作”课的基本实践操作模式为“呈现问题→引发猜想→实践操作探究→交流评价。”的基础上,在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一些动手实践操作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如示范性实践操作(课前观察——尝试实践操作——教师演示——学生实践)、应用性实践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实践操作,形成结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启发式实践操作(课前准备——课堂探索——启发解难——发展思维)、探究式实践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时空,自主探究——评价反思,丰富体验)。

(3)2015年7月——2016年1月为“实施阶段”的第三小阶段,课题组重点对有效运用动手实践操作和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发展学生思维的基本策略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总结出了五项有效地运用动手实践操作的策略(让学生明确实践操作的目的,养成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创设有效的实践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视实践操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
因材施教,把握好实践操作的时机;
设计好实践操作程序,把握好问题的设计)。三项发展思维的策略(通过学具实践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发展思维;
通过语言描述,发展学生思维)。

我们推荐了于明忠老师参加了正阳县教研室小学数学优秀课展评活动,于明忠老师荣获一等奖。在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邀请县教研室、中心校领导等专家来校进行了指导。

第三阶段为“结题阶段”(2016年2月——3月):我们组织全镇四五年级数学老师听取了于明忠、于丽影老师上的课题成果展示课,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举办了学生学具制作作品展,把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以及论文进行了编辑,对课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形成了结题报告。

八、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本课题采取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文献检索,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特别是适合本课题研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比较全面地了小学数学学具实践操作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的基础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来更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研究内容撰写论文、阶段性总结、实验报告等

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新课堂的兴趣、态度及参与度。

九、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研究中我们选择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级为实验班级,相应的平行班级为对比班级,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通过有关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实践案例、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动手实践操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演示代替学生实践操作。由于传统的教科书只提供毫无生气的形式结构,又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素材,更苦于找不到现成的学具,我们的教师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只有自己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课件,边讲解边演示。

2、为了实践操作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流于形式。过分追求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却忽视了动手实践操作活动的目标,教师没有对动手实践操作进行及时总结、概括和提炼,使得动手实践操作往往停留于动手实践操作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层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起始于动手实践操作,终止于动手实践操作,似有“为动手实践操作而动手实践操作”之意。教师充当“指挥官”,学生沦为“实践操作工”,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实践操作。

3、实践操作与观察、语言、思维分离。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实践操作的载体上,而没有在实践操作中观察、思考、抽象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使实践操作活动事倍功半。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爱动手摆弄学具,经摸索,找到了结果。但要让他们说说实践操作过程或相互交流: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那就费劲了,结结巴巴的;
用规范的书面语言表达更加困难,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滞后。

4、实践操作的探索空间不够,思维含量不高,缺少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们受到一节课40分钟和实践操作材料的限制,不敢放手让学生探索,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实践操作活动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还打消了部分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动手实践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缺乏合理灵活的处理。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动手实践操作,使实践操作不流于形式,让实践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实践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实践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实践操作中萌发。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了五项有效地运用动手实践操作的策略:

1、让学生明确实践操作的目的,养成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会浪费掉很多时间,直接影响实践操作的进程和结果。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特别地兴奋,导致课堂纪律失控,原本设计得好好的课堂,一阵乱哄哄的活动后,什么也没学到,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实践操作前要听清要求;
实践操作时不慌不乱,有条有理;
老师或同学讲解时,要暂停实践操作,认真听;
实践操作完成后,要迅速收好学具等。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边实践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活动能力。

2、创设有效的实践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实践操作。实践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实践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实践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实践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实践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于明忠老师教学《梯形的面积》时,首先出示两道复习题:1、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再问:“今天同学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通过动手,大胆实践,探索出多样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小发明者”。这样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空间被打开,想象力被激活,创造个性得到发展。

3、重视实践操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

没有言语不能有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边实践操作边运用内部语言进行数学思维,并指导与帮助学生将内部语言表达成正确的口头语言。实践操作后,在小组内或全班中,鼓励学生表达实践操作的过程。再根据实践操作顺序说出思考过程,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说出结论。这样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例如赵中芳老师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人人动手,数出长方体棱的条数,而且提示学生,怎样数既清楚又不致于重数或数漏,鼓励学生,让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方法。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因材施教,把握好实践操作的时机。

只有把握好实践操作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实践操作可安排在学习新知之前,如于丽影老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几何图形,要求先摆三角形,小棒正好用完,再摆正方形,发现了问题:小棒没有用完,怎么办呢?在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分析,思考,在大量丰富的感知基础上引出余数的概念,理解了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形成就水到渠成。实践操作也可以放在学习新知时进行,其目的是再现推导过程,寻求理论依据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操作有时也可以放在学习新知之后进行,可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同时可以调节学生学习兴趣。

5、设计好实践操作程序,把握好问题的设计。

实践操作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实践操作顺序的先后,实践操作是否流畅,实践操作是否准确,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只有实践操作的程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操作准确到位,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另外,问题的设计在动手实践操作中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只有情境而无问题的活动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活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探索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它必须具体而富有启发性。

如于丽影老师在教“退位减法”时,从实践操作入手,经历实践操作(小棒)——感悟(算理)——发现(算法)的过程。

a、让学生摆一摆、拿一拿,在直观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b、解决问题中发现:拆开一捆,即从十位退1合并再减。

c、通过几个题目的多次实践操作,使学生“拿中感悟”“不够减”,“拆”中感悟“退1作10”。

d、组织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分析、交流。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由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在学习中,不仅对“退位减法”的算理、算法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初步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学习。这可以说是一种探究性实践操作,这种实践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经历实践操作(小棒)——感悟(算理)——发现(算法)这样一个过程。

(三)不同的实践操作内容有着不同的实践操作流程,我们初步探索出“动手实践操作”课的基本实践操作模式为“呈现问题→引发猜想→实践操作探究→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示范性实践操作、应用性实践操作、启发式实践操作、探究性实践操作的一些基本教学流程。

1、示范性实践操作:课前观察——尝试实践操作——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如于明忠老师在教学“圆的画法”时,由于画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知道从何着手,需要老师的指导。她就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入手,先让学生观察学校的体育老师是怎样在操场上画圆的(多媒体模拟实践操作);
再让学生尝试在黑板上用粉笔头画圆;
接着教师用圆规示范画圆(实践操作演示);
最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的实践操作就更正确、规范了,而且也能在这规范的实践操作中去主动地认识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注重了对动手实践操作的指导。

2、应用性实践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实践操作,形成结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如赵中芳老师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通过创设猪八戒化缘的情境,引出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么分的问题。在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分的情况下,让他们小组合作,通过将圆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剪一剪等,得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的结论。再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课尾时,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完善了认知结构,而且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总结经验、反思学习过程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启发式实践操作:课前准备——课堂探索——启发解难——发展思维。

如于明忠老师教学“分数的大小”时,先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好大小相同的两张纸,分别折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并要求他们用彩色涂出来。接下来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究出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然后回到、、争论的情境中,受前面的学习启发来学习某数和比大小。最后通过游戏——请你猜猜它是谁?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4、探究性实践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时空,自主探究——评价反思,丰富体验。

如赵中芳老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首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识冲动。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究,由于可去探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探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板凳,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还有的小组用自制长方形纸片进行折一折……。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有的小组中两人拉尺、一人看尺寸、一人记录,有的小组三人分别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一人把前三人概括出的特征填写在实验报告中……。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辩→认同,十多分钟的探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每个小组去教室各处探究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同物体,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
有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和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朱老师问学生:你对其他同学(组)的探究成果如何评价?自己是怎样进行探究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以此引导学生开展反思与评价和对评价的再评价。这样使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有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主体意识,丰富学生了的活动经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学会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动手实践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如何有效通过动手实践发展学生思维,我们研究出了以下三项基本策略:

1、通过学具实践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实践操作学具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精心创设动手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并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同时也使全体同学在动手实践操作实践活动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如于明忠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是让学生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探索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应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出每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这样无须再由老师解释,学生们已经深刻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学会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而且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和感悟,思维得到了发展。

2、通过小组合作,发展学生思维

如:教学“圆的认识”中有关半径、直径间的关系的认识,于明忠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后,请同学们4人为一组讨论“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直径与半径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简短而又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无框架的约束下,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有的组采用了“折”的方法,有的组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有的组测量的是“同一圆内”也有的测量的是大小不同的圆……同学们因为观察角度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等,得出的结论有的可能有偏差,但通过小组的实践操作实践,群体的交流,最终归纳出“同圆(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这一正确结论。这样的实践操作实践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现欲望,还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进程。

3、通过语言描述,发展学生思维

我们知道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说话,就会伴随回忆、想象、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也是对思维活动的一种整理和自我检查,同时也会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圆面积”时,于丽影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目:①拼割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②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么求?让学生先动手拼一拼,在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实践得到的感性知识,再经过让学生描述实践操作实践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样,通过第一信号系统的主观实践操作实践与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表达的协同活动,相互支持和调节,学生就能比较准确地抽象和概括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维得到发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为了促进实践操作实践和思维,我们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实践后充分地让学生描述实践操作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我们通过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方式让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
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实践操作实践、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
同时让学生在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中参与评价;
通过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实践操作实践学具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实践引导学生从动作中发现、探索、领悟、抽象、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在教学中我们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具有挑战、探索性的实践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该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根据需要将全班实践操作实践活动、分组实践操作实践活动、个别实践操作实践活动,合理互补贯穿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发展到了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充分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优势和整体功能。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并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索的习惯。

(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十 、课题研究的效益和影响

通过本课题一年多的研究探索,证明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学习,我们真正树立了与新课程相对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对教师而言,“动手实践操作实践、发展思维”意味着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大家一起互动探索,促进学习;
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
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学生成为活动了主角。真正做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研究中教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由最初的摸索、借鉴到有针对性的创造,教师在感悟、自主学习教学方面逐渐成熟,设计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方式的科学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逐步运用到教学中,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的实验探索过程中,磨炼了教学基本功,增强了教育科研能力。在课题课堂展示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于明忠、赵中芳、于丽影等老师上的展示课充分展现了我们的课题特色,受到了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教师研究学习的氛围日渐浓厚,涌现出了一批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科研队伍。课题组于明忠老师在正阳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活动中活动一等奖,被评为优秀教师;
赵中芳和于丽影老师在2015学年度中由于教学成绩和管理水平显著,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课题组成员撰写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在中心校组织的论文交流中获得好评。

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能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大面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验证了我们原来的实验假设是正确的。

十一、研究的反思:

在为期一年多的实践研究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如:

1、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动手实践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部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自己研究的成果总结不够,课题研究的关注点还没有最终回归于学生,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去评价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实践的有效性。今后的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没有与教材相配套的学具,所以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尽管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实践能力有明显增强,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实践能力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勤于动手,勤于钻研,积极思考,也有少数学生不愿动手,不愿动脑,男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实践操作实践能力都比女生强,可合作能力、协调性比女生差。在目前教学条件下,教师必须调控好班纪,恰当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具、学具和教学设备,并将其与新课标的要求、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活动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继续丰硕。

3、本课题的研究,经过全体实验老师的研究实践,虽然总结出了一些可实践操作实践的模式和策略,也举行过三次全镇的课堂展示活动,但仍然缺乏对外推介的力度,对研究成果推广不够,没有很好发挥课题研究的作用。

4、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科研素质有待提高,班额过大,数学教师所带课头课时太多负担过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尽管学校每期都派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但总的来说机会还是不多,请进专家的指导也较少,课题研究的层次还不够深。教师对利用网络资源这个平台学习没有很好把握,教师学习、动笔、积累方面还有欠缺,自我提升不够。要借课题研究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科研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课题实验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与其课题相关联的新的课题理应应运而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成长,努力将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尽全力地去克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十二、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9

2、《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版)[R].2011,21.

3、零克宁.运用数学学具,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5,(7).

4、丁浩清,宗占明. 在学具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2006,(04) .

5、刘北荣.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思维能力[J]. 广西教育,20、07,(Z4)

6、张晓娟.重视学具实践操作 优化课堂教学[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1,(1)

7、彭瑛;艾晓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动手实践操作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篇3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

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四)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当前,教师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普遍的探索意义。

(五)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基础教育的新课题,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但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得基层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课程开发理论与经验,造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盲目与无措。本课题就开发与实施的策略等问题展开研究,希望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基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上述背景,我校以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为契机,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着力点,开展以社会资源为载体、以教师资源为依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建以东湖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服务城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2、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与基本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全面科学地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认真分析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其次,对我校现有师资力量、地域教育资源进行准确调查分析,拿出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同时对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供课程开发决策参考。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整理、分析,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两类《校本课程纲要》、《开发建议》等,组织编写校本课程资源包,构建校本课程体系,针对开发过程中的普遍性、代表性、本质性的问题,进行开发策略的研究。第四,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试点拿出实施建议,然后在全校展开,全面实施校本课程,针对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方法问题,进行实施策略的研究。

本课题定位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形成具有东亭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该课题2006年5月8日经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批准立项后,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学校首先调整组建了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在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建章建制;
然后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地域教育资源、学校教师资源进行梳理,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
同时针对两类校本课程模块内容的设定,对学生进行了需求以及水平的调查评估。此后研究工作全面铺开,课题组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先后进行了开发策略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2、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研究确立了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制定了《开发与实施研究总体方案》

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秉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重在学生的实践体验;
为了学生的素质发展。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应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和成长特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生活实际,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教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特长与综合素质得以逐步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校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使研究工作科学、有序、高效的进行,制定详实的开发与实施方案是重要前提。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它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性设计,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二)根据研究的总体方案,对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

校本课程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校本课程的资源基于教师、基于学校、基于社区。为了充分发挥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力,让学校教育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更彻底地释放出来,就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为此,课题组在实施开发前,就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和学校教师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在参考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东湖史话》的基础上,对学校所处地域——东湖风景区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这是我校特色必修课开设的重要依据。

同时,校本课程是一门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因此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就是我们开发的方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形成之后,开展了“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现实需求调查分析”,为我们特色必修课与兴趣选修课各个模块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三)研制了两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为资源包的编写提供依据

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必须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与地方课程有课程标准,校本课程也应有课程标准,当然,在不够成熟时可称为课程纲要,我校暂定名为《课程纲要》。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地域教育资源,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学校课题组于2007年9月制定了特色必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2008年元月,学校课题组在参照上述精神,考虑教师特长、学校教育资源(主要是教学硬件设备)、学生兴趣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兴趣选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这两个纲要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五个部分,分别对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分目标、不同阶段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教学及评价方法等作出了具体的阐述。两个纲要的制定给教师进行具体内容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指南。

(四)研究撰写了《校本课程资源包》,为师生的教学提供模本与素材

1、拟定资源包编写建议

从调研分析和需求报告可以看出,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浩瀚如海,学生的需求包罗万象。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量非常巨大,如果没有收集线索引导,将是无法完成的。于是由课题组核心成员担任组长,拟定了两类课程模块资源包的编写建议(大纲性质),《建议》从编写原则、编写结构、编写体例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资源包的编写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2、撰写资源包具体内容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与《资源包编写建议》,课题组组织开发教师撰写了多种板块的资源包。从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历经了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三个阶段,最终形成特色必修科1——9年级共五大板块、90个主题、302个课时的《资源包》;
兴趣选修科3大板块19个主题,285个课时的《资源包》。

板块资源包内容包括:教学主题、活动目标、内容素材、教师指导建议以及教学设计参考等。在资源包里,内容以教育专题的形式呈现,以给教师提供参考素材为主。这一设想旨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实施教师的再开发潜能,促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完善,同时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资源包的内容需要不断加以补充、修改、调整、完善和更新,因而校本课程的资料就不能以固定的教材形式呈现。为了适应这一态势,我校开发出的资源包是以活页式“资源包”的形态出现的。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精神,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是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定要求的。

(五)通过研究我们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必需考虑实际操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预想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若干对应的方案,再根据开发工作的推进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完成开发任务,达成开发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成效。我们探讨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与方法是: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了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发与实施,由科研室策划,学校成立了以行政校长、书记和教学校长为核心的领导机构,以教导处、政教处、团支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的14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并组成为学校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

2、全员培训,建设队伍

教师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与主导力量,离开了教师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不可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从课程开发主体来说,社区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及学生家长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只有社会、教师、学生的全面参与和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域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课题组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着)等教育理论论着为依据,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开发前的通识培训。然后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有关地域文化研究人员,组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队伍。

3、分层开发,逐步推进

在《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开发进展情况分步骤制定《开发推进计划》。按照义务教育九个年段,分层科学开发,通过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最终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包》成果。

4、制定纲要,提供指南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地域教育资源,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特色必修课与兴趣选修课两类《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为开发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与指南。

5、拟定建议,撰写内容

(1)拟定资源包编写建议,即根据两类《课程纲要》,进行资源包编写建议拟定。

(2)撰写资源包具体内容,课题组组织开发教师撰写分担板块的资源包。

(六)通过研究我们探讨了校本课程实施的程序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有相应的策略,应该讲究程序与方法。我们探讨的操作办法是:

1、专业培训,提升认识

首先是校本课程观的培训。校本课程只有一个课程纲要和一个资源包,如何准确把握就成为一个问题,因此对教师实施课程观的培训是首先必须解决的。

其次是校本课程知识的专业培训。校本课程呈现的学习主题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内容,教师只有深入地学习,才能掌握与实施。因此,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训,增加实施教师的知识储备是校本课程实施与再开发的重要条件。

为此,在2008——2009年开始实施校本课程时,我们首先组织了《研究方案》的再学习。还请武昌区主管校本课程的专家作了《校本课程实施》的专题报告。通过学习,增强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接着又组织了《学校校本课程纲要》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了解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
把握校本课程的总目标、分目标;
熟悉校本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2、整体规划,分步落实

校本课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成熟案例。它的实施必须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先试验,找到突破点,形成可供参考的实施案例,再行推广落实。

学校在考虑上级部门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我爱江城东湖美》为我校特色必修校本课程;
《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为兴趣选修校本课程。同时还分别确定了两类校本课程的实施步骤:
特色必修课《我爱江城东湖美》分三步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
兴趣选修课边开发边实施,逐步完善。最终达到校本课程可选科目30个以上,每周开课2——3课时的开发目标。

3、规范程序,合理开课

规范的实施程序,有利于课程的管理。课题组经研究确定了实施的操作步骤,具体如下:每学期预备周,两模块课程小组集体研究制定本组的开发实施计划(编写纲要),提交校本课程资源包编写、使用或开发、实施申请等,报送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审批。然后按照计划认真、真实地加以实施。

特色必修课开设,经审批以班为单位上课,按每周1课时计划排入课表。

兴趣选修课开设步骤:首先学校编制学生选课手册,学生填写选课意向,科研室统计学生填报情况;
然后根据填报人数,适当进行平衡,组织动员部分学生重选课程;
最后确定开设的课程门类、选学各门课程的学生数、上课的时间地点等,并排出课表。经审批兴趣选修课每周1课时,安排在每周五下午,实行年段走班上课。

为了促进各门课程的均衡发展,兴趣选修课类课程必须保证每个年段都开设《学科拓展》、《科技探究》、《文艺体育》三个板块内容。

4、注重过程,纳入常规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使实施工作有序的展开,教师专业发展得到落实,实施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教师实施的过程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四有:实施前有计划;
实施中有记载;
实施后有反思;
学期末有成果(教学案例集)。同时科研室与教育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月考评的常规管理工作中。目前已形成两类四个模块案例集,反思集等研究成果。

5、搭建平台,以研促教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案例,要想不断提升师资水平、提高实施效果,必须进行专题研究。在学校十一五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教研组,由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落实间周一次的集中研究例会制度。为及时反馈研究与实施的成果,指导实施教师高质量地完成实施任务,2007——2008年课题组开办了校本课程专刊《研究行动》,目前已出版5期。

6、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完善的制度,管理的跟进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课题组在边实施边完善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包括:开发管理制度、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再开发目标等。分别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同时要求科研室与教导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月考评的常规管理工作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它需要教师用心、用力、用情、用智去完成。就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来讲,远远大于其他学科教学。为了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工作中来,潜心研究、勇于开发、乐于实施,有必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为此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工作保障奖励制度,并在实施中切实加以落实。

7、 开展实践,拓宽渠道

校本课程设置初衷就是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对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大舞台,促进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的大课堂中受到启迪与磨砺,让学生通过体验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学习方式,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必由之路。

因此,从上述指导思想出发,根据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结合现实情况及学生教育需求,课题进入实施研究阶段以来开展了多次大型的校外实践活动,

(六)研究了校本课程的初步评价体系

既然是开发实施的课程,就要对课程的效益进行评价。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层面的课程,它的评价体系该如何构建,它的评价标准该如何界定,这是开发与实施必须研究的内容。

课题组在参考国家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好的经验做法,就校本课程的初步评价体系做了一定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由: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实施评价、课程的价值评价三个方面组成。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评价要考虑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品质与学习方式、学习能力这三个维度;
教师的评价从实施的准备、实施的过程、实施的效果、以及教师再开发能力等方面进行;
课程的价值评价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关注、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框架之上,要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结果进行整体考量

三、研究的成果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

学校课题组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并对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经过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于2006年5月,制定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程背景、开发目标、开发内容、开发步骤、开发方法、开发条件、人员分工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表述与说明。它的制定对这一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见附件一)。

(二)《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及《校本课程学生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1、《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

《报告》分为前言、东湖的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地域资源分类及评析、学校开发资源与条件、社区资源条件分析、工作展望等七个部分(见附件二)。

2、《校本课程学生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包括三个部分: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呈现方法和学习方式建议(见附件三)。

根据上述调研分析,我们确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结构。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实施形式上说,可分为特色必修课——《我爱江城东湖美》;
兴趣选修课——《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这两大类4门课程。

(三)两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1. 特色必修课

我们定名为《我爱江城东湖美》,这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主导课程系列。

2. 兴趣选修课

我们编制了《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系列三大系列(见附件四)。

(四)校本课程资源包

特色必修类校本课程资源包包括编写建议、编写线索、编写主题及1——9年级实施的板块内容、单元课名、单元目标、分课时课名、分课时目标、教学素材内容、课后实践与思考、教学建议等。

选修类兴趣校本课程资源包主要是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案(见附件五)。

(五)其他成果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收集整理了课程实施的相关案例、总结、反思等形成了案例集、总结与反思集。

四、实施效果

(一)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五年来,在选修课内每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在必修课内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特长、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
学习的方式更具个性化;
学生的创新意思、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加强。特别是在以校本课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建设中,学生们用书法、摄影、绘画、报道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展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果,扩大了课程的社会效应,形成了一种流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还利用网络、报纸、图书等工具查找相关学习主题的资料,组建文学社、摄影社、美术社等学生社团,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得到有效拓展。

据统计从2007年到2009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特长比赛获奖370余人次。

(二)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理论水平、科研方法等得到普遍提高。2007——2009年年学校教师申报校本科研课题逐年增加,到2009年达到49项,基本上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发展态势。

近三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论文共获奖14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获奖30次。

(三)科研管理得到完善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工作中,我们深有感触。2009年9月,在参考武昌区有关名校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原有的科研制度制定了学校科研制度集,学校科研制度集包括:科研室职能、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科研室工作要求、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细则、课题组管理、教科研奖惩办法、教育科研月考核标准(讨论稿)等八大块,制度集的制定与颁布对今后学校科研的发展及规范学校科研工作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配合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科研室在十一月底拿出了《学校教职工评比奖、辅导奖、发展奖奖励办法(细则)》。

(四)学校特色得到彰显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五年,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武汉市两级卫生先进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两级青少年红会模范学校;
武昌区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学校荣获武昌区中考质量奖。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校长、管理干部及教师逐渐意识到以东湖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教育,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2009年在学校工作中明确提出打造东湖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这一学校特色开始形成,并初步得到有关领导与专家的认可与赞誉。

五、结论与问题

(一)重新认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应该说从上世纪就提出来了,且并不神秘。上世纪80--90年代全国开展的第二课堂、兴趣课以及一些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如足球、乒乓球、田径、合唱、围棋等,其实就具有某些校本课程的性质。因此只要我们去挖掘整理,把它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出来,它就是这些学校特有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除了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兴趣选修课程以外,从学校发展的层面来讲,还要有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主导必修课程。做到主导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满足了多方的需求,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培养,他们的发展路径、成长方式、成才轨迹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人其人生成就斐然,不同凡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正确开发课程资源

本土化、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是立体的多元的,需要我们遵循课程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去开掘,我们体会到开发时必须实现两有:一有“人”——要考虑人的需求,即要学生能够喜欢,要教师能够驾驭;
二有“益”——要考虑有无效益,即要使学生从中能受到教益,使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三)科学实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教师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因为在课程内容上需要不断地合理地剪裁连接、拓宽延展、灵活运用、更新求实;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学习空间、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创新的过程,因为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植物园等场所都可以成为教室课堂,其教学方式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依据学生学习需要,承担实施的教师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因为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开展鲜活的教育研究。

(四)探讨评价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开发实施的课程,必须对课程进行价值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开发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的关注、对课程目标达到的成效之上。到底该怎样进行?这是我们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校本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五)构建和谐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使主导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均衡和谐的发展。就目前现状来看,由于主导性课程,举全校之力,集体打造,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课程,而选择性课程相对薄弱。这一课程的建设将是我们今后课程建设的重要项目。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平台,三者的发展需要在学科知识综合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管理能力艺术化上下功夫、用气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机遇。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生和谐发展,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建设。我们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的研究契机,在开发与实施的策略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让我们用孙中山的一句话来勉励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上述报告,请评审委员会审议。

武汉市东亭学校课题组

执笔:王汉桥、张湘文

2009年12月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篇4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行动研究 课题类别:小学学科A1 语文
课题批准号:GSG【2007】0209号(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课题负责人:xxx 所在单位:甘肃省xxx小学
课题组参与人员:xxx xxx xxx xxx
xxx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校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遇到了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1.教学目标单纯,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造成了学生发展的两极分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以学生片面发展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体验等。
3.师生互动性不强

4.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 5.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情形,结合教师教学行为现状的观察与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并于2007年 6月向省规划办申报了立项计划并获批实施至今。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参与式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活动,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围绕解决问题组织开展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说参与式教学由于符合人类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检测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⑴ 组建课题组,宣传动员,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职责分工。

⑵ 请教专家,有课题实验经验的教师指导,组织相关理论的学习。
⑶ 问卷调查,取得学生第一手资料,针对本校实际确立研究目标。
⑷ 收集资料调查相关问题材料,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方案。
⑸ 制定“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并报批。
2.初始阶段,加强学习与培训,为课题研究夯实基础 ⑴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使实验人员领会参与式教学特点,理解参与式教学行动研究的内涵,明确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更新观念。
⑵ 课题组成员通过一个学期课堂教学的初步实验,感觉自己实验的项目是否合适,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实验方向,为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⑶ 课题组成员以自己的实验研究内容为题写出论文。

3.实验阶段,注重实效,提高研究水平
⑴深入学习提高认识。依据课题构想,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研讨活动,明确实验目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
识。
⑵ 收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案例,研究语文实践课的教学方式。
⑶ 定期进行交流研讨,把实验教师引入试验轨道。

⑷ 对课题试验实施方案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措施,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行动研究”意识和教科研技能,不断完善教学策略。
⑸ 定期举办语文实践教学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收集汇报课题研究阶段性经验。
⑹ 做好实验过程记录、有关数据收集,积累课题相关材料。
4.总结阶段,总结反思,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经验 ⑴ 进行实验总结工作,效果调查及资料数据的整理、统计。
⑵ 以实验报告、论文、教案集、研究课等形式展示实验成果,并写出实验工作总结,申请结题。
在结题阶段,我们课题组教师积极开展总结活动,畅谈研究中的想法以及今后的打算,写出实验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
四、研究的内容
1.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发展条件,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注意发展学生的心理、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不但具备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学习能力,而且具有初部的行为控制能力。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教学活动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习责任心,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合作、互助互利,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目标情境,使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自尊和尊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3.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参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认真学母语的意识,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及其社会价值,认识知识的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的基本能力,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问题情境,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求新、求异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与主动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4.基本教学形式
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
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学生和教学内容为中心,以鼓励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最终制定出计划、目标。开始时,学生配对互相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每节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编故事、绘画、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教学要求制定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以前未能解决的或者正在学习中的问题,和老师同伴一起研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信心,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辅导同伴、出考题及答疑等。同时因特网的出现也使得参与式教学法得到更好的应用,利用因特网的互动功能,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
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㈠参与式教学充分显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一会儿游戏,一会儿表演,一会儿操作,一会儿欣赏与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的表现欲得刊了极大的满足,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积极性大大调动。
2.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交流的密度。由于教学的空间条件发生了变化,上课形式灵活多样,有时把课桌椅排成马蹄形,有时排成矩形,有时排成月牙形,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解放了五官、大脑和手足,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
3.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因材施教,增加了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并能及时答疑。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交替使用,优势互补。
4.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更了解,更倾向于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化对学生的学力和人格的培育。
5.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明显发展。他们会自己学习、自编小品、即兴表演和各种小制作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㈡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形成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能力的基本环节
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培养策略指导的实施的四大环节:
⑴ 合理成立学习小组;

⑵ 明确职责分工;

⑶ 引入竞赛机制;

⑷ 及时总结与反思。
2.形成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基本途径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基本途径:
⑴ 学生小组发言;

⑵ 师生个别交流;

⑶ 学生全班交流;

⑷ 学生进行评价。
3.形成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基本原则:
⑴ 合作意识的评价策略;

⑵ 优化小组组合策略;

⑶ 情景创设的策略;


⑷ 学法指导的策略。
4.形成了学生参与意识、合作能力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合作探究能力日益增强,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2.增强了学生的自控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优化了学生的个性品质。
3.学困生的转化效果显著。
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
开展实验三年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超过80项。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篇5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内容当中,作为架构学科知识新体系的技术支撑,服务于学科教与学,同时在学科学习中培养信息素养和能力;
第二种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集中于这两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课程整合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因此,课题组着重对此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构架学科学习的新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同时,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态的过程中,课题组从多媒体环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①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倡导基于资源、任务、课题、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媒体的特性,合理地选择技术,合理安排使用的时机与方式,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③强调协作学习和情感交流,把技术的工具性和教学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④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能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工具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中普遍采用如下教学设计流程。
分 析

新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学生认知水平 信息技术环境
确 定
教学目标 媒体组合
教学结构和过程 教学方法 问题体系
形 成
教学方案

评价量表


1、多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成果
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交互性,可以让教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互动和交流。经过研究和探索,课题组设计了教学设计流程,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参与这种整合习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与传统课堂(主要指没有信息技术参与)不同的学习模式。他们能够感受到学科的内容与他们生活是如此贴近,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的过程改变了。这种学习过程的改变首先在于他们在面对学科的时候感受到自己是主动参与者,同时,这种学习过程的改变还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拥有自己的理解。

模式一: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 师

反 馈
总结升华 任务驱动 重点再现 分析总拨 创设情境

媒 体 教 学 资 源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想像表述 实践操作 运用拓展
学 生
评 价
该模式是秦皇岛市建设路小学、新一路小学、张家口市下东营小学、斜街小学等十几所学校研究成果。该成果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激情,引思、拓展等教学功能,有力的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发展,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模式二: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 师

反 馈
外设情境 点拨导议 应用巩固 科学趣谈
多媒体教学资源


开阔视野 引观促思 合作释疑 创新拓展
学 生
评 价
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资源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是学习活动中观察、思考、知识构建、促进能力发展的源泉。
教学步骤:①科学趣谈 开阔视野: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确立生物趣谈的主题,学生查阅互联网或翻阅其他资料而获得趣谈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②创设情境 引观促思:运用媒体展示图片或生理活动等学习材料,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③点拨导议 合作释疑:根据媒体展示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就有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加工,促使学生在协作讨论的氛围中自己整理学习成果。④巩固应用 拓展创新: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开拓创新的机会。




模式三:多媒体环境下发展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教 师


反 馈
局部强化 延伸拓展 整体感知
多 媒 体 教 学 资 源
粗读初思 细读深思 品读拓思
学 生
评 价
教 学 目 标
特点:在教学目标引领下,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教学功能,通过“粗读(导疑)→细读(议疑)→品读(释疑)”三步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适于语文等社会学科的教学学科。
模式四: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师 生 媒







情 理
启发辨识

全 面 发 展
多向求解
创新应用
以上是邯郸市峰峰实验小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特点:
①以教师、媒体、学生、教材四元多向立体结构,取代师生二元主从线型结构,生为主体,学为中心。②把课堂,“讲问一听答”的注入过程,改变为学

生在外因激励下,实现自主探究和愉快发展过程。③以多媒体组合的互动式教学法代替讲述法、谈话法。④教师以高层次的主导代替“讲深讲透”的直接主导,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课堂活动的主持者,担负设计,主持、评价与示范的新职能。
模式五:多媒体环境下的作文课教学
这是涉县实验小学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构建的教学模式:
教 师

(2)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
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主要采用了如下应用方法:
①观察法:提出问题→观察资料→回答问题;

②聆听法:提出问题→听录音资料→回答问题;

③导视法:在学生观察资料的同时,教师针对资料进行讲解;

④示范法:观察示范资料→模仿→形成技能;

⑤习作法:提供习作资料→习作→作品展播、评价等。

(3)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
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要素。设计开发与文字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省参加课题研究的学校都在做这项工作,几年来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并形成了几点共识。
①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以素材为主,课件为辅,如,图片、动画、 反 馈
媒 体
审题立意 形象感知 自主探究 创意写作 评议交流 修改整理
学 生


视频、音频、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文本等。
②组织专家、教师和制作人员的三结合研制小组进行研制,能多出精品,少出赝品。
②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应具备下列特征:
A.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B.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 C.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D.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E.激发学生的积极地思考问题 F.给学生以美学知识和审美享受 G.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H.凸现科学创新精神
运用多媒体,可以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设想的那样: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
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
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这对我们进行生物创新教育十分有益。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创新。比如,将课本中的结论性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质的资料和信息,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将获得的信息加工组织,使学生亲身体验人类取得的成果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多媒体课件,从植物开花到传粉,再到受精子房开始发育到形成果实和种子,这一系列的变化先向学生分别展示开花、传粉、受精、种子的形成、果实的形成的动态变化(电脑动画模拟),然后要求学生填写出各个过程的变化特点,自己从中总结出过程中的特点。接着将整个形成过程连续地、完整地放一遍,同时配有解说词。最后要求学生用鼠标器拖动各部分结构到适当位置以完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该课件要求学生手、眼、耳、脑并用。这样学生既亲身体会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又开拓了自己的思维,并且培养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成果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指导思想是:在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过程,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功能分析
①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②利用信息处理工具进行教与学 ③利用交流平台进行网上交流与合作
④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指导 ⑤削弱了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2)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组织形式
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组织形式可采取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两种形式,其中小组学习形式经常使用。依据教学内容,对于一般性的学习内容采取个别学习方式,对于内容复杂或难度较大适合选择小组的学习形式。
(3)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①课件引领下的半开放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师将学习方案设计制作成专题网页形式放到网上,引领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除教师组织的学习资源外,还提供相关网站扩展和延伸学习资源。
②问题引领下的开放式自主学习方式
由教师或者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运用网上学习资源,采取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形式,进行学习。
③课件引领下的探究式学习
课件提供了研究的问题、方法、资源、让学生尝试找出问题答案。

④对较复杂问题的合作式学习
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分别由各个小组进行探究,各小组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获得问题的答案,最后将各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综合归纳,使问题获得解决。
(4)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模式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 情景 提出 问题 自主 探索 协作 交流 课堂 检测 课堂 小结

该模式是峰峰春华中学课题组研究成果。它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协作交流、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环节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掌握自主的技巧、规律,获得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多媒体 课件 学生自设问 学生间设问 师生间提问 自主发现法 归纳类比法 打破定式法
竞争 协作 伙伴 角色扮演 达标级 提高级 优胜级 欣赏级 老师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训练学生质疑、猜想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




模式二:教学目标引领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教 师 网 络

反 馈
实际演练 综合培养 教师参与 多项交流 外设情境 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小组互动 展示成果

生网络
教 学 目 标 评 价
该模式是秦皇岛市昌黎四中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其特点是:在教学目标引领下的教学活动过程;
每个教学环节都充分体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功能;
每个教学环节都清晰地表达了师生双边的活动;
阐明了在师与生、生与生合作学习的环节和内容。该模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能够自觉地钻研、学习、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模式三:中学物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 师



该模式是张家口市第二中学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其特点是:以问题引入调动学习探索欲望;
学生通过网络、电子图书和纸介图书查找资料、筛选内容、提出解决思路;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论坛、BBS,QQ群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自由结合的兴趣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展示小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建立思维模式、学习方法等。
问题拓展 完成构建 归纳总结
指导监控 反馈矫正 设置情景
研究主题 查寻资料 论坛讨论
确定研究方法感受 利用检索 参与
问题导入 网络资源
提供相参与 引导

选择 提交问题


分组讨论,成果展示
获得成



模式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教师 网 络资 源

该模式是邯郸市峰峰实验小学第二课题组研究成果。该模式下的教学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建构实用的、最优化的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学的整合,能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能积极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是实现新课题标准的必要要素。
信息技术具有多方面强大的教育教学功能,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只有恰当的适用才能事半功倍,盲目的运用就会画蛇添足。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研究

设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反 馈
任务驱动 重点再现 分析点拨 总结升华
引发思考 想像表达 实践操作 拓展运用
学生网络资源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评 价


围绕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关键问题——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主要承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编制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自然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教材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学到受益终生的东西。根据这一理念和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际,我们研究并开发了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包括小学2册、初中2册和高中2册,河北教育出版社)。这套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色:
(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增加了亲和力,提供了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教材融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模式。
(2)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态性。教材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同时,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教学创新,引导而不是禁锢、规范而不是限制教师利用教材对教学进行建构和创造。
(3)强调了整合性和实践性。教材贯彻了整合理念,把握了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了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教材的综合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同时,突出了实践性,安排了大量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内容,使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教材投入使用后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对教材有较高的评价。高中部分已通过教育部信息技术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手段,是信息技术课堂教

学最优化的核心,是对教材、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技术等要素的二次创造,《信息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强调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掌握信息技术。鉴于此,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课题组立足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分析
①鲜明的学生中心论。信息技术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任务驱动。同时,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技术支持。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帮助个体学习,从而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确保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最充分地运用自己潜能的平等机会”。
②多维动态生成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设计参与者。教室因网络而拓展了时空,社会成为具有丰富资源和研究价值的课堂或实验场,课堂比以往更具活力。随着设计节奏的展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不断调整与修改教学设计策略的状态,即在过程中产生新的设计方案,在过程中逐步趋向完美,最后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③ 活动、实践与创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过程隐含在所组织的教学过程或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它最外显的部分是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因此,活动设计的水平是衡量教学设计水平的一大标志,我们完全可以说,活动设计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核心。加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达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创新是教学设计永恒的主题,那就要求设计者主动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洞察能力,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另外,熟练操作技术本身离不开实践,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实践,同样,教师的设计工作相应地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才能真正产生指导意义,才能真正产出当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生命价值。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模式


在三级子课题研究报告和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的基础上,课题组概括出了三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模式。


模式一: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教 师 多 媒 体教 学 资源

反馈评价
外设情境 明确任务 提供示范 模仿练习 总结要领 讨论归纳 拓展延伸 创作运用 作品展播 总结评价

学 生
该模式是根据张家口下东营小学《给图画上颜色》优质课(刘学慧老师主讲,获河北省2003年优质课一等奖)概括出来的。该模式的特点: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室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操作技能,完成创作。
模式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 师计算机
引思导读 确定方案 提供网址 收集资料 强化研讨 整理资料
学 生计算机外设情境 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该模式是根据邯郸峰峰实验小学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和河北省2002年优质课《梦在网上飞》(王静老师主讲,获一等奖)概括出来的。该模式的特点: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学习工具,学习信息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模式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 师

总结评价
成果展示 交流提高
提出主题 分解任务 提示方法


指导答疑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计划构思 实践操作 拓展运用 创新思维
学 生
计算机网络
该模式是根据沧州运河区南陈中心校《画小树林》优质课(张艳老师主讲,获河北省2003年优质课一等奖)概括出来的。该模式的特点: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利用网络资源,共同对同一主题进行探讨,适合综合问题的学习。




(三其他研究成果
围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出版著作、发表论文,以及各种优质课与课件的评选活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下表所示。
研究成果统计表
类别 著作 论文 优质课 课件

综上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材与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开发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模式,记录了大量优秀教学课例,而且编写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开发了几百套课程整合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有利地促进了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三、特色与创新
1、课题研究具有广泛性。全省各地市都参与了该课题研究,研究选题密切结合本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2、根据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学校普遍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有机结合,相得获奖等级
省级以上
2 375 32 352 省级 3 675 165 465 市级 6 1380 205 1650 统计 11 2430 402 2467

益彰,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注重对检测工具的研发,把内在的特性表征化,心理品质行为化,制成量表进行测量,提高了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可信度。如张家口下东营小学开发了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用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4、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从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出发,运用教学理论与经验改进原有教学方式,通过不断反思与评价,不断地把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形成了该校教学改革的校本特色。如峰峰实验小学、昌黎四中等学校。
5、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重视课题研究与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工作相结合,产生了双重效益。如卢龙县三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主开发了100多课时的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电子教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四、价值与社会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探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原则、方法、规律和发展趋势,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不仅有利于指导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而且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和实施素质教育。
1、本课题研究有利地促进了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已有100多个县(区)建立了信息(网络)中心,近万所学校接入河北远程教育网和因特网,30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成了校园网,同时还装备了1万多个多媒体教室和2万多个计算机网络教室。。
2、指导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教学效益。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和设备的教学效益是教育信息化重大课题,用不好就是浪费,浪费就是犯罪。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优秀课例观摩会和河北省远程教育网、河北省教育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极大的提高了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健康深入的发展。
3、培养了近5000多名能教、善研、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资队伍,通

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为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榜样,也为构建信息化学校的师资队伍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与今后设想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师、教育主管观念和应用能力的滞后性相矛盾。

2、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性相矛盾。

3、建构完美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与学校资金有限性相矛盾。

4、目前执行的评价标准与新课程理念的需求相矛盾。

(二)今后的设想
1、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本课题研究只是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今后要以本研究成果为新的起点开展有关研究,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我省中小学素质教育教育的发展。
2、在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蓝本,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研究,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3、针对我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完善和推广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展新一轮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工作。倡导运用行动研究法,并加强对研究人员的方法培训和研究工作的指导,争取取得更大的研究效益和成果。

对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学素材应同步开发,同步发行,支持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让教师集中精力去应用而不是开发多媒体素材。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广大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师生的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注意到“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研究中要趋利弊害。


六、鉴定意见
专家组认真审阅了河北省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过程资料及相关附件,经过充分讨论后,提出以下鉴定意见:
该课题立足于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抓住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即:信息技术课教材建设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展开研究。该选题反映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了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整体趋势,适应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具体,对于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教与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题组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模式;
设计开发、并出版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字教材。课题组重点探索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并构建了相应模式。这些研究成果使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有规可循。这些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强,它们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提高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课题研究出版著作11种,发表论文2430篇,完成优质课402节,开发制作课件2467件,成果十分丰富。通过课题研究,培训了师资、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了河北省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参与面广,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效果明显,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在国内同类课题研究中达到较高水平,同意结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是在河北省电教馆的组织下,各地、市电教馆及全省27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 325所“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参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课题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益。
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
其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河北省从2001年起,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样,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方法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许多学校都购置了计算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于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等,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课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和经验性的,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立足河北省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旨在研究发现能够指导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和方法,促进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主要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现代教与学的理论为依据,以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各个课题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时间:2001年9月—2001年12月) (1)制订课题研究的计划,组织课题立项 (2)组织课题(三级)申报,共立项380个课题 (3)课题开题
(4)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省课题组共举办三期培训班,培训研究人员共1000人次,市级培训4000多人次。
2、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阶段(时间:2002年1月—2005年) (1)中期检查(时间:2003年5月)
采取了省课题组与市课题组分工负责的督导方法,对380个课题研究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导评估。
(2)中期成果与经验交流
2004年4月在石家庄召开了“中期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会” 3、结题阶段(时间:2005年4月—7月)
(1)2005年4月召开了结题工作会议,部署结题工作
(2)采取了结题申报与专家评议的方式,首批170个课题结题。

该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学校的类别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
学科的种类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语文、政治等。归纳已经结题成果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内容当中,作为架构学科知识新体系的技术支撑,服务于学科教与学,同时在学科学习中培养信息素养和能力;
第二种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集中于这两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课程整合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因此,课题组着重对此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构架学科学习的新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同时,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态的过程中,课题组从多媒体环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①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倡导基于资源、任务、课题、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媒体的特性,合理地选择技术,合理安排使用的时机与方式,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③强调协作学习和情感交流,把技术的工具性和教学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④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能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工具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中普遍采用如下教学设计流程。
分 析

新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学生认知水平 信息技术环境
确 定
教学目标 媒体组合
教学结构和过程 教学方法 问题体系
形 成
教学方案

评价量表


1、多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成果
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交互性,可以让教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互动和交流。经过研究和探索,课题组设计了教学设计流程,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参与这种整合习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与传统课堂(主要指没有信息技术参与)不同的学习模式。他们能够感受到学科的内容与他们生活是如此贴近,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的过程改变了。这种学习过程的改变首先在于他们在面对学科的时候感受到自己是主动参与者,同时,这种学习过程的改变还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拥有自己的理解。

模式一: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 师

反 馈
总结升华 任务驱动 重点再现 分析总拨 创设情境

媒 体 教 学 资 源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想像表述 实践操作 运用拓展
学 生
评 价
该模式是秦皇岛市建设路小学、新一路小学、张家口市下东营小学、斜街小学等十几所学校研究成果。该成果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激情,引思、拓展等教学功能,有力的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发展,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模式二: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 师

反 馈
外设情境 点拨导议 应用巩固 科学趣谈
多媒体教学资源


开阔视野 引观促思 合作释疑 创新拓展
学 生
评 价
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资源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是学习活动中观察、思考、知识构建、促进能力发展的源泉。
教学步骤:①科学趣谈 开阔视野: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确立生物趣谈的主题,学生查阅互联网或翻阅其他资料而获得趣谈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②创设情境 引观促思:运用媒体展示图片或生理活动等学习材料,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③点拨导议 合作释疑:根据媒体展示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就有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加工,促使学生在协作讨论的氛围中自己整理学习成果。④巩固应用 拓展创新: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开拓创新的机会。




模式三:多媒体环境下发展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教 师


反 馈
局部强化 延伸拓展 整体感知
多 媒 体 教 学 资 源
粗读初思 细读深思 品读拓思
学 生
评 价
教 学 目 标
特点:在教学目标引领下,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教学功能,通过“粗读(导疑)→细读(议疑)→品读(释疑)”三步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适于语文等社会学科的教学学科。
模式四: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师 生 媒







情 理
启发辨识

全 面 发 展
多向求解
创新应用
以上是邯郸市峰峰实验小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特点:
①以教师、媒体、学生、教材四元多向立体结构,取代师生二元主从线型结构,生为主体,学为中心。②把课堂,“讲问一听答”的注入过程,改变为学

生在外因激励下,实现自主探究和愉快发展过程。③以多媒体组合的互动式教学法代替讲述法、谈话法。④教师以高层次的主导代替“讲深讲透”的直接主导,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课堂活动的主持者,担负设计,主持、评价与示范的新职能。
模式五:多媒体环境下的作文课教学
这是涉县实验小学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构建的教学模式:
教 师

(2)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
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主要采用了如下应用方法:
①观察法:提出问题→观察资料→回答问题;

②聆听法:提出问题→听录音资料→回答问题;

③导视法:在学生观察资料的同时,教师针对资料进行讲解;

④示范法:观察示范资料→模仿→形成技能;

⑤习作法:提供习作资料→习作→作品展播、评价等。

(3)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
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要素。设计开发与文字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省参加课题研究的学校都在做这项工作,几年来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并形成了几点共识。
①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以素材为主,课件为辅,如,图片、动画、 反 馈
媒 体
审题立意 形象感知 自主探究 创意写作 评议交流 修改整理
学 生


视频、音频、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文本等。
②组织专家、教师和制作人员的三结合研制小组进行研制,能多出精品,少出赝品。
②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应具备下列特征:
A.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B.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 C.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D.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E.激发学生的积极地思考问题 F.给学生以美学知识和审美享受 G.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H.凸现科学创新精神
运用多媒体,可以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设想的那样: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
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
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这对我们进行生物创新教育十分有益。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创新。比如,将课本中的结论性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质的资料和信息,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将获得的信息加工组织,使学生亲身体验人类取得的成果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多媒体课件,从植物开花到传粉,再到受精子房开始发育到形成果实和种子,这一系列的变化先向学生分别展示开花、传粉、受精、种子的形成、果实的形成的动态变化(电脑动画模拟),然后要求学生填写出各个过程的变化特点,自己从中总结出过程中的特点。接着将整个形成过程连续地、完整地放一遍,同时配有解说词。最后要求学生用鼠标器拖动各部分结构到适当位置以完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该课件要求学生手、眼、耳、脑并用。这样学生既亲身体会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又开拓了自己的思维,并且培养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成果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指导思想是:在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过程,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功能分析
①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②利用信息处理工具进行教与学 ③利用交流平台进行网上交流与合作
④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指导 ⑤削弱了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2)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组织形式
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组织形式可采取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两种形式,其中小组学习形式经常使用。依据教学内容,对于一般性的学习内容采取个别学习方式,对于内容复杂或难度较大适合选择小组的学习形式。
(3)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①课件引领下的半开放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师将学习方案设计制作成专题网页形式放到网上,引领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除教师组织的学习资源外,还提供相关网站扩展和延伸学习资源。
②问题引领下的开放式自主学习方式
由教师或者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运用网上学习资源,采取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形式,进行学习。
③课件引领下的探究式学习
课件提供了研究的问题、方法、资源、让学生尝试找出问题答案。

④对较复杂问题的合作式学习
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分别由各个小组进行探究,各小组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获得问题的答案,最后将各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综合归纳,使问题获得解决。
(4)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模式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 情景 提出 问题 自主 探索 协作 交流 课堂 检测 课堂 小结

该模式是峰峰春华中学课题组研究成果。它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协作交流、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环节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掌握自主的技巧、规律,获得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多媒体 课件 学生自设问 学生间设问 师生间提问 自主发现法 归纳类比法 打破定式法
竞争 协作 伙伴 角色扮演 达标级 提高级 优胜级 欣赏级 老师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训练学生质疑、猜想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




模式二:教学目标引领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教 师 网 络

反 馈
实际演练 综合培养 教师参与 多项交流 外设情境 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小组互动 展示成果

生网络
教 学 目 标 评 价
该模式是秦皇岛市昌黎四中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其特点是:在教学目标引领下的教学活动过程;
每个教学环节都充分体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功能;
每个教学环节都清晰地表达了师生双边的活动;
阐明了在师与生、生与生合作学习的环节和内容。该模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能够自觉地钻研、学习、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模式三:中学物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 师



该模式是张家口市第二中学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其特点是:以问题引入调动学习探索欲望;
学生通过网络、电子图书和纸介图书查找资料、筛选内容、提出解决思路;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论坛、BBS,QQ群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自由结合的兴趣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展示小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建立思维模式、学习方法等。
问题拓展 完成构建 归纳总结
指导监控 反馈矫正 设置情景
研究主题 查寻资料 论坛讨论
确定研究方法感受 利用检索 参与
问题导入 网络资源
提供相参与 引导

选择 提交问题


分组讨论,成果展示
获得成



模式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教师 网 络资 源

该模式是邯郸市峰峰实验小学第二课题组研究成果。该模式下的教学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建构实用的、最优化的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学的整合,能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能积极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是实现新课题标准的必要要素。
信息技术具有多方面强大的教育教学功能,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只有恰当的适用才能事半功倍,盲目的运用就会画蛇添足。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研究

设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反 馈
任务驱动 重点再现 分析点拨 总结升华
引发思考 想像表达 实践操作 拓展运用
学生网络资源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评 价


围绕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关键问题——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主要承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编制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自然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教材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学到受益终生的东西。根据这一理念和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际,我们研究并开发了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包括小学2册、初中2册和高中2册,河北教育出版社)。这套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色:
(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增加了亲和力,提供了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教材融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模式。
(2)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态性。教材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同时,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教学创新,引导而不是禁锢、规范而不是限制教师利用教材对教学进行建构和创造。
(3)强调了整合性和实践性。教材贯彻了整合理念,把握了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了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教材的综合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同时,突出了实践性,安排了大量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内容,使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教材投入使用后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对教材有较高的评价。高中部分已通过教育部信息技术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手段,是信息技术课堂教

学最优化的核心,是对教材、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技术等要素的二次创造,《信息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强调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掌握信息技术。鉴于此,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课题组立足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分析
①鲜明的学生中心论。信息技术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任务驱动。同时,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技术支持。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帮助个体学习,从而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确保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最充分地运用自己潜能的平等机会”。
②多维动态生成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设计参与者。教室因网络而拓展了时空,社会成为具有丰富资源和研究价值的课堂或实验场,课堂比以往更具活力。随着设计节奏的展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不断调整与修改教学设计策略的状态,即在过程中产生新的设计方案,在过程中逐步趋向完美,最后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③ 活动、实践与创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过程隐含在所组织的教学过程或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它最外显的部分是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因此,活动设计的水平是衡量教学设计水平的一大标志,我们完全可以说,活动设计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核心。加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达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创新是教学设计永恒的主题,那就要求设计者主动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洞察能力,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另外,熟练操作技术本身离不开实践,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实践,同样,教师的设计工作相应地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才能真正产生指导意义,才能真正产出当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生命价值。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模式


在三级子课题研究报告和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的基础上,课题组概括出了三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模式。


模式一: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教 师 多 媒 体教 学 资源

反馈评价
外设情境 明确任务 提供示范 模仿练习 总结要领 讨论归纳 拓展延伸 创作运用 作品展播 总结评价

学 生
该模式是根据张家口下东营小学《给图画上颜色》优质课(刘学慧老师主讲,获河北省2003年优质课一等奖)概括出来的。该模式的特点: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室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操作技能,完成创作。
模式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 师计算机
引思导读 确定方案 提供网址 收集资料 强化研讨 整理资料
学 生计算机外设情境 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该模式是根据邯郸峰峰实验小学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和河北省2002年优质课《梦在网上飞》(王静老师主讲,获一等奖)概括出来的。该模式的特点: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学习工具,学习信息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模式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 师

总结评价
成果展示 交流提高
提出主题 分解任务 提示方法


指导答疑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计划构思 实践操作 拓展运用 创新思维
学 生
计算机网络
该模式是根据沧州运河区南陈中心校《画小树林》优质课(张艳老师主讲,获河北省2003年优质课一等奖)概括出来的。该模式的特点: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利用网络资源,共同对同一主题进行探讨,适合综合问题的学习。




(三其他研究成果
围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出版著作、发表论文,以及各种优质课与课件的评选活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下表所示。
研究成果统计表
类别 著作 论文 优质课 课件

综上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材与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开发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模式,记录了大量优秀教学课例,而且编写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开发了几百套课程整合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有利地促进了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三、特色与创新
1、课题研究具有广泛性。全省各地市都参与了该课题研究,研究选题密切结合本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2、根据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学校普遍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有机结合,相得获奖等级
省级以上
2 375 32 352 省级 3 675 165 465 市级 6 1380 205 1650 统计 11 2430 402 2467

益彰,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注重对检测工具的研发,把内在的特性表征化,心理品质行为化,制成量表进行测量,提高了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可信度。如张家口下东营小学开发了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用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4、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从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出发,运用教学理论与经验改进原有教学方式,通过不断反思与评价,不断地把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形成了该校教学改革的校本特色。如峰峰实验小学、昌黎四中等学校。
5、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重视课题研究与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工作相结合,产生了双重效益。如卢龙县三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主开发了100多课时的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电子教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四、价值与社会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探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原则、方法、规律和发展趋势,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不仅有利于指导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而且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和实施素质教育。
1、本课题研究有利地促进了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已有100多个县(区)建立了信息(网络)中心,近万所学校接入河北远程教育网和因特网,30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成了校园网,同时还装备了1万多个多媒体教室和2万多个计算机网络教室。。
2、指导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教学效益。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和设备的教学效益是教育信息化重大课题,用不好就是浪费,浪费就是犯罪。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优秀课例观摩会和河北省远程教育网、河北省教育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极大的提高了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健康深入的发展。
3、培养了近5000多名能教、善研、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资队伍,通

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为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榜样,也为构建信息化学校的师资队伍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与今后设想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师、教育主管观念和应用能力的滞后性相矛盾。

2、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性相矛盾。

3、建构完美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与学校资金有限性相矛盾。

4、目前执行的评价标准与新课程理念的需求相矛盾。

(二)今后的设想
1、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本课题研究只是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今后要以本研究成果为新的起点开展有关研究,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我省中小学素质教育教育的发展。
2、在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蓝本,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研究,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3、针对我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完善和推广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展新一轮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工作。倡导运用行动研究法,并加强对研究人员的方法培训和研究工作的指导,争取取得更大的研究效益和成果。

对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学素材应同步开发,同步发行,支持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让教师集中精力去应用而不是开发多媒体素材。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提高广大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师生的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注意到“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研究中要趋利弊害。


六、鉴定意见
专家组认真审阅了河北省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过程资料及相关附件,经过充分讨论后,提出以下鉴定意见:
该课题立足于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抓住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即:信息技术课教材建设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展开研究。该选题反映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了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整体趋势,适应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具体,对于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教与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题组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模式;
设计开发、并出版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字教材。课题组重点探索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并构建了相应模式。这些研究成果使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有规可循。这些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强,它们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提高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课题研究出版著作11种,发表论文2430篇,完成优质课402节,开发制作课件2467件,成果十分丰富。通过课题研究,培训了师资、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了河北省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参与面广,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效果明显,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在国内同类课题研究中达到较高水平,同意结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是在河北省电教馆的组织下,各地、市电教馆及全省27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 325所“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参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课题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益。
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
其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河北省从2001年起,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样,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方法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许多学校都购置了计算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于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等,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课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和经验性的,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立足河北省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旨在研究发现能够指导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和方法,促进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主要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现代教与学的理论为依据,以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各个课题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时间:2001年9月—2001年12月) (1)制订课题研究的计划,组织课题立项 (2)组织课题(三级)申报,共立项380个课题 (3)课题开题
(4)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省课题组共举办三期培训班,培训研究人员共1000人次,市级培训4000多人次。
2、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阶段(时间:2002年1月—2005年) (1)中期检查(时间:2003年5月)
采取了省课题组与市课题组分工负责的督导方法,对380个课题研究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导评估。
(2)中期成果与经验交流
2004年4月在石家庄召开了“中期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会” 3、结题阶段(时间:2005年4月—7月)
(1)2005年4月召开了结题工作会议,部署结题工作
(2)采取了结题申报与专家评议的方式,首批170个课题结题。

该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学校的类别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
学科的种类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语文、政治等。归纳已经结题成果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内容当中,作为架构学科知识新体系的技术支撑,服务于学科教与学,同时在学科学习中培养信息素养和能力;
第二种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集中于这两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课程整合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因此,课题组着重对此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构架学科学习的新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同时,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态的过程中,课题组从多媒体环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①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倡导基于资源、任务、课题、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媒体的特性,合理地选择技术,合理安排使用的时机与方式,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③强调协作学习和情感交流,把技术的工具性和教学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④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能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工具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中普遍采用如下教学设计流程。
分 析

新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学生认知水平 信息技术环境
确 定
教学目标 媒体组合
教学结构和过程 教学方法 问题体系
形 成
教学方案

评价量表


1、多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成果
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交互性,可以让教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互动和交流。经过研究和探索,课题组设计了教学设计流程,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参与这种整合习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与传统课堂(主要指没有信息技术参与)不同的学习模式。他们能够感受到学科的内容与他们生活是如此贴近,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的过程改变了。这种学习过程的改变首先在于他们在面对学科的时候感受到自己是主动参与者,同时,这种学习过程的改变还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拥有自己的理解。

模式一: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 师

反 馈
总结升华 任务驱动 重点再现 分析总拨 创设情境

媒 体 教 学 资 源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想像表述 实践操作 运用拓展
学 生
评 价
该模式是秦皇岛市建设路小学、新一路小学、张家口市下东营小学、斜街小学等十几所学校研究成果。该成果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激情,引思、拓展等教学功能,有力的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发展,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模式二: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 师

反 馈
外设情境 点拨导议 应用巩固 科学趣谈
多媒体教学资源


开阔视野 引观促思 合作释疑 创新拓展
学 生
评 价
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资源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是学习活动中观察、思考、知识构建、促进能力发展的源泉。
教学步骤:①科学趣谈 开阔视野: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确立生物趣谈的主题,学生查阅互联网或翻阅其他资料而获得趣谈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②创设情境 引观促思:运用媒体展示图片或生理活动等学习材料,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③点拨导议 合作释疑:根据媒体展示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就有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加工,促使学生在协作讨论的氛围中自己整理学习成果。④巩固应用 拓展创新: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开拓创新的机会。




模式三:多媒体环境下发展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教 师


反 馈
局部强化 延伸拓展 整体感知
多 媒 体 教 学 资 源
粗读初思 细读深思 品读拓思
学 生
评 价
教 学 目 标
特点:在教学目标引领下,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教学功能,通过“粗读(导疑)→细读(议疑)→品读(释疑)”三步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适于语文等社会学科的教学学科。
模式四: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师 生 媒







情 理
启发辨识

全 面 发 展
多向求解
创新应用
以上是邯郸市峰峰实验小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特点:
①以教师、媒体、学生、教材四元多向立体结构,取代师生二元主从线型结构,生为主体,学为中心。②把课堂,“讲问一听答”的注入过程,改变为学

推荐访问: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自学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报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