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2日 11:48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2022年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关系与启示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05 20:10:02 浏览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关系与启示探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关系与启示探析

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关系与启示探析4篇

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关系与启示探析篇1

改革开放30年国家信息化进程与启示

南京市信息中心 陈 铭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眸30年,中国社会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中国信息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事业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转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信息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才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信息化建设的深谋远虑;
1991年,江泽民同志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首次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相提并论,充分体现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推进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新认识: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号召;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要求。从这些纲领性文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信息化前进步伐的韵律。

回眸信息化30年伟大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酝酿阶段(1993年以前)

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亲笔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题词指明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方向。这个题词连同他提出的其他有关我国信息化的论断和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对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986年2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1986)25号文”正式批复,“七五”期间投资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1987年1月24日,国家信息中心正式成立,邓小平同志为国家信息中心亲笔题名,各省、市、县相继成立信息中心。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2年2月:为了推进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1992)25号文”发出《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领导提供了科学决策工具,而且有助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在该文件的指导下,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二)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1993年9月:美国率先提出让世界为之振奋的全球信息基础机构计划(GII),引得当时的日本、西欧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迅速跟进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信息化战略。随后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构想以及美洲、欧洲、亚太等区域信息化合作方案也陆续付诸实施;

1993年12月:国务院成立以邹家华副总理为主席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确定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启动金卡、金桥、金关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联席会议”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开始改变部门各自为政,正式拉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1993年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信息化历程中标志性的年份。

1994年4月20日,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的第77个成员,这是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历史事件,从此国际社会承认中国已拥有全功能Internet。

1994年5月:第一台CN域名服务器落户中国。这是继全功能联入Internet后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CN域名是我国在Internet上的国家标识,域名服务器的管理权则意味着域名的管理权。目前,我国CN域名从几个发展到1200多万个,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域名。

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战略任务。

1996年1月,国务院成立由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工作;
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制订了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一系列促进信息化进程的政策;
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联席会议”转变为“领导小组”,意味着我国信息化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阶段,表明中央政府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决心和力度。

1997年4月18日至2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圳召开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提出要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明确指出,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工业化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使我国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会议全面部署了国家信息化工作;
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初步形成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全国的信息化工作逐步走上了既有组织、有计划,又遵循市场规律的发展轨道。

(三)推进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重大机构改革方案,撤消邮电部、电子部和广电部,组建信息产业部,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产业部成立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作为非常设机构也不复存在,其下设的办公室并入信息产业部。此次机构改革给我国信息产业管理体制带来的巨大变化。它使中央政府履行信息化管理职能的机构减少了,而专业管理部门权力更加集中。同时,国家努力推动电信体制改革,进行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公司,初步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格局。

1999年12月23日:鉴于现有利益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信息产业部内设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很难履行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职能,根据国务院“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批复,国务院再次成立了由副总理吴邦国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更名为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继续顺利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

2000年8月21日: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大会题词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000年10月11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十五计划建议》中就信息化建设做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建议》还强调,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发展和完善国家宽带传输网络,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四)加速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1】25号文”颁布实施《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01-2005年)》。提出了政府系统信息化总体目标:用三至五年时间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我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架,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
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联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
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源。大力推进网络应用水平,使我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1年7月29日:为了科学评价国家及地区信息化水平,正确指导各地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委,历时八年,共同研究提出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作为进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量化分析和管理的依据和手段,同时逐步建立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政府信息化等分指标体系。信息产业部明确要求,今后凡是全国性信息化水平比较,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的统一规定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信息化指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推进我国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1年9月7日: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并实施《信息产业“十五”规划纲要》,这是国家确立信息化重大战略后出台并实施的第一个产业规划。

2001年8月:中央重新组建高规格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任组长,政治局常委胡锦涛、李岚清以及三位政治局委员任副组长,同时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1年12月25日,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提出推进国家信息化必须遵循的五条方针:一是坚持面向市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信息化;
二是政府信息化建设要从中央政府抓起,进一步加快和完善“金关”、“金税”、“金卡”、“金盾”等工程的建设;
三是信息化建设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
四是杜绝各种网络和系统的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五是集中力量抓住关系国家安全和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推进产业发展。会议强调,中国的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务必防止走弯路,要十分注意打好基础。一是要加强法制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知识普及。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就政策规划、推广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大问题提供决策咨询;

2002年7月3日: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讨论了振兴软件产业的问题。会议指出,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加强有效监管、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具有重大意义。发展电子政务,还有利于推动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发展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会议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发展软件产业要根据我国国情,发挥后发优势。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坚持一手抓信息化,一手抓网络信息安全。要改进技术手段,全面强化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防范机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略,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3年7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会议强调,我国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快步伐,又要从实际出发。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做好五个结合,一是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是信息化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相结合;
三是军事信息化与经济社会信息化相结合;
四是保障信息安全和促进信息化发展相结合;
五是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化的新路子。

会议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队伍。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把我国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5年4月1日施行。此举有助于推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开展。

2004年10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做出部署。(一)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二)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三)引导推广电子商务。(四)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五)深入开展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研究。推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

2004年12月1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文),此举有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试开通。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网站发布政务信息和数据资料,方便公众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与政府业务相关的服务,逐步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交流。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5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温家宝指出,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断把我国信息化提高到新水平。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积极推进信息化,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纲要》还提出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并把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覆盖全国的数字电视网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示范网列为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也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指出要改善邮政和电信基础业务,发展增值业务,开发新兴业务,促进普遍服务。调整电信业务结构,发展互联网产业。《纲要》提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推进电子政务;
开发基础数据资源;
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
丰富和开发利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纲要》还鼓励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丰富中文数字内容资源,发展动漫产业。

2006年3月19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办、国办正式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战略》提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九大战略重点:一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二是推行电子政务;
三是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四是推进社会信息化;
五是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六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七是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八是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九是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战略》指出,中国将优先制定和实施六项战略行动计划: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电子商务行动计划、电子政务行动计划、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缩小数字鸿沟计划、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2006年3月24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
6月12日召开了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提出“十一五”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围绕实现目标需要促成的五个转变以及着力抓好的七项工作。“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把未来五年的电子政务工作更加细化,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曲线更有力、更平稳。

2006年5月: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成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予公布。条例明确,四类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从“有权”赐予到有责提供,公众获得信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公共治理,行政过程公开从结果到全面,中国政府正加速走向开放型政府。

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该规划确立了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意图,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规划》首次明确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而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易或流通方式。《规划》还首次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战略任务,国家将通过引导性投资,促进第三方平台服务为主流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

2007年9月30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的基本载体。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络正式开通。标志着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为各部门各地区开展业务应用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资源丰富、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的公共平台。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信息化列入“五化”之中,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任务。表明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不再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而是彼此融为一体。这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落实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化,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愈加紧密,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日益清晰。

2007年1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办、国办印发《国家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的几项主要工作,如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推动电信普遍服务,加快信息资源共享,促进3G应用自主知识产权,加快信息化战略研究等,表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将着力解决“三网融合”、3G应用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加快信息资源共享为抓手,从战略层面推动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被任命为工信部首任部长。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国务院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李毅中部长在7月2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推进信息化,要找准定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阐明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信息化的策略、重点和方式。

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人,也跃居世界第一。CNNIC同时宣布,截至7月22日,CN域名注册量1218.8万,全面超过德国.de域名,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这三项重大突破举世瞩目,互联网大国规模初显。但是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

30年国家信息化进程得出的启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国家大局之中,信息化只是一个局部,然而,信息化在改革发展中的进程,却折射出改革开放道路的成功与伟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信息化事业。我们思考30年信息化历程,可以得出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立业之本。只有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了,信息化才能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支撑和引擎作用,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伴随着改革开放,融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信息化,要在经济社会全局中有更大的作为,必须跨越发展。这是回顾历史的科学总结,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启示二:信息化必须关注民生。不同发展时期情况不同,特点各异,但不论体制怎样调整,机制如何转变,服务意识不能丢,服务民生的宗旨不能变,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必须始终坚持。30年来,电话、手机、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现代通信手段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中广为应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化环境的支撑。信息化必须惠及全体人民,这也是实现信息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启示三:没有农村和边远地区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就是不完整的。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缩小数字鸿沟,是信息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缩小数字鸿沟,推进普遍服务,是世界各国在信息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目的。

启示四: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信息化的“主题词”是发展,“关键词”则是创新,创新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不竭动力。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信息化建设必须服务经济社会,推进创新与转型,推进信息强国战略,否则信息化就难以永葆生机与活力。30年来,中国信息化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的形成,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信息化领域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可以说,在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每个关键时刻,都是思想观念、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信息化进程赢得了主动权。面对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信息化需要比以往更为深刻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以做大做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实现科学发展。

启示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依法行政、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是信息化得以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信息化体制和机制也要转型,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要立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这样,信息化事业才能在发展全局中有地位,有作为,才能有生命力。

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对中国特色信息化之路的探索还在继续深入,新形势下信息化思路必须创新。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政府管理的转型。

启示六:信息化的发展,得益于数十年坚持不懈的人才队伍建设。正是由于有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才能使国家关于信息化的一系列政策得以深入贯彻,各项工作得以创造性地开展,信息化事业得以不断前进。建设信息化强国,归根到底还要依靠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服务的日益普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服务信息化的推进,都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拥有一支具备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具有创新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专业队伍,不论体制机制、发展方式如何调整与转变,作为保障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人才队伍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信息化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美好前景,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关系与启示探析篇2

回首改革开放40年给我的启示

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今的中国,正以更大胸怀、更广视野的全新姿态,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此时,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转变和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创中国伟大辉煌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总体来看,历经40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以下四个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在40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突出的有: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

二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断提升的历程。从完全的“一大二公”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出,再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的转变,进一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最终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三是灵活运用改革方法,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我国改革的典型特征是采取了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方式。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在对试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

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关系与启示探析篇3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我与改革开放

第一篇

四十年前,虽然父亲在县城建筑公司上班,吃着村里人羡慕的“商品粮”。但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泥土,在下班后的傍晚,或在工休或节假日,他便拿起锄头下地帮母亲料理“责任田”。

记忆中,他每天一大早就骑着那辆“二八”式自行车到城里上班,傍晚才回来,而这也是我最盼望的。父亲微笑着穿过暖暖的夕阳,蹬着车向家门口的我赶来,一停车便取下车架上的帆布包,里面有时是糖果,有时是饭桌上的美食,这一幕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记忆。

那时我家和村里另一家人合住在有着天井的老屋里,东西两排厢房,对门人家四间,我家两间,厅堂共用。我家的两间父母一间,我们兄妹一间,屋里因堆满杂物显得逼仄阴暗,柱梁灰黑,墙壁白灰剥落,露出斑驳的原色土坯。顺着老屋的木梯可以爬到阁楼,小时候,那里是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宝地。听母亲说老屋还是土改时分给爷爷奶奶的,但二老在我父亲十几岁时就过世了,留给父亲这两间老屋。那些日子贫瘠而温暖,屋子虽然那么小,却盛满了下我和弟弟的欢笑。后来,随着妹妹的降生,父亲就萌发了另建新房的想法,但父亲工资不高,加上母亲挣的工分刚够全家五口的温饱,建新房只能是深藏在父亲心里的一个梦。

而且这个梦因为一次变故,似乎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在建筑工地上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手臂骨折,我家犹如塌了半边天,坚强的母亲表面平静,一边忙农活一边照看住院的父亲,但我几次看到她躲在门侧偷偷抹泪。

父亲伤愈后手臂不能完全伸展,做不了重活,公司就让他做门卫,但工资少了许多。那时,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吹到我们那个小山村,村里分田到户了。于是,每到农忙,母亲便不得不请人犁地。看多了村里人的脸色,从不爱求人的父亲狠心买了头牛,从没摸过犁耙的他用伤残的右手扶握着沉重的桀骜不驯的犁耙,出现在村里人惊讶的目光里,犁沟从最初歪歪扭扭到最后笔直如线。没几年,父亲的犁地技术就让村里人啧啧称赞。

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关系与启示探析篇4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3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其强大的政治震撼力载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史册。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场大讨论,仍深深感受它的历史厚重。中国的改革虽然已经进入新的转折期,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留下的思想遗产,依然光彩夺目,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指导创新实践。

“伟大革命”的历史开端。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此文,当天新华社转发,次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予以转载,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冲破了“左”的错误束缚,打碎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结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此,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伟大革命”。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弊端进行革命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真理标准大讨论冲击了对社会主义的扭曲认识和僵化思想,冲击了习惯于“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的主观唯心主义,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起点,而且始终是引领改革开放、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回顾3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0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实践性是其最鲜明特征。实践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这个方法论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入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却使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重新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大讨论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实践的标准衡量是非。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后来的“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30年的历程证明,只有立足于历史的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产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30年奋斗,30年拼搏,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真理,认识真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方面,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启示一:

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只有思想大解放,生产力才能大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形成的精神,就是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创新精神,就是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就必须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所有束缚。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终点,旧的思想僵化解决了,新的思想僵化还会出现,因而,解放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

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体制、机制的解放。可以说,每一次时代的大变革、社会的大进步,首先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实践的深化,敢想、敢试、敢冒、敢闯、敢干,勇于冲破思想、体制、机制的束缚,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启示二:

深刻认识国情,牢牢把握国情,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形成的共识。这一共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国情,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国情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当今的国情,也要考虑以往的国情和未来的国情;
不仅要洞悉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就国内而言,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力日益强盛,矛盾日益突出。从国际上看,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突发事件的“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七大报告做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定位,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宏观定位前提下,我们还必须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登高立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三:

群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群众的需求是最大的需求,群众是改革的真正主体。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像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绝不是理论家或政治家们主观随意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的两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而是客观社会矛盾运动的外部反映。这场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失党心,失民心,即使一些人手中握有大权,最后还是要被历史淘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社会需求的主体,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基本原则。过去,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今后,我们党要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还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一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作者系省委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

附送: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感想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感想

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复杂性、非凡的艰巨性、特有的长期性,来不得半点虚幻、浪漫。唯有脚踏实地、耐心谨慎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发展。舍此别无他途。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力量和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什么是最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最可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什么?就是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既是对我们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总结,也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将改革推向前进的历史要求。

改革是社会制度演进的基本方法 在人类改造自然、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在不断地改造和发展。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各种制度的存在和价值,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是服务于生产力发展的。只要存在发展,就需要改革。改革是制度的发展方式,是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式。

人类创造了很多制度,用制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保障自己的权利。制度是人创造的社会体系,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发展的社会必需品,是为人自身的利益服务的。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创造、改革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等,各种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本身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的。现实存在的制度,只能与国家、民族的实际相结合、相适应,只能是特色的。

制度发展无非有两种基本方式。当制度不可能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时候,就通过革命的办法,以激烈、暴力、流血的方式,改朝换代,政权更迭,来满足人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当制度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时候,就通过改革的办法,以和平、渐进、不流血的方式,变革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制度进步的过程,也是制度演进的方法。历史上这两种变革方式,始终在进行着。

一种制度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有没有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假如社会主义制度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不能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那将和一切死去的制度一样,要被送进博物馆。邓小平同志说,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改革也是一种革命,是“第二次革命”,只不过这种革命的方法不同于暴力的、流血的革命,其目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一切存在的、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特色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道路,即由中国人民自己探索的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探索,既是实践的探索,又是理论的探索。实践探索是理论探索的源泉、动力、真理标准和价值体现。理论探索总坚固践探索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探索的发展。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相辅相成,共同演奏出中国改革的华彩乐章。

任何改革都离不开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思考。正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一样,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就不会成功。古今中外,改革失败的例子还少吗? 改革是有目标和方向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各种制度都将长期处于不断变革中。环境、条件、形势的不断变化,促使制度要适应这些变化。中国的发展道路、模式、经验,只能产生于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别国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就像是开不同的锁,只能用不同的钥匙。今天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化、大进步的时代,13亿中国人民正在迈向工业化、现代化,这是何等壮观的历史画面!不仅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伟大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探索,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靠自己,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改革是中国的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是今天中国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等等,构成了我们的改革精神、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们的营养,创造性地推动中国的发展。三十年来,我们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就是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中国需要的是长期稳定、长期发展。只有长期发展,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只要长期稳定,必然有长期发展。长期动乱就必然长期落后。要实现长期稳定、长期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改革是有一定风险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稳定造成一种波动,但改革本身就是积极稳定的方法。要长期稳定就必须改革,不改革也不可能长期稳定。中国未来的历史任务就是长期发展、长期稳定。不发展的东西,是保持不了的!改革有方向,有目的,有原则。脱离了国情、历史、发展阶段,就必然要“翻船”。中国的改革是在国体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 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具有自我改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制度。

三十年前,中心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个深层次的背景,就是对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和熟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和幸福的制度、道路和模式。难道还有一种不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模式?! 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头。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历史阶段。

历史有多长,改革开放就有多长;
发展要多久,改革开放就要搞多久;
历史没有终结,发展没有终结,改革开放就没有终结。发展和改革是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是前无古人的,有多少未知的东西待我们研究、探索。不懂、没有经验,是我们今天碰到的大课题! 历史和未来不是主观臆想。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进行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前进。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复杂性、非凡的艰巨性、特有的长期性,来不得半点虚幻、浪漫。唯有脚踏实地、耐心谨慎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发展。舍此别无他途! 改革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尤其是长期发展;
改革一定要有利于稳定,尤其是长期稳定。改革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只能一步一步走!没有既定的目标模式,只有不断随着发展而不断改变。

过程、度数、一步一步,是改革的历史,渐进性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而不是改革自己决定自己的历史过程。这里要非凡强调,改革是方法,是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方法。假如说改革有目的,那就是由改革对象自身的规律、目的所决定的。如上层建筑是服务于经济基础、以服从经济基础为前提的,它的性质就是如此。而改革的目的,就是使二者相适应。假如对象自身没有这个目的,改革又如何实现?!改革脱离了实际、国情,就是灾难性的,就是把改革本身当做目的了! 改革和开放都不是目的。我们绝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开放而开放。

改革的成败,不是以快慢、大小、深浅来检验的,而是以社会的进步、发展作为实践标准的。改革不能自身检验自己,而是由改革的对象,即上层建筑能否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能否不断得到发展为检验标准的。今天的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更复杂、更非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与不断发展的社会情况相适应。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时势不容我们逡巡不前。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聪明和力量。

推荐访问:探析 年关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关系与启示探析 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关系与启示探析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40年的关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