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9:0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网络文学评论的生命力体现

发布时间:2023-03-16 12:30:09 浏览数:

明芮宇

自2005年欧阳友权先生提出了“数字文艺学”这一概念之后,学界对于数字化语境下的文艺学的研究成果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学者们多在较广的层面上研究网络文学。放眼数字化时代,值得研究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文学批评在专业批评之外,发展出面向大众的媒体批评与活跃于网际的网络批评。

当涉及网络文学的时候,许多评论家会认为它没有什么价值,因此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研究它。网络文学是数字化时代下快餐文化的产物,最初是指在网络平台(如晋江、榕树下、豆瓣等)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但自网络文学兴起以来,它常常被认为是肤浅的代名词,居于文学鄙视链的下端,似乎与所谓的“纯文学”天然地对立。可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网络文学?“纯文学”与网络文学一定是对立冲突、不可共存的吗?当然不是。

纯文学最初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无功利的,是作者对世界、对人生有自己独特思考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但如今却有了些自居正统的贵族文学的意味。人们其实心知肚明,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时候,往往体现着来自权威的刻板印象。例如,所谓的“纯文学”作品往往被认为比网络文学作品价值更高。但现实是,如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所谓的“纯文学”却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这种困境一方面体现在读者的流失,另一方面是其创新性不够。虽然传统“纯文学”现在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但其生命力却远赶不上网络文学那样旺盛。如《鹤唳华亭》,不仅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在历史考据与文学技巧方面也是十分见功夫的,若摒弃对网络文学的成见,就可以欣然接受它的文学价值。所以说,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是文学长河中可以被忽略的一条小支流,而逐渐成了文学王国里一座不可分割的重镇。文学应是不分贵贱的,纯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其实只是所依靠媒介的不同,而不是文学本质的不同。对待文学作品,唯一的标准应是它的质量,而不是它的发表阵地。

回望文学发展的历史,好的文学作品总是与好的文学评论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真实的评论,作家也许就写不出更好的作品了。在关注网络文学的同时,网络文学评论也值得去关注并研究。网络已经从技术媒介本体上改变了文学的阅读、写作和传播方式。本文所研究网络文学评论的重点便在于探究网络这一媒介赋予它的特点。就像网络文学相较于传统文学更加种类繁多、刺激新颖,网络文学评论有着超时空互动性、匿名性、通俗性的特点,从而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体现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网络文学评论具有超时空性,不再受时间以及空间因素的限制,这就使它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更加具有生命力,可以随时随地生长。自古以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阅读都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因为真正能产生共鸣的人不一定就在身边。在过去,文学作品被呈现在实体的纸上,文学评论也相应呈现在实体的纸上,作品和言论能传播的时间、空间有限,读者们所写的评论只能针对地域相近且时间也相近的文学作品,且无法同作者即时互动。在现今的数字化时代里,互联网技术把世界上各种信息都织在了一张巨大的网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工具上网,看到任何年代、任何地域的文学作品,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评论。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方式,使网络文学评论有更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从而更加具有生命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文学评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作者和读者能够进行即时互动。过去,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读者之间总是有很遥远的距离,这种距离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时间上,读者们接触到实体的文学作品往往有一定的时间差,另外,读者阅读完成,形成评论,再反馈给作者,也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失去了时效性。空间上,就算文学作品的作者与读者生活在同一年代,但因为条件的限制,读者们也不太容易同远在千里之外的作者建立长期又稳定的联系。虽然部分早期读者会通过写信给自己所欣赏的作者表达个人想法,但这种传统的互动方式效率是很低的。不仅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不够,读者与读者之间也有此问题。在互联网技术被普遍运用之前,读者之间最常见的互动形式就是读者交流会了,不过这也往往因为地域的限制而只能局限在本地进行,还有更多千里之外的读者不能建立联系。互联网时代下,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都变得更加高效了。

在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层面上,首先是文学作品得到反馈的时间被缩短了。作者刚刚在网络上发表了作品,下一秒钟,就可能已经收到了来自读者们的反馈。如此及时的反馈无疑会对作者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作者使作品更加完善,而且可能影响到作品情节的发展趋势。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影响都是好的,但是这种高效的互动机制的确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文学作品的发表模式变了。在之前,作者想要发表一部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出版社,门槛较高,周期也较长,这种机制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可以筛选出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发表出来,但另一方面,更多时候都是作者写出相对较长篇幅的作品之后才可以去发表。而互联网时代下,作者想要发布自己的作品几乎已经没有什么门槛了。只要有作品,就可以发在网络上供读者阅读,大家一起看,一起反馈,形成的评论甚至可以构成对作品的补充,很多网络文学的作者就是这样边写边发。

在读者与读者互动的层面上,互联网技术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一部文学作品所影响到的人数扩大为原来的数百倍甚至千倍,读者们可以依赖网络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有共同特点的读者群体,彼此交流,进而影响作者和作品。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对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对作者的创作速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还要求作者必须与读者群体进行良好的互动。网络文学创作变得不再私人化,作者们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在自己封闭的空间里进行创作了。总而言之,数字化时代的网络文学创作与评论天然地具有互动性,而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这种互动更加便利、高效。因此,网络文学评论就比传统文学评论有更强的超时空互动性,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也更能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匿名性”指的是人们因为自己姓名以及身份的不被知晓,而处于一种丧失社会制约力和个人责任感的状态。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为“匿名性”赋予了新的含义。网络上的匿名指网民不是躲在一个实体的人的身后,而是躲在一个虚拟的网络身份的背后,保持个人真实身份的不公开。在这个虚拟网络身份的保护下,网民成功实现个人现实身份与网络虚拟身份的分离,缓解了现实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也许会为了“合群”而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当自己的观点成为少数派时,为避免被孤立,便沉默不言甚至倒向反面,这就使得优势一方更加有力,而弱势一方更加无人支持,形成“沉默的陀螺”。但网络世界是具有匿名性的,人们不必再顾忌那些现实社会的看法,可以躲在一个虚拟身份的背后,去勇敢说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支持自己所赞同的少数派。其实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真理是否真正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是我们需要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互联网技术就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可能。

虽然在当今时代,我们正在努力推进实名制上网的进程,但毕竟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顶着一个虚拟身份去发表言论的,至少这个虚拟身份的名字还是可以由网民自己决定的。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起一个昵称,便可以顶着这个名字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许每个昵称多少会带有个人特色,但这种特色一般是种类的特征,我们仍无法简单地通过一个昵称去判定这个虚拟网络身份背后操控者的真实身份。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文学作品的非纸质化发展使文学评论也变成了躲在屏幕后敲几下键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就使读者们在进行评论时可以消去许多顾虑,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使网络文学评论相较于传统的文学评论更容易听到不同的声音,更加具有生命力。虽然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笔者也可以选择匿名发表,但能被纸媒刊登出来的匿名评论也只是少数经过严格审核的较长篇幅内容,这就远不如网络文学评论灵活了。

(一)平民化

互联网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作为一种数字媒介,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3%。网民人数的大幅增多也必定带来网络文学评论者的增多,更多普通民众会参与到网络文学评论中来,这就使网络文学评论形成了一种短小轻快的风格,不一定非要长篇大论。这一特点也使更多人自觉地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循环,使网络文学评论相较于传统文学评论更加具有平民化色彩。这种短小轻快风格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许多平台会在网民发表观点时设置字数的上限,比如,微博评论就有140字的字数上限。主观上,人们在上网时大多是一种消遣心理,比较情绪化,在发表观点的时候也比较随意,所以语言也比较通俗简短。

(二)年轻化

从网民年龄段看,截至2020年12月,20~29岁、30~39岁、40~49岁 占 比 分 别 为17.8%、20.5%、18.8%,高于其他年龄群体。也就是说,上网的主力军是青年,相较于传统的文学评论大家,这一群体思维更活跃,更加具有创新力,网络上新生的文学类型他们也接受得更快。青年往往还在学习的阶段,但又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发出的评论大多是比较通俗易懂,且有一定的知识性。因此,网络文学评论的主体相较于传统的文学评论有着年轻化的特点,体现着一种蓬勃的朝气。更多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到网络文学评论中,使文学评论不再仅掌握在少数学者手中,普通人的声音也可以被展示出来,体现出通俗性的特点,为文学评论注入了新鲜能量。

虽然网络文学评论有许多优点,但不可否认它也有许多问题存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网络文学评论的匿名性使人们在发表言论时不用顾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有时会说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辞。网络文学评论的通俗性使更多普通大众参与到文学评论的队伍中来,但评论主体的平民化毕竟也会使评论的学术性降低,产生肤浅化、碎片化的倾向,同时评论主体的情绪化与随意性也有可能会催生恶搞评论。网络文学评论以网络为媒介,任何人只要想看就可以搜索到,如果接受者的思辨能力不够高且有偷懒的想法,就很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被网络上的风向带着走,进一步造成舆论,这也是当下网络文学评论中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网络文学评论审查机制以及发表言论资质的认证制度不够完善等,也会使这些问题被进一步放大。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学历结构中,初中学历占比最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不足一成。这使很多网络文学评论的逻辑性较差,知识性不高,仅有极少数评论值得被细细品读。

目前来看,网络文学评论与文学期刊上的文学批评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前者总体上没有达到后者的理论深度和专业水平。但网络文学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了,网络文学评论也应当在进一步的规范中跟上网络文学发展的脚步。

文学评论是文学这座城池里最忠诚的守卫者。建立符合文学规律又切中网络文学实际的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是网络文学理论建设的一大焦点,也是影响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关键。虽然网络文学评论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也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网络文学评论离不开与网络文学相适应的评价标准,需要构建起兼具网络特性和文学品格的评价体系。相信经过更多人的努力,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评论终将形成一种更良性的循环,这是美好的愿望,也是漫长的未来。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纯文学网络文学 调查综艺报(2021年20期)2021-10-29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年1期)2021-02-21现当代文学评论方法及提升对策研究青年文学家(2021年35期)2021-01-17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南方周末(2020-12-10)2020-12-10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疯狂英语·新阅版(2020年3期)2020-09-22本刊启事扬子江评论(2020年1期)2020-05-08为什么当代人都不喜欢看纯文学?青年文学家(2019年25期)2019-11-19接受理论与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戏剧之家(2017年20期)2017-11-21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呢商周刊(2014年6期)2014-04-28

推荐访问:生命力 体现 文学评论

相关文章:

上一篇:南村长短行
下一篇:比梨花白(组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