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4日 04:35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踝泵运动与间歇性充气加压泵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比较

发布时间:2023-03-17 14:05:08 浏览数:

李燕芳,钟剑英,冯健珊,吴丽珍

(鹤山市人民医院 广东鹤山5297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与术中血管损伤关联紧密,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骤然肿胀、持续疼痛、活动受限,超声可见病变血管管径变窄、管腔内血液流速变缓,若LEDVT进一步恶化还会引发局部肢体坏死[1]。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而言,术后一旦发生LEDVT,其预后治疗周期延长,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完善围术期LEDVT预防工作十分必要[2]。目前,外科手术围术期常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但大多数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安全性无法完全保障[3]。谌艳等[4]研究指出,踝泵运动这一类物理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患者的LEDVT发生风险。间歇性充气加压泵(IPC)可通过特定压力激活下肢肌肉,并改善血液流通,进而有效降低LEDVT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踝泵运动与IPC的干预效果,旨在完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LEDVT预防方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1日~2021年6月30日于我院接受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妇科肿瘤手术适应证,首次接受妇科肿瘤手术;
②年龄20~70岁;
③术前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评分达到3分及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
②合并其他严重恶性肿瘤疾病;
③术前已确诊LEDVT或下肢结构、功能异常;
④处于妊娠或哺乳阶段;
⑤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将纳入研究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年龄29~65(44.29±9.28)岁,肿瘤类型:子宫肌瘤30例、子宫颈癌2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其他6例;
观察组年龄28~69(45.18±10.33)岁,肿瘤类型:子宫肌瘤27例、子宫颈癌21例、子宫内膜癌13例、其他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术前1 h,两组均穿着加压弹力袜,术后6 h对照组开始进行干预踝泵运动,观察组开始进行IPC;
两组每天均干预4次,具体时间为早起时、午餐前、晚餐前、晚睡前。①踝泵运动:嘱患者放松大腿肌肉,脚尖向上,下肢抬高5°~10°并缓缓向远端伸展,然后尽可能执行脚背勾脚尖(背伸运动)、脚尖向下踩(跖屈运动)、脚背勾脚心(内翻)、顺逆时针环绕踝关节等动作,每个动作维持10 s,两个动作之间间歇5 s,将所有动作循环15组。②IPC:正确组装加压泵主机、配套连接管与和包裹患者下肢的腿套,连接电源后设定适当的压力值与时间,打开开关,设备将从患者踝部鼓气并蔓延至小腿、大腿,维持充气10~15 s,腿套会开启圆周按压模式,并向大腿方向挤压,充气结束时两侧下肢腿套开始放气(维持时间50~60 s),腿套作用于下肢的挤压力缓慢消失,如此循环30 min。两组均干预2周,随访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凝血指标: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7、30 d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FIB),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D-D)。患者相关指标均由同一台仪器检测。②静脉血管管径与流速: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7、30 d的静脉血管管径与流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髂外静脉、股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的管腔内径与血流平均速度。患者均由相同的影像科高资历医生完成检查。③LEDVT发生率:统计术后1、7、30 d患者LEDVT发生情况。

2.1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静脉血管管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静脉血管管径比较

2.3 两组手术前后静脉血管流速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静脉血管流速比较

2.4 两组术后LEDVT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LEDVT发生情况比较(例)

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容易发生LEDVT,除因长时间卧床休息外,年龄、手术创伤、既往手术史等危险因素也会增加患者LEDVT发生风险[5]。对存在高危或极高危LEDVT发生风险的患者,在妇科肿瘤手术围术期及时采取有效并发症防治措施十分关键,得到临床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相关研究指出,踝泵运动具有预防肌肉萎缩和踝关节僵硬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消退术后下肢肿胀、预防LEDVT,与其收缩下肢肌肉有关,可进一步促进血液、淋巴循环,是长期卧床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干预方法之一[6]。IPC的主要作用为预防LEDVT和肺栓塞,干预过程中,首先由压力泵将气流传输至分别包裹两侧大腿的腿套,含有气囊的腿套会随着气流的传输与流失对大、小腿肌肉产生收缩与舒张力,提高肢体近远端的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血瘀风险。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术后1 d的PLT、FIB、D-D高于术前(P<0.05),而PT低于术前(P<0.05);
提示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短时间内静脉血液发生凝血反应,这与外科手术创伤造成的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有关,机体血液凝固级联反应被激活,进而引起血栓形成。两组术后7 d的D-D低于术后1 d但高于术前,两组术后30 d的PLT、FIB、D-D低于术后1、7 d而PT高于术后1 d;
提示两种干预方案均有助于缓解术后患者的异常凝血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 d的FIB、D-D与术后7、30 d的D-D低于对照组;
提示相比于踝泵运动,IPC更能促进患者凝血机制恢复正常。曹晓蕾等[7]研究也证明,IPC有助于恢复外科术后患者的凝血反应。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髂外静脉、股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管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干预方案在改善患者静脉血管管腔方面的影响均不显著。可能原因在于,受干预方案影响,大部分患者术后未形成难溶解且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的血栓,此外两种干预方法均在患者体表外侧利用物理机械力对体内相关组织进行规律挤压,仅改善血液循环,而不会改变血管形态。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术后1、7、30 d静脉流速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7 d股深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相比于踝泵运动,IPC改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管血液流速的效果更为突出。李冈栉等[8]研究结果也支持本研究观点。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EDV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证实IPC在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LEDVT方面具有突出的积极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相比于踝泵运动,IPC干预有助于提升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术后凝血机制恢复效率,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提高LEDVT预防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流速妇科下肢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10期)2022-05-29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1期)2022-05-13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2022年4期)2022-05-11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2期)2022-04-15保护母亲河第二课堂(小学版)(2021年4期)2021-01-18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大众科学(2020年7期)2020-10-26下肢最怕“凉、麻、痛”保健与生活(2019年15期)2019-09-12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推荐访问:间歇性 加压 术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