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04:35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简述少儿花鼓灯舞蹈编创及传承困境

发布时间:2023-03-18 08:15:07 浏览数:

□ 李 萍

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民族民间歌舞花鼓灯引进少儿舞蹈,是我多年思考、研究的课题。我出生在安徽省凤台县,这里是安徽花鼓灯发源地之一。我有幸成为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学校第一批学员,得到花鼓灯艺术大师、国家级杰出非遗(花鼓灯)传承人、陈派花鼓灯创始人陈敬之(艺名“一条线”)的亲授,并成为其关门弟子。我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在编导系学习了三年。2010年留在北京从事少儿舞蹈教育和创作工作,有了更多向北京舞蹈学院专家和在北京从事儿童舞蹈教育的同行学习的机会,使得我想要在北京编创少儿花鼓灯舞蹈、传承花鼓灯歌舞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经过千百年发展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与象征,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历史意义。因此,传承非物质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尽管现在花鼓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得以生存,但保护措施还远远不够,致使文化表征和文化内核缺乏相统一的传承方式,有逐渐走向消亡的危险。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困境。

对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民族舞蹈花鼓灯的传承,可以从少儿抓起。这是因为少儿花鼓灯舞蹈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在增强少儿协调能力,审美体验的同时,传承非物质文化。但也要意识到,编创少儿花鼓灯舞蹈存在诸多困难。比如家长更偏爱芭蕾舞、拉丁舞;
家长认为少儿花鼓灯舞蹈的舞步难度大,不适宜儿童学习等。

针对目前编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我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介绍花鼓灯舞蹈的理论知识。在教授花鼓灯舞蹈之前,我先向他们介绍花鼓灯舞蹈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对花鼓灯舞蹈有所了解,比如花鼓灯的舞蹈种类可分为单人舞(独舞)、双人舞(小花场)以及三人以上的集体舞(大花场)等。男演员称“鼓架子”,步法有小快步(鸭子步)、拔泥步、双环步、上山步等二十多种;
女演员叫“兰花”(蜡花),步法有小步、大起步、十字步、颤抖步、云步等三十多种,并有扇花、手巾花灯五十种之多。

第二,因材施教。花鼓灯舞蹈男、女总的舞蹈语素达470 多个。常用道具有岔伞、扇子、手巾等。这些复杂的舞蹈语素,要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授训练,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先教他们较为简单的动作,结合教学舞蹈录像,在小部分孩子身上先行试教,其结果孩子们不仅能学得较快,而且表现出较高积极性,自然就得到家长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教授新动作,同时克服他们在初学时所犯的毛病。这是因为,若一个动作初学时养成毛病,以后改正极为费力,甚至难以改正。例如翻身动作容易出现塌腰翘臀的毛病,如果成为习惯,后期是极难纠正的。在教授新动作之前,一定要让他们熟记动作的规格和要领。如此以来,孩子们就可以正确掌握花鼓灯舞蹈基础步法了,为排练花鼓灯舞蹈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傅毅在《舞赋》中说,“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在少儿花鼓灯舞蹈编创中,如何将花鼓灯艺术传统精华与现代创新结合起来,以体现花鼓灯舞蹈既有南方的委婉柔美又有北方奔放粗犷的特色,使舞蹈主旨鲜明,充满童趣以及较高的审美取向,是舞蹈编创要面对的重点,也是检验花鼓灯舞蹈能否在少儿舞蹈中扎根和承传的基础。于是我在少儿花鼓灯舞蹈编创中,注重男角(鼓架子)与女角(兰花)两个角色的舞目。

第一男角(鼓架子)角色的编创。编创少儿花鼓灯舞蹈的宗旨,是为传承发展花鼓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内容上,必须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情趣,注入花鼓灯舞蹈艺术元素,而不能是成人花鼓灯舞蹈的套用及翻版。通过表演,让花鼓灯舞蹈艺术循序渐进地在儿童身上扎根传承。所以在编创的选材上,一定要慎重。下面以我编创少儿花鼓灯舞蹈《帅!小伙儿》为例,加以阐述。

《帅!小伙儿》旨在表现花鼓灯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少传承。在锣鼓声中,一群男孩(鼓架子)跑步上场,一位花鼓灯老艺人为其传授花鼓灯技艺。其中一位男孩怕吃苦而偷懒耍滑,老艺人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教育,并为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在教与学中,展开了师徒逗趣场面。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老师起舞歌唱,学生们跟随老师的舞步酣畅淋漓地跳了起来,抒发了对花鼓灯艺术的喜爱之情。老人喜出望外,将一根有着象征意义的鼓棒传递给孩子们,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传承。

《帅!小伙儿》在编创中,采用花鼓灯鼓架子的动作和花鼓灯特有的“倾”“拧”身段、步法,进行变形的再创作,降低了动作难度,孩子们易于接受。整段舞蹈立足于“帅”,突出于“美”。通过花鼓灯舞蹈的精巧编排,展现新时代少年的阳刚之美。一经演出,便受到好评,先后获得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艺术节比赛金奖,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展演金奖、第九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之星”(金奖)等荣誉。《帅!小伙儿》的上演不仅激发了儿童学习花鼓灯舞蹈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赞同,增加了我把花鼓灯艺术在孩子身上传承的信心。

第二女角(兰花)。根据女童特点,用心启迪。儿童的性格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模仿、易幻想,内心感情易外露。但小女孩与小男孩的性格又有很大区别。一般地说,小女孩的性格有可爱型、优雅型、柔美型、纯洁型、爽直型等。这些性格特点,与花鼓灯女角(兰花)的艺术形象有不少相通之处。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的兰花舞蹈,可以说是花鼓灯舞蹈兰花舞的经典。由扇花、手巾花、步法、身段相融合而形成的“一条线”花鼓灯兰花舞蹈,走动如同“燕子使风”,轻快活泼,舞起来像“风摆杨柳”,轻盈妩媚。因此,根据小女孩的性格特点来选材,进行花鼓灯儿童舞蹈的编创。于是我编创了少儿花鼓灯舞蹈《杜鹃花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杜鹃花开》是花鼓灯女子少儿群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而创作,旨在继承先烈遗志,赓续红色血脉。

《杜鹃花开》的舞蹈,运用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兰花舞的基础动作“风摆柳”、上山步、身段及多种扇花,同时将大师独创的“颤、颠、抖”用在舞蹈高潮舞段,把儿童的喜、怒、哀、乐加以提炼,让人耳目一新。《杜鹃花开》在参加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舞蹈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性舞蹈大赛中,一举摘金。著名导演陈维亚在评奖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杜鹃花开》的编创和表演。

少儿花鼓灯舞蹈必须体现少儿特点。少儿舞蹈,是反映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幻想和追求的,着力表现趣味性、幻想性、纯真性。要想让孩子接受花鼓灯,就不能完全照搬花鼓灯传统经典舞蹈语言,而要结合孩子的天性,巧妙地把传统花鼓灯舞蹈动作以及相应元素融会其中。因此,我在编创少儿舞蹈时,便将花鼓灯传统审美特征与儿童的童真结合起来,把传统花鼓灯动作加以嵌入融合和发展,以此更好地展现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特性。比如,练习花鼓灯舞蹈中的“上山步”步法,我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孩子们练习军队操练中的齐步走,同时引导孩子学着我的步法走。这样边走边练,孩子们便走出了“上山步”的步法模样。内行人一看便知,这既是上山步,又不是传统的上山步,而是充满童真的上山步。

少儿花鼓灯舞蹈编创应注重舞蹈动作的儿童化。从少年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在保持花鼓灯舞蹈动作风格的基础上,将成人动作按比例缩小,并且把儿童天真俏皮的动作特点体现出来。在花鼓灯舞蹈动作中,有一部分源自人们对自然的模仿。例如表现在风中摇曳神态的“风摆柳”;
模仿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的“老鹰摸云”;
模仿燕子从空中俯冲下来,掠过水面一刹那的“燕子驶风”;
模仿鸟类、兽类神态的“凤凰三点头”“猴子摘桃”“白鹤凉翅”“金鸡独立”等动作。今天,我们也应当从中汲取经验,不仅把这些动作教给孩子,还要继续引导他们对周围大自然的形态进行模仿,他们往往会别出心裁地编出很多意料之外的有趣动作。在此基础上,我便从中提炼和整理,再将其赋予艺术灵感,反馈给孩子,这样孩子的模仿动作能力也得到提升。例如《帅!小伙儿》中的鱼跃式,演员在空中跳起时,把腰完全拉起,就像一条跃出水面的鱼儿,两脚微微交错,就像鱼儿跃起时的尾巴,活灵活现。

少儿花鼓灯舞蹈编创应注重儿童的趣味性。趣味性是少儿花鼓灯舞蹈编创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在花鼓灯舞蹈动作中寻找带有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孩子的兴趣;
其次要在教孩子舞蹈训练中启发他们的兴趣,做到抓住兴趣,发展兴趣,增添兴趣、满足兴趣、回味兴趣。例如,我在编创男子少儿花鼓灯舞蹈《帅!小伙儿》中,插入一段学艺组合,即从学习花鼓灯入手,融入一些舞蹈学习的情景再现,引导孩子们联想到平时上课时师生互动的情景,从而启发孩子对花鼓灯舞蹈以及舞目的理解。

少儿花鼓灯舞蹈编创应注重审美取向。少儿舞蹈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在舞蹈教学、舞蹈编创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少儿花鼓灯舞蹈的编创,始终把审美取向放在首位,引导孩子领会花鼓灯舞蹈语汇的节奏美、舞动的肢体美、舞者的妆饰美,以及团结协作的幸福美,磨砺意志的成就美,陶冶心智的道德美。我所编创的少儿花鼓灯舞蹈《杜鹃花开》,在开始排练之前,先给孩子们讲大别山革命斗争的艰苦,讲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讲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通过讲述《杜鹃花开》的意义及主题,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敬仰先烈、珍惜幸福的种子。

少儿花鼓灯舞蹈要注重音乐、服装、道具与舞蹈内容的契合。传统花鼓灯音乐一开始只有打击乐锣鼓伴奏,后来融进了二胡、三弦、板胡、唢呐等民族乐器,这在当下就显得有点单调。所以,少儿花鼓灯舞蹈音乐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例如,可以利用电子音乐,让传统花鼓灯锣鼓更有节奏感,也可以在少儿花鼓灯舞蹈中吸收一些儿歌,满足孩子的听觉审美,提升他们对花鼓灯舞蹈的热爱。

服装道具也要根据舞蹈内容来选择的。比如在《杜鹃花开》音乐中,增加一段儿歌唱词,在服装、道具上注重突出民族特性。可以说,音乐是对舞蹈内容的听觉解读,服装、道具是对舞蹈内容的外在修饰。

“弛张之度,圣哲所施。是以《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傅毅《舞赋》)花鼓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舞赋》中所描绘的艺术特色,是国之瑰宝,需要专业艺术工作者、爱好者来继承和发扬。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为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做出更大贡献,为文化强国建设献上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花鼓步法舞蹈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当代体育(2021年17期)2021-09-10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北广人物(2020年28期)2020-07-24舞蹈课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翼城花鼓的保护戏剧之家(2017年9期)2017-11-16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科学之友(2017年10期)2017-10-24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体育时空(2016年6期)2016-05-14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巧妙运用舞蹈技巧戏剧之家(2014年12期)2014-08-15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9期)2009-12-07

推荐访问:花鼓 简述 传承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