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14:17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快速康复护理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2023-03-19 10:30:10 浏览数:

邓 莉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科,湖北武汉 43007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多数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维持不良坐姿等原因导致的,在临床上常表现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残疾[1-2]。临床上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考虑进行脊柱微创技术治疗[3]。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椎间孔镜技术也在不断完善,通过脊柱内镜,在内镜通道下完成椎间盘突出部分的切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患者术后仍需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可加快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4]。快速康复护理在临床骨科中已有一定的应用,有较多报道显示该模式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为了能更好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本研究对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拟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9~66岁,平均(44.35±11.24)岁,病程0.5~10年,平均(5.83±1.24)年,病变部位:L3~L415例,L4~L518例,L5~S19例;
研究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8~70岁,平均(45.33±13.26)岁,病程2~11年,平均(5.71±1.43)年,病变部位:L3~L417例,L4~L520例,L5~S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②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拟择期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接受过相关治疗者;
②合并脊柱畸形、腰椎管先天狭窄等疾病者;
③合并四肢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者;
④合并下肢其他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有术前宣教、术中配合医生的操作、术后预防并发症、常规的康复训练。

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快速康复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①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疾病成因、手术过程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减少术前对手术恐慌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②心理护理:查房时多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内心想法,并及时予以心理疏导,通过“举例法”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③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告知患者术前6 h禁食、3 h禁水。(2)术中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的手术室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室干净、无菌,将手术室的温湿度调整至合适范围;
检查并核对手术器械,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协助患者做好术中保暖工作,使用加热装置将输入液体加热至适合温度;
此外,要注意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3)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未出现明显不适者于术后4 h给予流质饮食,促使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腰部核心肌群训练主要内容如下。①术后4 h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姿势卧床休息,间隔1 h帮助患者翻身,避免压疮;
期间可适当进行腹肌收缩锻炼,即仰卧屈膝,用力深吸气,在腹部收缩后保持10 s,注意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收缩次数;
4 h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左右腿交替抬高,抬高的高度不断提高,锻炼后护士或者家属可对患者腿部进行适当按摩,以促进肌肉放松、血液循环;
②术后6 h可指导患者进行神经根滑动训练,在将腰围佩戴好后可适当下床活动,可采取床边站立、床边行走或者贴墙站立,以此锻炼全身躯干功能;
③术后3 d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腰部核心肌群训练,主要有双桥式运动(取俯卧位,双腿屈膝,由腰部发力将自身的臀部抬高并维持10 s后复原,10次/d)、侧卧抬腿(取侧卧位,双腿伸直并拢,缓慢抬起左腿并保持5 s后复原,10次/d)、跪位对角线支撑(采取跪位,以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然后向前伸出左侧上肢、向后伸出右下肢,维持10 s后换另一侧,10次/d)、燕子飞(俯卧位,上臂前伸,腰背发力,使躯干和下肢呈角弓反张状两头翘起,维持3 s,10次/d),运动的次数需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注意在训练过程中家属一定要在患者身边看护。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临床指标:患者术后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卧床时间。②康复效果: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其中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5]评价,总分值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 评 估 治 疗 分 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6]评价,满分为29分,分数越高说明功能越好;
生活质量采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7]评价,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③腰椎活动度:按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骨科康复医学》[8]中的相关要求,用脊柱活动度计对两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的活动度进行测量。④术后并发症:记录静脉血栓、便秘、腹胀、肌肉萎缩的发生情况。⑤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Cronbach’s α=0.817)的方式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为(8.28±2.04)h,早于对照组的(14.77±3.7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23,P=0.000);
研究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为(4.84±0.91)d,短于对照组的(5.79±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2,P=0.000)。

2.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JOA、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分,±s)

注 与干预前比较,aP < 0.05;
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组别 n JOA评分 ODI评分 VA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2 11.95±3.42 20.44±3.08a 26.84±4.12 15.76±3.16a 6.83±1.75 3.95±0.88a研究组 42 11.87±2.95 25.16±2.73a 26.95±4.52 10.21±2.44a 6.77±1.93 2.41±0.53a t值 0.115 7.432 0.117 9.001 0.149 9.715 P值 0.909 0.000 0.908 0.000 0.881 0.000

2.3 两组患者腰椎活动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腰椎活动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腰椎活动度比较(°,±s)

注 与干预前比较,aP < 0.05

组别 n 前屈 后伸 左旋 右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42 49.72±6.27 70.36±5.93a 24.37±3.85 30.46±3.98a 31.54±4.61 35.13±3.52a 30.68±3.81 35.76±3.67a研究组42 50.26±5.68 74.17±6.44a 25.01±3.25 33.84±4.66a 32.34±4.22 37.85±4.38a 31.24±3.46 38.63±4.03a t值 0.414 2.821 0.823 3.574 1.037 3.137 0.705 3.354 P值 0.680 0.006 0.413 0.001 0.303 0.002 0.483 0.001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下腰痛、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在于椎间盘退变,随着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不断下降,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逐渐出现裂隙,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发生破裂,髓核、纤维环甚至终板向后突出,严重者还会压迫神经产生症状[8];
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还与损伤积累、妊娠、遗传因素和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有关,而长期伏案工作、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以及急性外伤等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9]。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多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通过CT造影可直接观察到纤维环出现损坏的部位,并将突出物彻底切除,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切口小等优势[10]。科学的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效果的重点。传统的护理模式大多是凭借经验进行护理,缺乏针对性,容易出现护理不到位、不全面等[11]。因此,如何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恢复腰椎功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快速康复护理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多学科融合调整原有的护理项目,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加快康复进程的一种护理服务理念[12]。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快速康复护理在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仍较单一,针对性不强,无法提供高效、有针对性地专项训练。有报道显示[13],腰部核心肌肉群对腰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患者腰部的核心肌肉群的肌力能有效提高腰椎的稳定性,避免腰椎受到损伤。张岚等[14]认为,通过加强腰部核心肌肉群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组织修复,增强机体的柔韧性,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与治疗均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腰部核心肌肉群训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开始康复训练训时间、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提示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快。研究组干预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VSA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与周红等[15]的研究相似。分析原因:通过进行双桥运动使体脊柱处于直立,侧抬腿提高患者身体屈曲度,避免腰椎前屈;
燕子飞、跪位对角线对腰部周围的核心肌肉群有明显的刺激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背部的肌力,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腰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 0.05),提示腰部核心肌肉群训练可改善患者腰椎的活动度,进一步显示腰部核心肌肉群训练的应用优势。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腰部核心肌肉群训练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更高。本研究未对腰部训练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定量,同时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仍需广大医学工作者不断拓展、加以完善,使结论更严谨。

综上所述,对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腰部核心肌肉群训练,有利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活动度腰椎间盘腰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2022年10期)2022-05-23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健康体检与管理(2021年10期)2021-01-03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保健与生活(2020年5期)2020-03-20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8期)2019-12-18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9期)2017-05-15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中老年健康(2016年11期)2017-02-05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4期)2016-05-20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6年5期)2016-05-06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24期)2015-09-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家庭医学(2014年1期)2014-02-25

推荐访问:康复 护理 患者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