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7日 03:54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1 16:30:15 浏览数:

胡一礼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我们说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文化自信是基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现实提出来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影响。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体育课程,既能发挥其增强新时代大学生体质与体能的功能,又能有效传承、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其蕴含的思辨哲理、人文精神、教化思想以及道德观念,处处体现出东方文化的神韵[3]。学校教育是文化自信脉络延伸的主要路径,大学体育课程中未能融入文化自信,足以表明文化自信蔓延与推广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基础知识的教育,也是培养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现文化自信,发挥其多元的教育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既是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当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大学体育课程在继承、保留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融入了时代元素。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体育课程旨在增进新时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一)体育课重技能轻文化的课程目标设置

大多数高校将体育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置定位于增强学生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进取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对文化教育方面则重视不够,学生没能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体育活动与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精神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体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重技能轻文化的课程目标设置未能将体育精神、体育文化植根于学生内心,把握学生行动的方向,不利于文化自信更好地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二)体育课课程评价体系中未融入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这一重要指导思想要求高校教师要把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外化于课堂教学,内化于课程建设和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用课程思政的要求引领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文化自信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力量融通体育教师的每一堂课,贯穿学生成长的每一步。目前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未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给文化自信的融入渗透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学生对体育课课程中文化自信的认同感不强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体育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的认同感更是无从谈起。只有学生对体育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有深刻认识并予以认同,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文化精髓在校园的传播效果。据专职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询问,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的结合等方面几乎一无所知,尤其是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体育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度较低。比较而言,学生选择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受认知程度、场地器材等多方面影响,学生更喜欢动作简单、不使用器材、场地要求不高的体育项目。所以,学生对体育课程中文化自信的认同感不强,对文化自信融入体育课程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体育课程中,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勇敢、仁爱、正义、自信、豁达的人格品质,而且能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让学生在深度接触及学习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体育文化。自2017年起,教育部对高校提出了大规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工程意见,这就为大学体育课程引领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中华智慧、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在文化自信中坚定立德树人的发展信念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是检验课程实效的重要标准。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主要在于让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要内化为师生的素质修养,外化为师生的言行举止。从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角度出发,应紧紧抓住课堂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坚定立德树人的发展信念,坚守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民族传统体育相融合,将文化自信同体育品德教育相融合,将文化自觉同中国体育精神相融合,充分挖掘文化自信深刻内涵中的思想素材,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

(二)在文化自信中秉承文化引领的发展定力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隐性渗透的教育方式,体育课程依托校园文化对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体育文化讲究“身心合一”,文化自信进入高校校园具有身体锻炼与精神熏陶的双重价值。一方面,能增进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升体质;
另一方面,能通过中华体育文化感受与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上好体育课、提升个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是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大学公共体育课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迈进新时代,要根据新时代的基本精神和时代要求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文化融入,将文化自信融入体育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专职体育教师同时具有教育、教学、教研的多重职责,对体育课程进行创造性改革、创新性的文化发展有着引领作用,能更好地在文化自信中秉承文化引领的发展定力。

(三)在文化自信中确立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文化自信融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中,不仅增添了体育课程的中国元素,让大学生在体育文化的角度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活动方式,还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育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更好地在文化自信中确立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追求。

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在落实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课程应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传承过程中的优势,并贯穿于大学体育课程的每个环节。

(一)加强体育文化引导,夯实体育课程的文化基础

校园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是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属通识教育课程,因此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突出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加强身体素质、强化个人锻炼与自身成长、回报社会、奉献祖国的密切关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地位,不断坚定学生提高自我、全面发展的信念,让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在体育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夯实体育课程的文化基础。现在的体育教育强调“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不但要看到体育教育对学生生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重视体育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利用优秀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促进人的道德养成[6]。

(二)完善课程大纲,规范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体育教研室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评价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和课程标准审核制度,优化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规范文化自信融入体育课程这项重要工作的开展。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多个层面。因此,在文化自信精神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更应做好大学体育课程与相关文化学科的知识融合和交融。比如,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与社会人文课程教学相结合,公共体育课程可与思政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点相融合,以此丰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建立完备的师资培训体系,提升专职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竞技化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下,部分专职教师对文化自信融入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对文化自信融入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无所知,这就凸显了专职体育教师急需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建立完备师资培训体系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做到身体力行,率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精神的方方面面。要使我国的体育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融入体育教育的改革之中,以便更充分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7]。在课堂讲授中,将体育精神蕴含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文化自信精神的传承过程中养成理性思考、客观审视、明辨是非的良好判断力,避免在现行各种思潮的盛行下,影响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除此之外,还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专职体育教师参加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建立完备的师资培训体系,提升专职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

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寄托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也是民族自信与民族品格的重要体现,应在新时代得到创新发展。因此,应清晰地认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据,创新其发展路径,使每个人都化身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者、传承人,增强民众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实现对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中,要指导新时代大学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让其具有文化认同感,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学体育课程在新时代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融入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体育课程创新改革的文化理念,应秉承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引导文化自信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有序、合理、规范化地融入与渗透,让学生完整地把握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切实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中华大学传统 “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清明节的传统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08年4期)2008-12-19

推荐访问:融入 自信 课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