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05:11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对大数据时代统计信息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23 14:05:09 浏览数:

滨州市统计局 牛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技术越来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科学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当前,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只有不断提高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主动将信息化技术与统计工作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统计的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行业想更全面、更真实、更迅速地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统计服务,就必须将大数据技术与统计工作相结合。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随着国家统计执法法规的颁布实施和四个重点统计项目的逐步发展,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统计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统计信息化也不断深入。当前,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对统计数据的采集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大数据环境下,可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架构,对数据资源进行采集,使统计信息化向着更高水平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一般来说,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计算机首次应用于统计工作;
第二,统计信息系统的日臻完善;
第三,网络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和普及。

(二)具体定位

统计信息化建设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统计信息资源,促进统计信息的共享,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统计信息化是现阶段统计工作发展的重要产物,属于社会形势发展至今的必然趋势,是先进技术支撑下的成果[1]。在多重需求之下,应该强化通过非常规模式对统计信息采集,作为对常规统计信息的补充,同时通过可靠途径改进信息处理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的价值。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统计工作,不仅可以完善统计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模式,还能进一步提升统计信息完整性和覆盖度,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统计信息处理平台。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统计现代化改革规划的明确要求。只有将统计业务、统计政务与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有效运用于统计工作中,统计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才能取得突破,统计数据质量才能进一步提升,统计部门才能让其更好地服务于领导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基本关系

大数据不仅是新技术,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传统的统计方法,一般是在特定时间,按照统计制度要求上报统计报表,这决定了,只能在特定时间段获取特定报告期的统计数据。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可随时实现对非常规统计数据的爬取,并可对统计数据快速处理和深入挖掘,更加快速和高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要明确常规统计数据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正视大数据对统计工作的影响,大数据不仅是对常规统计数据的补充,也是对常规统计数据的验证。实现统计数据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充实统计数据,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出统计数据的价值。

(一)为多个行业服务

统计信息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尤为重要。统计信息化不仅可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对于其他行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大数据在不同行业中扮也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金融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已展示出良好效果。若能将大数据技术与统计信息化相结合,并融入不同行业,将为各行各业优化生产过程,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二)为党委和政府服务

大数据时代为统计信息化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在这一背景下,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更优质和快捷的服务是对统计工作的必然要求。结合大数据,可在多种行政记录中查询到进出口或者是财务数据情况,各类不同数据的相互补充和相互验证,使得统计数据更加充实更富有立体感。由于政府开展的工作多数都有严格要求,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可以让统计信息化趋向稳定,能顺利完成信息交换的目的[2]。

(三)为广大人民服务

大数据时代,促使统计信息化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信息化不断促进工业化水平,使得生产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决策及政府行政效率都明显提高,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将进一步提升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尽管在统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从总体来看,仍然存在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统计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时代,统计信息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新业态、新技术和新问题的影响,从源头上对其加以遏制,确保统计信息化。

(一)统计效率较低,信息化不规范

现阶段国家积极地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多元化技术与该项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尤其是“四大工程”的实施,使得统计信息化建设成果趋向完善。但是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统计信息化建设进度相对缓慢,多数工程涉及的工作量较大,具体的统计周期较长,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之下降低了统计效率,浪费了诸多的人力以及财力资源。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不够规范的情况下,部分单位对于统计工程的关注度亟待提升,这对于相关服务的整体效率及质量具有深刻影响。面对上述提及的相关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现阶段统计效率较低的情况,还要采取科学化手段规范信息化建设模式,以便提升统计信息化整体实效性。

(二)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应用力度不足

人为因素属于影响统计信息化建设最为直接的因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现阶段所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适宜手段科学规避人为因素的干扰。目前来说,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部分单位为了节省统计成本,聘请了诸多非专业人员,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未能接受系统且科学的培训,在缺少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导致数据质量存在着问题,与实际情况相背离[3]。除了这一实际的问题之外,许多企业也缺乏对统计数据深入开发和应用的经验,关于相关的研究也未能落到实处,从而使得统计数据应用不到位。由于对统计数据的应用不足,使得难以及时发现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也无法通过应用发现统计数据的价值,导致统计数据无法正确指导决策。

(三)各主体配合不当,监督未到位

大数据环境之下,统计信息化建设要明确实际的路径,还要通过科学化手段提升具体的建设效力,保证为国家统计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各部门,只顾自己的工作,而疏忽了与其他部门间的合作衔接,特别是对于统计工作,各行其政,不按标准而是按自己的理解统计,从而导致了数据资源重复或者是数据不衔接问题。正是因为此类问题的存在,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数据信息缺乏利用价值的情况下,还会给其他工作的开展造成明显阻碍。统计标准对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相关机构缺乏监督效力的情况下,使得统计信息在不同领域间数据不协调,甚至出现矛盾,使不同领域之间的统计信息难以形成合力,其利用价值也大打折扣。

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信息化措施应适当完善与优化,要结合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以分析,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确保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真正满足现阶段相关行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对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构建统计BMP流程体系

大数据环境之下,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应通过实际方案加以推进,只有遵循相应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也能给统计工作的顺利发展创造理想条件。为更好地优化统计信息化建设方案,需要对相应的平台展开细致分析,针对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作用,让平台的性能逐步优化,确保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更加顺畅[4]。需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引入统计BMP流程体系,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之下,将技术渠道加以转变,让数据库结构更加完善,强化数据管理的力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整体质量,不断充实统计信息资源。在相关的实践环节,要适当运用专业元数据,通过相应渠道做好必要的网络处理,经过科学的计划与设计,实现统计信息的科学收集和归并,更好地提升实际应用效果,以此强化数据处理力度。

(二)积极落实部门联动执法

在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要积极落实部门联动执法,根据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各个方面强化部门的联动效力,使得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在密切的协调配合之下,让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更加高效。在开展实际工作时,需要注重统计人员综合信息素质的提升问题,应该通过适宜的大数据技术让统计人员接受技能和素质培训,以此服务于统计工作,提升统计工作实效性。相关机构的设置要进一步优化,采取适宜的对策密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以便在联动执法中强化执法效率[5]。还要注重统计法的科学管理,提高舆论管理的效力,利用互联网平台自动执行数据检索,分析并筛选违规数据信息,保障统计工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在大数据环境之下,应该依照具体情况改善执法管理系统,强化处罚和奖惩的标准实效,让统计数据权限的维护更加到位。

(三)积极落实统计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地推动统计工作稳步开展,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需要高度重视统计人才的培养,使其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确保统计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明确科技竞争就是人才竞争,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人才成为统计发展的关键,对于统计信息化工作更是如此。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情况,为统计的长远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可通过适宜路径吸纳优秀人才,使其参与到统计工作中,给统计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可通过定期参与培训,比如赴高校参与专业培训,确保不断充实和更新统计人员的统计信息化知识。在本单位各类工作培训中,也要不断强化信息化知识培训,增强统计人员对常规工作的信息化意识,以便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将常规工作需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联,提升统计信息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提升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水平。

(四)强化统计技术应用创新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统计工作拥有了崭新思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要注重统计技术的创新与完善,应该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将多种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显现出来,以满足统计工作的开展需求[6]。大数据环境之下,需要注重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规律,重视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遵循着系统化发展道路,确保统计信息建设长期目标稳步实现。在相关的实践环节,还要具备脚踏实地的精神,遵循信息化建设的规律,确保稳步提升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应在相关工作中明确长期目标,注重实践方案,让统计信息化建设更为顺畅。在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只有将各类工作需求与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合,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使统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五)积极转变信息化工作思路

统计工作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为了更好发挥统计信息化资源优势,要结合时势,不断调整信息化工作思路,要明确当前统计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紧迫性,两者结合,无论是对于统计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还是应用而言,都将是重大的变革,这也是当前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最大动力。在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大数据环境和大数据技术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和技术,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确保统计改革目标顺利实现。信息化思想的存在具有指导作用,在相关工作具体开展时,各个主体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以这样的方式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给国家以及社会发展创造条件[7]。

(六)开展多元化统计活动

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为统计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保证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获取稳固条件,从而提升统计工作效率。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明确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支撑元素,还要理解其应用的规律,保证为统计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统计单位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注重大数据技术提供的多重机遇,在不断吸纳并储备年轻人才的基础上,让多元化统计活动顺利推进,定期对相关人员展开有效指导,确保员工们的统计信息化思想得以树立,稳步实现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实践目标,做到人尽其责、人尽其才,满足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统计信息化建设获取了先决条件,为了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需要在与时俱进的背景之下优化和改进技术方案,通过适宜的举措完善统计管理制度,让其展示出足够的保障效力,落实基本工作程序,提升统计技术管理水平。在建立优秀统计团队的基础之上,让统计工作整体实效性稳步提高,满足相关工作的开展需求,给国家以及社会稳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保障人民群众的稳定生活。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信息化建设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2年3期)2022-04-26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9期)2021-09-22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8期)2021-09-10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4期)2021-06-06“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国际统计数据全球化(2018年6期)2018-09-10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12期)2018-05-29《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推荐访问:信息化 思考 统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