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0:24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25 13:05:07 浏览数:

魏小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

新课改以来,特别强调要注意学生全面、自由、高效的学习,因材施教作为获得大多教育学专家一致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衍生出了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即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实施教学[1]。针对中职计算类课程的教学而言,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更可观。原因有如下几点。

(1)生源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就目前来说,中职生源大致可划分为3 类:第1 类中学成绩不理想,中考成绩偏低的孩子,他们想通过进入中职学得一技之长;
第2 类是中考失利的孩子,他们一心只想上普通高中,不得已进入中职;
第3 类是中考上线了,但家长考虑到进普通高中三年后可能难以考上大学,进中职学校学习,通过参加高职对口升学考试考大学。这样的现状导致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中考成绩存在过大悬殊,其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2)学习态度和学习侧重点不同。第1 类学生他们必然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学习,更愿意在实操上下工夫,学习态度相对较好;
第2 类学生,中考的失利让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学习没有了动力,也没有了方向;
而第3 类学生,3 年的中职学习后,想要继续升学,那么他们的学习重点更多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也会较好。

(3)计算机使用熟练程度不同[2]。有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正常使用计算机,对于这样的学生,对学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以及对算法的感性认识等知识的学习自然要更容易接受些;
而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仅仅是网上购物、玩游戏;
更有甚者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生活中都是用手机。认为手机就可以解决一切,自然就不会对学习计算机的数据如何存储,数据的逻辑结构如何组织和算法的性能等知识感兴趣。

针对这样的现状,应该了解差异分类建组,针对差异分类要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评价激励指明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成长的最终目标。

传统的评价方法“减分制”带有惩罚性质。教师一般采用扣分形式,诸如未交作业扣分,课上玩手机扣分等方式督促学生学习,但实际上学生是否被扣分存在运气成分,教师并不能注意所有学生。以扣分为前提的评价方式并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而“加分制”是奖励性质的,它将学生参与教学的情况与最终成绩的评定有机结合。只要学生课上主动回答问题,帮助他人完成练习,甚至提出好的教学建议等均能获得加分。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成绩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就能获得高分。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课堂,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适度紧张的精神压力和焦虑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认知活动效果也获得提高[3]。课堂加分制的实施,让部分敢于尝鲜的学生领先尝到主动参与课堂的甜,其他学生自然不甘落后,察觉到自己与别人的分数差距后,压力和紧张会让他们想办法参与课堂。正如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写道:“一定程度的正常焦虑之所以必要,就像有点刺激物使我们保持在更适当的任务上一样”。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对于他们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刺激物。另一方面,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学,设置的问题与课堂练习均具有梯度,保证其难度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是适宜的。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高职衔接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分析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的能力和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4]。以往教学常采用统一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并且其考核方式基本是通过笔试和作业相加的方式评价学生,而“加分制”则是在课堂上对学生们的实际表现进行一个正面反馈,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与成绩评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到期末成绩中[5]。“加分制”变被动为主动,激励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1 学生分层分组

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隐性分层、异质建组的方式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6]。分层的恰当性直接影响该教学法成功与否。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前,可通过访谈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方式,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智力水平、潜在能力等因素。对于数据结构课程,C 语言作为其前序课程,C 语言学得如何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本门课程的学习。故将学生上一学期C 语言的期末成绩和前期的情况均列入分层依据中。根据所掌握的学生信息,制订学生层次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学生层次标准

根据层次标准将学生分为ABC 三大层次。同时依据异质建组的原则,按照一个组5 人,将全班40 名学生分为8 组,组内各层的人数以ABBCC 形式组合,并在组内选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3.2 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目标也应该体现层次性。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法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完成相应学习目标后得到加分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原则、软件技术专业特性、数据结构学科特点、教学大纲以及各层学生实际学习可能性,制订教学目标。以“算法”教学为例,制订其知识与技能目标,见图1。

3.3 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目标”和“学生层次”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以及小组之间合作的关系,同时开展适应有差异的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

3.3.1 课前预习

(1)算法的定义。

(2)算法的有限性是指什么有限?举一个生活中相关的例子。

图1 知识与技能目标分层

(3)算法的确定性为何很重要?

(4)算法必须有输入吗?

(5)算法的输出只有一个?

(6)算法的正确性,“正确”一词如何衡量?

(7)某程序员认为,自己写的算法,自己懂、机器能执行就OK,你认为呢?

(8)对于一个问题,只能有一种算法解决吗?有多种的话,如何选择最佳算法?

(9)算法的性能好坏我们如何评价?

3.3.2 课堂互动分层教学

C 层同学问题:1、3、4、5、6、7

B 层学生问题:2、8

A 层同学问题:6、9

针对算法的时间性能分析,选用求给定点X时多项式函数值的例子,并提前写好时间复杂度分别为T(n)=C1n2+C2n和T(n)=C.n的函数F1和F2,课堂上让学生实际体验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算法解决时所耗费时间差异,并设置具有层次的任务,见表2。

表2 任务的分层设置

任务一针对全体学生,并将大多数机会给C类学生;
任务二针对A、B 类学生,主要机会给B 类学生,也鼓励C 类学生勇敢尝试;
任务三针对A 类学生,引导其思考,鼓励发言。不管是理论教学部分还是实践部分,不管是哪一类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主动操作,即使答案不是很理想,均给予课堂加分。这样表面上是对全体学生统一授课,实则是在教学任务和教学手段做了“隐性”分层,并及时给予课堂加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氛围。

3.4 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主要是给学生布置阶梯式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题目主要以基础类题(算法定义、特性等)、基础知识应用类题(比较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思考探索类(分析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空间复杂度)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题完成即可。对于难度较大的题鼓励小组合作完成,将分层合作拓展到课外,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3.5 分层评价

对于课堂练习题,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部分练习题,即可获得加分。当然注意对C 层学生主动完成难度更高的题给予及时鼓励,对B 层学生帮助C 层学生完成练习题情况,A 层学生努力完成难度最大题目的情况等都要及时指导和加分鼓励。最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与平时表现相对应的课堂加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自然是提升了。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法的学生期末成绩包括课堂加分(20%)、作业练习(20%)、小组加分(10%)、章节测验(10%)、期末成绩(40%)。

4.1 提高课堂参与度

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减少;
对课堂教学漠不关心的态度得到改善。课堂加分的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以获得加分,自然他们就会认真听课,这样一来教学质量就得到提高,而课堂任务的分层设置,又确保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课堂上的可行性。

4.2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以往的教学往往是设置笼统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通常只有中等偏上的学生能达到;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致使他们放弃挣扎,久而久之形成自卑、懒散的学习态度;
而对于学优生来说又缺乏挑战,不能激发其思考和进步。分层教学法中学习目标的分层,教学过程的分层以及课堂练习与作业的分层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能做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建立学习自信。

4.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分层分组合作,争取个人加分和小组加分的设计,学生想要好的期末成绩,自然两个方面都得抓[7]。这在个人任务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中,团队的高分需要高效的分工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选择擅长的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在数据结构课程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分数实际上掌握在自己手中,期末总成绩的评定是自己平时表现的真实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科学的分层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可能性,享受到掌握知识时的喜悦,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继续求学和就业的不同需要,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同时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教师学科知识广度和深度、精力和“知人”的能力等要求较高,是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反思的;
另外开展的班级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难度和教学的效果。近年来,很多学者及一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教育的领域里将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算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校园英语·月末(2022年3期)2022-05-10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天津教育·下(2022年4期)2022-05-10哪种算法简便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1年12期)2021-12-31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有趣的分层现象军事文摘(2020年18期)2020-10-27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9年8期)2019-08-27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8年11期)2018-12-03根据问题 确定算法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8年11期)2018-12-03雨林的分层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18年4期)2018-10-26

推荐访问:加分 教学法 数据结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