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5日 11:29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立冬:窗临残照好读书

发布时间:2023-03-25 18:35:08 浏览数:

子 青

落水荷塘满眼枯,

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

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紫金霜《立冬》

立冬时节,萧瑟的秋风逐渐转换为寒冷的北风,放眼望去,满池塘的荷花叶蔫秆枯,水似乎也浅了许多。北风呼啸,黄杨树倔强地竖立在风中,自成风景。白桦树经过秋风吹拂,只剩下一半的叶子。盈门的白霜寒气袭人,让人清醒。回到屋内,借助窗户透进来的残光,正好读书。若到了三九寒天,便可在自家的小院里生上一个小火炉,一边玩雪赏梅,一边吟诗作画。此情此景,温暖而美好。

今年11 月7 日,为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礼记·月令》云:“立,建始也。”立冬为十月节,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冬,四时尽也。”甲骨文中的“冬”如绳结,比喻四季的终结。

“四立”之一的“立冬”自古以来就颇受重视。古时还设有迎冬礼,由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开始进入严寒天气,官方会借立冬日发送厚实的衣物赈济灾民。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立冬变成更重要的日子。因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改正朔,易服色”,颁行《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以亥月为一年之始,以夏历十月初一为大年初一,后世称为“秦岁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立冬时节,水已能成冰。冬寒水结,孟冬(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始冰;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冰壮;
季冬(冬季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冰盛。

二候地始冻:立冬之后,土地开始冻结。南宋王十朋《南州春色》中说“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此时寒风乍起,西北风着地而行,吼地生寒。古人认为,大地生寒、天寒地冻,是因为阳气潜藏,所以阴气在地面肆虐,但这也代表了阴气的消耗,阳气安静长养,又是一岁终而一岁始。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
蜃,指大蛤。立冬以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在海边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蜃类,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了蜃。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就是说冬天里的3 个月,可以称做是闭塞潜藏的时节。河水结冰,地面冻裂,行动不要扰动阳气。此时宜早睡晚起,必须等待到日出,使志意潜伏匿藏,好像是私有所密,又好像已有所合,避阴寒而就阳温,不使皮肤孔窍开泄,以免阳气迅速散失。这便是人与冬气相应,从而调养藏气的方法。违反这一法则就会损伤肾气,春时可能发生痿厥病,适应生气的能力就会减少。

2.1.4 对照组 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
②无肿瘤标志物和铁蛋白增高等肺癌相关高危因素[17];
③常规体检及肝肾功能无异常。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不愿意加入本研究者;
②研究者认为不适宜的其他情况。该组共纳入受试者90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节,冬寒始。“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阴寒的冷空气逐渐驱散自然界所剩不多的秋意。阳气潜藏,人们也逐渐换上冬衣,保护体内蛰伏着的阳气。“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冬节气预示秋尽冬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冬藏”“冬养”拉开了序幕。立冬是民间社会“四时八节”之一,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蕴含着原始而质朴的生命观。虽然养生保健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共识,但这仿佛与现代社会的某些生活方式,尤其是繁荣的夜经济与丰富的夜生活形成了难解的悖论。

1.何为冬藏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为闭藏。”古人向来重视通过饮食起居来藏精养气。节气的十二消息卦上显示,与立冬相对应的,是八卦中的坤卦,坤卦六爻,皆为阴爻,六爻皆阴为坤,坤代表大地,代表纯阴,是收敛和厚藏之意。这时,我们要收藏保护好自己体内的元阳之气,因为这种元阳之气,可以与外界的寒冷相抗衡。如果它泄露和外放,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冬之藏,藏身、藏行、藏心。冬日不像春、夏、秋,天寒地冻,旅游已不适合,尤其是老年人,非但不能畅快胸怀,反倒有可能让人不适,倒不如安静的呆在家中,好好享受前半生不曾享受过的惬意,体会养生中的“冬藏”。“窗临残照好读书”,在寒冷的冬日,顺时起床,窝在温暖的小屋中,阳光透窗照射在案几上,置一杯热茶,捧一册书卷,认真地阅读,把知识也藏进脑中,孕育,待来年生根发芽,重获新生。

2.起居养生

寒风袭来,深秋将尽,冻耸肩,袖藏指,加衣保暖正当时。冬来寒起,人体代谢机能也随之放缓,避寒就温的衣着应以温暖舒适、利于透气、不碍活动为原则,以利于机体的气血通畅。年轻体壮者不可再肆意“秋冻”或露腰脐、露脚踝,幼儿、老人及体弱者要注意昼夜温差变化,及时调整着装。

“冬则狐貉之厚以居”的严冬未至,保暖的衣服不必太厚重,不必戴过厚的暖帽,因围裹过严易导致火气内郁。原有冻疮旧疾者可参考《鸡鸣录》“立冬日用蒜秆煎浓汤浸洗”的经验,用温水泡洗手足,预防冻疮复发。

起居提倡早卧晚起,追逐日光,充足睡眠。午间可选室外向阳避风处,晒晒后背,拍打腰膝,略做肢体活动。晚间可用花椒水、艾草水温浴双足,或用力揉搓足心涌泉穴,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3.注意护肾

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注重调护肾的阴阳。肾为人体能量之源,其功能强健,则生命力旺盛,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变化,防止寒气侵袭;
反之,调摄不当,则易伤肾,肾伤就有可能对其他脏腑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苛疾丛生。

4.调摄精神

人们常把冬季比作暮年,这个季节里老年人更容易产生一些消极心理,对养生极为不利。因此,更应注重情志调养,精神调摄也需讲究静养,保持情绪安宁,恬淡平和,精神内守,含而不露,避免烦扰、焦虑,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远离病痛困扰。让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防止出现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状况。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饮食调养以甘温为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则补之”的古训,既少食生冷,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滋阴潜阳的补益类膳食为宜。

1.石斛老鸭汤

材料:老鸭300 克,石斛15克,桂圆干6 个,大枣6 枚,生姜6片,大葱1 根,食盐适量。

做法:①将各食材洗净,鸭肉切成块,石斛切段、葱切丝备用;
②大火烧热炒锅,不放油,放入鸭块、姜片和葱丝翻炒,至鸭肉水分收干,没有鸭腥味,关火盛出;
③将炒过的鸭块放入炖锅中,倒入水,没过鸭块,煮沸后捞出鸭块,将水倒掉;
④炖锅中再次加入热水,将煮过的鸭块放入锅中,大火煮开,放入石斛、桂圆干、大枣,改小火炖约1 小时,加入食盐调味。

功用:本补汤具有养阴清热、滋润补虚的功效。适合于体质虚弱、舌红口干、容易疲劳的人群食用。

2.人参土鸡汤

材料:土鸡240 克,人参3克,大枣6 枚,生姜3 片,大葱1根,食盐适量。

做法:①将各食材洗净,土鸡斩块,大葱切段;
②锅内放入鸡块和适量清水,将水烧开,撇去浮沫,鸡块捞出;
③锅内放油,烧热,炒一下鸡块,然后加入热水,放入人参、大枣、姜片和葱段,小火炖约1 小时,加入食盐调味。

功用:本补汤具有益气增力、强壮身体的功效。适合于身体虚弱、神疲乏力、胃纳欠佳的人群食用。

3.苁蓉大虾

材料:大虾300 克,肉苁蓉15 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肉苁蓉泡软切片,葱洗净切断,姜切片,备用。将大虾洗净,剪去虾须、虾脚,挑出沙包、沙线。锅内加清水,加入肉苁蓉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约20 分钟。放入葱段、姜片、料酒、盐,下入大虾煮至熟透,捞出肉苁蓉、虾摆入盘内即成。

功用:本药膳具有补肾助阳、益精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的人群食用。本药膳色泽美观,虾肉鲜嫩,咸鲜清爽,营养滋补。

4.阿胶黑米粥

材料:阿胶9 克,黑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黑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熬粥。待粥将成时加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均匀搅拌,煮沸2~3 次。阿胶完全融化后,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用:本药粥具有滋阴养血、补虚强身的功效。适合于血虚萎黄、虚烦失眠、月经不调的人群食用。

猜你喜欢 阳气 春季阳气萌动 宜夜卧早起今日农业(2022年6期)2022-07-05晚睡晚起“双杀”阳气华声文萃(2022年3期)2022-03-31晚睡晚起“双杀”阳气文萃报·周五版(2022年6期)2022-02-18早中晚养生法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7期)2021-07-17阳气受损,内脏容易“下垂”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18期)2021-07-15晚睡晚起“双杀”阳气家庭科学·新健康(2021年5期)2021-06-21初冬月季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4期)2020-09-02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妇女生活(2019年7期)2019-07-16健康养生月历(十一月)中老年健康(2016年11期)2017-02-05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9期)2016-05-14

推荐访问:残照 立冬 读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