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30日 20:27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依托统编教材,精准实施学习任务群

发布时间:2023-03-29 19:45:08 浏览数:

文|吴忠豪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精神,语文课程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挑战性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学习过程,凸显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以学习任务群形态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既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突破,也是全新的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必将有力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

然而如何设计学习任务群,对广大语文教师而言是全新的研究命题,也是极大的挑战。特别是现行统编教材并非按照学习任务群的思路编写的,在与2022 年版课标配套的语文教材出台之前,语文课实施学习任务群大致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按照新课程学习任务群的精神,对照2022 年版课标提出的六个学习任务群,根据年段目标和实施要求,自行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自行搜集提供教材资源。另一条是依托现行统编教材,根据学习任务群各年段目标要求,提炼整合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利用现行教材资源设计学习任务群。对广大语文教师而言,第二条路径可行性更大,也容易操作。因为离开现行统编教材另起炉灶设计学习任务群,意味着教师必须自行编写教材,不仅难度极大,其惊人的工作量也难以承受。目前虽然有个别优秀教师大胆进行这样的尝试,但从长远看很难持之以恒。在当下缺乏与2022 年版课标配套教材的背景下,建议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尝试走第二条路径,即创造性地利用统编教材资源,根据2022 年版课标的精神,设计学习任务群,以积极的姿态探索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

其实2022 年版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是对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果的提炼与总结。近年来不少优秀语文教师进行过“单元主题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深度学习”“综合性语文学习”等专题研究,其改革思路和教学理念与2022 年版课标学习任务群教学有很大的相似点,如果对2022 年版课标精神加以提炼并整合,许多改革经验和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到任务群学习的教学活动中。下面笔者结合学习2022年版课标的体会,综合近年来优秀语文教师的研究成果,对如何利用现有教材设计学习任务群,谈谈个人认识,提几点建议。

2022 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真实的学习情境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也是设计好学习任务群的前提。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融为一体,为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基础。教师如果深入钻研教材,依据教材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就能比较容易地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出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比如二上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三篇课文集中讲述伟人故事,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022 年版课标低学段学习要求提出学生“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举行“走近伟人,学讲故事”班级故事会,评选班级“讲故事小能手”。根据这样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出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读教材中的伟人故事,课外搜集阅读伟人故事,自己练习讲述伟人故事,积极参加班级举行的故事会,争当“讲故事小能手”。有了这样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阅读伟人故事,主动学习讲故事的方法,在阅读和讲述伟人故事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同时感受伟人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接受中华传统美德及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又如四上第六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人文主题,编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是小学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阅读时批注的要求。批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学会批注,能有效提高阅读的质量,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本单元可以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班级中发起“阅读批注漂流”活动,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习批注——阅读课文写批注、对伙伴的习作写批注,通过写批注提高阅读和习作的质量。由于创设了“阅读批注漂流”的真实学习情境,就搭建起相互交流分享批注的网络平台。学生知道自己阅读批注的文本要在小组成员间甚至在班级成员间“漂流”,阅读时就会更加认真仔细,批注时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努力提高自己批注的质量。这样的交流其实是一种最好的深入学习批注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彼此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对写法的各自领悟。这样学习批注,更加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同时,学生通过几轮学习批注的实践活动,在阅读他人的成长故事和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中,逐渐习得批注的方法,加深认识阅读批注的价值,获得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区别是,学习任务群具有真实的学习情境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再是读懂一篇篇课文,不再是聚焦课文中静态的语文知识,而是瞄准富有挑战性学习任务的完成——比如学习写批注,不再是为学批注而学批注,而是沉浸于网络平台上与伙伴分享交流自己写的批注这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方式学习批注。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批注实践中学习批注的方法,在伙伴交流中加深对批注内容的理解。批注角度的拓展、批注方法的掌握,能更有助于拓宽思路,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的质量。

依托统编教材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师一定会遇到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就是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如何处理。因为教师已经习惯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主要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而聚焦学习任务群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不少教师就会担心,这样是否会影响语文要素的落实。

现代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知识教学,因此将大量时间用于语文知识教学和方法策略指导,这样势必挤压学生阅读和写作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这是造成语文课投入大而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是一门以学语文知识为主的学理性课程。记得上世纪50 年代,语文课实行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重视语言规律的学习,当时语文教学大纲特意规定汉语学习时间每学年为68 课时,与作文教学时间相等。这项实验进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什么原因?因为学生学了很多的语法知识,认识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也会划分主谓宾定状补,但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学生写文章还是词汇贫乏,句子写不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课将阅读和写作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中高年级语文教材按读写基本功训练序列编写。这项实验实施了20 多年也终止了,原因当然比较复杂,但学生读写能力并没有因为学了读写方法而明显提高,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设想一下,如果学生学或不学阅读和写作方法,其语文能力反映出非常显著的差异,那么谁有那么大的胆量去推翻这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新一轮统编教材将语文知识、学习的方法策略以及学习习惯融为一体,编写了130 多个语文要素,实质上秉持的还是以教学语文知识为中心的编写思路。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检验,语文教师都体会到语文课教什么是清楚了,但是学生学了这些语文要素,语文能力是否有明显提高?其实答案也并不乐观。再仔细观察我们的学生,学过了“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不等于阅读时就会自觉地去摘录;
学过了多角度写批注,不少学生阅读文章还是不会主动作批注;
学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并不等于写作文时就会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学过了,也明白了,但距离语文实践中自觉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充分证明了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儿童学习母语,直接教学规则性的语文知识并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脱离学生生活静态地教学语文知识,学生即使学过也往往不会运用。因此2022 年版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概念,强调结合学生生活,在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为在实践中获得的运用语文的方法规律才真正管用,因此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这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完全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按照2022 年版课标编写的语文教材,应该是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因而现行教材中的100 多个语文要素绝大部分都不可能出现。因为这些语文要素并不是非教不可,并非是学生必学的语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不必过度拘泥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与学生的语文实践相比,语文知识包括方法规律的指导始终是第二位的,而且大量的语文运用规律其实是默会知识,只可意会,很难言传,只能在实践中自己去领会。语文学习任务群更应该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应该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不能本末倒置。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语文方法规律指导的必要性。当下亟须研究的是语文课到底应该教哪些必要的、受用终身的知识或方法规律,切忌把教师自以为是的所谓的知识和方法教给学生。其实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非常有限,如果每个学期重点教好一两个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反复操练,落到实处,最终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了一辈子受用,学或不学大不相同,那么语文课便是成功的。

2022 年版课标指出,教师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设计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学习任务群就要把整个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练习、语文园地以及快乐读书吧等学习资源视作一个整体,精心设计进阶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将单元学习任务有计划地分解到各项实践活动之中,使各项实践活动形成阶梯型的“链接”,成为完成单元学习任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比如五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编选的都是介绍缤纷世界各种事物的说明文,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两次小练笔也要求运用说明方法写事物。这个单元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班级公众号里开辟一个专栏“我笔下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为专栏投稿,并择优汇编成册。设计的挑战性学习任务是观察大自然缤纷世界,写一篇介绍大千世界中某种新鲜或有趣事物的文章。围绕这项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设计以下进阶型的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学课文,发布投稿任务。

1.结合预习单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字词积累,读懂课文内容。

2.通过梳理学过的或生活中读过的说明文,认识说明文,体会其交际功能。

3.发布单元学习任务,班级公众号新增添了“我笔下的缤纷世界”栏目,介绍缤纷世界中自己了解的新鲜或有趣的事物,通过线上投票评选优秀作品,汇编成《我笔下的缤纷世界》精品集。

4.课后思考、选择自己想介绍的事物并搜集资料。

第二阶段:学表达,试身手。

1.结合自己介绍的事物学习单元课文,并且联系三、四年级学过的说明文,比较发现几种不同的介绍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感受不同说明方法以及语言表达的效果。

2.结合教材“初试身手”中的《电视塔》和《白鹭》,初步尝试运用资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合适的方法介绍一种禽鸟,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第三阶段:介绍事物我会写。

1.交流搜集的资料,结合写作目的和对象对资料进行筛选、排序、整合、重组,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法完成 “我笔下的缤纷世界”文章。

2.通过班级讨论制定评价标准。

3.小组内结合评价标准交流评价习作,并根据伙伴交流,结合评价标准完成初步修改。

第四阶段:线上发布和评选。

1.通过班级公众号在班级范围内交流习作,结合评价标准互动点评,然后参照伙伴意见自己进行第二次修改。

2.将习作正式发布在班级公众号“我笔下的缤纷世界”专栏,运用平台资源完成线上评价和其他互动回帖,综合师生和家长代表的反馈情况评选出三分之一优秀作品,汇编成优秀作品集。

3.对获奖者和学习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同学进行访谈,交流收获。

整个学习任务群设计充分利用单元课文资源,围绕说明文“认识事物,激发兴趣”的交际功能展开进阶式实践学习,每个阶段学习目标都非常清晰,前后联系紧密,形成合力,切实保证单元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中认识缤纷世界,习得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发展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也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

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很容易出现一种新的倾向性问题,就是原来语文课上教师化大力气进行的生字词语教学、课文中精彩词句或段落的积累,以及大声朗读课文、丰富学生语言经验积累等学习语文最基础的工作,很有可能因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而受到冲击。这是必须引起教师高度警惕的一个严重问题。

笔者曾经和名师团队成员讨论二上第四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这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和《葡萄沟》。教师整合教材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学习任务是“我是家乡代言人,介绍家乡之美”。整个学习任务群过程设计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知家乡——整体感知,发布任务;
第二阶段:赏家乡——理解词句,学习表达;
第三阶段:读家乡——梳理内容,组织语言;
第四阶段:赞家乡——丰富形式,成果展演。由于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家乡代言人,为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将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观察和表达家乡风光景物的特点上。从四个阶段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第三和第四阶段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家乡代言人展开,扩展阅读、观察了解家乡美丽风光,以及作为家乡代言人展开的语言表达和成果展示等。这些活动尽管也是用语言来做事,但很容易挤压四篇课文本身的学习时间,造成生字词语学习不扎实、朗读背诵不到位、忽视语言经验积累等问题。本单元课文要求认识63 个生字,会写37 个字,会写32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背诵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两篇课文的部分段落: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必须完成的刚性任务。如果仅仅用两三个课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会给学生今后语文学习留下极大的隐患,不仅生字词语学习不扎实,因为没有充分的时间朗读、复述课文,还会严重影响学生课文语言经验的积累和语感培养。因此笔者提出建议,将学习任务改为“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介绍黄山、日月潭和葡萄沟的风光,鼓励学生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展介绍家乡的美丽风光。最后检验学习成果阶段,学生可以介绍课文中的美景,也可以介绍家乡的美景,还可以介绍自己旅游时或课外阅读中喜欢的美景。这样就将学习重心转移到课文语言的学习上和课文语言的运用上,同时也有利于生字词语的复习巩固。

2022 年版课标坚持“识字与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个观点非常正确,也非常必要。识字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中国的儿童如果识字不过关,任何语文学习任务群都无法完成。除了识字,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按照脑科学研究,一个人九岁之前是全脑学习语言,之后脑部语言学习功能开始侧化。因而小学低年段和中年段是人生语言学习和发展、语言经验积累的最佳期,错过这个最佳期,以后任何时候用任何方法都是不可弥补、难以逆转,通俗地说就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非常重视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基础越是坚实,以后语文素养提高的空间越大。因此,强调字词句学习,重视语言经验积累和语感培养,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与初中、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最明显的区别。

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一种学习任务群,其实施过程都必须承担识字写字、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丰富学生语言经验积累,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基本任务。无论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还是“整本书阅读”甚至“跨学科学习”,无一例外。2022 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出,要“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新中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出现“语言经验”这个概念。以往语文课一直强调“语言积累”,多指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汉字、词语、句子、语段,这些是语言经验构成的物质基础。然而语言经验还包括语言运用的经验,比如词语怎样运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合,句和句怎么构建,还有布局谋篇,等等。这些语言运用的规则大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经验。小学生语言表达主要是凭感性经验,并通过表达实践不断沉淀语言运用的经验。其实语感也是一种语言运用经验,是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任何一种任务群学习都必须同时落实好基础性学习任务。要将熟读课文、积累精彩语段以及说话写话等积累、运用语言等实践,作为各项任务群学习不可或缺的刚性任务。

教师在学习任务群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树立巩固学生语文基础这样一种意识:识字写字必须落实到位;
词语句子积累不能放松;
课文不仅要读懂,更要读熟。熟读是积累语言经验和培养语感的前提。

最后笔者想说明的是,学习任务群是体现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有效教学样态,但不唯一。笔者很赞同温儒敏教授的观点:语文课“并不意味着全部教学一刀切,都要采取任务驱动方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样态。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小学阶段,低学段、中学段、高学段语文学习内容和目标也有很大差异,任何一种教学样态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语文课程全部学习内容。比如识字教学、写字教学、语言经验积累等等,采用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的学习方法,可能比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问题的任务群学习更加有效。高中语文课实施任务群教学已有五年,还很难说已经成功落地,高中语文教师还在不断探索、不断适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贯彻2022 年版课标精神时,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选择几个适合任务群学习的单元尝试进行学习任务群教学,另一方面需要总结过往的语文课程改革成功经验,包括传统语文教学和国外中小学母语教学成功经验,尝试探索更多更加有效的教学样态。语文课程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文教材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大理大学学报(2022年9期)2022-10-26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课外语文·下(2017年9期)2017-11-12

推荐访问:精准 依托 教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