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22:45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学精致化实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30 21:05:07 浏览数:

◎王 萌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强调,“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并从主要任务、主要途径、师资队伍、工作机制和实施保障等方面对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作出规定。作为一门综合素养类课程,职业指导比其它学科课程更加强调与就业形势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形式与个性化的辅导策略。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学水平普遍偏低,有教师“应付教学”和学生“混学分”之嫌。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职业指导教学的“不精致”,突出表现在教材、教法以及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本文将着重探讨职业指导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精致化发展的问题。

精致教育的理念源于上世纪国内对精致文化和精致农业的倡行。如果说精致文化和精致农业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高品质需求,那么精致教育则体现出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期望和追求。

(一)精致教育的概念及理论框架

精致教育是以“追求卓越、提升品质”为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经费投入下,通过调整教育措施与发展方向、革新教育经营理念、改善教育呈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式,调节教育的“投入—产出”比例,提升教育的产出品质[1]。中国台湾学者吴清基从机构、内容、目标三个层面构建了精致教育的概念框架。机构层面包括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
内容层面分为与教学效果相关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包括师资、教材、教法和环境,间接因素包括观念、制度、行政、人事、经费和法令等;
目标层面分为认知、技能和情意三个部分。机构层面与内容层面互相影响、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精致化

国内学界关于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关系的讨论不断。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
邹韬奋指出,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是长期性合作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多数学者将职业指导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讨论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逐渐成为学界共识,而寻求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的和谐共生、促进职业指导为职业教育赋能成为二者关系发展的主旋律。当前,我国将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以保持劳动力结构的合理分布,而实施职业指导引导、支持更多人通过职业教育选择有益于个体和社会的职业发展最优解[2],能够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精致教育的概念框架来看,职业指导的精致化发展涉及多主体、多角度,其含义是指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与教育手段,集各要素之力,在常规的共性指导的基础上,分层次、分阶段地为个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职业辅导、职业咨询等服务,使职业指导工作取得更理想的效果。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指导发生的主要场所之一,承担着推动职业指导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而教学作为最直接、最实质性的教育活动,更应走在职业指导精致化发展的前列。

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学的“不精致”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投入下,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未达到理想效果,在一些要素的构建及落实上不够严格细致,主要体现在教材、教法和师资三个方面。

(一)教材“不精致”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职业指导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材的价值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教材编排形式的生动性。但随着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的增加,教材的需求量激增,职业指导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材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价值观念引导不足。一方面,大部分教材对理论知识阐述详尽,通过学习学生可了解自我、了解职场,为其从学生到求职者的角色转变打下理论基础。但由于教材的实践内容设置较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练习,因此,不利于学生科学分析自身兴趣和特点、合理利用资源、通盘规划职业发展,并阻碍其走向职业生涯的成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职业指导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大多参考国外,因此,在教材本土化过程中容易忽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尤其是受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元化、教育教学方法变革以及后疫情时代“就业困局”的影响,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缺乏等问题[3]。另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盲目推崇和追求“坐办公室”的职业而放弃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职业理想。其次,教材的针对性不强。目前,职业院校相关教材的内容设计缺乏职业教育自身特色和针对性。职业教育的专业划分具有明显的就业指向性和岗位定向性,且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兼有升学和就业两个功能,而学生具有入职时间早、学历起点低的特点,因此,笼统的、模板式的教材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涯规划和求职需求。此外,不同职业的成长路径不同。据《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统计,从事经营管理职业类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和职业转换率较高;
从事教育与文化职业类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转换率较低,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因此,职业指导教材如何抓住职业之间的异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针对职业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求职倾向的学生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这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教学方法“不精致”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目前,有些职业指导教师在部分教学环节会借助多媒体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但整体上,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仍以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采用某种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教学目的或任务”[4],但现阶段的职业指导教学方法无法同时实现学生个体知识的习得、价值观的养成以及自主规划和择业能力的提高。首先,讲授法未取得应有的效果。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被贴上“被动灌输”“教师主宰”“缺乏课堂交流”的负面标签。这是当代教育界对讲授法的误解。讲授法与学生参与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学生通过“听”获取信息,在脑中对教师的语言进行理解和分析,虽然师生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语言交流,但是学生的思维却在积极参与[5]。并且,接受学习并不都是无意义的,当个体具有学习的心向且学习的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时,接受学习便是有意义的。我们提倡在职业指导课堂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排斥讲授法。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广泛,相关理论知识、职业和岗位的分类、当前就业形势、政策环境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但问题在于很多教师的讲授大多只是照本宣科,甚至部分教师不顾学生、年级或就业形势的不同,同一多媒体课件与教案可以使用多年,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低落、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形式丰富的其他教学方式多出现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中,在日常教学中所占比例极小。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存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认识存在偏差。现代教学方法皆强调“学生参与”,部分教师对此简单地理解为增加提问机会,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情感体验;
同时,教师未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在课堂上生硬嫁接或拼凑,使其缺乏学科适应性。另一方面,部分学校职业指导课时不足、班额过大,甚至错误理解“思政教育与生涯教育协同发展”的含义,在把二者简单拼接的同时,压缩职业指导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导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效,职业指导逐渐成了教师和学生眼中的“水课”。

(三)师资队伍“不精致”

广义上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包含职业指导教学团队、咨询团队以及校内外创新创业指导团队。目前,我国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专业标准和规范制度缺位。职业指导师资岗位规范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专业教师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而专业标准不明确,专业素养培训的强度不足、内容和形式老旧等问题也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缺少规范化的管理作支撑,教师往往只是盲目服从上级命令,应付教学和日常工作,缺少提升自我素养的外部动力。其次,专职教师人数不足。《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规定,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很多职业院校也未达到此合格比例。为解决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很多职业学院校采用专兼职人员并行的方法。兼职教师主要包括辅导员、行政人员等,且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在科研、教学和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此外,兼职教师缺乏职业指导理论知识,不了解职业指导的形式与方法、意义与价值,常常将职业指导简单地理解为“就业培训”,以教授求职技巧、推荐学生就业为主[6],导致职业指导集中出现在毕业年级,其功利性目的与职业指导初衷南辕北辙。

精致化的职业指导教学需要教师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化教材为学生的“学材”,巧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常规的共性职业指导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的个性化职业辅导,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

(一)教材的精致化

1.改教材为“学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为教学活动服务。目前,职业指导的教材内容多以“居高临下”的说教为主,学生看不懂、用不上,难以对其产生亲切感。将教材转变为“学材”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材内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围绕学生的经验编写,注重教材的真实性和交际性。一方面,在编写职业指导教材时,我们要用“行动”代替“理论”,用“应用”代替“形式”,把活动写进教材,把理论灌输变成实践练习。教材内容应减少空洞生硬的理论说教,增加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参观、岗位调研、模拟面试等活动了解真实的职业世界,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或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职业指导工作作为一种价值引导[7]。虽然我们并不极力提倡完全牺牲个人价值以实现社会价值,但职业指导教材要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即职业活动只有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是有意义的,应该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劳动观,学会正确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2.建设立体化教材。纸质教材以静态知识为主,内容更新速度慢,无法及时反映行业企业需求和就业市场变化,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指导发展的需要,因此,立体化教材应运而生。立体化教材是指在优质的纸质资源的基础上,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8],包含传统的纸质教材、以外链方式呈现的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相比于传统纸质教材,立体化教材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其一,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相关测评,并得到具有针对性的反馈;
可观看生动的图画和面试模拟视频等,刺激个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可获取实时就业信息,与雇主进行双向沟通,更好地理解就业环境,避免双方形成“信息孤岛”。其二,立体化教材可实现“一套教材,多种选择”,有效解决职业院校难以开发一套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校本教材而统编教材又不能满足不同院校教学需求的困境,实现个性化指导。纸质教材是理论知识和普遍的、常规的职业指导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同院校的教师可以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制作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教学课件,开发与某一行业紧密相关的网络教材,构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立体化教材,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职业指导。

(二)教学方法的精致化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包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三个方面,其本质是指教学活动应全部围绕学生展开。职业指导中的“指导”一词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内涵,即指导者在充分了解被指导者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并给予其适当的引导。因此,职业指导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职业指导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指教师在职业指导之前,应“以学生当前的发展状态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9],如了解学生的年级、专业、就业意愿等基本信息,了解学生已有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做到对其有一个全面了解,并能根据其意愿进行适当且正确的引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指将“学”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改变之前“一讲到底”的课堂风格,通过项目学习、角色扮演、模拟面试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是对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延伸,“学到”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调整教学方案,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职业指导教师不能以课程结束或学生就业为终点,而要以学生择业能力的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养成为课程的最终目标。

2.实现灵活教学。吴清基认为,灵活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1]。灵活教学是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情景差异或教学内容的异同,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展示形式,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计划方面,教师可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或突发状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如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所占学时比例较大,容易出现职业指导课程被挤占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灵活调整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课上进行模拟面试等实践性活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教学的质量和完整性。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低年级教学中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养成科学的职业观为主要内容,在高年级教学中以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传授求职技巧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教师可以从鲜活的案例出发,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成功校友或身边学生的经历,也可直接邀请企业人员或创业者进行分享。生动的故事和氛围、活跃的讨论更能激起共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择业效能感。灵活教学贯穿职业指导始终,能保证职业指导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师资队伍的精致化

1.构建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标准。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教师队伍标准建设,包括教师资格标准、教师编制或配备标准、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养标准、教师培训标准、教师管理信息标准等方面。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精致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借鉴国内外经验,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标准可以从知识、能力、道德规范以及专业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在知识层面,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职业指导理论知识、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规律的知识以及政策法规等背景性知识。在能力方面,职业指导教师在具备基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就业服务能力、市场分析预测能力等特殊能力,以保证职业指导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开展。在道德规范层面,职业指导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高度认同感;
同时,教师要持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这不仅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师自我能力提升的基础。在专业评估方面,只有正确的评估才能促进形成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化职业指导,因此,职业指导教师需采用科学的方式评价学生,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对其成长和择业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和兴趣。

2.建设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田道勇在对《规定》的解读中提出,要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10]。专业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职业指导高质量完成的关键,职业院校可以从选拔聘用和职后培训两方面进行建设。在选拔聘用环节,职业院校应严格考查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严把入口关。一方面,职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行为学及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来解释职业世界的现象和人的职业行为,这要求教师在学科理论、政策理论和思想道德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递与教授。另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如何传递知识与经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决策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等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教什么”和“如何教”是选拔聘用职业指导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在职后培训方面,职业院校要为教师提供系统的、长期的培训,促进教师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咨询能力、就业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的发展,促进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保持职业指导的先进性与前瞻性[11]。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职业院校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理财·市场版(2022年5期)2022-05-30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武术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职业写作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年5期)2018-05-14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速读·中旬(2016年9期)2017-05-09我爱的职业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1期)2017-03-29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科学中国人(2016年18期)2016-07-13

推荐访问:职业指导 精致 策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