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5:35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苏州地名源流考

发布时间:2023-04-03 22:50:03 浏览数:

彭雪开

(1.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湖南 株洲 412007;
2.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苏州,古称有勾吴、工吴、句吴、攻吴、姑苏之别。前者始见于唐代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后四者依次见载于《左传•哀公七年》、东周金文《攻吴王夫差鉴》及《史记•吴太伯世家》《国语•吴语》;
但未释其名,其《吴太伯世家》注引,也极为简略,谈不上研究。苏州释名,始于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苏州》,但仅言“因姑山为名”。自此后历代辞典、词典、国史、方志、地志,皆以此为据,无有详考。20 世纪70 年,周生春先生发表《姑苏考》,开苏州地名具体考释之先河;
但此文仅从地名词源进行考释,并未涉及苏州地名的生成、沿革、演变及其原因。2011 年后,苏州市出版《江苏省苏州市地名录》(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5 年版)及《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15 年版),其涉及苏州地名由来、沿革、演变,但并未对其进行专文探讨,苏州地名探源,仍付空缺。

本文探讨苏州地名渊源、流变及原因。一是对勾吴及工吴、句吴、攻吴别号进行溯源,对其称名进行简释,并提出泰伯(太伯)、仲雍自陕西吴山南奔,建立“勾吴”侯国,乃沿袭“攻吴”之国号。二是对泰伯、仲雍南奔荆蛮路线及族居处,依据古文献及出土文物进行考述。三是对会稽及政区地名由来、沿革、演变原因及吴文化的生成进行简释。四是对苏州政区地名的生成、沿革问题,尤其是“姑苏”古越语华夏文译写地名本义中疑难、重点问题进行解读。以上考释,对于夯实苏州地名的历史文化之根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1]1221季历立为王季,死后其子昌继位,是为周文王。“约公元前11 世纪,周族首领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又称虞仲)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2]当地土著千余家归附之,被周武王追封为吴伯,故称吴太伯。

勾吴,亦称工吴、句吴、攻吴、姑苏。勾吴,为后起地名,始见于唐代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子胥始东奔勾吴 。”后泛指吴国。工吴,见于《左传•哀公七年》载:仲雍在工吴,“断发文身,臝以为饰。”句吴,始见于《史记•吴太伯世家》;
《国语•吴语》“曰吴伯,不曰吴王。”吴伯即为吴太伯。颜师古注《汉书》认为,句吴之“句为夷(越语)之发声”。攻吴,皆由春秋吴国青铜器铭文以及东周金文《攻吴王夫差鉴》所证。“鉴”即为大盆,鉴腹内有“攻吴王夫差择吉金自作御鉴”铭文,文字质朴,已具小篆之雏形。姑苏,见载于《国语•吴语》,“越王勾践乃率中军溯江以袭吴,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尔后《墨子•非攻中》《韩非子•喻志》皆载“姑苏”之名。

工吴、句吴、攻吴之首字,据考为越语发语词,为华夏语译写,无义。而其“吴”,当是指今陕西省陇县的吴山,因太伯弟仲雍封在吴山为侯国,故以“吴”为氏,称“攻吴”。周太王欲立少子季历及其子昌,为避贤,泰伯(太伯)便携二弟仲雍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仍以“吴”为国号。唯“姑苏”为古越语华夏文译写地名,历代虽各有考释,但皆难以释疑。

周武王追封吴太伯,都城何处?历有三说。一说都西吴,即在今陕西省陇县的吴山,又名吴岳处;
二说都北吴,即在山西省平陆县吴城;
三说都东吴,即今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办事处。

有学者考证:吴本为族名,后成为族邑名、国名。泰伯、仲雍最初出走之地,当在西周吴仲封地(即西吴)。泰伯(太伯)、仲雍逃到此处,为吴族酋长,后立为族国“句吴”。《诗经•大雅•皇矣》:“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是可为证[3]。古公亶父病逝时,曾遗嘱季历让位给泰伯。泰伯推让后,泰伯、仲雍便从陕西带着族人南迁,“文身断发”,成为荆蛮(古越族)一支。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其当以周原附近(西吴)“句吴”为名,以示两兄弟不忘南奔之艰辛。

泰伯、仲雍南奔荆蛮,族居何处,多有疑义。《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自此后,历代典籍皆以此为据,多言太伯、仲雍率族人居住在今无锡梅里,因受到当地越人拥戴为君长,号“勾吴”。东汉《吴越春秋》载:太伯、仲雍来到苏州,死后葬梅里。《后汉书•郡国志》注引云:无锡有泰伯墓。有关地方史载:无锡泰伯墓,始建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 年),帝诏吴郡太守糜豹修筑,有民50 户护守其墓。后历代王朝,皆以太牢祀。

不过,先秦文献如《论语》《左传•哀公七年》《国语•吴语》《楚辞》等典籍中,并未言明泰伯、仲雍奔吴具体位置。《史记》云:苏州是“故吴墟”。叶文宪提出,“所以在太伯奔吴的记载中显然有后人增添进去的成份,是不完全可靠的。”[4]他进而认为,近几十年来在宁镇、皖南、苏锡一带发现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墓葬、青铜器,共有568件大型青铜器中,属于西周和春秋初期的225 件,都出于宁镇地区,而苏锡地区所出全是春秋中晚期的青铜器。近年的考古成果也反映出吴、越两族墓葬文化,有明显的西、东分界线,这实际上也进一步排除了“吴都在锡苏地区”的可能性。

在今晋江市近郊丹徒、丹阳及句容等市区,出土了大型铜器墓和带铭文的铜器,这里很可能是早期勾吴国王族的墓区,“是吴国早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5]由此推断:太伯奔吴应是在宁镇地区,而太湖周围则是越人活动之域,故梅里太伯墓和虞山仲雍墓,为后人纪念性建筑。

从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发掘的“吴城遗址”看,其极可能是太伯奔吴时所筑城邑。由此推知,太伯奔吴,是从今陕西陇县吴山或山西平陆县一带,渡过黄河,经过南阳盆地,再取“商於古道”沿汉水而下襄阳、宜城、荆门、荆州等(此路线相当于今焦枝铁路线),过长江、入洞庭湖,溯湘江入今长沙、株洲、醴陵东,入渌水,进入湘赣走廊,入今萍乡、宜春等地;
亦或沿“金道锡行”的主线路,从今陕西省陇县吴山或山西平陆一带,渡过黄河,经过今河南省安阳、郑州、南阳,入湖北枣阳、随州、孝感、武汉、鄂州、大治,再入江西省九江瑞昌市铜岭矿山铜矿遗址一带,再经南昌到樟树市筑城族居,自号“句吴”为方国。这条水陆并进路线,早中期为商代方国所控制,相对安全;
但晚期由于方国各个部落各自为政,其风险很大。因此,商周之交,太伯奔吴的最佳出走路线,应是“商於古道”。

泰伯立吴,融合南北文明,为吴文化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泰伯、仲雍及其族人,与当地东夷后裔越人,共赴时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建立城邑,为尔后吴国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泰伯病逝后,无子,其弟仲雍立为吴仲雍,至仲雍曾孙周章时继立为君。周武王灭殷,求泰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封为诸侯。从泰伯至寿梦十九世,即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 年),吴国称王,始有确切纪年。

在此前吴国为侯国时,为拓展疆域,国都从宁镇地区西北偏南,不断向东南几经迁徙,之后定于太湖东北岸的军政重邑姑苏(今苏州古城)。因这一带土地平旷肥沃,水陆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时为东南古都会,就成了吴国都城的最后首选地。于此前,吴王阖闾(公元前514 年—公元前496 年),命楚叛臣伍子胥(公元前559 年—公元前484 年),于阖闾元年(前514)筑阖闾城,今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有其遗址。

周灵王二十三年即诸樊元年(公元前560 年),吴国国都从今江苏省江阴市境内迁都姑苏(还有一说是从江苏省无锡市梅里迁都今苏州)。其时已置郡、县,后历诸樊、余祭、余昧,王僚、阖闾五朝。65 年后的周敬王25 年(公元前496 年),吴王夫差登基,命大臣伍子胥在诸樊所筑城邑上,参照楚筑城技术,“相土尝水”“象天地法”[6],扩建大城。史载其周长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约23.9 公里),亦名“阖闾城”,又称姑苏台。这也是吴国的最后一座国都城。

吴王阖闾重用大臣伍子胥治理内政,增设郡、县,发展经济,人口大增;
重用孙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 年)为大将,军队强悍,国力强盛。其西与楚长期争战,北上伐齐,称霸中原。公元前496 年,阖闾死后葬于苏州虎丘。

公元前473 年,越乘吴伐中原,归国后“士皆罢敝”之际,伐吴,吴亡,“阖闾城”成为越国都城。公元前306 年,楚灭越,越国亡,越人多散逃至东南沿海一带。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 年),楚置江东郡,封黄歇为楚春申君,领12 县为俸邑,吴县为其一。“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1]1874“吴墟”即为今苏州无疑。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 年),秦灭楚江东郡置会稽郡,置吴县,郡域包括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皖南东部,辖12 县,其中有吴、疁二县在今苏州市境内。吴县以吴国名县,乃袭楚制,郡治吴县治(今苏州古城内)。

会稽郡,以会稽山为名。此山原名茅山,又名苗山、防山,在今浙江省东部,绵亘于绍兴、诸暨、东阳、上虞等县、市,近南北走向,长达100 公里,海拔约500 米。最高峰东白山在东阳、诸暨交界处,海拔1194 米,盛产竹木,有禹陵、禹庙等古迹,为钱塘江支流浦阳江和曹娥江的分水岭。

会稽得名,与大禹南巡会集议政有关。

会,集合、会合。《庄子•养生主》:“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束性戴书而不歃血。”皆释为此义。稽,停留。《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俞樾平议:“稽,止也。”《管子•水地》:“秦之水泔而稽,淤滞而杂。”尹知章注:“稽,停留也。”《说文•稽部》:“稽,留止也。”以上皆释为此义。会合而止,谓之会稽。

《元和郡县志•卷第二十六》,引《吴越春秋》云:“禹巡行天下,会计修国之道,因以会计名山,仍为地号。”[7]618会稽,当为“会计”之音转。

西汉时会稽郡域扩大,东汉时缩小。西晋太康初为国,永宁元年(301 年)国除为郡;
南朝宋复为郡。隋开皇九年(589 年)废,大业三年(607 年)又改越州置,治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浦阳江(浦江县除外)、曹娥江及甬江流域。

东汉永建四年(129 年),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治。三国时属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 年),改为吴州;
大宝元年(550 年)复为郡;
南梁陈祯明元年(587 年),复为吴州。郡、州因朝代更替而更之,皆以“吴”国号为名。秦置吴县后,今苏州及环太湖流域,以及浙北与皖南地域,皆可称为“吴地”。

吴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皆可考释。

吴越历史,最早可与北方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 年—公元前3000 年)及南方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 年—公元前3000 年)相比。北方仰韶文化与南方河姆渡文化及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3300 年),处于同等发展水平。

地处江南呈碟形的太湖平原,因受气候和地势影响,沼泽遍布,河汊纵横,距今公元前5000 年—公元前4000 年间产生的马家滨文化和尔后的松泽文化(公元前3900 年—公元前3300 年),不如同时期黄河流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

之后,太湖平原气候干凉,海平面下降,冈地散布,植物茂盛,各类湖面大大缩小,考古发现这些湖底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优良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催生了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 年—公元前2200 年)。马家滨文化晚期,称为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 年—公元前3300 年),而良渚文化,则由崧泽文化发展而来[8]486。

在良渚文化遗址的不大范围内发现了十几处聚落遗址,其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繁荣的状况。尔后,防风氏创造了钱山漾文化(公元前3300 年—公元前2600 年),有虞氏约在公元前2000 年,创造了广富林文化(公元前2300 年—公元前2000 年),从而取代了防风氏在今上海市一带的统治。

殷商时期,今苏州一带,为东夷后裔淮夷人方及虎方等部落族居之地。《左传•昭公十一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襄公四年》:“楚人既克夷虎。”以上应是指吴越地区的东夷后裔方国的情况。虎方,亦为宋时安州出土的《中鼎》所证实[9]64-71。今江苏殷商时代的遗址显示,东夷、淮夷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并带有原住民文化的特征。考古发掘遗址群的系列发现,最终确证了宁镇地区、江淮之间与皖南东部范围的商周时期地区性文化——湖熟文化[10]。

商周之交及周代,今苏州及太湖流域为周王朝封邑之地,笔者在《扬州地名源流考》一文中对此有所考述。周王朝地处中原,自称华夏。至春秋初,自定中原文化为一尊,称中原文化四周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甚至蔑称周边文化为落后文化。史实证明这种看法缺乏依据。我们要坦承,商周至秦汉间,中原农耕文化的确有比周边农耕文化先进的地方,但各地农耕文化各有千秋,各有所长,这是气候、地理、交通、物产等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发育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吴地文化,就是中原文化、楚文化、东夷古越文化综合孕育发展而成,是一种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这种情况在两汉之后更为明显,更遑论东晋南渡之后。

隋开皇九年(589 年),改吴州为苏州,治吴县,苏州辖吴县等5县。苏州地名,自此始载国史、地志。

苏州,何以名之?《元和郡县图志•苏州》:“隋开皇九年平陈,改为苏州,因姑苏山为名。”[7]600苏,指姑苏山;
州,区划名。隋开皇三年(583 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
隋唐时,多以州、郡统县;
至元代,郡名废,郡、县制改为州、县制。

姑苏之称,最早见著于《国语•吴语》[11]。尔后《韩非子•喻志》《墨子•非攻中》皆载“姑苏”之名。《吴越春秋•阖闾传》及《勾践伐吴外传》《越绝书》《潜夫论•边议》载“姑苏”为“姑胥”,而《淮南子•览冥训》载为“姑余”。高诱注:“姑余,山名,在吴。”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苏州称名为“姑苏”,至东汉时乃称“姑胥”或“姑余”。

姑苏,何以得名?“姑”为古越语发音词,无义,这得到现在多数学者的认同;
而“苏”则各有不同解读,历有三说。

一说“苏”字,从草从鱼从禾。从草示意植物茂盛;
从鱼,示意捕鱼;
从禾则表示庄稼丰收。“苏”字,即为江南鱼米之乡之义。

这有望文生义之嫌。经清代学者考证,汉字拆字法,始于东汉,实则始于《说文》。如《说文•邑部》:“邗,国也。”意为公元前486 年吴国筑的城邑,原为干国于此筑城,春秋时被吴所灭,故从干从邑谓之“邗”。《说文•邑部》载有“邦”“邢”“郑”等字,皆属此况。“姑苏”为古越语华夏文译音,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用汉语拆字法去解释古越语“苏”字,纯属臆测。

二说以女巫歌舞祭祀台为名。唐善纯先生认为,在东南方沿海汉语方言中,有一个古越语的底层,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一个例子。他考证后认为“姑苏”的“苏”来源于古越语,其义为姑娘、处女、女巫、青年女子。阖闾在姑余山建姑苏台,与女巫及美女歌舞祭祀有关。

笔者认为,释“苏”为祭祀的少女(美女),一是缺乏先秦两汉古文献记载,即使作者引《楚辞•拓魂》《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史记•秦本记》等古文献相关记载,但仍是引申之说,并无明确记文;
二是缺乏相关出土文物及遗址、遗物佐证。因此,此说虽有一定依据,但考释仍嫌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说“姑苏”以地势地物而得名。周生春《姑苏考》一文认为,从史料看来,姑苏就是姑胥,并引《国语》《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为证。他进而认为,“姑苏,姑胥应作苏山、胥山解,姑含有山义。”并引《山海经•中山经》为证。苏、胥两字,乃一声之转,并引《说文》《广韵》而释其音义,明“苏”为草木,明“胥”为树名。他由此得出结论:“上古时代,姑苏(姑胥)大约兴旺地生长着一种称苏或香的植物,山即因此而得名。”[12]

这是最早以地势地物释“姑苏”之说,有启迪作用;
然而,此说也难圆其说。一是“姑苏”地名,始于春秋,用战国秦汉时中华夏文、汉语释义古越语“姑苏”(姑胥)地名,缺乏历史渊源与文化依源;
二是从出土文物看,今苏州一带是越国文化地,并非吴国文化地,而出土文物,皆为春秋晚期越人墓葬及文物。

笔者认为,姑苏之“苏”,极可能为越语城邑台、宫地名。

其一,史载古越人先祖防风氏,是一个善治水筑城邑的部落。世传伏曦(太暤)后裔,族居在今浙江一带的防风氏,创造了钱山漾文化类型,约在公元前4300 年左右,其取代了良渚文化。公元前4200 年左右,南下的有虞氏文化又取代了防风氏文化。从广富林文化遗址,可以看出这两种文化取代的状况[9]64-71。从现有出土文物看,从南荡、广富林、钱山漾,到点将台、马桥文化,均发现了大量与防风氏古文化遗存相关的聚落及城邑。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因素南渐,甚至部族南迁的历程,其中也可证实《史记•五帝本纪》所载“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所言不虚,有其历史渊源。

其二,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 年—公元前2200 年)是古越人创造的地域文化,良渚古城遗址因其筑城技术被誉为“中华第一城”。2019年7 月6 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3]。钱山漾文化(公元前3300 年—公元前2600 年)及尔后的马桥文化(约公元前3330 年至夏商青铜时代)与良渚文化一脉相承,其聚落遗址建筑技术的高超有目共睹[8]374。马桥文化的印纹陶与纹饰,当是古越人创造的早期文化,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属典型的越人硬陶文化,但同时兼具今山东岳石文化及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其时的城邑及聚落建筑技术,较钱山漾时期更为先进。越国建都会稽之前的早期越国都城,在古钱塘以北的太湖南岸,即秦汉时期鄣郡郡治安吉古城(今浙江杭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办事处九龙山下古城村)[14]。

1973 年发现的江西樟树市吴越遗址,为长江以南最早的越人商代遗址,距今3500 年,为商王朝南方著名方国(都邑)所属。其出土了大量文物,总面积约4 平方公里。2012 年5 月13 日《湖南日报》报道: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发现迄今最早“土著”古越人聚居地,距今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由此推断,越人先祖及古越人部落方国,都善立聚落、治水、种稻、养殖、筑城邑。

其三,姑苏之“苏”,实为城邑台、宫之义。《墨子•非攻》:“(夫差)遂筑姑苏之台,七年不成。”孙诒让诂:“按《国语》以筑姑苏为夫差事,与此书正合。”《国语•越语下》:“吴王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姑苏。”韦昭注:“姑苏,宫之台也,在吴阖门外,近湖。”《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胥门外有九曲路,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以上文中“台”当指宫殿之台,即城邑台、宫建筑物。

台、宫,在《国语•周语上》《韩非子•难二》《史记•吴太伯世家》等典籍中,指帝王或重臣的建筑群及房屋为台、宫者。苏,本义作紫苏等植物,杨雄《方言》引为“悦、舒”之义,“故吴有馆娃之宫,秦有窥娥之台”之说。“馆娃之宫”,即是祀祭女巫与美女所居之宫,实指“姑苏”之台(宫殿)。吴王夫差筑规模宏大的馆娃宫,日夜享乐,不理朝政。这与阖闾大城附近“姑苏台”地名义项相合。由此可知,姑苏之“苏”,越语即指城邑之台、宫建筑物。

隋、唐间,苏州时而称吴州、吴郡,时而称苏州,6 次后而复故名[15]。宋开宝四年(971 年),南唐去国号改为江南国;
开宝七年(974 年),宋伐江南国,开宝八年(975 年)宋以吴越孙承佑为平江节度使。江南国平定后,以“平定江南”之意为名。北宋政和三年(1113 年),苏州升为平江府,属两浙路。元至元十三年,改为平江路,属江浙行省。明初改为苏州府,清代因之。以后苏州政区名称不改,境域累调,治所未迁。

综上所述,苏州地名的别称皆有地名渊源、流变原因可考;
泰伯、仲雍南奔荆蛮的路线及族居何处、地名渊源及其地望皆可考;
会稽及政区地名的由来、沿革、演变及其原因亦可得到解释;
苏州政区地名的生成、沿革及演变过程,尤其是“姑苏”作为古越语华夏文译写地名的本义中的疑难、重点问题,也可以进行详考。

猜你喜欢 泰伯姑苏苏州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疯狂英语·读写版(2022年5期)2022-04-29苏州伴宅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现代苏州(2022年6期)2022-04-13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14期)2019-04-26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姑苏城外寄乡愁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无锡泰伯墓联">三让遗风百代扬
———无锡泰伯墓联对联(2017年7期)2017-05-22

推荐访问:源流 苏州 地名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