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07:16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智慧图书馆近十年发文热点及前沿剖析

发布时间:2023-04-04 12:00:10 浏览数:

杜 蕾,左昊明,李亚设(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信息时代赋予了图书馆新的职能和使命,图书馆形态正在由数字图书馆、智能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变。智慧图书馆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基础,结合图书馆的专业化管理,通过对用户和环境的智能感知,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打造用户所需要的特色文化空间和智能共享空间,是虚拟化与实体空间有机融合的图书馆形态[1]。近5年来,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涌现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为了全面了解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笔者借助CiteSpace.5.7.R2软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2010-2020年国内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智慧图书馆”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并对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网络进行图谱化呈现,旨在揭示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动向,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笔者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于2020年12月2日以主题=“智慧图书馆”or“智慧化图书馆”or“智慧型图书馆”为检索式进行精确检索,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2日,期刊的来源类型选择全部期刊,检索得到2,190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献。在去除无作者、无年份、重复、相关度不高、会议通知等510篇无效文献后,最终获得相关文献1,680篇。笔者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这1,680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文献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形成可视化图谱,进而由此了解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2.1 年发文量分析

统计各个年度的发文量可以展现学者在不同时间点对某一主题的研究关注度和投入度。笔者在对检索得到的1,680篇期刊文献进行年发文量统计后(见图1),发现国内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在数量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自严栋2010年发表《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2]以来,智慧图书馆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19年与2020年的发文量均突破了500篇,国内学者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普赖斯曲线指出,科学文献增长与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当趋势线方差值越接近于1时,拟合程度越高,表明未来某一学科领域所发表的文献数量的增长速度越快。如图1所示,样本载文量Y=6.802e04499x,趋势线方差值R2=0.8745,也就是说,与智慧图书馆相关的期刊文献在2010-2020年的分布曲线符合这一规律,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将继续深入,所发表的文献也会继续增多。

图1 智慧图书馆年发文量

2.2 期刊发文量分析

本文统计了2010—2020年间有关智慧图书馆1,680篇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刊载这些文献的期刊共有351种。表1列出了发文量Top20的期刊,发文量总计698篇,占所有分析文献的比例为41.5%。这些期刊中,大多数为图书情报领域的期刊,其中《河南图书馆学刊》发文量最多,共计发表85篇,占所有期刊发文量的5.06%;
排在第二位的是《图书馆学刊》,发文量为79篇,占比4.7%。其中,有9种期刊为图情领域CSSCI或北大核心期刊,其期刊刊载量共计267篇。

表1 智慧图书馆发文数量Top20的高产期刊

2.3 发文作者分析

统计作者相关信息有利于发现该领域高产作者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普赖斯定律指出,高产作者的计算公式为:,其中max为本领域中发文量最多作者的发文量,如果某一作者的发文量不小于min,则该作者被称为高产作者[3]。根据公式计算得出min≈3.088,即发文量4篇及以上的作者将被称为高产作者。笔者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得到的1,680篇文献的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29位作者发表论文数量在4篇以上,为高产作者。其中,发文量居于首位的是来自南京大学的邵波,其发表的17篇期刊论文主要涉及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平台建设、超高频RFID技术、图书馆智能机器人、智慧图书馆服务研究等方面;
其次是南京晓庄学院的陆康,发文量为11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智慧图书馆中的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智慧图书馆制度与伦理规范建设以及理论与技术层面。

笔者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得到作者共现图谱(见图2),共现图谱中作者名字字号大小与作者发文量成正比,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作者间的合作关系。由图2可见,作者间的连线较少,仅有3组合作人数超过两人的作者团队、4组两人合作的团队,这说明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团队较少且规模较小,研究处于分散状态。其中,邵波与陈立军、沈奎林存在合作关系,合作发文4篇;
陆康、刘慧、任贝贝三人存在合作关系,合作发文6篇,且三人属于跨机构合作,陆康和刘慧同属于南京晓庄学院,而任贝贝属于上海市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所。在发文作者的合作关系网络中,人数最多的合作联盟是以杨新涯为主的合作团队,杨新涯主要侧重于对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并与袁辉、许天才、沈敏、张洁、魏群义5位学者保持合作关系。笔者发现,我国研究智慧图书馆的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多数仅限于机构内部,如邵波与陈立军、沈奎林同属于南京大学,缺乏跨专业、跨机构、跨学科的深入合作交流,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图2 智慧图书馆高产作者共现图谱

2.4 发文机构分析

笔者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作者的发文单位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节点类型设置为机构,得出Top10发文机构和发文机构共现图谱(见表2、图3)。图3中,机构名称字体越大代表该机构的总发文量越多,某一机构的发文量能够体现出这一机构在该研究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表2 智慧图书馆发文量Top10机构

图3 智慧图书馆发文机构共现图谱

由图3可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联系密切,实现了图书馆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但该合作仅限于学校内部机构之间的合作;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实现了跨机构合作。此外,上海市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所和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属于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江苏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北京搜知数据科研有限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跨地区、跨机构的多元合作关系。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机构合作以地域范围进行划分,跨地区、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1 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炼,文章关键词分析是对文章主题的窥探,能够反映文章的研究角度、研究方向,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明确研究领域的重点主题[4]。

笔者运用Citespace软件,通过设置关键词节点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笔者选取频度Top10的关键词,分析其频度与中心性(见表3)。其中,高频关键词主要围绕“智慧”和“图书馆”展开,“智慧服务”和“图书馆”的中心性最高,达到0.28,表明了这两个关键词的重要性,代表了智慧图书馆领域的两大关注点。与“智慧”相关的关键词多涉及智能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与“图书馆”相关的关键词多涉及图书馆自身的运作及服务,众多研究围绕图书馆服务展开,智慧服务、服务模式是智慧图书馆研究中的关注重点,图书馆服务正逐步向移动微服务、智慧化自助服务、精准化服务、个性化信息与知识服务的方向转变。

表3 智慧图书馆领域频度Top10的关键词统计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关键词聚类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热度最高的研究主题。笔者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关于智慧图书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设置聚类数量为10,最终得出10个关于智慧图书馆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点(见图4)。每个聚类都由联系密切的关键词组成,当聚类S值大于0.5(临界值)表明聚类合理,大于0.7时则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图4所示的10个聚类的聚类S值均大于0.7,因此本次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4 “智慧图书馆”关键词聚类图谱

根据聚类结果,可将研究热点分为服务创新研究、新智能技术应用、新时代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等三大主题。

3.2.1 服务创新研究

服务创新研究由“智慧服务”“图书馆服务”两个聚类组成。“智慧服务”包括42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79,热点词有智慧服务、知识服务、智慧校园、用户画像、创新、个性化、数据驱动;
“图书馆服务”包括23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52,热点词有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服务、智能图书馆;
“读者服务”包括20个关键词,聚类值为1,热点词有读者服务、智慧服务模式、智慧社会。

服务创新以智慧服务为中心,在数字图书馆、智能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背景下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智慧服务的研究包括智慧服务的含义、特点、服务形式、服务体系以及对智慧馆员的要求等方面。梁光德[5]认为智慧服务以知识服务为基础,运用创造性的智慧重组、分析、加工知识,形成知识产品,便于用户应用知识并对其进行创新;
初景利[6]总结了智慧服务的五大特点:场所泛在化、手段智能化、内容知识化、空间虚拟化、体验满意化;
曾子明等[7]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嵌入到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中,主动、随时随地提供知识服务。在智慧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层面,乔红丽等[8]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将智慧服务的内容划分为资源服务、学科服务、咨询服务、智能设备服务、培训服务和空间服务六个类别;
赵苹[9]调研了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开展情况,总结了智慧借阅、学科服务、个性化服务、发现服务、空间服务、咨询服务、智能设备创新服务和移动服务8个方面的智慧服务建设内容。

智慧服务的框架构建包括技术视角和理论视角。技术视角包括用户画像技术、5G、情境感知技术、AI技术、知识图谱、边缘计算技术等;
理论视角包括多元协同理论、分层理论、信息生态理论等。从技术的角度,孙守强[10]基于用户画像技术提出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框架,可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韩业江等[11]结合情境感知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构建了智慧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检索和推荐等服务。从理论的角度,钱丹丹等[12]基于计算机科学中的分层理论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架构,架构分为物理设备层、数据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和知识门户层。智慧馆员是智慧服务的提供者和组织者,智慧图书馆建设对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金敏婕[13]提出智慧馆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图书馆学科背景,而且要能够将知识结构融入工作中,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帮助用户进行知识挖掘、加工和获取。

3.2.2 新智能技术应用研究

新智能技术应用研究由“互联网+”“云计算”“5G”“人脸识别”四个聚类组成。“互联网+”包括32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49,热点词有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
“云计算”包括31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71,热点词有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技术;
“5G”包括27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18,热点词有5G、信息服务、服务体系、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
“人脸识别”包括23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52,热点词有RFID技术、应用、人脸识别、图书馆智慧服务。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多元技术融合应用于各种智慧服务场景中,使智慧图书馆向技术叠加的复合型图书馆方向发展。如,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存储与管理,实现对大数据的分析与计算;
采用RFID技术对图书进行管理,结合移动盘点车、智能书架、机械手等智能设备实现书籍定位、自动上架、自助借还书、智能图书盘点、图书安全防盗等功能。依靠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行为习惯等数据,建立用户画像,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利用5G技术可以提高网络传输速率,使读者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满足高效率、泛在化、智能化的服务需求;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图书馆机器人,能够辅助图书馆员进行读者接待、智能检索与导航、智能咨询等服务,为读者使用图书馆提供了便利。岳和平[14]探讨了5G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场景,包括虚拟现实(VR/AR)、超高清视频、智能场馆、智能安防、智慧阅读和个人AI设备;
秦中云等[15]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了跨校区的图书馆智慧服务联合平台;
只莹莹[16]探讨了5G和区块链两种技术的融合机制以及将两种技术应用于智慧服务的模式和场景,提出未来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将会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3.2.3 新时代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由“图书馆”“5G时代”两个聚类组成。“图书馆”包括35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65,热点词有智慧化、图书馆网站、发展路径、发展模式;
“5G时代”包括25个关键词,聚类值为0.968,热点词有构建模式、智慧化服务、创新服务。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图书馆要与时代接轨,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转变发展模式、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核心竞争力,走绿色健康持续发展之路。殷剑冰[17]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路径与发展模式,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将呈现人文化、互联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宋生艳等[18]认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角度主要围绕图书馆的顶层设计、建设模式和构建体系,微观角度包括要素构成、技术应用和图书馆管理等方面;
曾群等[19]研究了5G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创新路径,利用5G技术为智慧图书馆构建生态平台和生态系统,开创智慧图书馆新场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将充分融合技术、人员、空间、资源,从而构建良好的图书馆生态系统。

3.3 研究趋势分析

笔者利用Citespace对1,680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时区分布分析,其主题路径可以直观反映特定时间范围内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及某一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由分析可知,2010年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是智慧图书馆、物联网和智慧服务,研究对象包括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形态,在研究智慧服务的同时开拓出了服务模式、信息服务、知识服务、读者服务、个性化服务、服务创新等领域,而相关技术包括物联网、RFID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技术作为支撑,因此有关技术的关键词也贯穿在整个研究脉络之中。2019年,5G技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任萍萍[20]提出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高效的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和智慧平台模型,为5G场景的应用实例提供参考指导。智慧服务的关注点在于服务形式的创新,曾群等[19]提出在5G环境下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特色化参考咨询服务、场景化体验服务。综上可知,未来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对象仍将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信息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以及“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智慧图书馆等方面的研究将持续被学者们关注。

3.4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ace利用突变词探测算法,能够从众多主题词中将某段时间范围内频次变化率较高的突变词探测出来。突变词是指某一关键词在某一年份所发表的文章中出现频次骤增,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突变词检测功能可以检测出某一领域频次变化率较高的突现词,突发性节点加粗代表着其对应主题在相应时间发文量激增,进而判断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21]。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0年关于智慧图书馆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突现探测,将网络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Term Type”选择为“Burst Terms”,最终得到关键词突变表(见图5)。

图5 关键词突变表

根据关键词突现的时间演变过程,可以将2010—2020年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过程按照年份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0—2011年),突现词主要以技术为主,包括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云计算、智能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其中,“物联网”一词最早开始突变且突变强度最大,达到了19.81,突变从2010年一直持续到2016年。特别是在2013年后,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性文件大力支持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如《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2],推动全国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科研人员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进步,并将其与图书馆的服务结合,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如,RFID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应用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跟踪,进而降低图书馆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智慧图书馆的前身是智能图书馆,在研究初期,学者主要对智能图书馆进行研究。廖嘉琦[23]提出智能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深化,强调对网络信息技术和物理设备的应用;
王世伟[24]指出智慧图书馆是智能图书馆的高阶发展模式,能够在智能技术的基础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服务。

(2)第二阶段(2012—2017年),此阶段的突现词包括移动图书馆、RFID技术、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员、物联网技术、数字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可以看出,学者们除了关注各种新兴智能技术外,研究热点开始向智慧馆员培养、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方向转移,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视野开始扩大。伊安·约翰逊等[25]谈及了智慧图书馆对智慧城市发展的支持作用,并提出智慧馆员应该具备的特征;
邵波等[26]认为智慧馆员应该熟悉平台操作,为用户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笔者认为,智慧馆员应具备应用各种智能设备和技术的能力,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
有些馆员可以直接参与到系统或平台的建设当中,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进而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忠诚度和黏性。智慧图书馆建设为具有泛在性、高效性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一些学者把智能技术引入到对移动平台的建设中,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3)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最近几年的突现词是5G、“双一流”建设、策略。5G网络具有数据速率高、延迟短、节能、成本低、系统容量大、支撑大规模设备连接的特点。5G技术能够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成为高效的知识传输中心。任萍萍[20]提出将5G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模型的构建,致力于构建“人—机—物—环境”四个方面的全智能互通互联系统,通过对读者信息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描述形成人物画像,从而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并创建场景化的多元业务空间,实现馆藏资源信息可视化等业务模式的转变。“双一流”建设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核心要求,对高校提出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提升科研水平、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推动成果转化等任务。王中婧[27]分析了在“双一流”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认为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提出了“四位一体”,即数据、空间、平台、服务智慧化的发展策略;
杜亮[28]提出为助力“双一流”建设,实施“六位一体”的图书馆发展策略,实现高校图书馆技术、资源、服务的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理论构建—实践探索—实证检验”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思路,我国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多为从理论或技术层面构建智慧图书馆整体框架,对智慧图书馆建设实际案例的探讨比较缺乏,今后需要在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实践探索和实证研究。同时,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新兴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智慧服务展开,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非技术层面的研究问题,如智慧图书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智慧图书馆评价指标、数据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

猜你喜欢 发文聚类智慧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现代计算机(2018年27期)2018-10-25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雷达学报(2017年6期)2017-03-26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现代计算机(2016年17期)2016-02-28有智慧的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6期)2014-07-22智慧派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智慧决定成败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数学大王·低年级(2009年5期)2009-05-31

推荐访问:热点 发文 近十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