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7日 05:53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20:30:06 浏览数:

陈莹莹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而言,在育人的过程中既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又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功能,才能产生协同效应,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内涵

在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之前,首先需要认识什么是“思政课程”。其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思政课程”是指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统称。以我校2021 级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思政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而“课程思政”是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前提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和个人品质道德。也就是说,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要讲出“立德树人”的效果来。从这点来看,“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或通识课程上展开的,有别于已有的“思政课程”,需要依托专业课程,开发其中的思政元素,以争取更好的立德树人效果。注意在引入思政元素时,要确保与专业元素相互融合。

(二)价值取向

第一,“课程思政”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现实之需。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信息化、全球化等挑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正全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逻辑互构,将课程的知识传授、思想引领进行整合,改变原有各类课程之间彼此孤立的教育状态,实现各类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的重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第二,“课程思政”是教师担当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教师不再是新知识传播的唯一载体,课程实施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碰撞。“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面对教育实践形态转变的使命之需,教师应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特殊学生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第三,“课程思政”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需要。青年的使命具有时代性,从“又红又专”到“四有新人”,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果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阶段,而不重视受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思想接受转化过程,教育结果就很可能是单向发展的“知识人”。新时代的青年承担着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使命,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提高思政育人实效。

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以及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有担当的精神,为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发各门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设计。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思政”有待进一步丰富

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应将“课程思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有可能做好“课程思政”的实施工作。教书育人是身为一名教师的使命,因此,将“课程思政”贯穿到每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专业课教师,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并且将“立德”这一目标放在首位,在所有课程中都可以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从而不断提升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

(二)对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高职院校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主要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一般是以专业课程为主体,更多的是体现“专业性”的特点。另外,广大专业课教师在撰写教学大纲、单元教学设计等教学文件的过程中,也主要是以梳理、呈现和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如果忽略了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会出现融入较为表面和生硬,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有待紧密

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通常只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简单叠加,二者的融入方式不够紧密。专业课在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政元素升华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有的老师在选取典型案例时过于注重古代素材的选取,对于现代案例的选取较少。专业课教师应该尽量选择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联系紧密的“课程思政”素材,不能脱离现实。需要专业课教师去投入时间,认真思考“课程思政”元素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融入,以此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针对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四个有效途径,仅供参考。

(一)转变专业课教师教学观念

若要使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就应该不断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具体来说,专业课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要素,讲好“中国故事”。例如,专业课教师可以下载“学习强国”APP,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浏览和阅读,将这些丰富的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2],增加教学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引导学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价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加大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力度

为使专业课教师能在课堂上充分结合现实资源,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学校应最大限度支持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对专业课中挖掘思政资源的资金投入[3]。高职院校可以预先制定专门的预算,在对学院、各个专业评估分析的基础上,提供资金保障,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有力实施。比如可以建设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以及若干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建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严选教材、严谨授课,建立完整的思政育人体系。开展思政课程日常教研,在集体听课备课的基础上,聚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难点、痛点,定期组织教师研讨,总结试点做法,创新教学方法,形成典型案例。

第二,加大对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的人力支持。如在工科学院,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优势,邀请一些行业专家向学生介绍该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新技术,增强学生的行业自豪感。在文科学院,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与学生个人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讲座,使学生从一次次讲座的有限时空,看到国家未来,人生情景,建立理想与现实的联系。

第三,对于创造出的思政资源成果,学校可以组织进行展示和评比。比如可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通过举办大赛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引导教师依据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方法,融入爱国情怀、科学精神、职业素养、个人伦理道德等要素,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

(三)完善课程设计

为了能够使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紧密联系,关键是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门科学,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想到哪里做哪里,也不能一开始就纠结于细节。需要通盘考虑、循序渐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预期成果。

设计“课程思政”,首先要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育人”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或情感目标),通过“素养目标”(或情感目标)的设置去体现“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物流衔接技能训练内容时,可以将素质目标设置为:通过拣练技能的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遵章守纪意识。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反思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使思政内容贴近学生,教书育人的效果会更好。最后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专业课教师一定要要选好故事。专业课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先行组织策略,向学生征集故事,师生共评,选好故事后进行相应地修改,形成兼具政治性、思想性的优质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选取有关人生信仰的故事,青年时期的奋斗故事,新时代的筑梦故事以及当下发生的抗疫感人故事等。例如充分利用一些有价值的节目作为素材来源,如《感动中国》《央视3·15 晚会》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研究创新,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第一,注重对学生的研究。专业课教师需要对所教授学生目前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调查,努力营造“课程思政”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第二,注重教材、在线开放课等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教育实施中教材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载体,所以应该强教材的选用、教材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建设,并根据知识内容及其内在育人元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设计,从源头提升课程思政的成效[4]。

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培养人才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特色优势,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相关培训,加大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力度,增强课程设计能力,顺利推进“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中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中国饲料(2022年5期)2022-04-26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8期)2017-11-15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汽车维护与修理(2015年6期)2015-02-28他们用“五招”育人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推荐访问:有效途径 课程 职业院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