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2:42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改造项目规范化研究——以接纳承诺疗法(ACT)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06 15:50:15 浏览数:

刘 蕊 曹晓颖 黄俊亭

(北京市女子监狱 北京市 10262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社会的期待要求普遍提高,社会更加关注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监狱改造工作面临着如何结合罪犯身心特点、增强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改造能力的新挑战。改造项目是监狱实现具体目标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干预手段,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实现了对传统改造手段的整合提升。多年实践表明,改造项目在罪犯改变错误认知、矫正扭曲价值观、重塑亲社会行为、保持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北京市女子监狱结合女性罪犯自身特点和改造需求,积极探索实践,因地制宜开展了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改造项目(以下称ACT改造项目)。并通过建立民警师资队伍、科学筛查评估、规范操作流程等方法,推动改造项目规范化实施。本文以ACT改造项目为例,具体阐述改造项目在监狱罪犯改造中的实践。

2012年以来,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贯彻落实司法部“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的要求,围绕犯因性问题,遵循循证矫正理念,与多所大学和社会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大力引入和研发罪犯改造项目,形成了一批兼具科学性、规范化、可操作性、易推广的项目。自2017年起,女子监狱秉持“以文化人 立德塑心”的育人理念,以挖掘罪犯改造内驱力为核心,以实现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为最终目标,结合押犯实际,从犯因性问题和改造需求出发,积极引进社会专业资源,探索适合女性罪犯的教育改造项目,与曼德福(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接纳承诺疗法(ACT)加强班组建设”项目。

在监狱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女子监狱积极探索项目推广工作,持续在不同押犯监区试点开展,在疫情防控期间因时制宜,创新形式,采取狱内实战、狱外督导、小组研讨、成效反馈、渐次推广的改造项目推进模式。监狱旨在运用ACT疗法的理念,通过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的形式,帮助罪犯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接纳服刑改造事实,澄清人生意义价值,付诸有效积极行动,同时打造监狱系统心理服务的品牌。

(一)女子监狱押犯结构现状

北京市女子监狱成立于1999年,是一所集中关押成年女犯的综合性监狱,现有押犯××××余人。押犯结构复杂,包含暴力类、诈骗类、职务类、涉毒类、邪教类等各种犯罪类型,也包括危安犯、黑恶势力、外籍犯等特殊群体,有精神病犯和精神异常罪犯,且二进宫甚至多进宫罪犯占有相当比例,教育改造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女子监狱押犯心理特点

女子监狱采用中国罪犯心理评估个性分测验COPA-PI心理测试分析女犯总体心理特征。经测试,女犯心理呈现出如下特点:

1.女性罪犯个性指标得分分析

女性罪犯在冲动性、波动性、自卑、焦虑、暴力倾向、犯罪思维等多项指标得分均小于50分,低于全国常模;
在同情、从属和变态心理等指标上低于全局平均分。但是,在波动性、冲动性、戒备、焦虑、暴力、犯罪思维等因子得分上相对较高。综合以上数据,可分析得知女性罪犯多项个性指标普遍表现较好。(见表1)

2.女性罪犯COPA-PI群体性分析

(1)根据女性特点,侧重对女性从属性的各分数段比例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34.7%的女性罪犯从属性高于全国常模(见图1),尤其是邪教类罪犯的从属性均值高达51.92,且邪教类罪犯高分人数达到50%,这与邪教类罪犯易受环境影响、易受他人影响、没有自己的主见的现实表现相一致。

(2)从普测结果中还可以看出女性罪犯当中暴力倾向高于全局均值(见图2),占暴力犯群体的36.2%,尤其暴力类罪犯的此项得分较高,与暴力类罪犯的日常表现相吻合。

表1:女犯COPA-PI各项因子得分情况

图1:从属性直方图

图2:暴力倾向直方图

(3) 对女性罪犯各年龄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发现20~30岁年龄段的女犯在波动性、冲动性、戒备、自卑、焦虑、暴力倾向、犯罪思维得分较高,比较突出(见表2)。

(4)在对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罪犯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暴力类罪犯在波动性、戒备、自卑、焦虑、暴力倾向和犯罪思维得分较高,涉毒类罪犯冲动性比较高,邪教类罪犯的从属性比较突出,诈骗类罪犯在各项因子上得分都比较高,接近甚至高于全国常模50分(见表3)。

表3:不同犯罪群体COPA-PI平均值对比表

(一)改造项目的概念

改造项目是监狱实现罪犯具体改造目标的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干预手段,是有效的、可操作的、可复制的改造模块,包含改造内容、改造质量与改造程序。

改造项目工作应达到科学化、规范化与自主性三个基本要求。第一,科学化是改造项目的根本前提,需以成熟理论为基础,遵循循证矫正思想,科学实施,有实证数据支撑;
第二,规范化是改造项目的必需条件,需具有程序化流程、模块化载体和标准化实施方案及操作手册,实施过程严格参照标准执行;
第三,自主性是改造项目的长期目标,最终需被民警完整掌握,可在不借助外界力量的条件下实现改造项目全部环节的操作实施。笔者认为,“规范化”是指在经济、技术和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和制度等)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1〕。

(二)接纳承诺疗法(ACT)介绍

1.接纳承诺疗法(ACT)

接纳承诺疗法(ACT)(以下称ACT)是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中最为代表性的经验性行为治疗方法,通过正念、接纳、认知解离、以自我为背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等过程以及灵活多样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增强心理灵活性,投入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ACT是20世纪90年代基于行为疗法创立的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是继认知行为疗法后的又一重大的心理治疗理论。ACT与辩证行为疗法、内观认知疗法一起被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最新发展。

ACT的目标是提高心理灵活性,即提高心理改变的能力或坚持功能性行为以达到价值目标的能力。它旨在寻求建立更宽广、灵活、有效的应对方式,而不仅针对狭窄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认知内容进行反驳。治疗中强调所检验问题间的联系性。

2.理论背景〔2〕

(1)ACT的哲学背景:功能性语境主义。ACT起源于行为分析,现代行为分析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作为基础。语境主义把心理事件理解成整体与具体情境(包括历史和环境)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寻求保持与整个心理事件及其情境之间的联系,以其整体性不遭破坏的方式分析心理事件,并试图预测和影响整体与具体情境之间的连续互动,力求使分析达到一定的精确度、范围和深度。相对于心理事件的形式,语境主义对心理事件的功能最为关注。语境主义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脱离历史和当前情境的事件都不能称之为“事件”;
同样,行为也应该与具体的情境密切相关。

功能性语境主义作为ACT的哲学背景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ACT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普遍真理,强调了有效性的重要性,并将价值观作为衡量是否有效的前提。第二,ACT的行为分析将“预测和影响”作为整体目标,这就不得不将多维的语境变量也纳入分析的范畴。第三,功能性语境主义的实用主义取向使得目标变得尤其重要,ACT也非常强调这一点,来访者被鼓励热情地投入与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不是去追求空泛的理论。

(2)ACT的理论基础:关系框架理论。关系框架理论(RFT)是有关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基础研究的一个全面的功能性语境模式,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语言,了解语言和认知是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人类语言和高级认知的核心是具有一种习得的和受语境控制的能力,可以人为地将事件相互关联和结合,并根据这些关系改变具体事件的功能。

人们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学习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这一关系具有“相互推衍性”。如果一个人学习到A在某一语境中与B有着特定的关系,那么意味着在这一语境中B也对A有着这种关系。第二,这一关系具有“联合推衍性”。如果一个人学习到在特定的语境中,A与B有着特定的关系,而B与C有着特定的关系,那么,在这一语境下,A与C势必也存在某种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这一关系能使刺激的功能在相关刺激中转变,如“望梅止渴”,听到“梅”的声音,就会联想起真实的“梅”,然后就会刺激唾液分泌。当所有上述三个特征确定并形成某种特定的关系时,我们就称这种关系为“关系框架”。

3.心理病理模型

以关系框架理论(RFT)的基本假设为基础,将ACT的心理病理模型总结为六大问题〔3〕:

(1)经验性回避。指的是人们力图控制或改变自身特定的内心经验(包括躯体感觉、思想、情绪、记忆和自动行为等)。由于思维压抑的悖论效应存在,经验性回避并不能起到很有效的作用。此外,单纯回避的方式即便能暂缓负性情绪,往往会造成来访者对刺激物的麻木或过敏,导致生活空间受阻。

(2)认知融合。指的是语言过程对行为的过度或不恰当控制。语言法则通常会缩小直接经验的行为范围,限制偶然事件的影响力。这样一来,人们并不能很好地接触此时此地的经验和直接的偶然事件,而是更倾向于受语言法则和评价的支配。根据ACT/RFT理论,笔者认为,认知的内容和形式并不会直接导致问题,除非语境特征使得该认知形式以不健康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3)概念化的既往与恐惧化的将来。指的是由于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不断回想过去的错误或可怕的未来,这就导致人们不能感受当下,失去直接的和此时此刻的真实经验,新的可能性就会被排除在外。

(4)对概念化自我的依恋。指的是用概念化的语言限制自我,使自我变得狭隘,导致不灵活的行为模式。

(5)缺乏明确的价值观。是指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历史导致来访者无法选择有意义的方式生活,缺乏价值感和自尊感。

(6)不行动、冲动或逃避。指的是来访者为概念化的自我进行防卫,表现为缺乏有效投入各个生活领域的活力和行动。从短期效应来看,可能会降低来访者的负性反应,让来访者觉得正确,但此类行为会使来访者失去与所想要生活方式的接触,导致长远生活质量(价值观)退化。

图3:ACT的六边心理病理过程与治疗过程

ACT专注的是问题的实质,而非其外在。基本上,ACT所要求的就是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即对待个人体验上的方式的转变。ACT的方法为解决困难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见图3)。这些新的方法能够改变心理问题的实质及这些问题对生活的影响。要达到的目的是帮助摆脱自己头脑中的激烈战斗,从而开始过真正想要的生活〔4〕。

(三)在罪犯中开展ACT改造项目的意义

罪犯本就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漫长的服刑生活、刑罚执行政策的改变,会使罪犯产生一定的服刑压力、焦虑情绪等,同时还可能伴有抗拒心理,不愿融入当前的改造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在不断探索、尝试和对比教育改造手段方法过程中,北京女子监狱发现ACT改造项目针对以上问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ACT从六个维度出发,促使罪犯身心体验和觉察。通过丰富有趣的团体心理活动,帮助她们走出心灵的监狱,接纳犯罪事实,接纳焦虑、后悔、愤怒等情绪反应,不跟这些事实、情绪、想法对抗,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过好自己在监狱里的生活上,把这段人生低谷的经历转化为走向新生的动力,摆正“三观”,得到身心灵的提升。

第二,ACT会进行认知解离,把人与想法分开。帮助罪犯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想法,只是头脑里的一个念头,不是真理,也不是事实。进过监狱不可怕,从哪跌倒再从哪爬起来。出现想法时告诉自己那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智慧地把自己和想法分开,而不是让想法支配行为。

第三,ACT教给人接触当下的能力,即活在此时此地,而不迷失在我们的想法中。在服刑改造生活中,很多罪犯缺乏自我觉察能力,与她们当下的体验脱离,对现实生活不满有关。ACT可以帮助罪犯提升对当下的有意识觉察,使她们能够准确地把握此刻正在发生着什么,收集重要的信息来决定是改变还是坚持行为,增加效能感和满足感。

第五,整个ACT模型依赖于有效性概念。在项目过程中,使用有效性激励罪犯,不强制、劝说或说服她们改变,而是直接让她们看到行动的结果,允许她们选择自己的方向。这样安全、宽容、轻松的方法和氛围,让罪犯更容易接受,能够更客观地评估她们的行动,从而让服刑生活变得有意义、充实或有活力。

第六,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进而增强班组凝聚力。通过参加ACT改造项目,罪犯可以很好地掌握促进心理灵活性技巧,能够着眼于当下服刑改造,正确面对改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构建和谐班组,达到改造项目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的目的。

(一)师资规范化

1.理论培训

第一,2017年9月,曼德福心理专家为民警提供提升心理灵活性讲座,讲授基本的ACT理论知识,使民警对ACT有初步认识和大致了解。

第二,为了巩固理论知识,于2020年继续学习了由祝卓宏教授主讲的视频课件,更加详细地了解ACT理论知识。

第三,2021年监狱开展心理矫治技术督导培训。女子监狱结合工作实际,聘请了祝卓宏教授及其团队对女子监狱专兼职心理咨询员进行10次ACT改造项目线上培训。前5次均为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接纳承诺疗法的基础知识及接纳技术、认知解离技术、ACT理论中的个案概念化、单次有效螺旋上升咨询模式等内容,为今后实际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2.实操培训

第一,2017年曼德福心理专家团队在前期访谈与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研发针对北京市女子监狱民警的提升心理灵活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并进行每周 1 次共6 次的干预。民警在体验ACT改造项目的同时,熟悉操作流程,掌握核心技术。

金隆公司利用硫化钠法去除废酸原液中的铜砷,含有大量杂质的废酸原液经沉降以含硫酸铅为主的不溶物,后经过脱吸塔脱吸二氧化硫后进入硫化工序,在废酸中加入Na2S,即产生H2S,H2S再与废酸中的铜和砷反应,生成硫化物的沉淀,即:

第二,为了巩固培训效果,在经过专家团队带领的体验活动后,部分参训民警及时对罪犯开展ACT活动。监狱通过自愿报名、严格筛选等环节确定20名罪犯参加第一期活动。活动伊始,罪犯普遍参与积极性不高,表现出“我这辈子都完了,参加活动还有什么意义”等负面情绪。ACT运用“活在当下、接纳、认知解离、以己为景、明确价值、承诺行动”治疗模型,通过“消除痛苦的最好方式、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摆脱头脑枷锁、收获自由心灵”等团体内容,在罪犯心中播下良种,在“生命之树、T字谜、尼克胡哲的故事、狐狸吃葡萄的故事”等环节中耐心浇灌,使之发芽、成长。

在第一期活动后,根据心理摸排情况,选择健康犯监区试点开展项目。在专业团队与民警的共同协作下,项目迅速被罪犯接受,ACT成为高墙内的热词,使罪犯能够拥抱痛苦,采取行动,迎接未来。监狱着眼当下,服务未来,将专兼职心理咨询员打造成ACT专业引导师,利用各种途径推广ACT改造项目。ACT改造项目实操性强,易于复制且效果显著,因此监狱扩大试点,陆续在3个监区开展ACT改造项目,由罪犯自己点亮希望之光,学会做生活的强者,并找到人生出彩的舞台。

第三,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监狱持续封闭管理,女子监狱为缓解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筛选部分典型罪犯,针对性开展ACT改造项目,并尝试将此项目扩展到全监狱。

首先成立民警心理援助队,在狱内选拔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民警成立战时心理援助队,在专职心理咨询员远程指导下,参照ACT项目指导手册,以监区为单位,对前期筛选出的罪犯开展ACT改造项目。其次,通过绘制生命之树、体验认知解离、正念观呼吸等重要环节引导罪犯正确认识疫情,合理疏解不良情绪。再次,开设视频督导,提高心理援助队专业水平。每次活动后,狱外专职心理咨询员都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解答援助队民警的疑难问题,就活动环节和活动流程的不足进行督导分析,提供合理建议,切实提升民警实操能力。

第四,2021年持续开展ACT改造项目。在疫情封闭常态化模式下,创新形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广ACT改造项目。女子监狱通过“希望之声”广播站播出 “云”中行ACT项目。坚持守正创新,将ACT改造项目中主要的环节优化、凝练,成为“你的名字”“生命之树”“正念观呼吸”等“云”课程,由监狱专职心理咨询员录制,利用广播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纵深传导ACT改造项目。教授罪犯真实面对自我,接纳过去,安住当下,心往未来。

3.案例督导

在理论学习和参训民警充分实践的前提下,监狱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及其团队提供案例督导。团队老师根据民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罪犯群体的特殊性,运用ACT六边形对案例进行督导,以罪犯社会再适应问题为导向,从明确罪犯未来价值、认知融合及解离以及承诺行动3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供咨询建议。帮助民警看清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从而更规范开展ACT改造项目。

(二)筛选成员规范化

在自愿报名的成员中,根据相关条件进行筛选,须符合以下条件:

1.筛选基本条件

(1)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精神病史;

(2)能够清晰表述个人意见;

(3)能遵守共同制定的团体协议。

2.危险性评估情况

在危险性评估中,设置三类危险:一是自杀自伤类危险(自伤、自残);
二是暴力攻击类危险(行凶、哄监、闹事、聚众斗殴、劫持、暴狱);
三是脱逃类危险。只有三类危险性评估结果均在中度以下危险等级的方可加入团体。

3.心理测试结果

每名罪犯在入监和服刑中期均需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要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筛选,有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类疾病的罪犯慎重考虑。

4.参考犯因性问题

要结合罪犯犯因性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在选择成员时,可考虑问题相对集中的罪犯组成一个团体。

5.个别访谈甄选

(1)进行评估,该成员是否适合参加该团体;

(2)对成员有进一步的了解;

(3)将小组的规则、内容、目标等信息告诉成员。

团体成员一旦确定就不再更换,同时也不能临时加入新成员,以确保团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开展前期测试规范化

利用以下相关问卷对团体成员进行项目开展前测试:《全方位心理灵活性问卷》(CompACT)、《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问卷》(DASS)、《人际关系反应指数问卷》(IRI)、《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认知融合问卷》(CFQ)、《自尊量表》(SES)等问卷,分别测量心理灵活性、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和自尊水平。

(四)操作流程规范化

经专家团体研究和实践,结合监狱实际,专家团队给出了明确的流程,确定在监狱开展ACT改造项目团体辅导每期活动共6次,频率为每周1次,具体操作过程见表4—表9:

表4:第一次:相识相知

表5:第二次:消除痛苦的最好方式

续表5:第二次:消除痛苦的最好方式

表6:第三次: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续表6:第三次: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表7:第四次:放下才能解脱

表8:第五次:寻找真实的自己

续表8:第五次:寻找真实的自己

表9:第六次:破茧成蝶 当下即是未来

(五)开展后期测试规范化

6次活动结束后,再次进行与前测相同的问卷进行测试,并将前后测结果汇总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活动的效果。

ACT从6个维度出发,促使罪犯身心体验和觉察,通过丰富有趣的团体心理活动,帮助她们走出心灵的监狱,接纳犯罪事实,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充分利用好这段人生时光,把这段经历转化为日后的人生财富,摆正“三观”,得到身心灵的提升。

下面以时间第一期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一) 心理测试

1.心理灵活性

活动前参与活动的罪犯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为21.00±11.72,与常模比较差异显著。说明参与者心理灵活性较高,推测可能存在虚假作答。活动后,平均分和标准差为16.33±12.00,参与活动的罪犯的心理灵活度虽然有变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实验组心理灵活性水平降低,是罪犯因活动信任感增强,对问卷的态度有所改善,能够如实作答。

2.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

前后测中显示抑郁、焦虑、压力水平都不高,均处于正常水平。

3.人际关系反应指数量表

前后测显示,总体平均分由73.12±12.61提升到74.24±8.89,说明人际关系水平有所提升。

4.接纳与行动问卷

前后测显示,参加活动的罪犯的经验性回避水平变化略有下降,但是变化不大,说明罪犯仍想要回避。

5.认知融合问卷

问卷结果显示,罪犯总体的认知融合水平前后测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

6.自尊量表

前后测显示,自尊水平由32.41±5.05提升到35.71±3.77,可见罪犯活动后自尊水平有所提高。

活动前后心理测试结果对比详见图4、图5:

图4:服刑人员各问卷前后测得分柱状图

图5:服刑人员IRI前后测得分柱状图

(二)罪犯自述

“ACT让我受益很大,让我学会了如何用阳光心态面对改造生活,我们虽然不能预知明天的生活,但我们可以把握心情,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罪犯王某

“ACT美在于领悟,魅在于科学,效在于实践,ACT让我收获知识、增长智慧、滋养心灵。”——罪犯赵某

(三)他犯评价

对参与罪犯同班组的其他罪犯进行访谈,她们反映在参与ACT治疗后,参与罪犯有明显变化:“脸上笑容多了,人也没那么烦躁了,能够积极面对服刑改造中的变化,改造积极性也高了。”

(四)民警评价

参加活动的罪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跳出固有思维,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服刑改造,在改造生活中,也会多进行反思,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接纳现实、活在当下、迎接新生,

目前,ACT改造项目在女子监狱的实践已有4年多时间,逐步实现了项目的规范化,切实发挥了其在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的功效。大量实例均已证明,ACT改造项目是科学规范的,符合罪犯改造需求的,起到了稳定情绪、缓解压力、促进改造的积极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女子监狱还将在项目规范化的基础上,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罪犯的不同实施形式,更突出ACT改造项目的科学性、靶向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罪犯监狱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2022年1期)2022-02-08论监狱企业立法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7-21心理小测试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3期)2020-07-16心理感受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19年11期)2019-11-05考进来的意林(2017年2期)2017-02-06监狱堪比天堂奥秘(2016年1期)2016-02-24聪明的罪犯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抓罪犯海外英语(2013年7期)2013-11-22

推荐访问:为例 接纳 规范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