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17:43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创业能力拓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7 08:40:11 浏览数:

王绪振,许 超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济南,250100;
2.山东英才学院,济南,250100)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双创由此而来,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协同双创在业界学界的纷纷响应下,犹如激流寻得洼地,再加以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工科、新农科等概念的不断提出,带来了巨大的能量。然而,在喧嚣纷扰的激励鼓动中,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如此背景下的协同双创人才培养的发展瓶颈有哪些?意义如何?艺术设计专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何在?

1.1 试验阶段的协同双创模式

建立长效机制的协同双创模式需要多层面的参与主体,涉及高校、政府、企业等,在协同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的能动性不同,难以确保统一的价值取向,往往政府是跃于双创教育之上,而企业则游离于教育之外,协同双创模式被动的处于磨合阶段。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培养双创型人才,应用型高校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往往陷入高等教育与技能培训教育的矛盾,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院校还未与企业、政府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性,协同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在磨合、试验,甚至部分高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在缺少企业化人才参与的情况下依然得到落实,设计方案完成之后无法落地,纸上谈兵,缺乏实际,进而导致双创教育缺乏针对性、有效性,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2 企业端与高校端的不对称

协同双创多是高校主动选择的行为,需要一个高水平的系统化平台,单靠高校或是有企业背景的人才无法有效完成,需要企业端共同参与。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校方的主动选择陷入被动合作,高校端有人、场地、实验设备等,企业端有项目、生产设备、一手的客户资料等,按照设计品变成商品流通的思路来讲,学校端和企业端互补性强,可以完美实现资源共享相向而行,在长时间的探索过程中,多方开展了“供血交替式、订单培养式、项目驱动式、顶岗实习式、‘2+1’式、产学结合式”等多种合作模式,甚至高校提供人和地,企业直接入驻高校。愿景美好,但事与愿违,企业端对高校师生设计作品、工作周期、人员素质不认可,学校端埋怨企业缺乏社会担当、盯着经济利益不放、产品缺乏创意、给予操作空间小、时间短等,两者目标不同步、认识存在误区造成信息不对称,在利益的驱使下并未做到共赢。

艺术设计专业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的教育教学理念下,注重学科的交叉性,构建多种方向的课程体系,开发艺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公共课程,强调双创在拓展课程中的作用,采用校企协同、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有助于将人力资源转为人力资本,提升师生的双创能力。

2.1 有利于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随着市场改革和技术革命,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大热点议题,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人力很难直接就业,“毕业即失业”,停留在“资源”的概念上。面对困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双创是国家赋予的使命。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
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以及今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务院批准开展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等,双创在教育教学中的热度一直不减,它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驱动型的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亦有自然学科的逻辑,学科交叉属性较强,有广袤的市场发展空间,校企协同推进双创,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符合市场的创新转化为现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基因,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2 有利于提升师生双创能力

在协同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师资团队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协同双创有利于实现师生的社会价值。一直以来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双创的新理念下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不得不参与企业挂职、校企交流等提升自己的能力。高校通过与企业、政府的有机合作,建设与市场相匹配的实验实训平台,引进校外导师,实行多导师制,突破教学主体的局限性。高校端建立科学的师生评价体系,明确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完善双方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建立双方共同认可的双创模式,使得学生在更好的模式下,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更容易激发自己的创新创业潜能,开发创新创业思维,平台价值得以实现,社会价值也会得到认可。

3.1 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突显应用性与创新性

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确定人才培养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各级各类专业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培养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被称为应用型艺术,实践性强,强调创新意识,有利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人才培养体系加入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时间和场地的设计可操作性强,符合协同双方的利益。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高校在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有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拓展课,企业管培式的教学很难直接植入到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但拓展课是知识能力的延伸,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企业的资源建设双创型课程。在双创型课程设计中强化实践在理论中的应用,分析新业态新需求,构建动态的课程设计,从源头上有意识的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课程设置、环节设置等方面弹性化设计,合理布局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保证各教学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从而使培养的双创型新人才符合市场的需要,容易就业创业。

3.2 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价值属性

在协同双创背景下,不同的参与主体统一价值取向破局独立,形成具有良好内在联系的共同目标,加强关系构建,使人才的培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教育主体之间需要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高校、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协同育人工作,形成合力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考虑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情况,还要坚持为学生提供知识创新机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原则,融入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观念,推动协同创新和育人工作的全面发展。各个教育主体之间保持协同合作,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动价值实现。

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在观念上增加了价值的维度,人才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实现价值为己任。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新艺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波普、后现代主义、高科技、古典主义、未来主义、自然主义等各种思潮及运动的沉淀,设计品朝多元化、人性化、生态化等方向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与包容,在价值的维度上展现出更多的开放性,这也促进了学生设计作品的创意创新。价值的核心是自我实现,在设计专业的角度来讲,学生所做的作品,或者展现出来的能力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肯定,即价值的一种实现。价值的实现要符合实际,企业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平台,各种真实性项目有利于学生了解受众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设计并生产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品形象。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作为教学主体的双创型导师给予指导和培养,在成长中具备双创能力和精神,在逆境中承受压力,最终实现价值。

3.3 完善协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监督日常的教学活动,比如就业考核、教学检查、集体备课、督导评价、学生评价等,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常规教学活动。对于双创型课堂来讲,项目参与式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案例的真实性和社会适用性基础之上,常规的评价体系不完全有效于校企共建课程,项目的完成需要建立在校企导师与客户的共同努力之下。因此,根据高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的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非常迫切。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保证双创型教育活动顺利完成的保障,一般来讲,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包括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两种。学校评价基于教务教学系统和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之上的,可以从课程的设置形式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但学校评价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可借助社会评价的方式从企业的角度入手,主要以项目的接受程度、作品的市场属性以及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度、创业情况等为评价基础。因此,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之一。

3.4 整合校企资源培养双创型人才

现阶段部分应用型高校明确提出了“理论够用为度”的专业建设宗旨,强调实践技能的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专业属性,有利于站位交叉多学科培养双创型人才,符合新工科新农科等学科建设背景,那么在高校围篱中如何培养出无缝衔接的适应于企业双创型人才呢?整合校企资源不失为一良好策略。学校有教师、学生、图书、教室、实验室、设备等资源,以教研为主。企业有研发、生产、客户、商品、销售、服务等资源,以产销为主。通过校企资源的有效共享与整合,可以构建出“设计创新化、图像产业化”的“产学研用”一体的双创型人才培养平台。

3.4.1 组建师生创新创业团队

师生作为创新创业主体具有人力资源优势的独特性,在成果转化、市场属性及法律意识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双创团队建设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不仅具有理论知识的认知,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双创活动的认知,在双创教育的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能力决定了团队的发展。学生对自身和社会认知不足、缺乏理性的实践经历造成师生之间的供需不协调,双创教育无法有效开展。在师生双创团队建设中引入企业导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艺术设计师生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创意、热衷创新、敢于创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项目实训多以虚拟命题的快题形式完成,第二课堂也多以现代城市、历史人文等集中调研考察为主,缺少实际项目的锻炼。校方渴望教研有实际产出,企业则希望带来人力和创意,通过整合校企资源,组建师生创新团队与企业团队竞争,针对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在实训中学习和分享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师生共同调研、提案、设计,和企业设计团队建立一套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竞争关系。

3.4.2 明确校企合作准则

政治家孙权曾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古人明确指出了协同的重要性。校企协同整合资源是拓展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但环节的填充并非有效实用,需要校企之间建立明确的合作准则。

一是确定合作专业,共同研究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既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符合需求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尽早适应岗位,并进一步合作制定产品设计标准、岗位能力要求规范、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等,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二是共建校企核心价值观。“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下,高校追求的是学生的教育,企业追求的是品牌与价值,双方在不同目标下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因此,以教与学为基础,强化产与研,双方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长期合作与发展。共同研发设计产品,共同承担横纵向课题,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为企业产品转化带来新生力量,产学研用良好循环。

3.5 协同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多元构建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受新业态教育模式的影响,多主体逐渐偏向于信息型应用设计的方向发展,单纯的开设特色课程已无法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这为协同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多元构建提供了条件。

3.5.1 建立多元化的协同双创机制

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转变管理机制。从政策根源改变模式化课堂的束缚,将第二课堂提升至第一课堂,有效融合交叉双创与课程之间的隔阂。一般来讲,常规的课程需要准备五大件“教案、大纲、讲稿、PPT、教学日志”等,课程的设计也需要按照要求的既定模式“课程回顾-课程介绍-课程导入-教学内容--巩固练习-作业”等“规范”的形式,然而以注重技能与应用的艺术设计课程多以图形、视频的设计制作为主,强调创新创意,过多的条款纲目对创造力的培养有较大限制性,亦不符合协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宗旨。因此,建立多元化的协同机制更有利于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品牌特色课程的开发,从而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思维创造型的课堂。

3.5.2 在课程建设中强调社会服务的新要求

社会服务是艺术设计区别于纯艺术的特征之一,现代设计奠基者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曾指出“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品能更好地融入至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更方便为人所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设计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高校中的课程设置与修订需要多方面的研讨方可制定,对可持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全面满足人们对设计品的新要求。这就需要在课程的建设中更加灵活,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强化课程的社会服务特征。众所周知,艺术设计课程中实践实训环节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时,如此多的课时需要大量的项目植入,虚拟案例在制作的过程中常遇到无法证伪、取舍的矛盾中,企业端口的真实性案例无法有效融入课堂,此时课程强调社会服务的要求便提上日程。那么如何在课程中融入社会服务的目标呢?除了多元化的协同机制的促进和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之外,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强调现代人的需求,强调设计观念和人的沟通,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尤其是在高职、应用类本科院校,学术研究、理论知识并非学生的主要任务,眼界够宽、设计嗅觉够灵敏反而更能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整体素养。校企之间有着不同的需求,学校的培养对象学生则在社会服务方面与企业有着共同的追求,由此可见,社会服务融到课程建设中是协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

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创业能力的拓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协同双创是多主体之间的纽带,通过多层次的人才共育、专业共建、科技共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双创型人才。

猜你喜欢 双创艺术设计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双创”浪潮方兴未艾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星.云.海》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花月夜》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推荐访问:协同 艺术设计 拓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