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7日 21:26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以D市B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07 10:10:11 浏览数:

闻英,毛青

1.郑州轻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郑州轻工业大学 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2021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及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2]。因此,探索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学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吕宾[3]提出应从重塑农民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建立“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等方面着手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夏小华等[4]认为当前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已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需要在主体维度合理调动内生动力和外在激活力,以振兴乡村文化来消解农民精神贫困和助推乡村全面发展;
沈费伟[5]认为当前亟须秉承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的总体原则,以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为理念,以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为保障,以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为支持,从而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聂继凯[6]提出复合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即以三力(兼具守旧与稳定双重特性的惯性之力,以共约自建构为内核的自主之力,以外源“否定”激发见长的干预之力)聚合的方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添加更为强大的整体性助力。二是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罗康隆[7]认为通过营造空间、福祉经营、创发产业、深耕文史等方式来推动乡村的发展,以“文化自觉”的运动提升乡村发展的品质;
曹曦等[8]以柞水村凤凰古镇为例,结合社区营造经验提出凤凰古镇应该建立多方参与制度、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构建古镇“共同体意识”、发展地域文化旅游,以此带动古镇发挥其多元价值;
邓玮等[9]运用“社区活化与营造” 理念与行动,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中华优美农耕文化、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从供给侧加强乡村文化资源建设这几方面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张精等[10]认为,根据人、文、地、产、景五大营造要素,结合乡村治理中重塑乡村治理环境、利用乡村价值、产业复兴和乡村社会治理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来改善自身的乡村治理模式,让乡村越变越美好。

综上所述,当前研究多在宏观层面提出文化振兴的可行路径,鲜有从微观视角和特有案例提出可行性路径的,对不同文化样态的实践逻辑重视不够,对结合乡村特色有效利用社区营造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鉴于此,本文拟在分析社区营造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适用性的基础上,以D市B村为例,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社区营造的视角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乡村振兴的内驱动力,提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路径,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参考。

1.社区营造的内涵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是由自然意志形成的,以熟悉、同情、信任、相互依赖和社会黏着为特征的社会共同体组织[11]。营造作为动态的发展过程,意味着孕育与规划,社区营造是一种以社区为整体而进行的系统化过程。社区营造起于日本的“造町运动”,日本的建筑学会将社区营造定义为以地域社会既存资源为基础,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和协作,对居民及其居住环境进行改善,以实现“生活品质向上提升”的一系列持续活动[12]。中国台湾的文建会在1994年试验阶段提出“社区总体营造”概念,将其定义为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意识作为前提和目标,借助社区居民参与当地公共事务,凝聚社区共识,经由社区的自主能力,配合社区总体营造理念的推动,并提出以“辅导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空间计划”来落实社区营造政策[13]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变化,社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发展经历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三个阶段。我国的社区治理强调多元协同,注重政府、社会与市场多方力量的合作,如今已进入以民生福祉为导向的多元社区治理时期[13]83。在国家政策引领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营造注重以共同体为目标,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人与空间的互动来营造社区共同体,这与我国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谋而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各方学者等多方努力下,我国分别在上海、成都、广州等地进行了社区营造的社区治理实践探索,强调社区营造是社区居民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下,围绕社区公共议题,进行社区动员与能人挖掘,通过自下而上、民主协商的方式,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实现社区公共秩序或达成集体行动的过程[14]。随着社区治理的深化,社区营造逐渐成为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

2.社区营造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适用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15],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动力源泉[4]。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经济和乡村旅游受到重视,但乡村文化受到冲击,文化振兴面临乡村文化发展结构失衡、公共文化空间缺失、村民主体流失、个体化倾向严重等问题,这诸多困境导致了乡村文化衰落,失去了其内在动力,不利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与发展。

社区营造本质上作为一种为构建社区共同体而进行的系统化过程,目的是运用实务干预破解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强调地域内资源的重要性,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性,这与文化振兴互相契合。其一,社区营造与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相契合。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场域中能够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并能提供道德规范与人生秩序的综合体系[16]。社区营造旨在以多方力量协同,将居住于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群聚合成富有认同感和内聚力的群体,破解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并重塑共同体[17],故从社区营造视角发挥文化振兴的铸魂工程作用,可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价值引领,二者间的内涵相契合。其二,社区营造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相契合。乡村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黏合剂与内生源动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在传承当中发掘地域性、乡土性的文化特色,并在传承中对乡村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社区营造强调资源的重要性,文化资源作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是一个地域进行营造的基础,通过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可以释放乡村的独特魅力,故两者间的要求相契合。

社区营造不仅注重地域内资源的重要性,也注重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强调居民是社区营造的核心主体,社区组织是居民主体性发挥的载体,所以,社区营造的目标是通过各主体相互协作营造社区共同体,利用在地发展和意识凝练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构成所属村落独特的文化模式,经由模式回馈给社区,以释放乡村的独特魅力。因此,在社区营造实践过程当中,资源整合、居民参与以及社区组织共治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议题,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议题解决文化振兴所存在的问题,用“营造”这个持续的动力促进乡村文化的更好发展,再现传统文化的“活记忆”。

社区营造是实现社区空间再造与社区共同体再造的动态实践过程,注重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强调人、文、地、产、景的协同促进,以培育乡村共同体。其中,“人”指居民,“文”代表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强调地理位置,“产”是指当地所包含的产业,“景”则是指当地所拥有的景点[18]。利用社区营造推动文化建设,我们需要从这些资源入手。B村具备社区营造的“人”与优秀的“文”化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旅游文化“产”业已经发展起来,“景”色秀美,公共基础设施较好,已初具社区营造的文化建设条件。

1.“人”

“人”指居民,“人”的营造指人际关系的经营、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和创造生活福祉[19]。B村人口1300余人,自2000年以来,该村历任村主任都比较注重B村精品提升,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美丽乡村”惠民项目,成为Z市(省辖市)美丽乡村试点村。村内有一医生被称为“最美村医”,作为村中的医治能人,他继承祖训,对待患者无微不至,很受村民尊敬。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铸就了B村独特的发展愿景。除了授予村民“共产党员户”“光荣之家”称号外,B村定期评选“文明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将优秀的主流文化与乡村文化相结合,使榜样模范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2.“文”

“文”代表当地的文化、传统,“文”的营造是指对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和经营。B村三面环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自然风光使B村形成独特的山水文化;
村头有一卢崖草堂,据记载,唐代著名隐士、画家、诗人卢鸿一曾隐居此地,讲学于草堂之中,草堂后被唐玄宗改为卢崖寺,故村中一直传颂着著名的卢鸿文化;
村内设有二十四节气博物馆,馆内陈列了村庄昔时农作的工具及生活器具,保留着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通过挖掘村内农耕文化、酒文化、婚嫁文化等民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B村的资源特色。2013年该村被列入《首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村内沿街设有文化宣传栏,详细地介绍了这些特色文化,使得村内的文化可观、可感。在2016年,该村被Z市公布为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

3.“地”

“地”强调地理位置,“地”的营造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是在地性的延续。B村位于D市东区西北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村三面环山,河水清澈、绿林葱郁、环境幽僻,独特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绝佳胜地。在“美丽乡村”项目的推进与实施下,村内房屋白墙黑瓦、错落有致,从之前的“走路难、吃水难、生活难”的穷苦乡村发展成了现在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村,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4.“产”

“产”是指当地所包含的产业,“产”的营造是在地产业与经济活动的集体经营。近些年来,B村非常重视乡村旅游建设,民宿产业和餐饮产业发展很快。依托该村域内秀美的山水文化、淳朴的乡村旅游文化以及传承的民俗文化,该村民宿依山傍水、环境舒适雅致,为B村的文化建设注入了古朴风韵。通过建立文化馆、二十四节气博物馆等方式对B村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将特有的民俗文化与民宿文化相融合,B村的旅游文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2012年该村入选“Z市首批文化产业特色村”。

5.“景”

“景”是指当地所拥有的景点,“景”的营造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B村位于D市东部,背靠五岳之一的嵩山,坐落于卢崖瀑布风景区入口处,风景秀丽,具备开放性的旅游景观;
村中的展览馆、村史馆以图示、文字及实物相结合的方式承载着B村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特色。村内房屋陈列有序,利用所修建的步行道将村子全面贯通,步道沿线具备商铺、诊所、休闲场所等公共设施;
步道沿线有亭子、免费茶饮,是村民、游客等人群休憩的公共场所,村中的公共空间已初步营造起来。2018年该村被评为Z市文明村。

社区营造理念不只在营造一个社区,实际上是在营造一个新的社会、新的文化、新的人,文化资源作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是一个地域进行营造的基础,需要通过营造这一过程,在“人、文、地、产、景”条件的支持下来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塑造地域文化特色,以培育乡村共同体,这与乡村的文化建设是互为一体的。

随着对地域内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B村具备社区营造需要的政策扶持、特殊文化资源、较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规模效应的旅游资源,已初具社区营造的文化建设条件。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也使乡村原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改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也面临不少问题。

1.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缺乏生命力

B村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拥有村史馆、展览馆等文化场所,山水文化、卢鸿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村内的文化馆、二十四节气博物馆、卢崖寺等文化场所时常被搁置、利用率低。村民Z3(1)2021年7月17日对村民Z3的访谈记录。表示:“二十四节气博物馆挺值得去看,但是平时很少开馆。”村头处有一座红墙斑驳的卢崖寺,村民M4(2)2021年7月17日对村民M4的访谈记录。表示:“这座寺有一定年代了,不知是何原因近年来未开放。”村中的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逐渐淡出了村民的视野,未能成为村中可依赖的传统和精神支持。“现在已经很少特意地去感受这些文化,有些东西慢慢地就淡了。”村民F7(3)2021年7月18日对村民F7的访谈记录。说道。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卢鸿一的故事被淹没,传统的佛教耕读文化、遗产文化等文化资源逐渐淡化,村中虽设有文化宣传栏,但并未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忽略了村内优秀文化和丰富资源的内驱动力,文化不具备延续性;
其次,在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过于注重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的价值标准被打破,个体化倾向的出现使村民的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精神支撑不足以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导致乡村现代化建设为B村发展带来红利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逐渐丧失。

2.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村民主体性地位缺失

作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力量,村民不仅是乡村文化孕育、发展和传承的主体,也是社区营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对于乡村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村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正是B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另一阻碍。B村户籍人口1300余人,现居住人口900余人,流失人口400余人,虽然在城乡文化冲击之下,村民流动成为乡村社会常态,但城乡两种不同的文化样态逐渐改变着村民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趋向,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降低,主人翁意识淡薄。最终导致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和动力不足。再者,受经济建设的冲击,村民不理解乡村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呈现出村民主人翁意识淡薄、文化价值感低的局面,阻碍了村民在文化建设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3.文化建设中的社区组织缺乏能动性

基层社区组织在乡村建设当中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动力支撑,但B村社区组织松散等现状制约着该村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首先,在文化宣传方面,社区组织没有将文化政策宣传到位,使村民对文化建设内容出现认知偏差和关注不足等问题。村民M4就表示:“乡村振兴吗,就是美丽乡村建设吧,这我知道。”Z3说道:“大家现在忙,很少去关注这些东西了。”其次,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社区组织对村民关注的民生问题响应不到位、解决力度不够,阻碍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村民H8(4)2021年7月18日对村民H8的访谈记录。表示:“之前村子改造导致我们一直用不上水,断了好多天,就这事不止一次找村里去解决,但都没有解决问题。”村民G5(5)2021年7月17日对村民G5的访谈记录。也表示:“我之前向他们建议过在村里的空地上种果树,由村里的老人来看管,这样老年生活也不枯燥,自己还能赚钱。但是说归说,村干部不听,我也没有办法,就自己在门口种了一些果树。”再次,社区组织面临着新生力量缺失的问题。村干部Z2(6)2021年7月17日对村干部Z2的访谈记录。表示:“其实之前的时候是有大学生‘村官’的,不过近年来不委派大学生‘村官’了。”所以,在固有的基层组织人员带领下,没有新点子新思路的支撑,乡村文化建设步伐缓慢,社区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当中的能动作用没能较好地发挥。

社区营造的本质是构建社区共同体,从社区建设出发,集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通过动员社区人员,完成社区的自我组织、自我治理和自我发展[20]。在营造这一过程中,B村需要聚合各方社会力量与在地优势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共同面对乡村文化建设发展问题,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以唤醒村民的共同体意识,释放乡村文化魅力。

1.强化文化在地性建设,延续文化活力

营造地域文化是强化文化在地建设的重要方式。B村秀美的山水文化、独特的卢鸿文化以及醇厚的民俗文化,赋予了该村独特的地域文化,为乡村文化建设赋予了灵魂。首先,利用秀美的山水文化建立寻访社,将村中的各类展览馆和文化遗址设置为打卡点,凡参加打卡活动的游客皆可获取纪念礼物。其次,传承独特的卢鸿文化,不仅可以在草堂内、古寺中进行研学与观赏,而且通过在草堂内设置共享区,开设共同阅读、绘画创作来传承卢鸿文化,将乡村文化宣传栏的内容活化。再次,延续醇厚的民俗文化,除了传统式的馆内参观外,将闲置的共享农场利用起来打造沉浸式体验,让人们在游玩间感受昔时文化魅力,在多维度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强化B村文化在地性建设。

文化产业与地域文化结合是延续文化活力的重要手段。文化是一个村子最重要的财富资源,文化产业的昌盛需要与村域内的特色文化资源相辅相成,利用村内设置的各种体验活动,让游客、研学者等参观群体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亲身感受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的独特魅力,从而打造出属于B村的特色旅游链,利用特色旅游文化的发展推动B村民宿和餐饮的发展,构建B村文化、旅游与产业结合的文旅模式,不仅可以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而且可以激发B村的文化活力,延续乡村文化生命力。

2.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强化共建意识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激发共建意识。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村民主体性的发挥,在B村,村民需要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当中,通过结合B村地域性的文化建设,从文化资源利用、环境美化等空间治理上收集村民的需求和想法,让村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共建当中;
通过技能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提升村民自身能力,激发村民参与社区共治的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优势。同时,开展适合村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以促进村民与村民、村民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提高村民主体地位,激发共建意识。

推动村民自治理,强化共建意识。为了凸显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当中的主体作用,需要在村民主动关心乡村公共事务的基础上,完善农村议事平台,打通民事民议渠道,充分发挥先进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通过发挥能人作用由一个人的优势聚拢成一群人的优势,将关注、参与和监督作为自治理目标。在自治理的过程中,通过教育手段使村民了解乡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和知识,强化村民的文化自觉,以此来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实现乡村文化认同。

3.培育和发展社区组织,促进多方联动

培育乡村社区组织,强化乡村治理能动性。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组织相结合是强化乡村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需要通过引进人才、吸纳人才实现基层党组织创新来强化乡村治理能力。同时,社区营造的核心要义在于培育社区自组织,这需要村民在自治理的基础上营造B村的村民自组织,通过培育生态保护组、导览组、文化宣讲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组等自组织,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发挥乡村文化人才的热情,激发自下而上的能力建设。

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促进多方联动。乡村作为文化建设的载体,是乡村资源、乡村组织等各主体发挥功能的重要平台,治理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参与主体的有效互动[21]。社会工作作为非营利性的助人服务工作,在促进各主体功能的发挥和多方资源的有效联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引进和培育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是必要的。通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引领,将B村现有文化资源、村民与各组织有效联动起来,依据社会工作者能人力量孵化乡村志愿骨干团队和特色社区自组织,构建村民互动平台,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实现村庄、文化资源、社会组织间的有效互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组织化的互帮互助来推动B村的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振兴。

总之,乡村文化历经时代变迁,是对文化记忆的传承,是乡村振兴战略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动态的治理过程,注重对内在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在地发展和意识凝练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社区营造在乡村文化建设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文化振兴提供一种“可上可下”的社区工作模式,有利于乡村在地化优势的发挥,突出“地域性效果”,再现传统文化的“活记忆”,让乡村释放独具特色的魅力。

猜你喜欢 营造村民社区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社区大作战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2期)2021-07-22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3D打印社区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3期)2020-03-25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推荐访问:为例 视角 振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