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09:29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以良好政务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S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15 20:05:09 浏览数:

王亚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报刊社,太原 030006)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语境下,政务环境是指政府为市场主体提供政务服务的能力,具体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是指工作环境、办公设备、便民服务设施等,软件方面重点包括工作制度、审批流程、公务员廉洁高效行政等〔1〕。近年来,S省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持续发力,构建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在政策引导方面,2020年1月,S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S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要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标准化、便民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2022年7月,S省政府印发《S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要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并将其作为此方案的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在具体行动方面,S省各地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D市深化“便民利企”获得用水用气便利化改革;
W市探索工程建设项目政府“多测合一”、联合验收改革;
L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打造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四办服务”品牌;
Y市深化零距离、零收费、零延迟、零投诉“四零服务”改革;
C市探索“7×24小时”数字赋能智慧服务;
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试点,探索“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向有条件的县(市、区)延伸,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升级版改革。政务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地方营商环境优化的总体效果。因此,S省在优化政务环境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应注意解决在部门协调制度、公共服务数字化、行政审批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建设、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政务监督评价机制设置思路等方面存在的新问题,以推动S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S省各地市的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集中了各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中小企业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而且由于这些业务主管部门大多与市场主体活动有关,故选择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作为总的牵头单位,由其负责优化S省政务环境的日常工作,目的是发挥其联系多方的纽带作用。当前S省政务环境的构建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制度还较少,导致了部门间因责任划分不明确和行政权力交叉偶有摩擦,同时因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成立较晚,其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各业务主管部门,且与各业务主管部门属于同级单位,所以理顺后台的工作流程和与各部门间的工作关系成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工作的难点。

理顺政务部门间的权责关系、推进部门间协同合作,可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建立完善政务部门间工作协调机制。当前S省相关政务部门协调制度尚不完善,可在借鉴发达地区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展开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的大规模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为制度建设提供原始资料,从而查漏补缺,建立完善的符合本地实际的政务部门协调制度。另一方面,要选择能力强、经验足的人员担任行政审批管理部门的领导。行政审批管理部门的领导可考虑优先从各级政府办公厅人员中选拔任用,其曾经的工作环境与经验能成为化解工作矛盾、推动工作展开的“润滑剂”,有利于灵活地协调部门间工作,推动政务工作效率的提升。

近些年,S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通过落实“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的数字政府规划,推动了政务数据(以下简称数据)迁移上云和政务云平台建设,构建了安全良好的政务网络环境,促进了政务大厅与网上办事平台一体化运行,整合了各部门数据系统和信息终端,建立了多维联动立体防护的网络服务体系。以上举措虽然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便利,有效改善了政务环境,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数据平台互通程度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让市场主体“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管理部门会同时受理多项审批业务,但是由于部分审批业务的专业数据库格式与行政审批管理部门的数据库格式不同,无法直接互通,就需要行政审批管理部门按照相应专业数据库的格式录入数据,然后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后续处理这些数据,再与不同层级的同类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数据同步,使得部分数据平台间数据更新有所延迟、流动略有阻滞,降低了行政审批的效率。另一方面,数据的处理流程还需完善。审管分离后,行政审批管理部门直接对接市场主体收集数据,之后分类推送各业务主管部门予以备案、审核。按照“互联网+监管”工作须确保留痕的要求,行政审批工作通常执行如下数据处理流程: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对接市场主体一次性收集数据→将审批事项数据分别录入各业务主管部门专业数据平台→各业务主管部门将审核后的数据向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提交→审核结果数据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向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回传→行政审批管理部门根据审核结果数据向市场主体发放证照。由于目前各数据库还未完全互通,此过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不同数据平台重复多次录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工作的效率。

完善数据平台和处理流程,可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要增加对数据平台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建设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一体化统一信息数据平台,使其能够实现数据一次性录入、后台数据库互通、数据处理流程透明化、后台自动跟踪工作记录等方面的功能。第二,要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对可公开的数据以统一格式备份在部门间共享的数据库中,从而加速数据更新流通、减少相关工作人员数据录入的工作量。第三,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促进政务服务智能化、移动化,继续推广并完善现有的政务服务APP,积极探索建设其他手机移动端的行政审批综合服务数据平台,推动S省政务服务尽快跨越PC端口的限制,以平台智能化、端口移动化减少政务服务人力资源投入、增强政府服务市场主体能力,从而进一步构建良好政务环境。

S省各地市行政审批管理部门的审批职能,是从各业务主管部门划转过来的,原属各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批岗位编制也相应随之划入行政审批管理部门。部分业务主管部门为了保障未划转工作继续展开,顺利完成相应工作交接,适当保留了部分工作骨干力量,使得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出现了实质上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对接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工作,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因此在从原业务主管部门划转人员的同时,还需通过政府服务购买等途径补充工作人员。但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的待遇低于公务人员,导致其在工作中主动性不强、责任感不足,有较强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剧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抓好行政审批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建设,稳定壮大工作队伍,可重点从以下四方面着手:第一,要进一步压缩合并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审批事项配置岗位、按岗位确定编制,随后按编制逐步配齐人员。第二,要引导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确立社会身份认同,逐渐改变原业务主管部门才是“娘家人”的思维惯性,改变条块分割的工作思路,认识到行政审批事项是岗位设置的根本,专心于本职工作、发挥主动工作精神,从而踏实、用心、专心工作,进而使工作队伍得到稳定。第三,要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管理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简化工作内容,降低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工作人员门槛,明确其福利待遇、招考晋升优惠政策及人员管理辞退规则,在扩大可录用人员范围的同时,强化管理、扩展晋升空间,从而壮大工作队伍,削弱人员流动对行政审批管理工作的影响。第四,要简化、下沉行政审批管理工作,在街道社区推广“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同时将部分易操作的行政审批业务下放给街道社区,借助街道社区的力量完成相应行政审批管理工作,从而减少部分易操作行政审批事项对行政审批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的占用。

构建良好政务环境的直接目的在于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因此,增强与市场主体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对构建良好政务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不能有效服务市场主体、提供良好政务服务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工作人员不适应常态化的监管服务工作,缺乏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操方法,尚未转变传统的以批代管、不批不管、重批轻管等工作思路。另一方面,创新政务服务的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工作人员有路径依赖的心理,在遇到市场主体新的政务服务需求时,缺少创新政务服务的意识,只是被动等待领导批示,自行寻找法律、政策支持的能力有待增强。

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升其服务创新能力,可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提升工作人员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第一,要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可从各地市抽选一些在构建良好政务环境实践中表现优秀的个人代表面向全省进行业务宣讲,以开阔人们工作思路促进学习经验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类交流宣传活动中,应尽量增加涉及具体政务工作实操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工作人员在实操方面的工作能力。第二,要设置末位处罚制度。在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年度评价考核时,要对排在末位,且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长期没有进展的部门或个人予以公开批评,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人事晋升、降低其奖金待遇。另一方面,要强化工作人员创新政务服务的意识。第一,要引导工作人员将优化政务环境作为创新政务服务的指导原则。工作人员要明确将构建“高效、便捷、透明、务实”的良好政务环境作为政务服务创新的指导原则,避免盲目创新。第二,要引导工作人员主动适应市场主体的创新探索。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的兴起,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市场主体不断进行经营创新实践。为了实现与其有效沟通,可以积极尝试以线上工作交流会、政商交流会代替培训,借助商户的经营创新实践推动工作人员创新政务服务,如汇编电子商务基础名词、典型案例等资料以备查询,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予以增删优化,从而熟悉高频知识点、创新相关政务服务。同时,各地市相关部门应将这些资料公开,促进各地市工作人员相互借鉴、共同创新政务服务。第三,要消除工作人员创新政务服务的后顾之忧。行政审批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要求其“法无许可不可为”,这就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在创新政务服务时有所顾虑。因此,各地市要结合创新政务服务的需要完善相应容错免责机制,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创新政务服务的非常规工作从问题性质、履职目的、决策过程、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制定工作人员创新政务服务的工作免责事由清单,并建立预先备案制度、探索免责信息公开方法,使积极创新政务服务的工作人员能免除后顾之忧。

近几年,S省建立健全政务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对各级各部门工作开展监督评价,推动了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维护了政府诚信。同时也要看到,现有政务监督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部分基层部门重形式轻实绩。在实践中,部分基层部门过分强调留痕而忽视了实绩,使监督评价制度异化为“痕迹主义”的产物〔3〕。二是部分下级部门偏重对上级负责。为了构建良好政务环境,各地市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和省内文件制定了相应工作任务清单,交由下级部门细化完成,并定期进行监督评价。这种工作方法能根据任务清单从上到下逐级细化落实责任,从而有利于下级部门明确工作责任、推进工作进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些下级部门偏重对上级部门负责,而未能及时回应群众监督评价的意见,进而导致了部分市场主体的共性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进一步完善政务监督评价机制,转变其设置思路,可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在基层部门强化结果导向意识。在监督评价方式方面,可由纪检监察部门对基层部门直接进行纪律检查、过程监督。要偏重核实基层部门日常工作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审计监督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打击“做数据”“凑报表”等弄虚作假的行为,以减轻基层部门“留痕自证”的负担。在监督评价结果反馈方面,要偏重考察基层部门工作数据的变化趋势,对同类基层部门进行工作成效排名,对末位部门暂时冻结其人事晋升和调动,对长期末位的部门撤换其部门主要领导,以引导基层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构建良好政务环境的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要在各级部门强化问题导向意识。各级部门应进一步落实《政务服务评价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拓宽群众监督评价的渠道,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政务环境满意度调查、收集改进意见,确保每个政务服务事项均可评价,每个政务服务机构、政务服务平台和人员都接受评价,每个服务对象都能自愿自主真实客观评价,并按照轻重缓急和实际条件进行排序,集中精力一个阶段解决一个主要问题,从而扎实推进、久久为功,持续构建良好政务环境。

猜你喜欢 业务主管市场主体政务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年9期)2021-10-14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政务云上看政情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推动“上门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紫光阁(2017年12期)2017-12-26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政务微信,你加了吗?四川党的建设(2014年10期)2014-08-23

推荐访问:为例 经济社会 高质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