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2日 18:05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西行“九九八十一难”:西藏旧石器考古小记

发布时间:2023-06-17 17:50:10 浏览数:

杨紫衣

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物资匮乏,可谓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在严酷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之外,还有宗教与历史传说的神秘色彩,吸引着众多旅行者和信徒前往。而对于旧石器考古学者来说,奔赴西藏有着另一层意义——探究早期人类在高海拔环境的行为及活动机制。

西藏旧石器的发现与科学研究肇始于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赵宗溥先生在藏北采集到一件细石核,拉开了西藏史前文明研究的序幕。之后的数十年中,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机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苏热、珠洛勒、各听、哈东淌等石核-石片技术遗址以及亚里、卢令、罗垄沟等细石器技术遗址见诸报道。可惜的是,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剥蚀环境,在高原发现的100多处遗址几乎都来自地表采集,缺乏地层和绝对年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从2011年开始组成联合考古队展开详细深入的调查与发掘,而我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自2020年起加入了这一西行考古的队伍。西藏考古的旅途可谓“九九八十一难(nán)”,与我曾经在平原的考古经历大不相同,在此撷取这“八十一难”中的些许片段,希望与读者分享这些奇妙、难得的体验。

2021年7月初,定日县刚下过雨的清晨,一位叫吴坚的藏民大爷骑着摩托车赶来,身后座位上横着的除了一把大铁锹,另有一根挂满布条的细木棍。他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卸下木棍竖到最高的筛土堆上。我们不太明白,他说,这是个经幡。其实,在西藏的寺院、山头乃至路口见到大片的经幡不足为奇,蓝、白、红、绿和黄五种颜色,分别代表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土地。导游们总说它们代表藏传佛教的智慧与神圣,但这个简单的经幡显然更接地气,倒更像在描述藏民心中生于斯、长于斯的藏地。唐时李白一首《蜀道难》喟叹蜀地奇丽惊险,殊不知西藏的山川河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未到西藏时,我对其印象仅是“珠峰”、“布达拉宫”、“纳木错”几个名词,到了西藏才发现藏地之美是诗或歌、是光或影,总之不能仅是几个词就罢了。

我们赶路途经珠峰大本营保护区时正好是日落的时间。忍受着海拔5200米的大风,加之一路已经看了不少高山,我着实想合完影就立刻回车避寒。见老师和队友们爬上观景台张望、讨论着,我又好奇地下了车。这观景台只建了一半,地上还堆着没铺完的地砖,显得有些粗糙。站在台上的确能看见珠峰,但它在云彩和重山阻挡之后,时隐时现。我正感到有些失望,突然是谁叫道:“珠峰出来了!”大家纷纷踮起脚或踩上堆叠的地砖,希望一睹日照金山。由于已是余晖,那光并不是十分刺眼的灿灿之色,而是一片柔和、静谧,茫茫雪色变得没那么冷峻,连陡如斧削的珠峰北坡都显得温和起来,真像一位沉思的女神。夕阳恰好能映在珠峰上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或许还要再长些,但在我们眼里,总之是太短了。听兜售纪念品的藏民说,要见珠峰夕照得碰运气,有人多年都见不到一次。队员们于是打趣,我们工作一定顺利进行!

珠峰夕照

玛旁雍错

贩卖五色粉末的藏民

行至普兰县,我们却卡在了半途。由于西藏公路稀少,一旦交通管制,所有人都只能等待,时长嘛,不好说。无法,我们只好驶入距离最近的冈仁波齐景区在藏族茶馆中吃饭闲聊,不时去询问路况。冈仁波齐比起珠峰也许并不那么出名,但它在藏传佛教、印度教、雍仲苯教和古耆那教里代表着“世界的中心”,以其山峰形状标致、秀美著称,常作为宣传图出现在商品包装上。每年来冈仁波齐转山的人数不胜数,藏族司机告诉我们,传说中马年转山一次顶十次,他们早就计划上了。几位队友在附近逛纪念品商店,发来消息说冈仁波齐从云中露面了,于是我们又跑出茶馆去看。由于景区附近并不是我们工作的区域,往年经过此处也不会停留,大家笑说见到了传说中的“神山”也算是歪打正着。

除去“神山”,西藏还多“圣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玛旁雍错(又称玛法木湖)。在不同宗教中,玛旁雍错为龙王宫殿、神佛沐浴场所,又或为高僧得道之处。湖边石雕旁挂着众多哈达和经幡,据说可以寄托心愿,回程时我们将藏民同胞送的哈达也留在了这里。当地村民在湖边贩卖特产,有藏族特色的玛瑙松石和圣湖鱼干,最罕见的要数五色粉末,有人购买他们便用手抓起一撮放入袋中,告诉你它们来自周边何地、代表什么含义、可治什么疾病。我们虽不信这些,但也入乡随俗买了一包作为藏地回忆。

左上图:托锯拉山口抛锚;
左下图:风雨欲来亦要先饮茶;
右上图:车陷泥泞;
右下图:与藏民共跳锅庄舞

7月初刚到拉萨时,我并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偶尔想快走几步,老师、师兄和师姐就轮番上阵讲述往年队员的故事。考古队初入西藏时,曾有老师参与藏北的调查工作,白天还举着石器兴高采烈地拍照,到了晚上就发展到抱病卧床的程度;
后来又有一位师兄因保暖不到位而感冒发烧,不得不遗憾离开。我有些后怕,搬运物资时也不敢再逞能。

在拉萨休整的几日,我们前往天海夜市的五金店购买发掘用品。不过是钢钎、线团、皮桶之类的常见用品,那老板张口就是几十上百。我暗忖,莫非是家黑店?但见师兄面色不改地开始砍价,似乎一切正常。出了店门我赶紧提问,师兄说:“西藏路途远、运输费用高,物价自然也高。”发掘所需的那些重物还可以走物流缓慢运输,新鲜的蔬菜水果才是最难得的,价格是内陆地区的一两倍都不足为奇。我不禁咋舌,在此生活工作着实是“居不易”啊!

听老师说,我们租的越野车也不便宜,藏民为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有些车会跑上二十年。这虽然在允许的运营时长内,但车辆老化到底还是危险的。7月底的一日,我们在萨嘎县吃完午餐继续前往阿里地区,不到一小时便闻到若有似无的焦味,往车后看似乎还有黑烟。本昏昏沉沉的我们睡意全无,立刻下车开始检查车辆。司机师傅打开引擎盖一番操作,结果粉色冷冻液如火山爆发般喷了个干净。我们手足无措地看着周边,这是海拔约5000米的托锯拉山口附近,盘山公路上一眼望去见不到几辆车,真是一番山穷水尽、求助无门的境地。看着罢工的车,我们陷入了继续前行还是返回距离更近的拉藏乡的难题。所幸手机还有信号,我们在地图上搜到了几家汽车维修厂,在沟通之后,张老师决定请仲巴县的师傅前来拖车。不论如何,我们考古队总有着往前进发的勇气。

一路上,汽车罢工不止这一回。藏南阴晴不定,一场暴雨引得山洪爆发,村内硬化的道路被塌方的土块堵上不说,没有硬化的土路更是让人只能“敢问路在何方”。这时,大家只能以远处的山丘为标志物,靠着记忆寻找熟悉的上工路。一不小心车胎陷入泥泞,全员就得下车一齐发力,喊着口号推车。车辆顺利通过后,大家还要踮着脚尖如同跳芭蕾一般一路“漂”过,否则纵是高帮的登山鞋也会裹上厚厚一层泥。

虽说“居不易”,但人们的勠力同心是一路上最难能可贵的风景。车辆陷入泥淖时,我们遇到同来上工的藏族工人。他们骑着摩托在泥泞中灵活穿梭,显得潇洒不已。他们停下来教我们一些处理方法,见我们脱困后又一溜烟地往工地驶去。风雨欲来时,藏民没有防水的冲锋衣,却也不会独善其身,他们总是先帮我们收好所有的工具,然后再披上厚厚的毡布或斗笠。我们躲回车里,也叫他们来敞开的后备箱避雨,他们有时来,有时就淡定地坐在雨中喝起酥油茶或奶茶,笑看着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学生。

对于李白来说,“行路难”是实现政治抱负之难;
对于我们这支考古队来说,行路之难指的自然是考古工作开展的困难。

西藏面积广大,各地的地貌环境和气候差异显著,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在此开展考古工作绝非易事。藏南山地多雨,我们需要顶着连绵的小雨发掘,某日我将强防水的冲锋衣落在了驻地,那日从早到晚身上的城市冲锋衣便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藏西干旱,经中午太阳暴晒的沙子烫得让人不敢触碰,在还没有拉起黑纱遮阳的时候,有师姐因坚持工作而中暑。藏北虽气候条件好些,但色林错周边的小区域天气变幻莫测且没有手机信号,此时与大部队走散或是遇上车辆抛锚,那便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在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发掘更是特殊。作为目前已知最高的考古遗址之一,山脚下海拔为4600米,洞口则要再高出81米。不擅长运动又有些恐高的我几乎每次都是手脚并用,上山气喘吁吁、下山手脚发软。这一开始的上工路就让我有些犯难,谁知爬上了山还只是个开始。“梅龙达普”在藏语中意为“腰间的镜子”,因其形状酷似悬挂的椭圆镜子而得名,传说有个牧羊女走进这个山洞,之后又从30公里外的另一处洞穴走了出来。这些故事引人入胜,仿佛梅龙达普洞穴应是个仙境。当我爬过最后一个几乎垂直的石壁,探出头去看这个洞穴时,只见——堆积了不知多少年月的羊粪、鸟粪,轻轻一踩,灰尘漫天不说,味道也十分难闻。发掘时,为了避免粉尘和臭味,我们需要戴上防毒面具和护目镜;
工地配备了工业抽风机以便看清地层和遗存,但视野稍稍清晰几分的代价就是震耳欲聋的噪音,于是我们不得不再戴上防噪耳塞和耳罩。

梅龙达普洞穴是当地村民冬夏转场期间临时居住的场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在此发掘和“破坏”,自然引起部分村民的不快。村长和书记带着村民前来质问,让我们说个究竟。我们联系上县文化局的领导一同给村民们科普:我们是国家委派的考古队,来这里进行发掘,也希望以后能为县里发展旅游和经济做些贡献……。最初村民难以接受,不许我们在这里逗留。随着数日的协商,他们不仅理解了我们的工作,部分村民还加入了考古队,以民工的身份参与工作。到工地结束的那日,年纪与我差不多的藏族小伙桑顿特意带来了哈达,他见只有我一人在给大家结算工资,问我其他队员在哪里。为了等待在洞内采样的队员,桑顿结完工资后也不肯离开,可惜采样工作持续到凌晨,他只好遗憾地让我转交。

灰中发掘

“起舞弄清影”,实为遮暴晒

你若问我,或问考古队的任何一个队员,为什么在西藏考古如此之难却还不肯放弃?那自然是为了剖面上发现的一件石器,下工时遇到的一桥彩虹,风雨时他人伸出的一双援手……

在经济、交通发展的今天,我们追溯前人踪迹尚且如此不易,古人类经历的一切必然要严酷得多。不论是囿于人口压力还是出于农业发展,数万年前人类必然是怀揣着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才登上了青藏高原。所谓“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我们这些探索古人过往的旧石器考古研究者又怎能不在“不易”中追求“居易”之精神呢?

猜你喜欢 考古队藏民珠峰 咦?珠峰“身高”在变?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22年11期)2022-07-09寻找珠峰的“脚”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22年11期)2022-07-09古道散茶香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2年2期)2022-03-12揭秘珠峰身高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军事文摘(2020年18期)2020-10-27犬獒效应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9年10期)2019-11-17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6年9期)2016-05-14请菩萨找零感悟(2016年4期)2016-05-10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2016年7期)2016-04-15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知识窗(2015年10期)2015-05-14

推荐访问:西行 旧石器 西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