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20:54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新时代大学生英雄观的建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18 09:55:12 浏览数:

文 刘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方凤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追寻“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培育正确的英雄观。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价值观念生成规律,新时代大学生英雄观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路径着力。

心理接受。首先是认知阶段。认知是个体对事物产生主观反映、初始印象、认识理解的心理过程。在这一阶段,应关注大学生本身成长的规律,综合运用契合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多样化方法和形式,坚持“宏大叙事”和“日常叙事”相结合,运用鲜活有感染力的话语,用真切生动的英雄事迹,塑造饱满的英雄人物形象,消除英雄形象与大学生认知之间存在的鸿沟,增强大学生对英雄人物的了解,帮助大学生了解英雄是创造了不平凡人生的平凡人,引导和矫正大学生对特定英雄的认知与理解误区,消除刻板印象或极端印象,形成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对英雄形象产生基本的心理认知。其次是认同阶段。认知作为认同的基础,大学生对英雄的认同阶段既是对英雄的情感期许与心理确认,也是对其行为的高度评价和实践趋向。在这一过程,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透彻的历史逻辑、火热的实践逻辑和深入的理论逻辑分析,使大学生真切地感知英雄形象所承载的价值理念,产生自觉的理性认同,在面对不同价值观念或社会思潮碰撞影响时,保持较强的心理定力。最后是内化和践行阶段。内化和践行阶段是形塑大学生英雄观的高级阶段,也是英雄观的稳定确立阶段。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英雄观嵌入其内在思想、道德、价值追求,自觉承继英雄精神,弘扬英雄文化。在此阶段,应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和交往,让大学生主动建构起对英雄的正确认知,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教育。首先,授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胸怀“国之大者”,牢记育人使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让有信仰者讲信仰,依托深厚的理论功底、高尚的师德师风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打动人。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理解和认识,增加脱贫攻坚英雄、抗疫英雄等英雄典型案例的储备,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严于律己,在课程内外、网上网下,做到知行合一,做传授和弘扬英雄精神、英雄品格的实践者,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其次,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形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创新传统英雄人物事迹的教育方式,创新叙事方式,讲好古今英雄故事,做到“教育有方、精准施策”,提升英雄观的教育效度;
在内容上,教育内容以批判性和建构性相统一为原则,要注重时代性。坚持破立并举,反对英雄史观,树立唯物史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观点,深刻回答谁是真正的英雄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根本问题。围绕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为大学生排除思想困惑,促进大学生对英雄的认同。最后,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深入挖掘、注重运用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文化熏陶。一是立足新时代英雄文化,营造尊崇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英雄文化氛围,培育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在大学生群体中要广泛开展国学著作阅读、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活动,开设相关课程,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中华民族英雄文化与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通起来,将英雄文化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和阐发“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一新时代英雄文化观念的丰富内涵,增强英雄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帮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逐步形成崇尚英雄、弘扬英雄精神的观念。二是充分利用英雄观教育的文化场景。大学生英雄观的建构要充分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发挥家庭文化教育的“第一粒纽扣”作用,以优化校风、学风为切入点,创新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浓厚的大学生校园文化;
运用文化场馆、民族学博物馆、文化景点潜移默化熏陶大学生,运用好升旗仪式、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入团入党仪式等仪式活动的功能,利用学雷锋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传播社会正能量,厚植大学生的英雄情怀。三是营造清朗向上、聚合英雄正能量的网络空间。“00后”大学生作为活跃于互联网的“原住民”,应发挥主体意识,自觉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人文素养;
新闻媒体从业者、网络社群和文艺工作者等要增强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对英雄的正面宣传,既要“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更要持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整体性、创新性阐释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英雄精神;
加大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净化网络新媒体传播环境。用法律“保护伞”捍卫英雄形象,同解构崇高、丑化英雄的网络乱象作坚决斗争,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着力营造健康向上、捍卫英雄形象的网络文化。

榜样引领。一方面要因势而进,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回答大学生需要学什么人、树立什么样的英雄榜样这一前提问题,充分发挥英雄榜样对大学生英雄观塑造的重要作用,增强大学生对英雄的认同感、归属感;
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英雄人物典型的示范效用,帮助大学生学习英雄榜样。高校应积极邀请英雄模范、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及时代楷模进校园、进书本、进课堂,推动形成定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英雄精神教育讲座、观看红色影片、英雄人物事迹宣讲会等活动的长效机制,让英雄模范引领大学生正确英雄观的建构和生成。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具体、生动、形象的榜样个体或榜样群体,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讲述现实生活中的平凡英雄,把英雄作为榜样、楷模,引发青年大学生效仿学习榜样代表人物,激发和确立大学生“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价值追求,学习英雄人物身上的宝贵精神品质,“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做好自己的事、做好当前的事,一点点努力奋进,涵养英雄气概,将“榜样效应”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即时转化为向榜样看齐的实际行动。此外,高校应加强“四史”学习和教育,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馆等参观学习,涵养大学生崇尚英雄、追求崇高的思想情感,以系统、整体、长远的大历史观揭示英雄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从历史记忆、英雄故事中,感受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洞悉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规律,激励大学生自信自强、勇毅前行。

实践养成。以社会实践深化理论认知,内化英雄价值认同。善用社会“大课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英雄纪念馆、纪念碑、主题雕塑等实践活动,重温英雄事迹,将大学生在学校“小课堂”中所学习和接受的理论观点在可见、可触、可感的社会“大课堂”真实地呈现出来,发挥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学习英雄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作用,在真切感悟中建立情感积淀,进而增强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增进学生对英雄的心理认同。以社会实践增强对社会思潮的甄别力、批判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中,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解构英雄、消解崇高、虚无历史等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回击“污名化”英雄的错误言行,切实提升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以社会实践推动英雄精神的培养。立足现实社会生活,依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志愿公益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以学习英雄、争做英雄为切入点,准确把握英雄精神的实质,在实践活动中养成爱国奉献、无私奉献等英雄精神。同时,大学生英雄观的建构要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应积极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英雄不问出处”,以平凡之中创造不平凡的使命担当,弘扬英雄精神,践行初心担使命,勇做时代新人,将英雄精神转化为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榜样英雄大学生 英雄犬环球时报(2022-10-21)2022-10-21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重走英雄路昆嵛(2017年2期)2017-04-07绛红英雄谱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图书馆界(2013年6期)2013-03-11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10期)2009-10-30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6期)2009-08-07

推荐访问:建构 新时代 路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