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17:15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合肥高新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0 13:50:14 浏览数:

文/薛秀茹[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合肥行政学院)]

2016 年4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肥高新区观看安徽科技成果展时强调:“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并要求“把创新作为最大的政策”“要下好创新先手棋”。总书记肯定与认可的科技成果,86%来自合肥高新区。2020 年8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创新馆,展厅内59%的企业和73%的创新产品皆来自合肥高新区,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合肥高新区已经成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合肥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质量增长。2008 年至2020年,GDP 由138.4 亿元增至1101.3 亿元,增长8.0 倍;
省级以上技术(工程)研究平台由39 个增至237 个(国家级平台达82 个),各类科技孵化平台由12 个增至91 个,均占全市70%以上;
R&D 占GDP 比重达11.7%,高于合肥市6.5 个百分点;
万人拥有专利数由个位数增至375 件,专利申请授权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注册企业数由900 余家突破至5 万家,增长55.6 倍;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18 家增至1900 家,增长16.1 倍,占全市46%;
自主孵育的上市企业数达13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9 家,占全市1/2 以上、全省1/4 以上。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已逐步形成了“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创新体系,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面创新[1],居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第6 位,连续7 年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1.坚持源头创新,协同创新加速推进

合肥高新区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体系,着力推进跨学科、大纵深、开创性的原始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育、高端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应用等方面持续优化推进协同创新,以创新驱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搭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合肥高新区充分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聚集”和“溢出”效应,瞄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量子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吸引、聚集、整合前端资源和优势力量,突破重大科学难题和前端技术瓶颈,强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二是聚力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升级。合肥高新区已逐步建成人工智能研究院、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创新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一批先导技术创新平台,围绕面向科技前沿产业展开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创新,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企业培育、产业育成等融通并进的创新发展生态。三是全力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在深入挖掘本土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合肥高新区实施“名所名校名企”合作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打破科技成果转化藩篱,构建系统化的“政产学研用企”合作体系,将“科技前沿+先导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融合,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边际效应。

2.优化产业结构,产业体系日益成熟

合肥高新区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宗旨,依托大平台、大环境持续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及产业化应用,推动产业体系智能化、高端化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原创性前沿科技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上,借鉴“硅谷+斯坦福”模式,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大讯飞、中科大智能与信息学部等多方机构的科技创新优势,培育了全国唯一人工智能语音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截至2020 年底,入园企业突破千家,关联带动产值突破千亿元,形成覆盖物联网、智能芯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多元化产业格局,实现了从一个龙头到一个产业,从一个产业到一个大生态的聚集。根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清华- 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推出的2020 年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榜单中,合肥居中国第4 位(前三名依次是北京、香港、上海)、全球第47 位。在量子信息产业化发展上,依托潘建伟、杜江峰、郭光灿三位院士组成的“量子国家队”,在高新区先后设立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等公司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京沪干线”,诞生了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和全球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实现了量子通信第一股成功登录科创板。

3.构筑双创生态,创新链条更加健全

为营造创新创业的最优生态系统,合肥高新区全力推进科技、资本、人才、政策等全要素资源配置。为促进政府精准扶持企业成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率先构建了全省首个“区域经济大脑”,初步建成区域经济大数据监测平台,经济运行、主导产业及新经济三个分析应用全面投入使用,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深度分析”的区域经济大脑智慧支撑。合肥高新区率先推出线上创新创业服务券——“合创券”,累计发放2 亿元政策资金,惠及3000 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超万次的科技中介服务,有效保护6000 余件发明专利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促进600 余项技术咨询和委托研发,受服务对象的合计营业收入增长近50%,入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达300 余家,成功实现“三大突破”——政策扶持前置化、企业服务精准化、线上线下融合化,并在全省范围推广。合肥高新区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发展的全程双创载体链条,已建成众创空间35家、孵化器36 家,拥有中安创谷等加速器和产业园区9 个,科技孵化总面积超500 万平方米,孵化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孵育了高新区内50%以上的上市公司和70%以上的高成长企业。

4.深化政策帮扶,金融服务导向更强

合肥高新区不断打造全面精准创新的政策扶持体系,力求为企业搭建全生命全周期服务生态。从2014 年实施的“2+2”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到“1+2+N”的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再到最新重组升级的“1+N”政策体系,高新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100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超1000 亿元,惠及企业2 万余次,更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撬动效应,大大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在金融导向上,财政出资参与或设立股权投资基金30 余支,总规模达600 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500 家,累积投资额达160 亿元,有效搭建了涵盖种子基金、双创孵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完备基金体系;
累计聚集各类投资基金200 余家,资本规模超2000 亿元;
成功搭建了创新贷、“政府增信+双创企业背书+金融机构”共担风险模式的青创贷等8 大金融产品,累计支持创新创业企业2000 多家,支持规模60 多亿元,其中青创贷金融项目已累计支持小微企业700 余家,实现了“888”——80%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80%是信用贷款,80%是小微企业贷款;
此外,积极借助境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方式,为科创型企业融资保驾护航。

5.集聚创新人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全力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努力营造“人皆可成才、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态环境。一是更加注重“产人融合”。充分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和科大讯飞、阳光电源、新华三等知名企业优势,大力引进多学科高端人才。二是更加注重“产教融合”,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加速储备基础性人才,全力对接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学科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更加注重“科产城人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持续优化城市品质空间,不断完善商业综合体、休闲娱乐场所等生活配套,加快推进人才医疗保障制度、文化服务中心等多个项目建设,提升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品质。四是更加注重“养人留人融合”,对于双创人才采取“首站式”和“一站式”服务,包含了从建档立卡、对接双创要素、提供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精准服务国家重大项目、对接政策资源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促进养人留人生态更优。截至2020 年底,全区从业总数约40.4 万人,较2019 年同比增长14.3%;
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2449 人/万;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高达75.6%,高技能人才占比达23.2%,人才贡献率达到43.8%。

6.加强制度创新,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合肥高新区始终以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一是持续推进落实放管服、智慧政务平台等重要领域创新升级,统筹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升级改造,强化全周期监管、规范各级各类许可、加快信息对称和共享等,涉及超百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57 证合一”全覆盖,率先在全省上线智慧政务平台、实行简易登记制度改革并发出首张“一次不跑”营业执照、启动首个区级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窗口。二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实将“投资环境提升年”行动落实到位,合肥高新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开发区层面的营商环境指数,从政务服务环境、要素成本环境、生活配套环境、对外开放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和法治人文环境6 个一级指标体系,以及41 个二级具体评价指标,全面持续观测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数变化趋势,全方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创新高成长企业培育体系,建立了“雏鹰企业—瞪羚培育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独角兽—平台型龙头企业”六级梯度培育链条,采用该体系共培育500 余家企业,其中94%来自园区内部,诞生了全省首个独角兽企业、3 家潜在独角兽企业。

1.强化顶层设计,狠抓善抓工作落实

各级政府要始终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要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有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政策、创新改革的先行先试,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的市场活力。借鉴先发地区,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业扶持、成果转化、税收减免、融资担保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打通政策、市场、产业、技术、服务等环节的瓶颈制约,最大限度支持创新创业,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构建全生命全周期的体制机制。

2.注重源头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无数次实践证明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而这都离不开源头创新。只有注重源头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技术瓶颈、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源头创新更要加大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促进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要全力推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周期全链条,发展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要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科研创新优势;
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使用、交易和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布局产业发展,协调好“产—学—研—用”间的关系,将创新贯穿于整个过程。

3.聚焦产业升级,助力高端化智能化

始终要把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核心要素。聚焦新兴产业和高端领域,加快培育发展原创产业,着力打造新时代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发源地;
不断提升科技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推进效率转型升级;
探索新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管理效能转型升级;
树立未来思维和换场思维,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区域,实现发展理念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以智能制造、高端服务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体系,加快重大基础学科关键技术、核心“卡脖子”技术的创新突破。充分挖掘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融通融合,加快落实新基建推动力度,强化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技术的转化应用,培育更多引领全球发展趋势的先导产业和变革性产业,打造全球前沿新兴产业的原创地和爆发区。

4.加快人才创新,夯实创新创业基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要素,全面提升人才素质,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夯实创新创业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一要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与名校名所名院共同探索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二要加快人才引进力度,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要充分发挥国字号品牌红利、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的溢出效应,创新人才交流机制,用创新人才的政策红利聚集人才,抢抓创新第一资源。三要创新“养人留人”机制,以全球视野谋划人才评价机制和服务机制,全方位落实“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提升聚集和辐射全球创新人才的能力,全面夯实创新创业的人才要素。

5.优化金融服务,强化开放合作意识

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是人类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两个重要引擎,创新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要实现全面创新,就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通过政府设立投资基金、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天使基金等,落实降费减税、制定普惠性金融政策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多种融资模式。强化开放式创新意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合作园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等,谋划多区域创新资源无缝对接,推进全球创新要素互联互通[3]。

6.强化理念认知,助推终端市场应用

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前沿科技产业不同于以需求倒逼研发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主要遵循“技术支撑—终端产品—市场应用”自上而下的实现路径,要实现高端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及产业化应用必须从技术侧和应用侧共同发力,新技术、新产品的革新往往需要在持续应用中不断磨合,打破新兴技术在应用市场上被观望的状态。比如量子信息技术受限于应用场景的开放,目前仅在政务等特殊领域小范围试用,这是实现产业化亟须突破的瓶颈和障碍。应针对场景开放等加快出台专项政策予以支持,如通过创新馆体验、科技集市、研学教育基地等开放平台,让社会大众通过实体接触、人机交互等方式体验新兴技术,强化社会认知认同,全域推进终端市场应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基于安徽高质量发展视阈的重大风险研判及标准化防控路径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20D132),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安徽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QS2019023),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合肥行政学院)课题“合肥中国安全谷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FDXKT202011)、“中国声谷建设及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FDXKT202021)的研究成果。

]

猜你喜欢 合肥高新区人才 合肥的春节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2年2期)2022-07-07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合肥的春节疯狂英语·初中版(2022年2期)2022-05-04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遂宁高新区廉政瞭望(2020年14期)2020-08-12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留住人才要走心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人才争夺战”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中国自行车(2017年5期)2017-06-24

推荐访问:合肥 实证 高质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