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6日 15:16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1 20:20:08 浏览数:

程越欣 张晓阳 刘海军 王楚楚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后,我国高校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号召,采取积极行动应对疫情,但许多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比较仓促,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现状,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高校图书馆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1-2]如何开展应急服务,保障师生无阻碍获取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如何化“危”为“机”,在社会公共服务中彰显高校图书馆贡献与价值?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师生居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已成为共同行动,微信公众号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也是广大师生获取图书馆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微信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加强宣传推广、改善服务质量、提升读者满意度的关注焦点。本文在总结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模式,并据此以微信公众号作为切入点,调查在疫情爆发期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的开展情况,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应急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对策与思路。

1.1 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理论基础

笔者于2020年10月30日,以CNKI 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平台,利用其专业检索功能,构建检索式为:(TKA="图书馆") and (TKA="应急服务" or TKA="应急管理")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21 篇文献,剔除会议报道与内容无关的不相关文献6 篇,得到相关主题文献共115 篇。通过阅读梳理,将研究主题从内容上大体划分为四个方向:预防管理策略、应急服务机制、信息资源应急保障、应急服务案例分析。

1.1.1 预防管理策略

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突发公共事件对图书馆的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杨敏等[3]借助WSR 方法论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探讨高校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防管理策略;
孟涛[4]指出图书馆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主要从对读者进行预防知识教育、整合数字资源,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用户服务、优化服务范式等方面做起。同时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图书馆的应急管理应该分阶段进行,如P.Reynolds 等研究了信息服务在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中的不同作用和责任:减缓、准备、反应和恢复[5]。

1.1.2 应急服务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是指以最快、最全面的措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的组织和处理机制[6]。在图书馆应急机制建设方面,魏永丽[7]对图书馆应急服务机制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机制构建存在的不足,并尝试从制定和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建立应急服务体系;
梁益铭和谢小燕[8]强调了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与功能,并从政策引导、组织领导、阶段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疫情期间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曾建勋[9]认为图书馆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该从组织系统、协同应急服务模式、应急资源组织与服务系统三方面构建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服务体系。

1.1.3 信息资源应急保障

信息资源的整合及有效组织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应急服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图书馆应该担当好信息资源的提供、组织、规范和整合的角色[10]。在信息资源应急保障方面,方向辉和辛昌茂[11]从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及时提供准确个性化信息服务、结合实际延伸科研服务、培育读者拓展服务群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学院校图书馆可以提供的信息服务;
蔡迎春和吴志荣[12]针对目前应急信息资源保障建设的不足之处,建议从建立应急机制,规范服务标准,整合教学资源,凝聚行业力量等方面加强信息资源应急保障机制的建设;
肖花和曾云华[13]提出从用户需求视角去进行应急信息资源的整合,同时要开展应急教育培训服务,向用户介绍应急信息资源检索的方法与技巧,提升用户的应急自救技能。

1.1.4 应急服务案例分析

非典、汶川大地震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图书馆早期对应急服务的思考。谢海华和曾湘琼[14]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为读者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同时加大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力度,建立了“SARS 科研资料”专题网站,保证了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汶川地震发生后,重庆大学图书馆立即启动了“北川县图书馆重建工程”,同时迅速建立“北川县图书馆网站”,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服务[15]。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图书馆应急服务再次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傅平[16]总结了美国多种图书馆应急服务的实践经验,为民众提供可靠与权威的信息服务、丰富的灾害应对专题资源和多元化的移动应急服务工具。牛晓菲和李书宁[17]分析了日本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应急服务措施。首先,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根据各自的功能提供多种信息;
二是信息服务注重细节;
三是防疫措施逐步推进,应对灵活;
四是应急意识强,注重信息共享。蔡迎春[18]等总结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推出的特色线上服务举措,认为图书馆应该构建统一的线上服务平台,完善图书馆与师生之间联系通道的管理。

1.2 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模式构建

通过文献分析可知,现有相关研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管理与服务的策略、应急服务机制、信息资源服务、案例分析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分阶段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模式的研究较少。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外图书馆在灾难管理、安全事故管理上有着较成熟的预案及理论,但不能完全照搬这些经验去应对新冠疫情下的图情服务,目前仍然缺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针对疫情方面的系统的应急模式研究。

本研究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当前后疫情时期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环境,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模式(见图1)。高校图书馆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明确准备期、响应期、后疫情时期三个不同时期的责任与定位,每个阶段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图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模式

(1)准备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未知和难以预测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高校图书馆要树立忧患意识,平时就要重视图书馆卫生安全管理,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建立图书馆应急服务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提前对人员分配、物资保障、应急措施等作出安排,为闭馆不停服务做好准备。

(2)响应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响应,做好组织管理,及时向师生提供应急信息服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与参考咨询服务,做到闭馆不停服务,并升级维护在线服务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有效访问,保障师生的纸质文献资源获取。同时,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教学服务机构,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如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捐书服务、防疫情报服务、阅读疗法服务、研究支持服务等。

(3)后疫情时期。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设备、线上服务在疫情爆发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处于后疫情时期,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图书馆今后服务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避免接触或少接触来阻断图书馆服务的交叉传染,是图书馆管理者需紧绷的一根弦。数字资源建设和自助服务建设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图书馆应急服务需要关注的新方向。同时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文化的存藏机构,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居安虑危,普及常态化防疫知识,保存防疫服务资料,重视应急服务评估,并根据用户的信息反馈不断提升应急服务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探索构建的应急服务模式,未涉及模式中的上层保障机制、资源调配、馆员的角色定位等方面,主要围绕应急管理的不同阶段,高校图书馆在应急服务内容和管理方面的不同措施开展;
在应急服务内容上,本研究主要侧重于疫情爆发时图书馆闭馆后开展的线上应急信息服务,同时对后疫情时期高校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的开展措施进行初步探索。

2.1 研究样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加以完善。本研究以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疫情最严重时期作为调查的时间节点,运用网络调查法,对这一时期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形式和反馈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发文频率、发文数量、阅读量以及主要内容,进行基于网络媒体信息的内容分析,重点考察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背景下“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的开展情况。

2.2 调研结果

面对疫情期间“宅”家学习的教学科研号召,国内外众多数字资源供应商与出版社推出了限时免费服务。为了让师生及时有效地获取这些免费资源,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第一时间收集、汇总、分类、整合和推送免费电子资源,保障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所有这些工作,均要依赖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发布大量信息。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信息发布数量的多少,间接体现了应对突发疫情时,图书馆服务的响应能力。

在调研时间内,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的推文与应急服务无关,相关信息从该馆公众号平台获取,因此,没有对这两所大学进行分析,其余40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均有数量不等的推文。从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发布量(见图2)看出,天津大学图书馆的总推文量是最多的,达到了110 篇,最多一日发布7 篇,其余高校每日推文量在1 到4 篇之间。从推送频次和单日推送量上看,从2月20日开始,各高校在推送频次和单日推送量上都较之前有所增加。

图2 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发布数量情况

同时调查发现,微信推文发布量与阅读量不是完全的正向相关关系,发布量不在多而在精。从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发文阅读量(见图3)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调查期间发布48 条推送,并不是最多的,但是阅读量最多,达到了110 851 次,一方面可以反应清华大学图书馆公众号的影响力很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质量较高,很好地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图3 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文阅读量情况

为了直观地了解疫情爆发期间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的开展情况,基于统计结果,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标签云技术法对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1.20-3.20日发布的推送标题进行分析,制作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内容标签云图,总结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的关注点。从标签云图中(见图4)可以看高校图书馆更重视师生的数据库使用情况,在线数据库的访问方式。

图4 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内容标签云图

在调研期间内,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共推送1 341 条微信,每所图书馆信息推送数量与应急服务内容均有所不同。笔者根据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应急信息服务的内容进行分类,划分为校园资讯、远程访问途径说明、资源推送、信息素养教育、阅读推广、抗疫专题服务、线上教学辅助服务、特色服务8 个类别(见表1)。

表1 新冠疫情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类型与比例

3.1 及时响应,通告校园资讯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图书馆需要迅速作出预警,及时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图书馆的应急服务能力。武汉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于1月23日发布闭馆通知。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和人民大学也分别在24日、25日、26日发布闭馆通知。截至1月31日,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明确发布闭馆公告的有32 所,占比约为76.2%。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大学则分别于2月12日和19日发布延迟开馆通知。

闭馆后高校图书馆实施了相应的防控工作安排,严格执行馆员进出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疫情期间安全、高效地为师生教学科研工作做好支撑和服务。绝大多数“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均有及时明确的推文宣传,解答读者关心的资源使用、疫期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毕业论文接收与图书逾期处理办法等方面的问题。

3.2 快速行动,实现数字资源远程访问

疫情期间校外远程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需求量和访问量激增,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采用多种方式来保障师生的远程访问需求,有关校外远程访问的推文有164 篇。除了VPN、代理服务器、数据库漫游、特定账号访问等方式外,还有多所高校推出基于Shib-boleth 的CARSI 访问方式。截止3月20日,已经有88 家高校图书馆使用CARSI,还有一小部分高校馆积极与数据供应商合作,开通数据库远程访问通道,比如在Scopus 数据库中,读者经过注册账号、激活Remote Access,就可以顺利实现校外访问Scopus,同一激活账号还可以登陆Science Direct等多个数据库,为读者远程使用图书馆资源,提供了多途径的保障。

3.3 奋力调度,推送免费学术资源

疫情防控时期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各类中外文学术论文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多媒体资源、在线教学平台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相关医学资源,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都能够及时收集、整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师生。对于图书馆已购的馆藏资源,也有组织地按专题进行推出,为读者打造丰富的知识学习库。

如北京大学推出的“资源指南”与“宅家抗疫,免费资源新体验”系列、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心战“疫”系列与“宅家学起来”系列、清华大学的“疫时免费”系列、中央民族大学的“停课不停学”系列、上海交通大学的“资源巡礼”系列、南开大学的“足不出户,尽享免费资源”系列、天津大学的“资源专辑”与“资源推介”系列、浙江大学的“浙大师生必备”系列等。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资源巡礼”系列提供的文献资源服务较为有特色,针对性的给出不同学科的专题权威资源,满足师生写论文、做科研的需求,值得其他高校馆借鉴。

3.4 “云”上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19]。疫情之下,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线上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发布图文并茂的教程,涉及资源获取与工具应用,指导师生检索馆藏电子资源,使用科研软件,教程内容或原创,或与数据库商合作。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同心战疫”专题推文,南开大学图书馆的“每周get 一个小技能”系列文章等。

(2)介绍教学直播平台或讲座,助力师生教学工作和自主学习。具体可分为四种方式:一是图书馆推送搜集整理优质在线课程平台信息;
二是图书馆转载数据库商开设的在线课程通知;
三是与校内机构合作开设嵌入式讲座,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大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人文学科电子资源与数字人文导航”系列在线讲座;
四是以图书馆为教学主体的“云讲座”,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小时讲座Online”。

(3)分享图书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每讲涉及若干知识点,简明直观。如西安交通大学持续更新的“圕视界”系列微课、浙江大学“每天十分钟,在家学专利”系列微课、北京师范大学的“小图微课”系列、华东师范大学的“授渔小讲堂”系列等。微课内容围绕师生的热点需求而设计,深受师生好评。

3.5 以读攻毒,为读者输送精神补给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图书馆用优质的阅读推广服务陪伴读者,发挥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并肩战“疫”,共克时艰。长时间的居家防疫会使师生容易产生敏感、焦虑、不安等情绪,图书馆是阅读疗法的积极实践者,许多高校图书馆基于阅读疗法理论,为师生精心挑选阅读题材,其中既有经典文学的赏析又有关于防疫的相关知识,如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发布《南山书舍|以“读”攻“毒”—陪你读经典》系列推送,每期整理不同类别的经典书单,并在文中附上推送书目的电子版本二维码;
中山大学的推文《聊聊口罩的那些事儿》对口罩史进行简单的科普,同时推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等与防疫相关的图书;
武汉大学的“一期一书”系列结合疫情现状推送《花冠病毒》和《鼠疫》等图书的有声阅读资源;
吉林大学举办阅读工作坊之直播分享会,图书馆的老师以直播的形式,为同学们领读书物,希望借助阅读的力量为师生带去心灵慰藉和专业防护知识。

3.6 助力抗疫研究,打击虚假消息

高校图书馆虽然不能深入抗疫第一线,但是可以在助力科研攻关与打击虚假消息两方面贡献图书馆人的专业力量。新冠疫情爆发后,从检测试剂到疫苗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研究文献和数据,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启动“战役”科研支持项目,如中山大学图书馆组织医学馆员及时响应其附属医院湖北医疗队医务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新冠肺炎相关的专题文献[20];
重庆大学图书馆员完成《重庆大学新型冠状病毒相关专利分析报告》,力求为医学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支持,加快新冠疫苗的研发进程[21]。

疫情的持续使得各种虚假信息也不断涌现,为帮助师生更好地抗疫,有效警惕“第二波”疫情,许多高校图书馆采取行动,帮助师生获取“真消息”,发挥图书馆智囊团的作用。如复旦大学推送张文宏教授为民众科普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防护知识的视频和书籍[22];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转载“疫情消息满天飞 如何辨真假”的文章,从信息来源的角度来谈如何识别假新闻[23];
郑州大学建立新冠病毒疫情问答库,能够自动、准确地在线回答疫情的预防、生活、诊断、动态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减轻对疫情的焦虑[24]。

3.7 融入课程,创新教学支持服务

为师生提供教学支持、研究支持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之一,在网络授课情况下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教学支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馆助力学校课程教学,一是开设的信息通识课程被纳入教学体系,成为学校网络直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参与学校教学工作,与学校教材科合作,整理各学院的教参使用情况,建立适合本校师生使用的教学参考书资源库,同时分享一些网课经验,支持在线课程的教学。

如四川大学图书馆2月份上线了“四川大学2019-2020 学年春季教材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中外文教材电子书近1 200 种,为学校38 个教学单位,开展网络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文献资源支撑[25]。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图书馆发布了电子教参服务指南,任课教师可以为课程添加电子教参,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
吉林大学图书馆专门在微信上建立了教师咨询群,重点为教师提供电子教材的检索与获取、网络课程平台选择、搭建直播课程等途径。

3.8 同心同行,开展防疫特色活动

调研的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中有31所高校在疫情期间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占比77.5%,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防疫期间师生生活分享。东南大学图书馆推文“一名武汉籍图书馆员的自述”,帮助师生更加近距离地了解到武汉人民疫时状态,表现了图书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二是助力抗疫开展的特色宣传和推广活动。以诗歌、征文、音频等方式为逆行者点赞。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诗词作品展示活动,推介诗词作者中有来自战“疫”一线的医生、交大校友、图书馆馆长、交大教师、交大学子,以文字鼓舞师生战“疫”斗志。武汉大学图书馆推出了面向防疫一线的一系列特色活动,包括图书馆员在雷神山做志愿者[26]、向方舱医院捐赠刊物近万册助力抗疫[27]等。三是开展小型的线下活动。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送书到楼”服务,读者可以通过图书上门服务系统在线提交借阅请求,图书馆员可以将图书送到读者指定的宿舍楼、办公楼等区域,在保证馆员和读者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仅2月3日到2月7日送书就达269 册[28]。

新冠疫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检验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一次大考。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疫情准备期与响应期开展的应急信息服务在国家抗击疫情和师生科研学习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新冠疫情出现反复,疫情防控也进入了常态化阶段,高校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仍不能松懈,应找准定位,继续加大响应期的服务,保证应急信息服务的持续性与针对性,具体建议如下:

4.1 改善线上微服务机制,打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信息服务系统

虽然疫情让用户和图书馆不能见面,但完善的线上微服务机制可以有效拉近图书馆与用户的距离,将资源和服务带到读者身边。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官网、微博、微信三种微服务平台的不同功能定位及特点,设定服务的具体内容,优先展示应急服务信息,形成强大的应急服务态势。微信平台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应用,可以在保留原有微信服务的功能上,更改自定义菜单或开发小程序这类微信固定应用,增加平台的个性化服务,如江苏大学图书馆服务号的一级菜单信息服务中,设有防疫服务二级菜单,整合了抗疫期间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防疫动态,形成特殊时期的“专业图书馆”。

同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应与校内其他部门官方账号加强沟通,互联推送内容,还可与抖音、B 站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关联,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增加信息覆盖范围。目前,图书馆正处于微信服务创新浪潮时期,各高校图书馆应主动进行微服务平台搭建的规划设计,在开发过程中定位功能时预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线上信息服务方案,打造微信息服务系统。

4.2 提升微服务推文创意水平,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关注度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与影响力,积极探索微信推文被有效阅读的路径,对推文的创意策划有所改革。微信推文的内容编辑需要具备创新意识才能跳出思维定式,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微信管理员要具备“跨界”能力,能够合理地运用新闻学、广告学的技巧,在微信推文内容中平衡推文的趣味性与内容表达的准确性。(1)从推文标题上下功夫。疫情期间标题编辑文风和措辞要生动活泼,善用热点词汇和网络热语,灵活运用感叹句、疑问句等句式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重视推文形式的创新。交互图文能加深读者印象,可将音频、视频、动图、H5 等富媒体元素融入内容以此提升推文的感染力[29];
(3)注重推送内容的精心构思。如疫情期间北京大学图书馆以专题的方式推送免费资源,在头条底部使用“回溯”的方式推送往期推文,使推文内容在得到“二次曝光”的同时也突出了重点。

4.3 重视应急素养教育与培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利用效应

互联网时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与“信息疫情”叠加传播,高校图书馆承担着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使命,但调研期间仅有48 篇推文相关,反应了高校馆对“信息疫情”还不够重视。针对目前服务的不足之处,图书馆应该加强对读者的应急信息素养教育,帮助师生抵制“信息污染”与“信息谣言”的困扰。“打铁还需自身硬”,馆员的应急服务能力是影响图书馆应急素养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对馆员开展专业化的应急培训,提升馆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数据的敏感度。

在应急素养教育方面,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新闻教育宣传的特点,提升应急服务效应,通过微服务平台对师生进行应急能力的培养,如利用VR/AR 等技术开展应急演练,进行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方式的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结合应急知识的线上问卷、竞赛、游戏等活动,对读者的应急素养进行小考核;
推送有助于提高读者应急信息素养的文章、讲座和书籍;
同时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和网站上增设有关应急信息教育的栏目,如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在官网主页增设“COVID-19 防治专栏”,方便读者快速获取防治的重要信息。

4.4 加强信息组织与分析,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精度和深度

疫情发生后,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平台上推送了大量可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数据库等,但大部分都是转发数据库商配送的推文,对各类数字资源只是进行简单地归纳,很少结合本校资源数据库的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重新编撰,信息组织较混乱。高校图书馆在集成开放获取资源、数字资源挖掘、信息组织与优化等方面的能力仍需要提升。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首先需积极与数据库商进行沟通,获取开放资源和OA 资源,在保障数字资源的种类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已有数据库的资源内容进行分类整合与汇总,形成适合本校的系统资源推介体系。同时,为了让读者能系统地了解信息,高效地利用资源,需做好信息导航展示和介绍,可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立专栏,或添加到官网数字资源栏目中。另一方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其专业技能鉴别、挖掘与分析疫情发展存在的潜在知识信息,抓住先机,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服务[30],为防疫工作提供高效有效的信息保障。

4.5 利用线上服务品牌优势,扩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信息传播力度

高校图书馆线上应急服务要重视品牌意识的逐渐养成,懂得利用本馆品牌活动效应,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通过调查发现,与图书馆转载的各种各样线上活动相比,读者往往对自己本校图书馆举办的活动参与程度更好,阅读量和评论量均超过非本馆举办的内容。如武汉大学的“微天堂真人图书馆”、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专场-科研达人养成记!”、天津大学的“天團微课”、浙江大学的“求真一小时讲座”等系列活动。

居家抗疫期间,有学生在图书馆公众号下面留言“最想念学校的图书馆,特别是每天早上排队去抢位置的自习室。”本校图书馆举办的活动更能让师生感觉到温暖与熟悉,会引发更高的阅读量与活动参与度。为此,疫情期间高校馆应该多开展具有本馆品牌特色的线上活动,保证线上品牌活动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持同步,快捷地传播信息,显示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品牌的领先性和优越性。

新冠肺炎疫情给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应急服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服务水平,总体上来看能够积极应对,但仍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问题,线上应急服务处于摸索阶段。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然而人们在心理上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新常态”,高校图书馆媒体对于疫情信息的追踪也普遍缺少了初期的热情。本研究以此提醒图书馆人,疫情防控仍在进行之中,图书馆抗疫服务不应停顿,要继续保持防疫初期的主动精神,做好长期应对疫情的信息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应急服务体系。保持敏锐的信息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微服务”平台,推进应急信息服务的开展,增强应急服务能力,有力保障师生研、学、娱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精神,体现图书馆担当和价值。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应急师生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7期)2022-08-24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劳动保护(2018年8期)2018-09-12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7年3期)2017-02-06麻辣师生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2期)2015-12-11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推荐访问:探析 应急 突发公共卫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