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04:46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科教人才优势如何更好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以武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23 14:15:10 浏览数:

袁北星 赵 宁

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也决定着各国的前途和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体现了中央对武汉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方阵”的肯定,更体现了中央对武汉在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做出更大贡献的重大期待。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6月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武汉作为科教资源大市,需要加快探索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政策路径。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与创新相辅相成,即知识积累率越高,创新的频率也越高,反之亦然。③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科技教育水平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教水平越高,就越能够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扩散,从而为区域经济输入持续增长的动力。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学术界在2012年前的研究文献多是结合某个省份或地区的科教人才现状来提出将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对策,如吕宏强、常静、冯占民、杨蕗等学者的研究成果。④2013年后的研究文献则是聚焦到某个具体领域来研究如何发挥科教优势,如胡明宝、张海波等学者,分别从农业、应急管理等不同行业切入,探讨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来促进具体行业产业发展的路径。⑤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作为享有盛誉的科教人才大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高。但实事求是而言,距离《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22—2035)》的建设目标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当前科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发展不进即退、慢进亦退的时代背景下,武汉市亟需解决当前制约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问题。本文采用SWOT 分析方法,探讨武汉科教资源现状,并从分析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障碍性因素入手,研究武汉市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可行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将大量的科教资源布局在武汉。从全国来看,武汉市高校云集、人才济济,有着同类城市不可比拟的科教人才优势。近十年来,各省市尤其是东部发达省份充分认识到科教在引领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超常规的力度倾斜支持科教事业发展。相比较而言,武汉市较为依赖存量科教资源,既有的科教人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在新一轮科教人才竞争没有产生新优势。因此,科学、客观评价武汉科教人才资源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一)总量优势

1. 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云集

截至2022年8月,武汉市拥有高等院校92所,集聚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等中央在汉科研机构38 家,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三。在《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武汉排名第6名。在《自然》杂志2021年全球城市科研指数排名中,武汉位列中国第5 名,全球第15 名。⑥

多类型科研机构蓬勃发展。截至2021年底,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建设,8 家湖北实验室完成组建并进入实体运行。武汉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0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 个、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8 个、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92 家、企业技术中心294 家,全市已建成工业技术研究院23 家,全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134家,其中国家级16 家。⑦

2. 人才资源丰富

2021年武汉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85.7 万人,集聚两院院士81 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73 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28 万人。2017年以来,共有191 万余名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⑧

3. 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活跃

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1981 项,增长34.18%;
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127.75 亿元,增长19.68%。全年专利授权量86379 件,比上年增长46.60%;
发明专利授权量18553 件,增长26.4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0.02 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1566 件,增长12.74%。⑨

(二)人才结构与配置劣势

1. 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精尖缺”人才不足。近年来,武汉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质量显著提升,但从知识结构看,一些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仍然短缺,基础学科顶尖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仍十分匮乏,尤其缺少一批创新型企业家、高精尖科技专家以及风险投资家。

重点产业科技人才储备不够。从产业功能结构来看,武汉市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传统的汽车、能源、钢铁、食品、纺织等产业,在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其他众多新兴产业的高技能领军拔尖人才较少,人才紧缺较为明显。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探测等新兴产业中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这将制约武汉产业结构的升级。

2. 人才配置机制不完善

人才在院所与企业之间分布不均衡。武汉市高校、科研院所是吸引高层次科创人才的主要单位,在企业工作的相对较少,加剧了科研与企业实际需要两张皮的现象。

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在长期遵循的市场应用导向下,科技人才多以“单打独斗”方式追求渐进性创新,科技力量分散,基础研究高端人才匮乏,导致科研成果基数大而质不优。基础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大,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无法获得有效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3.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

在人才流动方面,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才流动秩序不规范。人才跨所有制、跨行业、跨部门流动仍然不畅,导致人才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

(三)人才建设战略机遇

1.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一条明确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

2.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

武汉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武汉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大学+”为抓手吸引人才。深化市校战略合作,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诚邀天下英才集聚武汉;
聚焦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和“卡脖子”技术领域,靶向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高峰”人才和团队,助力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
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在汉安居乐业,支持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产业人才;
吸引青年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学子留汉”工程;
感召楚才楚商回汉投资兴业,用足用活武汉校友、楚才楚商等宝贵资源。二是构建激励相容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建立“1+1+N”的人才改革制度体系,激发用人主体的动力;
人才评价突出职业成就与业绩贡献相结合;
人才支持突出无偿资助与股权投资相结合;
人才激励突出鼓励创新与宽松失败相结合;
人才使用突出价值体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三是培育“热带雨林式”的留才生态环境。为人才提供全链条服务,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环境。⑩

(四)科教人才竞争威胁

1.科教优势不进则退

武汉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竞争中面临极大压力。近年来,从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来看,均有领先的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目前,北京已经建成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19 个,上海14 个,安徽8 个,四川7 个。武汉已建成的只有2 个,“十四五”时期,武汉虽然有3 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但同期仅深圳就谋划实施12 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科教资源“啃老本”特点突出。武汉现有的科教资源基本上是历史积淀,现有的双一流大学基本都是原来的985 和211。在两轮双一流大学评审中,武汉没有新增一所高校(见表1)。如果继续目前这种顺其自然的状态,当然也会产生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更大的可能是在全国的相对地位逐步后退。

表1 部分城市双一流大学新增数量

2.人才流失是近忧更是远虑

随着人才的价值日益凸显,各省市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常年在武汉安排专门团队挖掘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一些重要的关键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紧缺的,如目前武汉人才缺口较大的现代通信、生物工程、电脑芯片制造和软件设计等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发达省市也很短缺,导致武汉本已不多的这部分人才存在流失的现实威胁。

人才外流现象凸显。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约占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据调查,每年30 余万毕业生,愿意留汉的只有三分之一,更多的毕业生倾向选择深圳、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人才外流现象依然存在。

面对时不我待的科技竞争,需要客观地分析制约武汉市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障碍性因素。

(一)驱动力不强

1.R&D 投入不足

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及其投入强度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监测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⑪从社会层面来看,武汉R&D经费投入强度不高。武汉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3.24%,不仅低于北京(6.53%)、上海(4.1%)等先进城市,与同属中西部的西安(5.18%)相比,仍显不足。⑫

2.企业技改落后

技术改造能够充分地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并使之在技术改造的同时相应地得到迅速提高,反映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程度。⑬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由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定位不明确,项目选择不科学,导致项目投产后技术改造层次不高,设备、技术、工艺落后,不仅未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果,也阻碍了优质科技资源进入生产经营环节。

(二)体制机制不完善

1.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通畅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步骤和必要手段⑭,目前武汉市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科技资源、科研成果与市场技术需求对接错位、企业承接技术转移的能力不强、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等问题。

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参与者,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和科研院所并没有真正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仍然较为依赖政府的项目和经费,大量市场需求的技术难题仍然无法在科研机构得到解决。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具备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配套研发能力与实施能力,这也大大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人才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

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不竭动力。近年来武汉出台了一些关于人才队伍培养、建设的政策措施,但当前人才培养制度还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

从人才培养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用需要复合型科研人才,即具有理、工、文、管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才。从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面过窄、教学与生产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依然存在。大专院校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方式主要还是从概念到练习的演绎,知识创新与应用的鼓励机制不足,导致大学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人才评价来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科研是创新的源泉,高校则是科研的主要力量,目前,论文发表仍然是高校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工作成绩评价的主要指标,科研项目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定等人才评价活动中仍没有明确的定量指标,再加上科研与实际对接时承受的经费报销、事项申报等事务性负担,让一些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望而却步”。

(三)外部环境存在制约

1.经济承载力不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创新创业以及生活等配套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一个地区经济发达,各类配套服务措施完善,人才开展科技活动的条件良好,生活氛围优异,更能留住人才为其所用,反之则会造成人才流失。无须讳言,武汉市与一线城市相比较,在经济发展水平、科研配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这无疑极大制约了武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

2.科技中介服务不完善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足,影响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技术要素转移与交易对技术中介有较强的依赖性,而技术中介的存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失衡,为买方交易提供必要支持,技术中介服务直接影响技术交易效率。⑮目前武汉市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技术中介服务业发展任重道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教人才资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保障。武汉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夯实自身科教资源基础,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深化“产学研用”高效协同,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一)加快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

一是争取国家增加对武汉市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布局和投入。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会扭转近十年在财政科技投入占比逐步下滑的趋势,大幅度增加在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上的投入。国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更多科学家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难题。在此形势下,武汉市要充分利用在汉中央科研机构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较为富集的优势,尽可能争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支持,在武汉布局建设更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二是加快推进以在汉湖北实验室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以“引领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标准争创国家实验室。建议成立武汉市支持湖北实验室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财政的常务副市长、分管科技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高效统筹各项资源支持湖北实验室建设。以“一事一议”方式解决湖北实验室建设所需要的财政科技投入、土地、人才引进等问题。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加快武汉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战略产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健全和完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不断提高武汉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

一是以财税手段引导大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政府应制定和落实激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鉴于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资金链比较紧张,尤其需要激励像华为这样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加大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的投入。以政府采购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以税收优惠扩大企业盈利空间。⑯

二是多渠道稳定提高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发挥财税政策在基础研究中的保障作用。通过新增预算、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和使用效率;
通过发行专项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
通过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支持湖北实验室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三)推出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一揽子措施

一是完善服务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硬措施”。借鉴深圳经验,对战略科技人才实现个税25%封顶,超出部分由财政通过人才专项予以返还。

二是出台加强人才生活服务的“软政策”。针对子女入学的问题,要指定教育局等部门予以实际负责解决,对紧俏的幼儿园、中小学进行扩建,新增招生名额重点用于解决战略科技人才的子女入学。在住房用地方面,帮助重点高校解决新建实验室、人才住房用地难题,针对各层次的人才想方设法推出各类住房供给,建立多元的人才公寓体系,为人才提供安居支持。

(四)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⑰武汉应坚持全球视野,在优势领域打造“长板”,积极与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在优势互补领域加强联合研究;
谋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建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培养高端人才;
与国际著名创新中心、科学城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组建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支持全球顶尖科学家和一流科研团队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吸引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

(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通发展

支持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创新联盟,打通“原始创新—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激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带动效应和区域创新力量的赋能效应。围绕“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等领域,鼓励东风、吉利集团、华为、小米、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宁德时代、华工科技等领军企业与我省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以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和平台建设为牵引,推动“临门一脚”关键技术产业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六)完善助推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面对武汉高等教育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局面,建议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高等教育发展领导小组。主要研究事项建议如下:第一,研究支持在汉部属高校提升双一流学科发展水平,争创新优势。第二,研究支持在汉省属大学加快重点学科建设力度,争取入选下一轮双一流大学。第三,研究科教与城市融合发展事宜,形成大学与城市互相造就的发展格局。第四,聘请国内有经验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武汉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包括评估在汉部属大学、省属大学在国内的相对位置及主要差距。

注释:

①《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人民日报》2022年6月30日。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③刘伟、范欣:《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 期。

④吕宏强:《基于科教资源优势的创新经济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3期;
常静:《陕西省科教优势转化经济优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6 期;
冯占民、张宁:《湖北科教优势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6 期;
杨蕗、宋丽:《基于科教资源优势的南京市自主创新模式探讨》,《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8 期。

⑤胡明宝:《借力科教优势打造精品农业》,《农民日报》2021年9月6日;
张海波:《发挥科教优势服务应急管理》,《群众》(思想理论版)2020年第3 期。

⑥参见《“数说”武汉科技这十年,他们秉持初心,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长江日报》2022年9月13日。

⑦参见《“数说”武汉科技这十年,他们秉持初心,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长江日报》2022年9月13日;
《这十年,“大武汉”更具吸引力》,《长江日报》2022年10月15日。

⑧参见《“数说”武汉人社这十年》, 《长江日报》2022年10月11日。

⑨参见《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统计局网站2022年4月2日。

⑩参见《武汉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湖北日报》2021年5月10日。

⑪丘东、王维才、谢宗晓:《R&D 投入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R&D 投入的中介效应》,《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8 期。

⑫参见《2021 武汉科技创新报告》,武汉市科技局网站2022年8月29日;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年华彩蝶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网站2022年10月8日;
《2021 上海科技进步报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2022年1月19日;
《奋进新征程共建新西安| 数说西安科技创新成果》,西安市科学技术局网站2022年10月8日。

⑬张远军:《技术改造与供给侧改革》, 《中国金融》2017年第12 期。

⑭张成华、陈永清、张同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产权激励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22年第3 期。

⑮宋丕丞:《技术中介在技术交易服务中是否存在下沉倾向——基于买方选择视角的验证》,《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第21 期。

⑯徐建斌:《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国外研究进展》,《税收经济研究》2019年第5 期。

⑰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12日。

猜你喜欢 科教武汉市武汉 《科教导刊》征稿函科教导刊(2022年18期)2022-08-17《科教导刊》征稿函科教导刊(2022年11期)2022-06-22《科教导刊》征稿函科教导刊(2022年12期)2022-06-02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城市勘测(2022年2期)2022-05-09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1年3期)2021-06-28别哭武汉愿你平安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我们在一起歌剧(2020年3期)2020-08-06武汉加油故事作文·高年级(2020年4期)2020-04-20“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决战武汉环球人物(2020年3期)2020-03-02

推荐访问:优势 武汉市 为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