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10:56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价值、问题和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3 22:10:06 浏览数:

杨 柳

(中共山西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太原 0300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代推动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当前志愿服务的现状以及探索构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机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志愿者权利既包含我国公民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也包含特殊身份下的志愿者专属权利,包括自由选择权、信息知情权、批评建议监督权、安全保障权。同时《志愿服务条例》也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活动规范和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使其服务活动依法有序开展。与此同时志愿服务还具有成本低、时效快、覆盖面广、组织力强、资源整合力度大等独特优势,在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基层一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基层社会治理中,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的是要充分实现市场机制、社会运营和政府管理的有机统一,促进治理的科学化和高效运转。通过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正面倡导下,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自发地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治理。从产生的社会效益来看,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很好地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公共产品,而且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外溢,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

志愿服务是一种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社会力量,其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利益而工作,因此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善治与自治的最好结合。一方面,实现了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社会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个人通过选择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对自我的认知,在提供了服务产品的同时又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深化了人们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认识。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会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

(三)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促进社会多元共治的重要保障

多元共治是治理现代化的要义,多元就是打破一元管理体系的一种社会治理结构,是实现由“管”到“治”的根本改变。一是参与者的多元性是实现多元共治的基础。志愿服务是主要以实现保障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行为,呈现出多元主体、多元服务、多元行为的多元共治体系架构。二是多元共治能极大程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守望相助的社会文化得到重塑。三是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让志愿者在参与中提升了对政策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策执行阻力,从而极大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效能。

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也受到体制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等问题的阻碍。

(一)体制机制仍亟待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从法律上明确了志愿服务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参与方式和参与保障缺乏更为明确的规定,志愿者队伍权益保障和权责界定仍然缺乏制度性保障。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在参与治理过程中,缺乏制度性的支撑,参与者没有经过统一训练,可能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和指挥调度失灵等情况,导致公众对志愿服务群体丧失信任,从而制约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一是志愿服务人才库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多,各地已经着手志愿服务人才库的建设。但志愿服务没有划分等级,大多数志愿服务也没有按照能力和领域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培训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常态化的应急管理培训机制。志愿服务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忽视了心理疏导能力和实操能力的相关技能培训,难以满足志愿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相较于其他服务行业,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但现实中却是大多数志愿者都缺乏主动学习完善自己专业能力的意识,影响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三)亟待加强资金支持

志愿服务组织是自发性、非营利性的组织,因其公益性,所需资金较低,但必要的资金支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从长远看,资金短缺是影响志愿服务持续性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志愿服务既缺乏来自政府的资金持续稳定的保障,又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社会公益资金的招募。加之政府资金支持往往不具有长期稳定性,社会公益资金又有其滞后性,因此,二者都不能及时有效地去弥补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资金管理不够专业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于志愿服务能否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财务管理需要有一定财务知识背景和财务管理经验的专业化人员来完成,因此,专业的财务人员的缺乏成为志愿服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这些要求把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摆到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新时代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要多管齐下、全面推进,从构建体制机制入手,注重人才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推动高水平、高品质、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首先,必须明确政府主导。志愿服务的产生是依靠政府的倡议或引导而形成的。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应该由政府作出统一规划,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志愿服务的权责范畴和服务清单,这也是志愿服务过程很重要的行为依据。

其次,志愿服务内部应该有较为明确完备的系统机制。志愿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和功能的多样性导致志愿服务内部本身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群体。系统内部高效有序运转是发挥志愿服务功能的根本前提。反之,如果志愿服务内部没有形成有序的管理运行模式,很难想象这样的组织能向外部提供好服务。

最后,搭建起政府、市场、社区、居民在内的整体联动机制。突发公共事件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大,处理好公共突发事件,必须处理好涉及的个体、群体、组织等在内的连带关系,将志愿服务涉及的各种主体有序规范,置于网格化管理范畴之下,形成网格化管理。这种网格化管理可以实现与政府联动而迅速形成处理应急事件的决策权,更可以吸纳各类主体提出政策建议,最为重要的是开放的、公开的网格化管理,可以实现群众的知情权,以便更好地把握舆情阵地。

(二)培育志愿服务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

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出发,顺应志愿服务的发展,加强新时代志愿服务人才队伍的组建、培训、督导工作,打造一支人员充足、充满活力、专业性强、服务积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是实现志愿服务科学高效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形成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志愿服务的成效不仅仅是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更是在应对紧急情况下,展现政府应急处突能力、检验基层治理水平、衡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志愿服务对服务者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操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分层次分类别的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培养形成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志愿者骨干。

其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发展完善动态人才库。人才库要进行审核把关,明确志愿服务专业队伍的准入条件,提升志愿服务参与者的整体专业化水平。并对人才库进行动态化管理,根据人员流动信息,及时调整补充培养计划

最后,要充分整合资源,广泛吸纳人才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完善志愿者招募机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发挥党员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
号召群众履行社会义务,主动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大力吸引外来人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机构编制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试点的方式来增设专职人员或公益岗位,激励各类人才投入到志愿服务的事业上来,增强志愿服务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三)注重宣传引导,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逐步社区化的志愿服务,也是社会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

一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平台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活动、人人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站等平台,开展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政策宣讲、法律服务、智慧助老、文明旅游、爱心义诊、公益救援、公益阅读、禁毒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服务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让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自觉行动。

二要把志愿服务常态化、持续开展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提升志愿服务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比例,不仅仅体现了对志愿服务的重视,更是进一步促进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将志愿服务与创建文明城市有机融合,不断彰显城市软实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如厦门市把参加志愿服务作为城市的“文明之花”积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深化文明实践”活动,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凝心聚力共创文明典范城,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添砖加瓦。

(四)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搭建支持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首先,要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利用市场机制参与志愿服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购买志愿服务项目流程,将政府购买志愿服务这一项目规范化、制度化,将购买数量、购买模式、购买周期明确化,细化项目全过程。通过政府购买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发挥志愿者专业化优势,保证人员队伍的稳定,便于志愿服务工作高效平稳推进;
另一方面使得服务更加精准化,通过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有效解决服务对象深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服务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要打造服务品牌和特色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是擦亮城市文明新底色、撑起城市文明新高度的名片。以志愿服务站为阵地,以服务地方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精准定位服务对象,确定志愿服务品牌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品质和品牌化培育。如山东省推出“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的“五为“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更精准,形成山东省对外形象的特色名片;
广东省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牵引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形成了“护河先锋·志愿同行”“青苗计划”“曲韵悠扬”“公益捡跑”“红棉老兵”“乡村婆孙乐”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项目品牌,极大提升了广东省志愿服务的社会知晓度、认同度。

(五)构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

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志愿服务已然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为了能够进一步有效激励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增强志愿服务的活力,鼓励志愿活动的多样化。从政府降低志愿服务组织准入率出发,鼓励引导个人组织有序参与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来,利用各种社会志愿活动,帮助志愿组织专业化、规范化。同时,要注重培养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拓宽志愿服务的思维模式和项目类型,不断激发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活力。

其次,要提高对志愿者的认可度。要提高志愿活动的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志愿活动评价体系,这是从根本上保障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认可。志愿服务从项目设计到实施过程都要及时吸取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志愿者的参与度。同时,在项目结束后及时进行复盘,让志愿者能够看到自己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后的成效,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组织参与的归属感,激励更多人参与其中,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最后,要扩大精神层面的激励。突出展现志愿者的时代风采,彰显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通过采取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对志愿者的宣传、开展榜样学习活动等活动提高志愿者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地位,让志愿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激励,发挥优秀志愿者的带动引领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汇集青春力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如太原市出台《太原市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办法》,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和激励回馈,鼓励市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营造了“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

总之,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志愿服务将作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群众对志愿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也必将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高质量 志愿者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我志愿……东方剑·消防救援(2022年3期)2022-04-01我是志愿者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0年3期)2020-05-25“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为志愿者加油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学生天地(2018年6期)2018-06-15

推荐访问:高质量 路径 志愿服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