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3日 08:29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基于大直径三轴试验的钙质砂相对破碎率公式修正❋

发布时间:2023-06-25 16:00:18 浏览数:

王 晓,冯秀丽,王 栋,裴会敏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
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岩土工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0)

钙质砂由珊瑚、贝壳、有孔虫等海洋生物残骸通过物理与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富含碳酸钙等难溶碳酸盐类物质,在中国南海广泛分布。由于特殊的生物成因,钙质砂颗粒保留了原生生物骨架,内部孔隙发育[1],形状多为纺锤状、片状、棒状和枝状且不规则,因此颗粒易破碎。不同于普通陆源石英砂,颗粒破碎的程度可能显著影响钙质砂的强度与变形。

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当围压达到一定值后,钙质砂才开始呈现明显的颗粒破碎现象[2]。对于相对密实度大于50%的钙质砂,围压小于200 kPa时,试样整体表现为剪胀;
围压增大,试样剪缩并表现为应变软化,此时颗粒破碎对体变的影响成为主导因素,且影响程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3];
当围压达到一定值后,颗粒破碎达到极限,破碎对体变的影响趋于稳定。钙质砂的单向压缩试验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松砂和密砂的压缩曲线均表现为前段坡度小,后段坡度大;
当施加的上覆压力超过某一值后,钙质砂的变形以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为主,颗粒破碎占主导作用[4]。

为定量描述颗粒破碎,Hardin[5]假设小于0.074 mm的颗粒不再破碎,并提出定量表征颗粒破碎的相对破碎率Br。相对破碎率定义如图1所示,其中Bt为初始级配曲线、剪切后级配曲线和粒径 0.074 mm直线所围面积,Bp为初始级配曲线和粒径 0.074 mm直线所围面积,定义Br=Bt/Bp。

图1 相对破碎率Br的定义

基于Hardin提出的相对破碎率Br,国内外提出了多种考虑颗粒破碎的本构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模型是Yin等[6]和Wu等[7]在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内构建的SIMSAND模型。他们建议了Br随塑性功Wp的变化[8]:

(1)

(2)

(3)

式中:pat为参考大气压,取为101 kPa;
eref0是参考临界孔隙比,由Br影响和决定。该模型还通过控制屈服面尺寸的硬化参量pm和峰值应力比Mp,将Br引入压缩和剪切屈服面方程中。pm和Mp的表达式分别为[10]:

(4)

Mp=(6sinφp)/(3-sinφp)。

(5)

本文针对钙质砂的颗粒破碎现象,对南海钙质砂开展围压为100~1 000 kPa的三轴排水试验,研究颗粒破碎发展演化及其对土体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同时采用SIMSAND模型对三轴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一套能够预测南海钙质砂力学性质的参数,并修正预测Br的公式,优化该模型对南海钙质砂力学行为预测的准确度。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试验所用钙质砂取自中国南海某岛礁,胶结不显著,颗粒具有条状、纺锤状和枝状等不规则形状,表面粗糙,存在孔隙,如图2试样的扫描电镜(SEM)结果所示。利用比重瓶法测得颗粒比重为2.74,大于石英砂的常规比重2.65。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11],采用漏斗法和振动锤击法分别测得最大孔隙比emax=1.24、最小孔隙比emin=0.61。采用标准筛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别获得粒径大于和小于0.075 mm的颗粒分布,级配曲线如图3所示,d10、d30、d60分别为0.051、0.132和0.306 mm。计算得到不均匀系数Cu=6,曲率系数Cc=1.12。

图2 南海钙质砂扫描电镜照片

图3 南海钙质砂初始级配曲线

常规三轴试样的直径为38或50 mm,为防尺寸效应,以往钙质砂试验中[12]往往需要筛除直径大于2 mm的颗粒。但直径大于2 mm的钙质砂颗粒更易在剪切过程中发生破碎[13]。为准确获取颗粒破碎程度,本文采用英国GDS大直径三轴仪进行钙质砂试验,该三轴仪容许试样直径100 mm、高200 mm,可进行粒径10 mm以内砂土的三轴试验[11],围压量程为4 MPa。准备试样时,筛除粒径超过10 mm的颗粒。该南海钙质砂中直径大于2 mm的颗粒约占试样总质量的15.5%。

2.2 试验方案

量测相对破碎率Br需要拆卸并筛分试样,以获取级配曲线,拆样后不能再重复使用。为获得整个剪切过程中Br的变化,对于某一围压下的三轴剪切过程,我们进行一组四个不同终止应变的平行试验:制备相同初始孔隙比的试样并施加相同的围压,在轴向应变εa分别为3%、7%、15%和25%时停止试验,筛分并绘制相应的级配曲线,根据Hardin的定义计算不同轴向应变对应的Br,以动态监测颗粒破碎情况。根据Hardin对Br的定义,认为粒径小于0.074 mm的颗粒不再继续破碎(见图1),因此在量测试样相对破碎率时,采用的最小筛网孔径为0.075 mm,即默认该层筛网下的颗粒在破碎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不做考虑。

钙质砂颗粒孔隙较多,为避免试验前的颗粒破碎,制样过程中不进行夯实,而是通过轻敲振动使试样初始相对密实度达到60%左右。随后用CO2饱和试样,排出试样中的空气,再利用无气水进行水头饱和,当 B值大于0.95,认为试样达到饱和,随后固结和排水剪切。剪切速率取为0.08 mm/min。试验围压分别为100、200、500、700和1 000 kPa。所有试样固结前的孔隙比为0.866。试验条件、试样固结后的孔隙比与相对密实度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条件及颗粒破碎结果

3.1 量测的偏应力与体变

图4展示了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体变-应变关系。由图4可知,对于相同围压的每组四个试验,不同终止应变对应的曲线接近,说明试验结果具备可重复性,因此能用于定量讨论颗粒破碎。图4(a)中所有试样都表现出应变软化。在图4(b)中,围压为100和200 kPa的试样先剪缩后剪胀,与密实石英砂性质相似;
当围压增加到500~1 000 kPa时,钙质砂始终表现为剪缩,主要原因是高围压限制了试样剪胀,同时钙质砂颗粒发生了破碎。

图4 排水三轴试验结果

3.2 颗粒破碎分析

根据量测的粒径分析结果,分别绘制试验前和不同终止轴向应变对应的级配曲线。以围压为100和1 000 kPa试验为例,图5展示了剪切前后的颗粒级配曲线。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试样级配曲线发生上移,即出现了颗粒破碎,且颗粒破碎程度随轴向应变的增加逐渐增强,即使是偏应力达到峰值后的下降过程中(终止应变为15%和25%时),颗粒仍在继续破碎。围压越大,级配曲线上移程度越大,表明颗粒破碎程度随围压的增大而越来越显著。

图5 试样剪切前后级配曲线

Guyon等[14]认为钙质砂破碎的主要形式为破裂、尖角破碎和表面研磨等,如图6所示。颗粒破裂造成细颗粒含量的增多和粗颗粒的减少;
如果剪切后试样的粒径级配中细颗粒数量增多、粗颗粒数量基本不变,则说明破碎以尖角破碎和表面磨损为主,因为这二者仅造成粗颗粒粒径的轻微减小及细颗粒的增加[14]。分析图5的级配曲线,与围压和终止应变无关,剪切后试样中5~10 mm的粗颗粒质量总是减小,而0.5~0.1 mm的细颗粒质量增多,表明剪切中颗粒破碎形式以破裂为主,尖角破碎和表面研磨相对次要。这是因为所用试样的粗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且孔隙丰富(见图2 所示的试样SEM照片)。此外,颗粒的形状特征也会对破碎产生影响,不规则形状的颗粒(如棒状、枝状)更易发生破裂。

图6 几种典型颗粒破碎类型

基于Hardin提出的相对破碎率Br及试验前后的级配曲线,计算每个终止轴向应变下的Br,并根据式(1)计算相应的塑性功Wp,见表1。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Br随轴向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当εa达到15%后颗粒破碎现象更显著。当围压小于等于200 kPa及εa小于15%时,颗粒破碎几乎可以忽略,但随着围压的增大,即使应变较小,颗粒破碎也变得显著,当围压为1 000 kPa、轴向应变为25%时,Br达到14.7%。Wp的计算结果表明,当εa小于15%时,Wp的发展较缓慢,随着剪切的持续进行,Wp迅速增加,且Wp的变化趋势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证明围压越大,剪切时产生的塑性功越大。

依据计算得到的不同围压和终止轴向应变对应的Wp和Br,按照式(2)的形式进行拟合,确定式(2)中的参数α=1 488.7,见图7。

图7 相对破碎率与塑性功的关系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三轴试验,通过用户子程序VUMAT定义SIMSAND模型。SIMSAND模型共包含24个参数,依据参数确定方式,可分为三类:

(1)G0、K0和n为弹性参数,pc0和λ"为压缩参数,均通过等向压缩试验获得。图8比较了等向压缩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二者基本吻合。

图8 等向压缩试验结果与模拟对比

(2)eref0、λ、ξ和φ为临界状态参数,通过高终止应变(此处取25%)的三轴试验对应的临界状态结果获得。

(3)kp、Ad、np和nd为剪切-滑动参数,a、ecuf和ρ为颗粒破碎参数,通过拟合三轴试验数据获得[6]。

最终标定的本构模型参数见表2,图9对比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预测。在图9(a)中,偏应力随轴向应变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测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小。围压为100和200 kPa时,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峰值偏应力大小及其对应的轴向应变。围压为500~1 000 kPa时,虽然预测的偏应力峰值与试验结果很接近,但预测其对应的轴向应变明显小于试验值。以1 000 kPa围压为例,预测和试验的峰值应变分别为7.7%和12.1%。

表2 SIMSAND模型参数

图9 排水条件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由图10(b)可得,SIMSAND模型对于体应变的预测精度较低。即使不考虑颗粒破碎的砂土本构模型,很多时候也是对强度的模拟精度高、对体变的模拟精度差[15]。

图10为部分围压下相对破碎率Br的试验与预测值,可以看出按照式(2)拟合得到的破碎参数a并不能准确预测Br。当轴向应变εa大于等于15%时,Br被高估,且围压越大,高估越明显。当围压为1 000 kPa,εa为25%时,高估约105%。当εa不超过7%时,预测的Br低于试验值;
以1 000 kPa为例,试验中εa为7%时产生的Br比3%的高4.46%,但式(2)预测Br的变化仅有3.8%。这说明式(2)并不能合理描述Br发展的全过程。而Br又是量化颗粒破碎程度的关键参数,因此以下将提出新的Br表达式,以优化强度和变形预测。

图10 试验、预测与修正后Br

为更好地预测Br的发展规律,根据三轴试验结果,将式(2)修正为:

(7)

参数β拟合为3 800,模型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如图11所示。图11(a)显示修正Br对围压为100~700 kPa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影响不大,但围压为1 000 kPa时,数值模拟获得的偏应力更接近试验结果,且土体的应变软化与峰值的提前现象有所改善,以1 000 kPa为例,预测的峰值应变为8.5%,与试验结果的差值由修正前的4.4%变为3.6%。图11(b)显示修正Br对体变的趋势基本无影响。

图11 修正后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参数Ad可以改变峰值应力和软化出现时的轴向应变,增大Ad的取值,当偏应力达到峰值时,对应的轴向应变会增大,但是Ad同时影响体变的趋势,如果企图进一步缩小预测和试验的峰值应变差距,体变预测将出现定性错误。总体来说,上述参数取值已是相对最优选择。

利用式(7)预测的Br见图10,以100、500和1 000 kPa为例:轴向应变不超过7%时,式(7)略低估Br的值,但轴向应变大于15%后,预测与试验结果接近,说明式(7)能更好地预测Br的发展规律。式(2)的物理意义为:当Wp趋近于无穷大时,Br接近1,这符合颗粒破碎的定义,当围压和轴向应变足够大时,剪切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功趋近无限大,颗粒会完全破碎。但Yin等构造的式(2)针对石英砂,且三轴试验围压在2.1~42 MPa的宽广范围内[6],难以准确捕捉围压较小时的破碎情况。式(7)更适合低围压下就发生颗粒破碎的钙质砂。

通过三轴排水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探索了南海钙质砂颗粒破碎对土体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1)初始相对密实度约为60%的钙质砂,在围压为100~1 000 kPa的三轴排水剪切中总是表现为应变软化,峰值偏应力随围压增大;
当围压为100和200 kPa时,试样先剪缩后剪胀,当围压不小于500 kPa时,试样始终表现为剪缩。

(2)相同围压下,颗粒破碎程度随轴向应变增加,且围压越大颗粒破碎越明显。当轴向应变小于7%时,颗粒破碎不明显,且颗粒破碎随轴向应变增长较慢;
当轴向应变大于等于15%后,颗粒破碎逐渐显著,且颗粒破碎随轴向应变增长的速度增加。

(3)提出了南海钙质砂相对破碎率表达式,适用范围为围压100~1 000 kPa。提出的表达式能更好地预测偏应力峰值出现时的应变,随着围压越高,预测效果越好。

猜你喜欢 破碎率钙质轴向 大型立式单级引黄离心泵轴向力平衡的研究水泵技术(2021年5期)2021-12-31水力压裂用支撑剂破碎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地质探秘小学科学(2020年9期)2020-09-26Gemini表面活性剂体系下钙质磷矿中白云石的可浮性研究矿产综合利用(2020年1期)2020-07-24荒铣加工轴向切深识别方法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年12期)2018-12-23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年1期)2018-12-10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河北农业科学(2018年2期)2018-07-26一种固井用空心微珠破碎率的测定方法科技视界(2018年8期)2018-06-08一种可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的超声悬浮轴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年4期)2017-11-23微小型薄底零件的轴向车铣实验研究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年10期)2015-04-09

推荐访问:钙质 直径 公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