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3日 16:58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海上丝绸之路故事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时代意蕴及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5 20:10:09 浏览数:

黄凌云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商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融通的桥梁。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海上丝绸之路谱写着互通互鉴、优势互补、海纳百川的华丽篇章。这一勇于追求梦想、永不放弃的海丝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擘画了一个从东盟到欧洲,面向南海到太平洋、印度洋,以点带面的命运共同体。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发展的美好期冀。随后,英语学科的国家标准《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21 年正式发布。《标准》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做了详细的说明,文中六次提到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1]。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内容之一。海上丝绸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海上丝绸之路过去、现在、未来的故事不仅能够传播中国好声音,也对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精神、谱写美好未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在此背景下,梳理使用英语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时代意蕴,把握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实施路径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标准》的发布,表明大学英语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一方面是源于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
另一方面是突出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与更高层次的教育融通做准备[1]。《标准》首次界定大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维度。本文将从多元文化交流和语言思维的提升角度出发,分析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时代内涵和存在的困难,并提出激发学生参与意愿的实施路径,为提振使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提供策略。

(一)多元文化交流:大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依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中国人民几千年以来世世代代的吸收、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以崭新的方式处于再创造的过程中,其所蕴含的中国气派、中国基因始终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源泉。然而,一种文化只有在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核心的实质和精华,才能使其创造性的过程处于不间断,永不驻足。世界上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都在时间向度与空间向度上从其他的文化中汲取防止自身老化的磅礴力量,不断注入新的源泉,使其理想信念趋于成熟。中华文明自古以来都在不断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而成为典范。多元文化交流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领悟文化差异,尊重、理解不同文化,增进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适应,有利于增加本国文化自信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多元文化交流也是培养学生融入多元文化工作生活的必备能力和主要渠道。

(二)语言思维提升:大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化

布鲁姆最早提出教育分类理论,他从认知,情感和精神运动维度将语言思维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安德森和克拉斯沃尔在布鲁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的分类[3]。识记、理解、运用三个等级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学习者语言思维从低阶到高阶、具体到抽象,需要经过不断实践。语言思维分类是基于教育-逻辑-心理的分类系统,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自提出以来,其内涵得到不断深化。近年来,国内学者除了开展丰富理论内涵的研究,还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学习者学习情绪与语言交际的意愿以及语言思维模式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此,语言研究者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不同主题话语的交流互动,以实现语言思维从低阶到高阶提升,打开思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空间[4]。

(一)学生意愿和相关背景知识的调研概况

为了解学生讲述海上丝绸故事能力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调研。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为2022 级大学一年级新生。研究者从所有班级中随机抽取三个班级开展问卷调查。三个班级学生分别来自小学教教育、人文、计算机三个系部,其中男生38人,女生104 人。年龄在17 岁到20 岁之间,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数据一览表Tab.1 Basic data of survey samples

开展调研的时间为2022 年9 月份学生入校的第一周。采用的方式是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采样。共发放问卷150 份,获得有效问卷的142 份。问卷包含基本信息外,还包含学生高考英语成绩、海上丝绸背景知识了解(3 个题项)、课程教学参与意愿(7 个题项)、阅读策略使用(6 个题项)、自我语言能力的判断(3 个题项)等五个维度24 个题项。问卷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编写。将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作为调研维度之一,是基于研究发现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影响学生专业思想提高程度[5]。为了方便数据统计,将高考英语成绩按照110 分以上=4,90 分-110 分之间=3,60 分-89分=2,60 分以下=1 的形式录入。而后运用SPSS26.0软件对问卷的信度(Cronbach.α 系数)进行分析。问卷的整体信度为0.928,表明问卷设计和样本回答可靠性较好。

从基本数据一览表可以看出,样本整体分布较好。结合信度结果,可以得到本次调研具有分析价值。被试的142 名学生中,如图1 所示,只有69 名学生(48.59%)表示对“福建省所蕴含的海上丝绸文化了解情况”“非常符合”或者“比较符合”;
51.41%的学生表示“难以判断”“不太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说明学生对该主题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海上丝绸故事背景知识较为薄弱。

图1 学生对福建海上丝绸文化了解情况Fig.1 Statistics of students" knowledge of Maritime Silk Road in Fujian

调查中可以发现,如图2 所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融入海上丝绸文化的接受意愿上,选择“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学生占比分别是37.32%和46.48%,持“难以判断”和“不太符合”是11.97%和4.23%。表明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融入海上丝绸文化的接受度较高。这比较有利于该主题教学的开展。

图2 学生对海上丝绸文化融入的接受度Fig.2 Statistics of students" acceptance of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回归分析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进行解释或者预测的统计分析方法。为考察学生参与海上丝绸故事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愿与学生高考英语成绩、海上丝绸背景知识的了解、阅读策略使用以及自我语言能力判断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几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见表2。从表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汇总表中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调整R2=0.648,拟合度较好。意味着四个自变量作为一个整体能解释因变量64.8%的变异,即学生参与海上丝绸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愿有64.8%是由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海上丝绸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阅读策略的使用、自我语言能力的判断引起的。

表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摘要表Tab.2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summary

表3 提供了R2所代表的回归方程整体预测力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该检验结果显示,F(4,137)=65.955,P=0000<0.05。这说明,R2显著不为零,回归方程整体预测力显著。

表3 多元线性回归方差分析表Tab.3 ANOVA

表4 显示,四个预测的变量中,除“高考英语成绩”之外,其余三个变量对参与意愿都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三个变量中,“阅读策略的使用”(Beta=0.573)和“自我语言能力的判断”(Beta=0.524)标准化回归系数为第一位和第二位。这说明,学生阅读策略使用越多、对自己语言能力判断越肯定对学生参与海上丝绸故事的意愿影响就越大。高考英语成绩的回归系数(Beta=0.034)未达到显著水平(t=0.129,df=137,P=0.897>0.05)。说明高考英语成绩对方程的贡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标准化方程为:参与意愿=0.351*海上丝绸背景知识了解+0.573* 阅读策略的使用+0.524* 自我语言能力的判断+0.034*高考英语成绩。

表4 多元线性回归系数表Tab.4 Table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由于学生对海上丝绸故事背景知识相对缺乏,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实施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教学,首先需要寻找适合学生讲述的故事文本进行改写,其次要使用一定的讲述策略,帮助学生化解在讲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该主题教学的意愿,提高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组织能力也至关重要。

(一)构建海上丝绸故事文本体系实现课程思政与多元文化融合

2021 年《标准》架构了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业与环境三个主题,把人文底蕴的专题放在了首位,突出强调主要话题要针对历史文化、国情社情等话题。鉴于此,实施讲述海上丝绸故事首先需要在文本结构上科学编排人物传记、风土人情等爱国、爱乡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在分析学情和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多方位收集我家乡的(我身边的或者我熟知)海上丝绸故事的人物传记,逐步深化学生这一主题的认知;
另一方面,要将文本难度的与学生语言实际能力不对称的幅度减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海上丝绸故事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融入教学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建构“本土”海丝精神知识体系,强调英雄、时代楷模就在身边,提高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可行性。其次,为消除可能存在的时间差距、生活隔阂等障碍。教师可以连接古今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角色使用不同声音并展示一些通过改变讲述者声音的节奏、音高和音量的技巧;
或者关注讲述者面部表情的使用达到戏剧效果的案例,夯实各种讲述故事的策略,以激起学生探索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热情。

(二)创新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讲述海上丝绸故事的意愿

动机是推动个体参与学习的内部动力与心理动因。调动英语者学习动机成为影响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6]。互联网+背景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机遇是教师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使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多样的海上丝绸故事教学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意愿。挑战是互联网打破知识来源的边界,对优质高效课堂的要求不仅仅是学生不逃课的伪学习状态,而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状态[7]。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的创新性上寻找突破口,使教学内容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针对海上丝绸文化内容从无到有的特点,教师要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梯度排列的闭环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愿望,提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可行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学习成就感。首先,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收集海上丝绸故事某个主题的词、短语、句型,或者是自创该主题的词句学习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其次,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手机端完成海上丝绸故事的读、听、说任务。教师结合动机调控策略,培养学生对自我调控能力的信心。此外,教师还需要通过外在、内隐形式的鼓励,来驱动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如通过设计小组合作的任务,完成海上丝绸故事的讲述。在合作中,引导学生通过电影叙事、数字化故事等模式,根据自身的特长设计台词,添加字幕、配音等任务分工完成整个任务。在从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中,学生不断增加自我效能感,并对参与活动的努力和坚持产生持久的影响。

(三)突出教学组织逻辑实践兼顾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讲述故事是话语实践,也是培养个体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交互活动[8]。这对当代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搭建相应的支架,通过不同的逻辑组织,注重在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原则上突出语言能力从描述到评价的低阶到高阶的递进。第一,从阅读日常生活的小叙事、小题目等人物描述故事来增加学生对背景的熟悉感,领会这些故事人物所经历的艰辛、冲突,以及文本所蕴含的生命力。阅读过程中,注重各种策略的综合运用。继而不断引导学生从读过渡到说。观摩社交平台上的海上丝绸故事视频,不断领悟如何运用语言增加故事讲述的感染力。第二,在人物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不同时代出发,以历史的逻辑搜索从古代至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篇主题,凸出语言的分析、比较能力。第三,从文化输出和文化输入主题出发,获取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包容互鉴的各种案例。培养学生的公正评价能力。第四,设计对东盟国家华裔青少年的寻根之旅并逐步过渡到向西亚和欧洲等地方的外国人介绍中国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国与沿线国家在电商,防疫上的互通往来等故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讲好海上丝绸故事,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古道与“一带一路”的新颜展示给世界人民,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互通互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设计故事文本时,一要突出构建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相结合的教材结构;
二要融新型的技术手段于讲述过程,激发学生讲述的兴趣和信心;
三要组织一定逻辑的教学,设计从描述到评价,低阶到高阶的讲述故事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让大学生能够具备站在现代的高度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丝绸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遥望“丝绸路”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3期)2018-04-18路上丝绸风采童装(2018年1期)2018-04-12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4期)2016-12-01读英语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2期)2016-02-24丝绸情调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我有我语言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4期)2015-07-07酷酷英语林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5期)2014-06-25

推荐访问:意蕴 丝绸之路 英语教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