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02:3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7 17:25:13 浏览数:

王 磊

山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第1版。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纵览古今中外,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共富思想,到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化的共同富裕社会构想,再到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科学理论,共同富裕逐渐从理想愿景变成现实道路。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丰富且时代特征鲜明,厘清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是明确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径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系统梳理分析国内外共同富裕的主流思想、核心理论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对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进行深刻阐释和精准把握,进而提出中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客观地说,“富裕”这个词本身具有历史性。②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共同富裕”一直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目标,其思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中国就产生了“天下大同”的思想,其中就蕴含了“均富”“共富”的历史内涵。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共同富裕思想

在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不断的先秦时期,有关理想社会的各种思想开始萌芽和发展。在这一时期,有三个典型的“大同”思想,即农家的“并耕而食”、道家的“小国寡民”和儒家的“天下大同”。

农家提出“并耕而食”,主张奖励发展农耕文化,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以此丰衣足食。①陈忠海:《先秦时代的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17期。《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许行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意指贤德的国君应该与百姓一同耕作而获得粮食,一边做饭食,一边治国理政。农家的“并耕而食”思想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共同劳动、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尽管在当时并没有成为社会思潮中的主流,但农民小生产者对于共同富裕的强烈渴望已显而易见了。

《道德经》中记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的“小国寡民”构想中蕴含着所有个体生命都是自由、平等的内涵,并且充分展示了“自然”与“无为”的思想。老子通过对小国寡民的描述,控诉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显示了较强的时代批判性,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一种价值构想,对于“百姓富裕、国家强盛”理想社会的向往。②王敏光:《〈老子〉群己观探赜——以“小国寡民”为视角》,《社会科学家》2016年第10期。“小国寡民”思想尽管曾被批判是人类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倒退,但仍对后世的治世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论语·季氏》中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孟子·梁惠王上》中亦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表述。《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儒家追求的“大同”之境,是一个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③宋玲:《“大同”理想的文化解读》,《学习时报》2021年1月8日,第7版。从财富分配上看,“均贫富”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产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中记述:“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战国时代,商鞅在以法治国中推行“均贫富”政策。东汉晚期的黄巾军起义,同样高举“均贫富”旗号。这些都反映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天下大同”及其蕴含的财富均分思想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共同诉求。

“天下大同”反映了古人对公平正义、民主和谐、自由富裕的最朴素向往和渴求,代表了古人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最高憧憬和向往,也成为共同富裕思想的萌芽,然而其仅仅局限于对理想社会的表面描述。在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天下大同”只能是一个形而上的“空中楼阁”。④白龙、翟绍果:《“天下大同”与“天下共富”: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从西汉一直到近代,中华民族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大同社会”的努力。太平天国时期推行的《天朝田亩制度》、清末民初章太炎所著的《五无论》,分别与农家和道家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
而康有为和孙中山,则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改造。但由于他们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对所处社会作出实质性改变,所设想的共同富裕只能是难切实际的理想,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二)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构想到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内涵

从16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罪恶的基础上设想理想社会的共同富裕目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托马斯·莫尔提出的实现“乌托邦”理想的“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傅立叶构想的“和谐制度”、欧文设想的劳动“公社制度”、托马斯·康帕内拉虚构的共同富裕的公社制空想社会主义。①蒋永穆、谢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经济纵横》2021年第4期。魏特林将空想社会主义概括为: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待遇平等,平均领取生活必需品,“和谐与自由”在全社会范围内得以实现。②刘长明、周明珠:《共同富裕思想探源》,《当代经济研究》2020年第5期。总体上看,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构想,重构了未来理想化的共同富裕社会,但由于受资本主义制度、文化、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局限性,共同富裕也只能停留于空想,并未能成为真正的现实。③李军鹏:《共同富裕:概念辨析、百年探索与现代化目标》,《改革》2021年第10期。尽管如此,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为科学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养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扬弃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成果,推动共同富裕由空想走向科学。④刘长明、周明珠:《共同富裕思想探源》,《当代经济研究》2020年第5期。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表述“共同富裕”的概念内涵,但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由此揭示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总体上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同富裕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均富”“共富”思想,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将普通民众存在的贫困划分为三种类型: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和劳动贫困。在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观点中,共同富裕是指消除一切剥削制度与两极分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其能够完全满足全体人民的需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所有人共同劳动协作,共同共享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⑤苏畅:《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研究》,《学术探索》2018年第7期。

关于“共同富裕”问题,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方法,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科学而深刻地阐明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两种不同状态: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的社会两极分化,二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前者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财富分配两级分化,后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共同富裕是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对立物,也是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后所形成的未来社会制度,是未来社会经济性质的深刻体现,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形式。⑥赵学清:《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会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取代,社会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最终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而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基础正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社会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⑦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年,第8页。联合劳动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⑧罗健:《论共享发展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丰富与深化》,《理论探索》2021年第2期。消灭私有制之后,无产阶级应将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否则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了。当实现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之后,如何实现劳动者平等占有生活资料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明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做出了勾勒,并对“按劳分配”原则做出了初步阐释: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劳动者联合起来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一部分作为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重新投入生产,另一部分作为生活资料供劳动者形成的自由人联合体消费,并且按照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分配。除了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外,在未来的社会分配中,其他所有劳动者全部遵照提供给社会的劳动量来获得相应的生活资料,劳动者各尽所能地劳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①赵学清:《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内涵,不仅科学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提出要消灭私有制,同时还讨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即渐进式发展的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同富裕历史内涵的某些观念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同理想助推了中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②付洪泉:《大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亲和性探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5期。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让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批判性地继承了古人的治世思想,从古代“天下大同”到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共同富裕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化愿景,未曾有过实现的可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揭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而且还深刻阐释了共同富裕的理论根基、制度基础和实现路径等核心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应当说,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共同富裕的科学理论来源。

为了厘清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其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将人类的本质归结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认为劳动作为一种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活动,不仅可以创造财富,还可以创造人自身。③王晓升:《从异化劳动到实践:马克思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兼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批评》,《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马克思从劳动发展史出发考察社会发展史,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为人的社会性本质和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开辟了道路,初步阐明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为科学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自1844年之后,马克思不再运用异化劳动理论来揭示资本主义矛盾。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用实践的原则改造了过去的思想,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现实化为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全新的实践观,这被称为实现了“共同富裕”从空想到科学哲学变革的“阿基米德支点”。④孟书广、朱可辛:《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四个维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神圣家族》则实现了从异化劳动到唯物史观的过渡。在该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的“实践”进一步阐述为人民群众的“实践”,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并且指出,“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7、295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从而自我解放,实现共同富裕。

此后,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受制于不够发达的社会生产力,通过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推动着历史发展。所有阶级社会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所有阶级社会中,都存在占有生产资料者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阶级的劳动者的共同特征。②邱海平:《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7期。资本主义社会所实行的制度决定了其无力解决两极分化的财富分配问题。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没有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带领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私有制、经济剥削、两极分化等是阶级社会的共性,都不能让人类实现“共同富裕”。③孟书广、朱可辛:《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可能”的四个维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只有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消灭阶级剥削下的不平等的社会财富占有状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革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理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一方面,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他指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25页。,强调了物质利益对所有人的重要性。因此,他还客观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即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人类追求物质利益和物质福利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从历史发展的实践来看,所有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都占有比被统治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更多的物质福利和富裕水平;
从阶级社会来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不同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有实质性差异的,这就决定了不同阶级获得的物质利益、阶级利益以及富裕水平是完全不同的。⑤邱海平:《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7期。生产关系的革新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使得全社会共同富裕得到根本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深入阐释了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再至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的历史规律,由此表明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规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造成了两方面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由资本积累导致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上的两极分化,日益激化阶级矛盾。另一方面,两极分化的结果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无限制的扩张与广大劳动者需求能力极为有限之间的矛盾十分强烈,个体生产的有组织性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总资产再生产基本比例关系遭到破坏;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资本主义信用的无限扩张等也在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所有的矛盾和因素重叠在一起,导致资本主义出现具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很大破坏,这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绝对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取代。①邱海平:《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7期。

除了把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看作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还将其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持续不断提升全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将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共同富裕持有的核心观点清晰明确,马克思深刻洞察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和精髓,逻辑严密而自洽。这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一是辩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贫困及其内涵,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二是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前提。三是强调了人的劳动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人的劳动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四是揭示了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并不能一蹴而就、违背历史发展规律。②张占斌、毕照卿:《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深刻把握与历史贡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第2期。

(一)中国共同富裕概念的提出

中国的“共同富裕”概念自提出之时就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共同富裕的内涵也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反思中得到发展完善的。我国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时间可以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毛泽东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目标: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应该说,中国的“共同富裕”概念是由毛泽东首倡并正式提出的,此后这一目标凝聚着全国力量并带领着人民群众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同之路”。1953年12月1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为着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用明白易懂而为农民所能够接受的道理和办法去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1—662页。1955年,毛泽东在谈论农业合作化问题时指出,“如果我们没有新的东西给农民,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着共产党走没有意思……为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①《毛泽东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应该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共同富裕的目标认识以及将实现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点,这是正确且明智的。然而,这一时期将“共同富裕”视作“同等富裕”“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将富农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与共同富裕完全对立起来,认为需要在农村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改造,通过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民集体手里,以实现共同富裕,在实现目标上也更加强调“共同”,因而并没有深刻揭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从实践看,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社会公平作了脱离实际的过高估计,在吃“大锅饭”等单一集体经济形式下追求平均主义,结果只能是抑制了劳动者积极性,损害了社会主义生产效率,导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因而亦未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但这也为后来我国共同富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借鉴。

(二)中国共同富裕概念的发展深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邓小平系统总结和反思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并且积极借鉴吸收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之上,邓小平提出并丰富了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形成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②余永跃、王世明:《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

事实上,从“文化大革命”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对先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做出了清晰而深刻的反思,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邓小平认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5页。他还明确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依靠财富的增加,最终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④武娟整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人民网,2017年11月14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114/c69113-29644275.html.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一时期的共同富裕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邓小平理论的重大贡献就在于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孙业礼:《共同富裕: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的探索和追寻》,《党的文献》2010年第1期。。这也同时强调了我国的共同富裕需要走“先富裕、后共同”的路子,反映出邓小平坚持了毛泽东分配思想中的共同富裕目标;
但他强调结果的公平,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程度上的富裕。⑥杨静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前言》2011年第14期。

1990年代初,面对当时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明确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先富带后富,走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全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

进入21世纪,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已普遍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普遍得以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变化,区域、城乡、行业、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层次提升,公平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亦更为强烈。2003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全面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胡锦涛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04、712页。科学发展观为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新的路径。正如胡锦涛所指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③孙业礼:《共同富裕: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的探索和追寻》,《党的文献》2010年第1期。总体上看,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得到了丰富与扩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从战略高度来全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升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水平,并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④习近平:《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党建》2015年第12期。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实施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得到缩小,乡村振兴正在全面推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我国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①张占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2日,第10版。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科学理论内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特征,广泛吸纳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关共同富裕的有益思想,不仅从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层面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而且还明确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②刘欣、黄轲:《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这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上述关于共同富裕概念内涵的演化进程,可简括如表1。

表1 中国“共同富裕”内涵的演化发展

(一)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关于人类共同富裕的理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③邱海平:《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4期。,结合中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在不同时代的条件创造和举措创新,才能精准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带领全国人民为探索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同的历史阶段均被赋予了特定的时代内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并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始致力于民族独立自主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于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目标科学地阐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并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畏艰险、浴血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为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重要基础。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了土地生产资料占有的普及化,为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为全体人民共享国民财富奠定了政治制度基础。在土地改革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彻底变革,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绝对优势,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确立,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为全体人民共享国民财富奠定了经济制度基础,通过初步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产业和物质基础。①李军鹏:《共同富裕:概念辨析、百年探索与现代化目标》,《改革》2021年第10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赋予了共同富裕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邓小平通过总结和反思过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不仅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且还将其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高度。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是在1984年11月9日会见意大利外宾时。他指出:“我们党已经决定国家和先进地区共同帮助落后地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②周锟:《邓小平通过改革税收制度推进共同富裕的思考与实践》,《邓小平研究》2021年第6期。此后,“共同富裕”成为他讲话、谈话的核心关键词,共同富裕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不仅对共同富裕作出深刻阐释,而且还创造性给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思路,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人、其他地区走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重大意义、本质要求、实现目标、实现路径和重大举措等,形成了习近平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③刘培林、钱滔、黄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管理世界》2021年第8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共同富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的新成效,并进一步强调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更为丰富深刻,为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事实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赋予了新的、更加深刻的新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于什么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可以看出,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相应增长,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逐渐实现了富裕,但富裕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④卫兴华:《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经济纵横》2013年第1期。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共同富裕定义为: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18期。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核心理念。其中,共享发展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强调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体现出新发展理念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习近平:《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求是》2022年第16期。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具体内涵,需要在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站在人民的角度出发予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发展理念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已明确对共享发展作出准确解释,共享发展的内涵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完整、准确、全面的理解。

一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范围而言。共享发展不是针对少数人或一部分人,而是全体社会成员或人人都要共享,但这种共享并不是平均主义。依此,共同富裕是指全民富裕。这是对共同富裕的覆盖范围作出的明确界定,即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二是全维度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多维度性而言的。共享发展不是仅仅只是共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而是要全面共享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维度或层面的建设成果,这一权利是受到法律保障的。依此,共同富裕是全维度富裕,这也是就共同富裕的多维度性而言,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都能平等公正地共享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维度建设成果,既要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富裕,也要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富裕。

三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只有全体人民一起建设,共同努力,通过劳动和奋斗才能实现共享建设成果。在共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汇聚全体人民的民智、民力、民心,让全体人民在共建中拥有享受建设成果的成就感。依此,共同富裕是指共建富裕,这也是就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而言的。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要依靠全体人民的集体智慧、勤劳努力和共同奋斗,要大力宣传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奋斗致富的内生动力。

四是渐进有序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过程而言的。共享发展是渐进有序推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共享发展是有序的,即从低级发展到高级发展、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从不协调发展到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演进过程。这些过程是我国共享发展无法回避的,是要遵从的基本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共享发展是渐进实现的。这是指共享发展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分目标地逐渐实现,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客观实际地超越发展水平,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来最终实现。①燕连福、王亚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基本遵循与发展路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依此,共同富裕是指渐进有序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稳步推进。实现全民富裕、全维度富裕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并不是所有人、所有地区都同时实现共同富裕。在富裕标准上,不同地区也是有差别的,并不是齐头并进。

需要指出的是,共同富裕的衡量标准既包括收入、财产、生活状况等“显性”物质方面,也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隐性”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还包括文化生活、生态环境、生活幸福指数等方面,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客观认识和统筹兼顾。共同富裕具体内涵的以上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的,共同形成共同富裕的新时代丰富内涵,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整体把握。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明确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应将新时代共同富裕之路看成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性建设推动“五位一体”整体性文明协调发展之路,即经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社会建设提供必备条件,生态建设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②方世南:《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学术探索》2021年第11期。基于此,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需要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

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公正

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收入分配公平公正。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要完成的中心任务,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低收入阶段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受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摆脱贫困转向基本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强调经济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共同富裕是相对于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而言的,是一种合理的、有差别的富裕。它并不等同于平均主义、均等富裕,而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与财富差距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集中表现为居民、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低收入阶段时强调效率性增长,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现在,过大的收入差距已然影响效率。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新发展阶段要注重促进公平正义。为推进收入分配公平公正,需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同时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并逐步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全民富裕。

2.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先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而城乡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共性问题。①刘应杰、陈耀、李曦辉等:《共同富裕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事实上,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的产生,既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工业化战略、区域非均衡发展(“先富带后富”)战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布局和发展不平衡的具体体现。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着力于促进城乡融合和缩小区域差距。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形成地域共同体,是促进农村与城市一道实现富裕的重要举措。破除城乡差距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农村的充分发展,消除城乡割裂,推动城市和农村形成功能互补、利益协调、和谐共生的地域共同体。区域差距是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要攻克的另一道难关。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距较大,不可能同步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立足国情和各地区实际,实施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产生正是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

当前,我国已进入到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一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我国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呈现出东中西部“阶梯型”差异和南北方“开口式”差异并存、南北差距逐渐超越东中西差距的局面。②郭海红、刘新民、刘录敬:《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动态演化》,《经济问题探索》2020年第10期。因此,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总体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为引领,打造新经济增长极,以点带面,带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促进各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二是要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畅通不同尺度空间单元之间的循环,促进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区域高效流动;
建立城市之间的分工体系,加快中心大城市一般产业向周围中小城市梯度转移,加大对人口净流出衰退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专项扶持。三是要强化区域联动,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互动合作,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优化对口支援机制为突破口,从产业、人才、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和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层面,形成“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良好发展局面,充分发挥东中部发达地区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作用。③王磊:《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21年第11期。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和难点在乡村,核心是要实现农民的富裕。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致力于使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财政资金的扶贫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摆脱贫困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将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尽管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至2020年底,我国依然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和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过去我国实施的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政策,是基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出发,符合国情和发展建设的需要,有助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但也在客观上拉大了工农业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为扭转这种不良发展局面,2004年,我国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保护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农业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就乡村振兴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并由此明确了“五个振兴”的重大任务。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共同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目标,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必经之路,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内在一致性。①刘明月、汪三贵:《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破解难点与实现路径》,《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在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开展中,需要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健全农业补贴机制,促进农户节本增收,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动农村金融和数字农业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中,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使更多人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②盛玉雷:《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民日报》2022年4月7日,第5版。

4.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增进民生福祉

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21年,全国两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增进民生福祉”部分阐述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性。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一部分中明确提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第1版。公共服务是提升民生福祉,增强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繁荣、保持国家稳定的重要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终极目标是应当使人与人之间所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④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

对照共同富裕这一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短板和差距。继2020年底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后,相对贫困问题凸显出来,当前全体人民的富裕程度还不够高。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成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⑤李实、杨一心:《面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逻辑与路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2期。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政府扩大并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同时在公共服务领域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化服务,推动社区服务高效化,提高社会治理精准化。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是衡量共同富裕成败的核心指标和根本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也日益多样化,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诉求也日益迫切。增进民生福祉,既要切实关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长期性、动态性,又要着重关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性、多样性,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当前着力点。①《学术前沿》编者:《民生福祉的未来所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第20期。推动民生水平发展,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通过精准施策,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好“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的目标。②常健:《跳出政策刚性执行与弹性执行的恶性循环——政策执行“一阵风”现象的形成机理剖析》,《人民论坛》2018年第9期。要坚持把保障与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迈进。

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

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先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发展,但同时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方面,退化的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及质量双下降,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生态系统自身质量的下降蕴含着现实或潜在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赖以存在基础的稳固。③胡晓燕:《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企业经济》2021年第12期。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农民增收成效两个方面,前者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后者为补齐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短板奠定了一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7页。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寻找实现全体共同富裕的动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建立科学的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实践路径可被具体阐述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提高科学利用资源的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农村生态与产业融合。

6.不断提升文化建设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重视提升文化建设水平,使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足。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内容;
既要有数量的增长,更要有质量的提升;
既有多层次的需求,也有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富裕富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①刘东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党建》2022年第2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8页。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将加快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层次和质量,推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迈向新台阶。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高质量推动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观为指导,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人民立场,着眼于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的期待,努力推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均衡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发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湘潮(上半月)(2022年7期)2022-12-06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8期)2022-11-21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家庭影院技术(2018年11期)2019-01-21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推荐访问:路径 内涵 共同富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