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4日 02:21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

发布时间:2023-06-29 09:50:13 浏览数:

刘滨谊

“中国共产党所开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党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新起点、一个新的转折”。对此,中国风景园林人需要深刻认识理解生态文明的未来,以更新的目的、更高的标准、更强的动力定位风景园林学科及其专业,努力担负起生态文明时代赋予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伟大使命。

1.1 “生态性”与“生态化”趋势

一切以生命、生存、生态为根本,这是生态文明的本性,可以“生态性”为代表。“生态性”是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及其引发的人与人、自然与自然这3层关系共同的特性根据,生态文明需要基于“生态性”,建立一种崭新的一切以生态为发展导向的“生态化”关系。工业文明的科技成就让自然在极大惠及人类的同时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自然反作用于人类的恶果与日俱增。从“厄尔尼诺”现象到“新冠”疫情肆虐,不过是3层关系空前逆“生态化”的冰山一角。走向“生态化”的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转危为安、可持续发展的众望所归和必由之路。“生态性”无疑是构建新型关系的核心,从百行各业到万户千家,从观念到行动,以“生态性”为起点,以“生态化”为发展目标和总趋势,这是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前提,史无前例,任重道远。

1.2 “集合性”与“集和化”趋势

构建生态文明新型关系,不仅要人与自然互动的生态化,而且要社会伦理公平正义及人性情感与理智的生态化。自然是“一碗水端平”的大师,地球万物生命体的进化总体上是一个缓慢的“集合化”进程,其源于自然万物发展的“集合性”,万物存在之所以求和谐发展正是因为这一万物关系的属性,“集合化”是自然界发展的基本取向,而非“极端化”[1]。各自为政、分离孤立、对立冲突、竞争争斗,直至“你死我活”,“极端化”从根本上背离了地球生物圈经数十亿年演进形成的自然规律,也违背了历经200万年直立进化及数万年文明积淀塑造的人类天性(human nature),引发了天怒人怨、祸及四方的灾难恶果。违反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集合化”的演进规律,3层关系的“极端化”演化经工业文明而登峰造极,发展至今,人类与自然已然是“分庭抗礼”“不屑一顾”了。因财富获取及其分配的极端不相称而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恶化、道德沦丧、情感扭曲,等等。工业文明催生了一个人类“极化”至高无上的时代: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资本的极化、财富的极端化、个人名利地位的极化,从个体到团体、从组织机构到邻里社会、从各行各业到国家部门,甚至在今天的学术界,从学科建设到专业教育,都存在着追求“极端化”的弊端,以此判断,人类的确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历经三大人类文明及5 000年的艰难险阻、转危为安,中华民族较早地意识到了“极端化”的危害,从“天人合一”到“天地人和”,不断尝试努力扭转避免“极端化”,并以“集和化”取而代之,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领先实践。直到当代新旧文明转换之际,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想目标,提出“人与自然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新理念和行动计划,都是正在为此做出的新的努力。人与自然的“集合性”、人类发展的“集和化”可以作为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哲学依据。“集和化”关乎人类发展的方针路线和价值取向,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哲学价值观,决定着人与自然的生死存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之道,决定着人与自然的生死存亡。基于工业文明伟大的科技成就,“尊重常识,顺应自然,尊重人性”,变“极端化”为“集和化”,人类文明发展必将迎来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重大转折和长足进步。

1.3 “体系性”与“体系化”趋势

除非人为干扰破坏,地球生物圈的组织结构形式总体上一直朝着结体成系的“体系化”方向发展,“体系性”是自然界万物时空存在的基本特性。与之适应,理想的人类文明,从思想到行动也不例外。英语中“体系”(system)的一词多解、含混不清、互含互换,显示了西方传统上对于“体系性”和“体系化”的思考不深,反映出对于综合、整体、协同认知世界的实践不足。“体系”和“系统”是2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体系”代表了东方中国坚持的综合思维,源自“体系”所关注的对象。“体系性”的认识和“体系化”的追求较早的应起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先民朴素的自然生命体观察与农耕实践。“体系化”的理论基础是“体系论”,与 “系统论”相比,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有不同,源于机械的系统论,旨在将各个要素统辖于一个运行的整体,以便统而辖之;
体系论则不然,从生命世界的组成及运行规律出发,旨在发现将生命个体或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动态转换规律,旨在让生命个体和各要素在各得其所的同时,又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目的是求万物个体生命体之生存。“体系化”优先考虑的是让生命个体和各自然事物凭借体系而正常生存,脱离体系,作为生命个体的“1”难以生存,“1+1”也就不成立,“1+1>2”的效应更无从谈起。

“体系化”的逆向是“破碎化”,其深刻含义正是自然生态体系的解体。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体系,避免“系统”和“系统论”的意识误区,助力“体系化”,事关以生命为本质的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势在必行。与生态文明新型关系相对应,人与自然“体系化”将以人类知识的体系化及其指导下的人类行动的体系化为基础,分为3个层面。第一层面:科学、艺术、技术相互融合的宏观体系化;
第二层面:各学科门类交叉融合而成的学科门类的中观体系化;
第三层面:原本就具备体系化属性的独立学科的体系化,例如,风景园林学科的体系化。

工业文明不仅阻碍、破坏了地球生物圈的生态体系,也大大阻滞及改变了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系化”进程。当代“物欲横流”、重“物”轻“心”、有“物”无“心”、物质掩埋精神,其根源就在于传统优秀的人类精神与文明价值体系进化的停滞不前、分崩离析,甚至是倒行逆施。能源、气候、抑郁、焦虑、“内耗”“内卷”等,诸多危机的根源正是体系的解体与“破碎化”。不过,对于未来的“体系化”,分门别类的科学知识、术有专攻的工程技术、多元的文化艺术、工业文明让人类获得了空前的人与自然的认知,在各自的学科专业领域和行业实践中,羽翼日渐丰满,几近完备。这就从不同领域和各个分支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于自然和自身体系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构建3层关系的“体系化”提供了丰富的“基本素材”。将科学、工程、艺术三者综合一体,发掘、发现、发明之前三大领域多学科门类、多学科专业之间的互连、互通、互动,从自然科学的全人类知识体系到社会科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起人与自然的全域体系,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保障。三大文明的成就催生了从“天地人和”到“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认知的进步,逐渐展开的人与自然的“体系化”已呈大势所趋、水到渠成之势,发现构建这种体系化的关系同样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命题。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的“三性”与“三化”是以分析思维为基础、以综合思维为导向的。围绕“三化”,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文明有着丰富的前期积累和实践智慧,尤以中国风景园林更为经典,其“三化”的努力源远流长。基于“三性”的“三化”不仅是“历史上持之已久的,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的规律”[2],更是激励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永恒之道。生态文明时代的“三化”将是更高、更大、更强的“三化”,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以“生态化”为旗帜,以“集和化”为方针,以“体系化”为保障,生态文明饱含着人类的永恒理想和空前艰巨的使命。

中国风景园林历经数千年演进,从无到有、逐渐明晰、终成主脉,至今仍在发扬光大的正是“生态化”“集和化”和“体系化”。首先,以天地自然为能量来源,以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为信息接收传递,以能动的时空应对规划设计为科学技术手段,构成了决定人类环境生存的三途径和三要素[3](图1)。而将能量、信息、应对三要素及其三途径“三元耦合”,最早以“三化”的取向趋势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中国的风景园林(图2)。其溯源见于从8 000年前研究“风”及5 000年前研究“景”算起的风景园林实践[4]。从“风景天下”到“安集中国”,从规矩国土空间到城镇聚落选址和空间格局定位,从“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风景园林主导作用经久不衰,依靠的正是源自“三化”的追求和鼎力相助。凭借人类生存对于自然的景观感受、认知、应对,中国风景园林从精神与物质双层面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互连、互动、互赢。表现在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8 000~3 500年前的“寻定方中”:人类生命个体借“风”和“景”而感天应地、求世间生存;
“风”与“景”是先民在生存聚居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风、气、日光等自然要素通过持续漫长的观察统计加以科学认识的规律总结与模型抽象,是追求“生命理想”之安居乐业的创造性科学探索与实践。第二阶段,3 500~2 000年前的“制风度景”:自下而上,每一生命个体借自然之“景”和“风” 的感应而成就自我人文之“礼”“乐”,求得每一生命个体的天地安身、人世立命;
自上而下,“风”与“景”既是“定之方中”树立王权正统性的基本方法,也成为封建“礼乐”制度建立的基础,同时将“景风”用于校验社会运行状态而成为实现国泰民安“政治理想”的价值观评价标准与治理手段。第三阶段,2 000多年前至近现代的“主客合一”的审美理想的形成:以风景园林为载体,自下而上的“心-境感应”与自上而下的“人-境理想”双向趋近互动,“风景”借由“景分内外”“心-物感应”及“罔两问景”的意向,伴随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的萌芽,带着“生命感悟”与“政治理想”的深刻烙印,开启了人化自然的价值追求,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人生之间,借风景“寄情山水”,依园林“移天缩地”“小中见大”,成为实现“审美理想”的时空载体与心灵镜像投射。2 000多年持续演进的中国园林,率先完成了人类环境感应“形、情、理、神、意”五阶段的进化[5]。终于,围绕人类生命个体对于身临其境的感、知、应,自下而上,中国风景园林人发展出了中国发展观哲学的基本要素:天、地、人概括的世间万物生命体的“三元耦合”的存在、主观人文感受与客观自然环境的“二元互动”的意义,以及追求美好的主观愿望与自然的客观现实“主客合一”的追求。以自然山水为脉,中国风景园林作为总源头,成就了中国传统诗词、绘画、戏曲的产生、发展、壮大。回顾5 000年中国人居史[6],中国风景园林的主导作用也是毋庸置疑:“中国传统建筑的母语是园林”、中国传统城乡规划的母语是风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母语是风景园林,从传统建筑空间内外渗透、感应相随到城镇村宅的选址布局,再到当代努力将城市、乡村、荒野一体化的统筹安排,中国风景园林主导推动了中国传统人居环境5 000年的生态化演进。

图1 人与自然能量、信息、时空的生态关系模式

图2 风景园林景观感应实现能量、信息、应对三要素的“三元耦合”

总之,中国风景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国风景园林,从奠定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孕育出中国发展观哲学,到国土、城市、乡村人居环境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作为源头、原创、先锋,一直朝向“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趋近。在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演进中,始终以人为本、以自然为基、以生态为出发点,朝着“集和化”方向,在华夏大地上,以各类人居环境的分野、流域、灌渠、农业区划等一系列实践,实现了人与自然、中国人居环境与绿水青山“体系化”的进程,为中国走向生态文明奠定了数千年的基础,为中国5 000年的绿水青山和人民大众的安居乐业作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为世界风景园林作出了典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进步发挥了前瞻、引领、支撑的作用,成为当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主力先锋。

3.1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现代性转变及划时代开拓

新中国和现代化成就了数千年传统中国风景园林的现代性转变与创新发展。将小尺度私家园林转变为大尺度公共绿地公园,从为少数人享用的皇家和私家园林转向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绿地公园,从小尺度设计走向大尺度规划,从传统五阶段的感性发展迈向现代科学技术理性,等等,其现代性转变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1)学科服务对象的转变:从为少数人服务转向为人民服务。为满足众多人口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需求,开创了史无前例的新领域:城市绿化、城市绿地系统、城乡公园绿地、住区绿化[7],并向着生态园林拓展[8];
以风景名胜区为鼻祖的从国土、区域到市县镇村的自然与人文共生景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国家公园体系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基础[9-11]。2)学科施展范围的扩大:从传统古典园林和山水风景扩展至现代城市、乡村、原野及其组成的人居环境。以区域绿地系统、风景科学、景观生态服务等本学科开创的现代理论技术为先导,融入现代国土空间规划,主导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引领未来城乡发展。3)学科的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化:完成了从传统园林技艺向现代风景园林科学技术的转变创新,包括景观感应、景观美感量化、风景园林小气候等理论技术,使本学科迅速跻身于现代科学、艺术、工程综合新生学科门类的前沿。4)赓续学科优秀,融入世界发展。传统历史理论得到全面深入的发掘整理[12-18],千人编纂的中国风景园林史更是史无前例,中国风景园林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占有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5)学科的理论建构与创新:以中华风景园林优秀传统为学科基石和内芯,全面注入现代风景园林的科学、艺术、技术知识,学科在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工程实践等方面取得了现代化的发展。新中国风景园林继续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导向,全面融入世界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风景园林发展之路,在短短的70年间,完成了面向国家发展需求,立足本土而独立自主的划时代现代性转变与创新。聚焦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学科发展哲学、全域知识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技术应用体系、工程实践体系等方面,从学科基础研究到社会应用实践,现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已基本建成。

3.2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为新中国70年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风景园林不为艰难困苦而砥砺前行,为保护美化中国的绿水青山、发展新型城市乡村的人居环境、传承优秀的中华山水文化,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而行之有效的工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极具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超前贡献。这包括:在新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推动下,将曾经主要为达官显贵等少数人欣赏享用的中国园林普及于新时代广大的人民群众、惠及于现代文明的万户千家;
将保护发展风景资源的理念传播教化于各级政府决策者和各行各业实践者,实施于中国的绿水青山和城市乡村;
将优秀的中国风景园林文化发掘、保护、弘扬、光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为“两山理论”奠定了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入民心,并得到贯彻执行,让中国新型城镇化朝着公园城市的正确方向前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成为中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无冕先锋。以创建园林城市为先锋,激发出了后来的文明示范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等各类国家、省、地市级的城市创建;
引领奠定了众多后起的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公园等各类国家公园的规划理论技术,以及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发展,直至今天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再到最近20年完成的《城镇绿地生态构建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以及至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从“三生”空间落地到“三区”“三线”划定,都充满着以风景园林学理念主导的人居科学理论技术的强大支撑[19]。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统计公报》(2021年下半年)报道,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从业人员超过33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从业人数在13万人以上。成千上万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研院所和施工企业为国家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家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主力军。

3.3 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业已形成

历经70年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自主教育体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工程技术体系业已形成。

教育规模特色:基于优秀传统,以国家社会现代需求为导向,培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有使命、有担当、有能力的风景园林人才,经70年的不断探索,以“知行合一”的理念,风景园林三元论[20]的实践思想,“三商九行”素质培养标准等[21],构筑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形成了鲜明的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特色。目前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规模已是世界之最,根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风景园林专业每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5 000~6 000人,2017年全国就业率为90%~95%,男女比例为:男生占36%,女生占64%。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自首届风景园林硕士(1981)、博士(1989)毕业以来,目前已有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56个、专业硕士点95个,加上本科专业数量,已远超规模第二的美国。目前本学科共有国家、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30个,省部级以上基地45个,115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仅2013—2017年,全国风景园林学术型硕士招生就超过4 000人。

科研规模特色:中国风景园林科研项目堪称世界各国风景园林同行之最。据不完全统计,该学科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 000余项,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230余项;
全国目前各级风景园林杂志期刊有48种,迄今产出论文47 000余篇,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5 500余篇,其中,学术型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总数2 271篇(1983年至今),出版风景园林专著、教材500余部,以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科研特色已经形成。

2011年,中国风景园林从之前的“三级学科”跃升为一级学科,成为世界各国中首个列入“国家级”的风景园林学科。这既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于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划时代作用和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未来发展委以重任、再创辉煌的期待。基于5 000年优秀传统,一方面,继承发展优秀传统;
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的现代景观,在短短的数十年间,中国风景园林完成了中国优秀传统风景园林的现代性转变,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学科哲学、理论体系构建[22],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多领域技术应用,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自主知识体系业已形成。

3.4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对于世界风景园林导向性的国际影响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在世界各国风景园林中属于首创,这在当今生态环保的大背景下,作为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序曲,大大提升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先期的积累加上一级学科后的突飞猛进,中国风景园林的国际影响逐年倍增。主要统计成为一级学科后的10年学术数据如下。

1)主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2005年首届国际景观学教育大会在中国举办,来自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教育委员会和全世界的99家院校参会,共同研讨风景园林未来教育。自此,仅在过去10年间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就有19个,包括IFLA大会、国际IFLA亚太区大会、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国际湿地大会,以及国际风景园林小气候、国际数字景观、世界风景园林师、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风景园林工程、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现代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景观环境设计、宗地再生与生态修复等各类国际会议。

2)目前由57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在2004年设立的杰弗瑞·杰里科奖,堪称国际风景园林界最高奖,迄今13位获奖者中,中国已占2位。

3)海纳国际风景园林专业人士的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在所授予的全世界52位荣誉会员中,自1994年起就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4)自1988年中国大学生在IFLA首次获奖以来,至2021年(每年只授一、二、三等奖各1名),在IFLA、亚太IFLA、ASLA等国际奖中,中国共获一等奖15次、二等奖11次、三等奖7次,在33年总共约百个奖项中,中国占了1/3以上。

从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出发,所要实现的事关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全地域绿色转型的“绿色革命”。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未来需要坚定学科道路,提升学科自信,明确学科核心,建设学科体系。

4.1 坚定学科发展的“生态化”“集和化”和“体系化”道路

以“生态化”为出发点,推动风景园林学科的现代科学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创新,以“集和化”指引风景园林学科普惠人民大众、遍及绿水青山、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以“体系化”充实扩展风景园林学科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升级换代、反复迭代修正。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之路,这是中国风景园林前景广阔的未来。

在人、自然、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急速变化中,以“变”应“变”,凭借与古为新、与时俱进、前瞻超越,推进“三化”之变,以“三化”之变应对关系创新构建。中国风景园林人需要再次振奋行动起来,深入发掘优秀的中国风景园林传统文化,创新学科的哲学观、价值观、发展观,为生态文明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
全面汲取工业文明的科学、艺术、工程技术成就,以更高、更大、更强的目标标准定位未来,发现增长点,打开突破口,构建全面完整而精准细密的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体系,为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基本国策做出中国风景园林的布局和行动,为发展世界风景园林给出具有人类文明前瞻性、先进性、引领性的中国方案。

以“变”应“变”,围绕主观的人与客观的自然之间主客结合的互动,不断发现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寻求促成和谐共生结果的互动机制——将丰富的人类情感与广泛多样的自然相互结合,从天地人的“三元耦合”定存在,借人与自然的“二元互动”求发展,以人与自然“主客合一”的和谐共生为理想,实现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更大发展。

4.2 明确学科性质及其核心关键

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美是风景园林始终不渝的追求,自下而上,由每一生命个体感受形成的瞬间之美,自上而下,由群体共识认知积淀的永恒之美,两者共同构成风景园林之美,两者孰重孰轻?从风景园林学科而论,前者是后者自然的源头、生命的基础、追求的结果,是具体的、鲜活的、变化万千的。如同“获得感”和“幸福感”,前者是落实于每一生命个体的人之常情;
后者是前者的集合、积累、共生,是有体系的集和化发展,存在普世、永恒的价值规律可循。对于风景园林学科,前者既是源头、目标,也是评价的标准指标依据;
后者是辅佐的,辅佐前者让梦想成真。假如,两者主辅颠倒,从观念、理论到应用、实践等学科的方方面面,结果、结论、结局就有可能大相径庭、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以重前者的观念出发重新审视,风景园林的“知”缘起于每一个体自然境域中的“个体亲身感知”,属于“自下而上”的个体认知,“自上而下”的群体认识和书本知识只有经过“个体亲身感知”方能生效,成为可用的风景园林知识。脱离“第一课堂”的“个体亲身感知”,“自上而下”的灌输催生,缺失个体“感应”的这一主要环节,当代风景园林专业知识获取传授普遍的难题,其原因正在于此。同理,风景园林“行”的教育也有同样的缺失。普适百科的“知行合一”还是不够,发展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教育需要突出“感知”,风景园林学科是“感知行合一”的学科。缺少或弱化“感”,就不可能有深邃高远的“知”与“行”。风景园林之“感”是学科的灵魂主宰,对于风景园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然和人类天性(human nature)则是最终的裁判,两者都离不开“感知”这一源头。

风景园林学科对象中的人包括人类个体的身心感受和人类群体认知的文化、伦理、价值观、审美、哲学,涉及人类全部的思想、精神、行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学科对象中的自然包括从地球表层、国土、区域到自然原野、乡村、城市涉及的所有自然,主要是由土地、水体、动植物等多要素组成的具有多尺度全域化的自然。风景园林学的核心知识并非各要素本身,而是各要素集合联体成系的组成规则、要领、作用知识,这种组成的首要依据是生命原则和生态规律,这种规律正是实现风景园林美的基础前提;
统领各要素落地的首要依据是由生态规律主导的空间,而非形态的空间。鉴于风景园林的生命性、生态性,风景园林学的关键并非静态的空间和格局,而是联系多要素且使之运行的体系。

4.3 完善学科三大体系

在普惠万家的风景园林个体与群体美之间,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人与自然感应体系在发挥作用。从中国人每一生命个体身临其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到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无一不是通过这一体系化的作用而实现的。未来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体系化”至少包含3个方面。1)构建学科自我感悟体系(图3)。源于风景园林人与自然的感觉、知悟、应对,这是学科安身立命的根基。尽管数千年的经验极为丰富,但体系化建设最为薄弱,急需现代科学艺术技术三位一体的验证、总结、构建。2)构建更新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由风景园林自然、人文、营造三大方面体系化知识构成。风景园林知识体系几乎涵盖涉及当今科学分类的人类所有知识点,这一表象很容易蒙蔽人们对于风景园林知识组成的认知,以至于多年来,都以为风景园林学科缺少自己的学科知识,充其量只是基于经验的总结而不成为科学知识,作为独立学科是勉为其难。事实上,风景园林知识并非各个学科知识点的交叉、汇集、套用,这些只能算作构建风景园林知识点的辅助材料。从风景园林学科目标出发,以风景园林视角对各学科知识点集结、移植、转换、化合所产生的“知识”才是风景园林学科自己的“知识”。“体系化”是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首要特性,游离于体系之外而缺乏“关系”的知识点和知识群难以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主体,最多属于学科交叉中应和彼此的“交换性”学科知识(图4)。风景园林知识的来源与普遍的“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知识生产方式大相径庭,以规划设计建造为主体的风景园林学科知识来源于“自下而上”的感应及“自内而外”的认知,这种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最为突出。基于现代科学、艺术、工程技术的各个学科专业发展成就,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已初步建成,充实、细化、添砖加瓦、不断迭代更新是进一步的工作。3)技术应用体系,与知识体系的问题类似。风景园林同样也有自己的技术应用体系化特征,亦非其他学科技术应用的直接照搬。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基于广泛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特别是近70年来的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实践,风景园林学科的技术应用体系亟待全面构建。

图3 风景园林学科自我感悟体系

图4 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

4.4 探索风景园林学科核心体系

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需要风景园林一系列的创新,首要的是探索新型学科核心体系。为此,笔者抛砖引玉,提出风景园林的感-知-行核心体系的基本架构(图5),以期引发大家的共同探索。该体系由三子体系组成:1)“感”代表的风景园林自我感悟体系;
2)“知”代表的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包含自然、社会、经济、人类身心、人类思想、环境营造、形态意向6个方面的风景园林学科知识;
3)“行”代表的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技术体系,包含风景园林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利用、聚集游憩健康、文化传承创新、策划规划设计、保护建设管理。三子体系通过“三元耦合”及“二元互动”达到互存、互生、双赢,“感”是“知”的来源和“行”的动力,“知”是“感”的升华和“行”的指引,“行”是“感”和“知”的应对及验证。笔者认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核心应该是“感-知-行”的“三元耦合”及“一体多赢”,中国风景园林及其学科特色是“感-知-行合一”。风景园林学科的“感-知-行”起源于每一生命个体,“感”自下而上,“知”内外兼具,“行”独立自主,主客合一,实现从每一生命个体做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自主、自强,成就风景园林学科的自知、自立、自律。

图5 风景园林学科感-知-行体系

构建风景园林的三子体系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自我感悟体系,决定风景园林从学科认知、知识体系、理论技术创新到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应用的学科全方位的定位定向;
知识理论体系,决定风景园林学科以现代化水平和学科竞争力为标志的站位层级;
技术应用体系决定风景园林学科实现目标,发挥作用的动力、效率和执行力。所提出的风景园林学科感-知-行体系理论基础的基本来源是风景园林学科长期的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笔者持续了30年的风景园林三元论-风景园林景观感应审美三元论-人居环境三元论的体系化理论研究(图6)。

图6 人居环境/风景园林/景观感应的三元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绿水青山高度重视,正在展开的国土空间规划,不断深入的乡村振兴,正在成为未来中国城乡建设基本方向的公园城市建设,迅速起步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建设,以及城市更新、双碳等,这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具体工作,都应有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积极参与和全面发挥。沿着生态文明道路砥砺前行,中国风景园林在中华文明5 000年发展中的作用巨大,在新中国新时代与古为新、兼收并蓄、前瞻超越,走上了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学科已经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世界前列的专业教育规模和行业实践队伍,学科的中国特色业已成型,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不仅传承了5 000年的优秀传统,而且在为新中国70年作出了2个文明建设重大贡献的同时,完成了学科的现代性转变,已经位于世界风景园林发展前沿,并且正在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各国风景园林提出了切实可行、前程远大的中国方案

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大力发展风景园林事业,需要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引领及推动。在新起点、新转折、新征程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公园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双碳”等重大领域,继续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沿,发挥前瞻、先锋、引领的作用,这是生态文明新时代赋予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伟大使命。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体系化风景园林文明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历史决议的治理之要:党内法规的体系化和普遍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3期)2022-09-17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住区(2022年6期)2022-02-15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2期)2021-06-05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推荐访问:中国 使命 学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