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11:28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结合兴趣与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29 17:30:15 浏览数:

陈晓勇,杜栓丽,王香梅,汪存东

(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能力培养是当前“一流本科”教育及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目标。然而,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学生的内在驱动,即学生价值认同、主动投入学习精力,进而自主、努力掌握知识与问题解决能力,如此教师的教育与学生学习相向而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就能事半功倍。过程评价是能力培养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为内化学习习惯养成、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中探索兴趣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二维视域下的过程评价策略,服务工程教育认证现实,以评促学,改变部分学生学习疏离感大、参与愿望弱的现状。发展“过评”促兴趣与能力提升教学,在高分子物理受教学生中形成爱学高分子专业理论知识、进行高分子工程研究的风气,从而为蓬勃发展的高分子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提供拥有高分子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生力军。

过程评价力求实时性、持续性、渗透性和完整性(多因素)评价,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教学过程等终结性评价所不关心的非智力因素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由于办学机构、教学内容、受教对象的复杂性,过程性评价方法和策略一直在发展中。高凌飚[1]、吴维宁[2]梳理并对比了本世纪初已存的过程性评价方案、指出了其优缺点,并展示了其团队的工作。然而,囿于时代,其并没有涉及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的内容。沈珊瑚等[3]等以嵌入式系统课程群为例介绍了多元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如企业导师、MOOC、课程设计等,考虑了学生兴趣维度和过程性评价探索,但是其课程为实践性、理论性混合课程,对纯理论性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在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兴趣提升上没有论述;
陈少军等[4]报道了对“智能高分子材料”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仅阐述了将对出勤、专题活动、期末考试纳入考核并给出成绩比例,与我校现行考核方式相似。其他理论报道和研究工作[5],限于篇幅不一一介绍。总之,当前对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的过程性评价研究工作极少,特别是对纯理论性的专业基础课程(“高分子物理”课程)在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兴趣培养两个维度的过程性评价工作未见报道。

2.1 实施过程

(1)课前、课中进行课程组教学研讨、师生交流和请教同行专家等工作,同时课中紧密观察学生反映和课后反馈,多个维度了解学生的兴趣、期望;

(2)顺应学生对生活日常现象背后科学原理的好奇心、对学科发展与名人历史的探究意愿和课程理论对工程实际的“现世”价值的关切等,凝练高分子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的生活、工程实践问题;
类似的问题有烫发背后的高分子知识、骨关节液生理机制的高分子物理规律、锂离子电池过热保护的高分子物理理论等等;

(3)针对(2)中问题,弱化某些考核学习态度(出勤)的过程性评价措施,整合点名、提问等过程评价措施,设计重问题分析能力与兴趣提升的过程考核评价方法与策略。一个大知识点讲完后(大约分8个大知识点),留出10~20 min,提一个相关该知识点的生活或者生产实践的问题,然后分成小组分析研讨。为节省时间和控制进度,拟将学生预先分成6~8人的小组,每次两个小组竞争研讨,依次进行。同时为了提高参与度,每一个小组选出组长一人首先陈词阐述观点;
然后另一个小组组长陈词,可以补充可以反对前一个组长的分析。然后任课教师、剩余的非小组成员学生进行问辩,可以指定任意小组成员学生回答;
最后教师总结点评。教师在研讨过程中和结束后,对参与的所有学生进行知识掌握情况、问题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对参与积极性进行评价。同时,要求非小组成员学生对两小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问题分析能力进行评价。以问题分析正确性反映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在这种小班式研讨过程中也促使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并学习同学们的分析问题技巧与能力,同时问题来自于其身边日常或专业紧密相关的工程实践,在其心目中“牢固”树立高分子物理知识有趣、有用的形象。如此完成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中以过程评价助能力培养、兴趣提升、因兴自主、内化学习的目的。

2.2 教学案例

在上“高分子取向态结构”内容时,首先与课程组老师进行了私下和公开探讨,确定了实际工程问题——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的生产及其凝聚态形貌、打包带的制备与凝聚态结构;
生活中可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强硬扯拽塑料袋时很难拽扯烂呢?而且越在后面扯拽越费劲?然后将班级分成任务小组,每一个小组承担不同的关于上述三个问题的预习、资料搜集任务,要求做成讨论材料,各组准备发言。讲课时,老师先简要介绍取向结构定义、为何要取向、取向类型、取向的优缺点等。讲完后,请小组同学互相阐述、结合所学解释为何BOPP要双向拉伸?为何拉伸后可以改善力学特性?为何有些步骤要保持温度施加拉伸?也请其他同学提问,为何打包带不双拉?然后换组阐述为何塑料袋强拽时并不能一下子扯断?后面反而越拽越需要的大力?甚至勒的手疼也不能拽断?同学们讨论非常热烈,深刻的理解、充分的运用了课堂所学。同学们互相问询并激发强烈的发射性思考,如非陈述组同学问“双拉中横向拉伸会不会干扰纵拉”,这是一个好问题,所以我立马强调和鼓励,指出“会,所以拉伸时一般是同时拉伸而不是先拉一个方向再拉一个方向”;
也有同学问“会不会拉断”,这个问题简单,任务组同学即自行判断并答“会”;
最后有同学问“解取向有没有应用”,这又是一个好问题,因此我也予以鼓励,指出“有”,并引导同学寻找和发现,慢慢同学们在教师引导下知道了收缩膜的技术原理、啤酒“捆”外包塑料的包封等过程,课堂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互动度前所未有,明白了高分子取向态结构的原理是链段、分子链的有序排列,对该知识的记忆也非常深刻。课后同学们反馈也极为正面,因为既深入的认识了高分子凝聚态结构知识和现象,也充分掌握了取向对高分子力学特性的强化作用,同时也能举一反三的掌握、理解生活中一些其他取向材料和现象——如光纤、钓鱼线和纤维。另外对液晶态、玻璃化转变、流动行为等诸多高分子物理内容也一一设置了讨论、引入了工程问题、生活中趣例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促进作用。在同学们的讨论过程中,我分别从参与度(活跃性)、准备充分性、知识理解程度等态度、能力指标上给同学评分,用作平时的形成评价分,并在微信群中公布和通报,这是除了课堂表扬外的另一次激励和正反馈,促使同学们积极准备、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发言和讨论,进一步活跃了课堂,促进了理解,加深了学习。高分子物理课堂教学向多向互动良性发展,学习从被动往主动转移。

经过上述综合生活、生产与常识背后高分子物理知识探寻,学生们自己主动学习,课堂动态、交互式分析发言、质询,充分促进了高分子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极大加深了学生对高分子物理概念、规律的领会与运用。在期末考察中,相比上一年学生,今年学生成绩有显著改善,平均成绩提高了近3分,而优秀学生增加了10%,试卷上应用大题得分明显增加,大题答得“字数”多了、逻辑清楚了、解释也更符合“高分子物理”的专业知识了。另外,上一次期末我们也单独出了一份学生应用能力考察试卷,上面多是对实际工程问题背后高分子物理原理的考量,同学们整体都答的不错。同时,我们的网课也显示,自主学习、提前学习的学生较往年有大幅上升。另外,课程结束调查显示学生赞赏这种联系生活现象与生产实际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做法也得到了学校和国内同行的肯定,学校授予我们团队教案一等奖荣誉,国家批准我们团队的“高分子物理”课程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因此,我们的实践充分证明教学应该到实践中去、到同学们的心里去。知识是好的,但是有时知识如良药,若苦口,学生们有时也容易抗拒,因此需要给好知识披上有趣和有用的外衣,毕竟现在新世纪的大学生与上一世纪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已经较少存在大生活压力或就业紧迫性了,所以他们对知识、对受教育的“审美”和“品味”也高了,相应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多了,希望我们的探索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丝启发。

猜你喜欢高分子物理同学《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功能高分子学报(2022年5期)2022-10-19只因是物理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功能高分子学报(2022年4期)2022-08-05处处留心皆物理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9年9期)2019-11-25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9期)2018-09-20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12期)2017-04-18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纺织科技进展(2016年3期)2016-11-29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6期)2016-01-22我不是教物理的中学生(2015年2期)2015-03-01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故事作文·高年级(2009年2期)2009-02-23

推荐访问:探索 兴趣 培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