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22:24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融入节日、引入赛事: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互动共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9 20:20:03 浏览数:

吴学锋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大众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面对新的体育发展场景,为全面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需要以合适的方式解构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坚守其中蕴含的健康本质与文化品质,充分借鉴现代体育的发展优势,融合大众新的生活习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有效互动与协同发展。

交流、碰撞是文化多元场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发展并存的必然趋势。受文化形态、表现方式与活动方式等差异性影响,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面临互动共促的动力不强、融合动力不深等现实困境,亟须探寻适合两者一体互动、协同共促发展路径。

(一)价值迷失:传统文化本质与现代生活方式的“错位”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殊生活环境下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其中既包含了丰富的民俗特质、生活习惯,也通过诠释文化融合的发展思维,汲取了不同类型文化的精华内容,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形态。但是,植根于民族传统生活的体育文化,从文化理念、运动形态及参与方式,均与当前大众的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一定错位,直接加大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效融合的难度[1]。另外,从当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看,大众体育锻炼意识逐渐转向个性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为集体参与,属于“群娱群乐”运动,难以获得现代大众的广泛认同与积极参与。一些地区大众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时,仅简单利用其运动形式,忽略了其中蕴含独特的文化内涵,引发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价值迷失。

(二)主体缺失: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大众参与的“缺位”

民族传统体育是经过长期发展、传承和积淀所形成的稳定文化形态,项目大多源自大众生产及日常生活,具有“在地”环境与“原生”等属性。面对新的体育环境,大众更热衷于参与现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由于缺乏传承主体,缺少传播与推广环境,出现了相对严重的生存危机。一是传承人培养体系相对封闭,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采用单一、脆弱的“师徒传承制”,容易出现传承断裂、后继无人的现实问题。与现代体育项目传承机制相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形成全面、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多缺少系统、完整的传承人机制,未能形成良性传承的造血机制,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传危机。二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方式相对单一,多数项目未能将现代化、智慧化的手段融入传承活动,直接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鲜活展示、生动诠释与有效推广,难以为大众提供相对优质、鲜活的参与体验[2]。三是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存在“商业化”倾向,背离了其中原有本质。在文化复兴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获得社会大众普遍关注,得到了相应的挖掘、开发与保护工作。但是,由于对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传统理念缺乏深度挖掘,仅对其进行浅层次的市场开发,影响了项目的理想发展与有机传承。

(三)文化遗失: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语境的“失位”

在当前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时,存在简单关注大众体育参与,忽略文化内涵的“表层化”现象,出现了现代社会语境下的文化遗失问题。其一,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承。在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时,大多仅关注体育动作的具体展示,忽略了文化内涵的精准表达。现阶段,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时,由于未能从链条化、系统化视角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良性发展。其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原生态环境逐渐消亡,由于未有效融入现代文化语境,出现了相对严重的文化消亡与断裂问题[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独特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形态,是具有特殊生存环境的文化内容。部分项目在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难以实现有序传承。其三,未能正确处理与现代体育的融合、借鉴关系,存在偏重现代体育的竞技形态,违背现代体育融合发展规律的现实问题。在现代体育发展语境下,大众仅从“对立”“差异”视角来认识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过多关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缺少良性的融合发展思维,忽略了两者的有效融合与科学开发,使部分项目丧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底蕴。

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强身健体的重要项目,也是民族大众“强身健体”“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要坚守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核,综合社会大众新的体育习惯、体育锻炼方式,以较高的文化包容性与协同性,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发展,通过全面增添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活力,助力现代体育内涵化发展。

(一)互动共促的现实动因

以互动共促为基础,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效衔接、深度发展,是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客观要求,通过融入时代因素,构建符合大众需求、时代诉求的体育传播机制,全面增进大众认同。首先,共促共生的现实动力。现代体育具有时尚、趣味性强等特征,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之相比,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相对狭小,社会影响力极为有限。因此,通过以互利共生、互动共促关系为支持,找准两者融合的衔接点,有效化解、缓解两者之间的融合冲突,推动两者实现一体融合发展[4]。其次,共促共生的现实需求。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推广过程中,面临原生环境消亡、传承主体缺失等问题。为此,通过以现代体育的运行理念与发展思维为基础,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规范、器材设备、比赛流程等内容进行详细梳理,通过发挥协同机制优势,充分合理融入现代体育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科学、合理的“链条化”改造,使其逐渐向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最后,共促共生的现实可能。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了大量鲜活的生活场景,是参与者对生活状态、真实心理的直观表达。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通过融合现代体育规则、融入节日仪式和引入赛事活动等多元方式,能够全面突破其传承困境与展示危机,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

(二)互动共促的发展目标

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实现一体融合,需要保留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优秀基因和文化内核,通过凸显文化个性,坚守自我立场,以正确、良性的方式融入现代体育场景,进而营造两者协同发力、资源共享的全新格局[5]。其一,文化发展目标。要积极探寻两者文化互动共促的衔接点,通过构建符合大众习惯及时代规律的文化传承体系,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实现一体融合。面对文化多元并存的发展环境,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脉络,从节日民俗文化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根源,从融入赛事体系来探寻驱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方向,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实现无缝衔接与有序融合。其二,体育发展目标。在构建“体育强国”的动态场域下,通过以保持民族性为基础,彰显现代性特征,以合理的融合方式,营造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共同发展的全新生态圈,不仅丰富了大众体育生活内容,也使民族传统体育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体育竞赛、文化交流和大众推广等多元化途径,使民族传统体育回归生活,融入大众体育。

为更好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环境,需要以相互借鉴、互相吸收的方式,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点,通过以平等交往与对话交流的形式,以“文化多元一体”理念为指引,营造文化互补、协同共存的理想发展形态,真正实现两者互动共促的理想成效。

(一)多元共生:以协调发展为基础,构建生活化的体育融合形态

要正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互动共促存在的现实障碍,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社会引导,切实增强大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积极性。一方面,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进程中,要从现代视野出发,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多元文化内涵、现代体育精神,通过充分发挥节日场景、赛事活动等优势,以“自然—自在”的发展常态,积极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一体互动的“衔接机制”,通过回应大众体育健身需求,引入现代推广方式,使民族传统体育在适应现代文化的生态场景中,充分彰显浓厚的生命力与价值。另一方面,面对“全民健康”的时代环境,通过全方位展示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理念,以融入生活、转向实践的特色方式,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现代体育生活[6]。通过举办相关赛事活动,组织开展相关体育表演活动,使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深度、广泛认可,进而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体育项目。

(二)差异共舞:以优势互补为支持,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融合形态

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构建传统文化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也是丰富大众体育生活,改善大众体育参与体验的重要素材。在推进“全民健康”的建设进程中,要深刻把握强身健体、丰富生活的内在诉求,通过诠释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优势互补的多元价值,营造文化融合的理想场景,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正植根于大众生活。第一,在全民健康与文化传承的时代环境中,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补齐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短板。要积极融入相关节日场景,通过设置合理的赛事环境,以生动、生活的方式重构民族传统体育体系,使其以开放、时代的方式融入现代体育生活[7]。第二,以优势借鉴、资源共享的方式,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互动共促机制。要在吸收融合体育精神、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遵循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理念,全面增添融合活力,实现协同发展的理想目标。河南卫视《武林风》通过将现代赛事模式融入传统武术,构建了新的融合发展形态,为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互动共促探寻了新路径。第三,以文化内核为基础,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创新性转化,以合理的开发方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实现全面融合、立体升级。面对处于“边缘化”位置的民族传统体育,要通过关照大众的多元诉求,探寻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追寻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特殊生存空间。

(三)场景共享:以节日场景为延伸,构建创新化的体育融合形态

要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节日元素及场景仪式等内容,通过引入市场化运行和赛事化发展理念,以新的“链条化”发展,全面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实现互动、共促发展[8]。第一,挖掘多元内涵,构建融合传承形态。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通常与节庆活动、民俗场景等紧密相关,通过选择合适的节日项目举办体育活动,将突破传统封闭、单一的文化形态,有效应对新的文化碰撞,避免出现文化消退、主体削弱等现实问题。比如,在端午节期间,通过组织开展“赛龙舟”活动,以现代竞赛模式引入大众广泛参与,以美好的活动镜像保留文化原态,通过将风俗习惯、场景仪式和体育精神融入其中,进而以“现代化”的方式打开民族传统体育。第二,面对新的文化场景,应重新审视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以理性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以正确的自我肯定方式,设置合理的体验场景,为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实现互动共促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以“毽球”项目为例,国家先后出台政策将其纳入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通过成立专门负责毽球科研、培训的机构、建设毽球训练中心和完善毽球体育产品设计研发,为全面推广和普及“毽球”运动注入了强大动力。第三,引入产业融合理念,拓宽产业发展空间。要利用全民健身的时代机遇,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基础,通过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业态,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运动休闲的融合优势,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全面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影响力。

民族传统体育蕴含了传统精粹和优秀文化,以合理的方式推动其与现代体育融合发展,将以活态化传承的方式,为其发展探寻新的空间。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要以大众需求为基础,以优势互补、互利共生为转机,遵循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根本要求,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取长补短”,共同夯实体育强国建设的现实根基。

猜你喜欢体育项目大众民族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衡水学院学报(2022年4期)2022-07-09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一汽-大众ID.6CROZZ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上汽大众ID.3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大众ID.4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2020年5期)2020-07-24上汽大众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2020年5期)2020-07-24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多元民族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推荐访问:体育 互动 赛事

相关文章:

Top